- 年份
- 2024(4016)
- 2023(6178)
- 2022(5584)
- 2021(5176)
- 2020(4738)
- 2019(10467)
- 2018(10318)
- 2017(19379)
- 2016(11086)
- 2015(12731)
- 2014(13110)
- 2013(13210)
- 2012(12602)
- 2011(11486)
- 2010(11737)
- 2009(11087)
- 2008(11171)
- 2007(10342)
- 2006(8702)
- 2005(7793)
- 学科
- 济(46686)
- 经济(46631)
- 业(27290)
- 管理(26876)
- 方法(23283)
- 数学(20868)
- 数学方法(20685)
- 企(20471)
- 企业(20471)
- 农(15387)
- 学(12604)
- 财(11516)
- 中国(11066)
- 农业(10600)
- 业经(9965)
- 地方(9359)
- 贸(9188)
- 贸易(9186)
- 易(8905)
- 制(8152)
- 和(7455)
- 融(7047)
- 金融(7043)
- 银(7017)
- 银行(6978)
- 务(6822)
- 财务(6803)
- 财务管理(6780)
- 行(6623)
- 环境(6428)
- 机构
- 大学(169527)
- 学院(168167)
- 济(65676)
- 经济(64175)
- 研究(59948)
- 管理(59536)
- 理学(51172)
- 理学院(50525)
- 管理学(49461)
- 管理学院(49159)
- 中国(44211)
- 科学(40832)
- 农(39401)
- 京(36288)
- 所(32970)
- 农业(31634)
- 业大(30956)
- 研究所(30324)
- 财(29678)
- 中心(27775)
- 江(26047)
- 财经(23625)
- 北京(22741)
- 范(22283)
- 师范(21964)
- 经(21324)
- 院(20701)
- 农业大学(20601)
- 州(20547)
- 经济学(20510)
- 基金
- 项目(111580)
- 科学(84641)
- 基金(78584)
- 研究(76878)
- 家(70254)
- 国家(69669)
- 科学基金(57096)
- 社会(45869)
- 省(44644)
- 社会科(43268)
- 社会科学(43251)
- 基金项目(41589)
- 自然(38466)
- 划(38017)
- 自然科(37481)
- 自然科学(37464)
- 自然科学基金(36791)
- 教育(35643)
- 资助(32964)
- 编号(31589)
- 成果(26353)
- 重点(25896)
- 部(24481)
- 发(24448)
- 计划(22701)
- 创(22696)
- 科研(22295)
- 课题(22065)
- 创新(21350)
- 科技(20798)
共检索到242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钢 雷红涛 沈玉栋 刘细霞 吴青 孙远明 王弘
【目的】为建立除草剂丁草胺的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方法,对关键试剂示踪物进行合成与鉴定。【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乙二胺和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异硫氰酸荧光素乙二胺(EDF)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己二胺(HDF)两种中间体,薄层层析法分离出目标产物,电喷雾电离质谱法鉴定;然后将5-氨基荧光素(AF)、EDF、HDF分别与丁草胺半抗原(BMPA)连接,得到3种不同间隔臂的示踪物(BMPA-AF,BMPA-EDF和BMPA-HDF),利用抗血清稀释曲线测定抗血清效价,竞争抑制曲线测定不同示踪物检测灵敏度。【结果】3种示踪物合成成功,抗血清稀释曲线和竞争抑制曲线显示3种示踪物的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600、1/1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战辉 米铁军 沈建忠
及时、快速和准确地检测粮食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从而对其进行严格、科学的控制和处理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基于特异性分子识别的均相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FPIA)兼具高通量、高速度、高灵敏和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批量粮食样本的快速筛选。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粮食中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并着重讨论了荧光偏振免疫分析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媛 Huovinen Tuomas 刘贤金 梁颖 张存政 谢雅晶 贺江 王耘 张霄
【目的】从鼠源合成噬菌体抗体库中,快速分离获得微囊藻毒素LR单链抗体。【方法】采用磁珠筛选和负筛选方法,设计两轮微囊藻毒素LR单链抗体的筛选方案。用噬菌体产出投入比和多克隆噬菌体免疫分析,对每轮筛选后微囊藻毒素LR特异性噬菌体的富集效果进行鉴定。再将第2轮筛选获得的次级库提取单链抗体基因,转入可溶性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单个噬菌体克隆鉴定并测序。【结果】两轮筛选的噬菌体产出投入比分别为4.8×10-8和2.88×10-6。第2轮筛选后的次级库,经多克隆噬菌体免疫分析得到的荧光信噪比,比原始抗体库提高了22.8倍。最终鉴定得到5株不同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其中最佳的克隆对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军 程东美 徐汉虹 张志祥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5%丁.苄可湿性粉剂(WP)中丁草胺在2006年和2007年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的降解动态,以及其在稻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丁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12%~92.82%、85.10%~96.17%和83.64%~93.49%;丁草胺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符合1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茎叶的半衰期分别为4.99~5.80 d、4.79~5.55 d;在水稻田以常规剂量2 571 g/hm2和高剂量3 857g/hm2施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后,广东省和湖北省水稻植株中的残留量为0.173 8~0.223 ...
