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2)
2023(5221)
2022(4676)
2021(4244)
2020(3954)
2019(9317)
2018(9242)
2017(17936)
2016(10173)
2015(11696)
2014(12033)
2013(12219)
2012(11710)
2011(10538)
2010(10627)
2009(10126)
2008(10262)
2007(9480)
2006(7985)
2005(7108)
作者
(32791)
(27839)
(27723)
(26647)
(17645)
(13629)
(12722)
(10978)
(10457)
(9985)
(9606)
(9233)
(9034)
(8902)
(8891)
(8847)
(8794)
(8215)
(8091)
(8041)
(7185)
(7028)
(6708)
(6443)
(6379)
(6240)
(6226)
(6222)
(5778)
(5732)
学科
(44114)
经济(44077)
(26496)
管理(26132)
方法(23984)
数学(21667)
数学方法(21479)
(20592)
企业(20592)
(12498)
(11387)
(10903)
中国(10125)
(8758)
贸易(8757)
地方(8532)
(8494)
农业(8091)
业经(7837)
(7453)
(7017)
财务(7002)
财务管理(6981)
(6943)
企业财务(6551)
(6189)
银行(6163)
环境(6109)
(6095)
金融(6092)
机构
大学(155213)
学院(153733)
(62067)
经济(60726)
管理(56101)
研究(54131)
理学(48555)
理学院(47965)
管理学(46946)
管理学院(46675)
中国(39440)
科学(36759)
(36214)
(33107)
(30032)
农业(29502)
业大(28852)
(27718)
研究所(27633)
中心(25164)
(23973)
财经(22208)
北京(20497)
(20063)
经济学(19548)
(19480)
农业大学(19360)
师范(19209)
(18749)
(18212)
基金
项目(103001)
科学(78579)
基金(73471)
研究(69750)
(66118)
国家(65615)
科学基金(53930)
社会(42250)
(41278)
社会科(39971)
社会科学(39955)
基金项目(39324)
自然(36766)
自然科(35865)
自然科学(35849)
自然科学基金(35179)
(35157)
教育(32450)
资助(30918)
编号(28225)
重点(23976)
成果(22910)
(22904)
(22324)
计划(21390)
(20891)
科研(20669)
创新(19678)
课题(19492)
科技(19279)
期刊
(64399)
经济(64399)
研究(40327)
(32527)
学报(31751)
中国(27815)
科学(26077)
农业(22493)
大学(22475)
(22405)
学学(21495)
管理(17646)
(13129)
教育(12880)
技术(12879)
(12361)
金融(12361)
财经(11000)
业经(10482)
经济研究(10419)
(9413)
(9255)
问题(9239)
业大(8931)
技术经济(8361)
统计(8043)
农业大学(7729)
理论(7600)
(7374)
资源(7238)
共检索到220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军  程东美  徐汉虹  张志祥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5%丁.苄可湿性粉剂(WP)中丁草胺在2006年和2007年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的降解动态,以及其在稻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丁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12%~92.82%、85.10%~96.17%和83.64%~93.49%;丁草胺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符合1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茎叶的半衰期分别为4.99~5.80 d、4.79~5.55 d;在水稻田以常规剂量2 571 g/hm2和高剂量3 857g/hm2施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后,广东省和湖北省水稻植株中的残留量为0.173 8~0.223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云  刘新清  徐汉虹  黄炳球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苯噻草胺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苯噻草胺在植株、米糠、土壤、糙米和田水的添加回收率为80.40%~104.27%;苯噻胺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37~2.59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01~2.19 d,在稻田水的半哀期为0.41 d;收获的水稻糙米中苯噻草胺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麦铭  陈平  尤玉珍  张宁波  
丁硫克百威在稻田环境中的降解与残留研究麦铭,陈平,尤玉珍,张宁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武汉430064)THESTUDYABOUTDECOMPOSITIONANDRESIDUEOFCARBOSULFANONTHERICEFIELD¥MaiMi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帆  楼根林  张忠俊  高劲  王运浩  冯耳元  苏德林  叶泽万  王其嵩  
在我国南方稻区普遍使用三环唑防治水稻稻瘟病,采用推荐剂量对养鱼稻田喷雾后,其在中稻、鱼和水体中呈指数型消解模式,半衰期(T1/2)分别为8.62、2.97和3.70天。在水稻生长期施用2次,后一次施药距收期为30天时,稻米、鱼肉中残留均低于糙米的最大残留值(MRL值),施用是安全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麦铭  尤玉珍  程运斌  
稻思达(Oxadiargyl),化学名称为5-特丁基-3-[2,4-二氯-5-(炔丙氧基)苯基]-1,3,4-恶二唑-2-(3H)-酮。这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研究开发的新型恶二唑酮类芽期选择性除草剂。其杀草活性极高,在杂草芽前或芽后早期施用,对水稻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宁  李洪  周游  胡威  张志祥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19%嗪胺灵乳油在广东、广西地区西瓜田中的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嗪胺灵的最小检出量为5.0×10-3ng,在土壤和西瓜中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分别为0.005、0.010 mg/kg;嗪胺灵在土壤和西瓜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1.81%~101.45%和77.63%~100.2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27%~3.59%和4.08%~10.43%,其结果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嗪胺灵在广东和广西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12、4.52 d,在西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1、1.90 d;嗪胺灵在西瓜中的降解较土壤中的快,属于易降解农药(T1/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冉  魏瑞成  刘铁铮  王恬  
研究了肉鸡经由饲料摄入不同剂量金霉素后其排泄物中金霉素残留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处理条件下排泄物中金霉素残留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肉鸡分别摄入含金霉素204.23 mg.kg-1和589.66 mg.kg-1饲料,分别有62.37%和79.84%的金霉素被排入排泄物;排泄物中的金霉素残留浓度分别在6和8 h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少,到50和72 h分别降到检测限以下。金霉素在鸡排泄物中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937)。排泄物中金霉素的降解方式主要是微生物降解和光解,并且与排泄物中金霉素含量有关,金霉素含量越高,降解半衰期越长。灭菌和避光处理明显减缓了金霉素的降解速率,灭菌兼避光处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丽华  龚道新  罗俊凯  王雅丽  丁春霞  
采集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建立同时对其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进行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稻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稻田土壤和糙米样品分别用酸性甲醇和丙酮提取,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净化;水稻植株样品用酸性二氯甲烷和乙腈的混合液(体积比1∶1)提取,再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C18不锈钢柱(4.6 mm×150 mm,5μm)分离,以甲醇、水、乙酸的混合液(体积比70.0∶29.7∶0.3)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柱温30℃,在240 nm下检测,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质量浓度0.01~1.00 mg/L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达0.999 7~0.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兴明  黎理  刘春来  刘照清  李拥兵  李建国  
为探明噻吩磺隆在小麦上使用后的残留降解动态,评价其安全性,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湖南省浏阳市城关镇和长沙县黄花镇进行了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37.13g/hm2时,浏阳市城关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8.9172e-0.1959t和y=0.7962e-0.3174t,半衰期分别为3.54d和2.18d;长沙县黄花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0.7277e-0.1909t和y=0.623e-0.3881t,半衰期分别为3.63d和1.79d.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都能迅速降解,在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韶松  陈静  唐旭斌  
连续2a的消解动态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香料烟叶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消解模式,其半衰期分别为5.28~5.73d和7.05~8.98d,施药后30d残留量分别在0.012 8mg/kg和0.358 2mg/kg以下,降解率达95%以上。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按其推荐剂量分别作2次和3次2种施药处理,采收间隔期15d后,香料烟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0.307 8 mg/kg和0.762 1 mg/kg,均低于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烟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陈智东  尤玉珍  刘帅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宙明  林永  黄琼辉  邹华娇  曾强  刘新  
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推荐剂量下30%莎稗磷乳油在福建稻田系统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莎稗磷在稻田水、土壤、稻叶以及稻茎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6、1.37、1.41和1.34 d;收获时在稻秆、稻米、稻壳、水中均未检测出莎稗磷,在稻田土壤中有痕量的莎稗磷被检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威  张运红  陈迪勤  胡红青  庄光泉  
在(28±1)℃条件下,将Bt蛋白添加到黄褐土、红壤、砖红壤、潮土中,利用ELISA检测土壤的Bt蛋白残留动态,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Bt蛋白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Bt蛋白在不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基本一致,分为3个阶段:Bt毒素初期大量释放、前期大量快速降解和中后期极少量稳定降解。其中,Bt蛋白的降解速度为黄褐土>潮土>红壤≈砖红壤。不同含量的Bt蛋白在同一土壤中降解趋势也各有特点,红壤的残留动态与上述3个阶段趋势一致;而黄褐土虽然也有3个阶段,但残留峰值出现时间不完全一样;砖红壤不完全有以上3个阶段,不同Bt蛋白含量的残留曲线走势特点各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波  杨仁斌  傅强  邹蓉  许爽  黄尧  
为了评价烯啶虫胺在水稻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和环境安全性,2010-2011年在湖南、吉林、河北3地进行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环境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并采用HPLC检测水稻环境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在稻田水、土壤和稻杆中的消解速率非常快,其半衰期分别为:5.77 h、28.52 h、1.60~2.09 d;按推荐剂量在稻田环境中施用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3次,距末次施药后14 d以上,收获的稻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为未检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卫星  龚道新  杨仁斌  邹雅竹  高海英  郭正元  
为评价青枯灵的环境安全性及指导科学合理使用青枯灵,建立了青枯灵在水稻中的残留量分析方法.水稻土壤、稻壳、稻草、糙米、植株中青枯灵残留量采用甲醇∶水混合液提取,采用三氯甲烷萃取(稻田水直接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淋出液经浓缩后再用甲醇定容,HPLC检测.当添加0.05~5.0mg/kg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79.23%~103.19%,变异系数为1.51%~9.33%.方法最小检出量为1.82×10─10g,稻田水、土壤、糙米、稻壳、稻草、植株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mg/L,0.005,0.01,0.03,0.03,0.03mg/k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