关键词:
丁草胺 水稻 降解 残留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谭劲松 赵黎鸣 宋顺林
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加,跟踪审计越发重要。首先讨论跟踪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然后基于这一框架,借鉴人体免疫系统的思想,构建跟踪审计的实践理论——跟踪审计的三道"免疫防线";三道防线包括被审计单位自查和反向监督、审计机关普查和审计机关专查。最后,以广州市审计局的一个跟踪审计项目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三道防线理论在实务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义 康国栋 张彩霞 张利义 郝玉金 丛佩华
真菌病害是植物病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世界上70%—80%的植物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几丁质是病原真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种典型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当植物受到病原真菌入侵,位于细胞膜上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能够直接与几丁质及其寡糖相互作用并触发植物的免疫反应。近几年,随着植物几丁质受体的成功鉴定,其与几丁质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几丁质触发植物免疫的分子机理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了较全面、系统地反应几丁质触发免疫研究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郭银景 崔振浩 王锋 孔芳 石浩辰
为提高天空偏振模式探测的稳定性,该文通过分析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和Stokes矢量解析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目偏振相机的天空偏振模式探测试验装置。该装置克服了传统的天空偏振模式探测装置低效和密封性差的问题,适用于雨天和海洋表面的偏振光探测工作。三目偏振相机的偏振角度为0°、60°、120°,通过求解Stokes矢量解可求出目标观测点处的偏振度和偏振方位角,分析了天空偏振模式图中偏振方位角(angle of polarized elevation, AOE)和偏振度(degree of polarization, DOP)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偏振度和偏振方位角关于中性点呈有规律的对称分布,该装置能有效探测天空偏振模式,为偏振导航技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小梅 彭亚军 周小毛 罗坤 柏连阳
通过富集培养技术,从农药厂排污口、废液池等长期受丁草胺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以丁草胺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C5;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sp.)。菌株C5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pH7.0、温度30℃。在丁草胺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C5接种量为5%(OD600=1.34)时,该菌株对丁草胺的降解率达76%以上。在实验室条件下,当丁草胺质量浓度为5mg/L,C5接菌量为10%时,出苗率达到87%,仅比空白低10%,比未加菌组高50%。株高比空白低44%,比未加菌高93%。综合分析出苗率和株高等指标,菌株C5对丁草胺造成的水稻...
关键词:
代尔夫特菌属 丁草胺 生物修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小梅 彭亚军 周小毛 罗坤 柏连阳
通过富集培养技术,从农药厂排污口、废液池等长期受丁草胺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以丁草胺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C?5;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 sp.)。菌株C?5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pH7.0、温度30℃。在丁草胺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C?5接种量为5%(OD600=1.34)时,该菌株对丁草胺的降解率达76%以上。在实验室条件下,当丁草胺质量浓度为5 mg/L,C?5接菌量为10%时,出苗率达到87%,仅比空白低10%,比未加菌组高50%。株高比空白低44%,比未加菌高93%。综合分析出苗率和株高等指标,菌株C?5...
关键词:
代尔夫特菌属 丁草胺 生物修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泉
运用非傍轴矢量矩理论 ,对 2类典型的偏振光束在非傍轴传输时的光束传输因子作了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在满足适当的条件时 ,光束传输因子可以小于 1 ,并且当这 2类偏振光束的二阶矩束腰相同且小于 0 5 4个波长时 ,存在相同的光束传输因子。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半导体激光束传输特性的认识。图 3参 9
关键词:
光束传输因子 偏振光束 非傍轴 二阶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重新 杨晶祎 陆梦晓 仲建峰 张存政 张霄 何鑫 刘媛 刘贤金
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Cry1C毒素多克隆抗体,并建立间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CI-TRFIA)方法用于食品中Cry1C毒素的残留检测。经4次免疫,采集Cry1C毒素多克隆抗体血清,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和ProteinA柱纯化,获得了浓度为3.86mg.ml-1的多克隆抗体,其效价为1:48000。通过制备Eu-N1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检测抗体,建立Cry1C毒素的CI-TRFIA检测方法,其灵敏度(IC10)为0.074ng.ml-1,中抑制浓度(IC50)是60.16 ng.ml-1,线性检测范围(IC20 ~IC80)在0.96~1 633.60 ng.ml-1;对Cry1B、Cry...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重新 杨晶祎 陆梦晓 仲建峰 张存政 张霄 何鑫 刘媛 刘贤金
利用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Cry1C毒素多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CI-TRFIA)方法,用于稻米中Cry1C毒素的残留检测。通过4次免疫,采集Cry1C毒素多克隆抗体血清,并用饱和硫酸铵沉淀和Protein A柱纯化,测定抗体效价;以制备Eu-N1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检测抗体,建立Cry1C毒素的CI-TRFIA检测方法,并进行抗原类似物的特异性分析和Cry1C毒素在稻米中的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质量浓度为3.86 mg·mL-1,效价为1∶48 000;建立的CI-TRFIA检测方法,其灵敏度(IC10)为0.074 ng·mL-1,中抑制浓度(IC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文博 方平 林小涛 夏磊 齐长宝 汪建国 孙军
采用腹腔注射和混饲投喂两种方式研究中药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eh)粗提物对鲫(Carassius auratus)的抗应激和免疫保护功效。将一部分粗提物按0.5%和2%的质量分数制成药饵投喂实验鲫,分别在第14 d、28 d、35 d、42 d、56 d采集血样;将另一部分粗提物用无菌生理盐水按0.5%和2%的浓度配成针剂腹腔注射鲫,分别在第3 d、7 d、14 d、21 d、28 d采集血样。结果显示:投喂实验中药物组和对照组血清皮质醇水平均呈先升后降趋势,除第14 d外,药物组皮质醇水平都低于同期对照组。在最后一次采样中(56 d),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勇 李先科 杨澜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理论的科研成果,设计亚波长金属矩形孔阵列结构的偏振片,在微波段实现了偏振过滤和偏振旋转效应。利用单层金属矩形孔阵列的偏振片验证偏振过滤效应和马吕斯定律;利用双层金属矩形孔阵列的偏振片实现15°、30°、45°、60°、75°和90°的偏振旋转。该实验既可以弥补理工科相关课程中偏振实验的缺乏,又有利于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能力和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