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2)
- 2023(7842)
- 2022(6483)
- 2021(6304)
- 2020(5148)
- 2019(11756)
- 2018(11318)
- 2017(22269)
- 2016(11969)
- 2015(13130)
- 2014(12911)
- 2013(12908)
- 2012(12015)
- 2011(10739)
- 2010(11307)
- 2009(10532)
- 2008(10723)
- 2007(9852)
- 2006(9066)
- 2005(8119)
- 学科
- 济(49215)
- 经济(49171)
- 农(45531)
- 业(44751)
- 管理(34212)
- 农业(30088)
- 财(24857)
- 企(23828)
- 企业(23828)
- 中国(15663)
- 业经(15374)
- 制(14037)
- 方法(13912)
- 财政(13293)
- 数学(12405)
- 策(12302)
- 地方(12294)
- 数学方法(12189)
- 政(10905)
- 务(10615)
- 财务(10595)
- 财务管理(10554)
- 体(10166)
- 及其(10125)
- 农业经济(10084)
- 企业财务(10064)
- 政策(9679)
- 村(9380)
- 农村(9371)
- 银(9351)
- 机构
- 学院(163575)
- 大学(156624)
- 济(73769)
- 经济(72293)
- 管理(63536)
- 研究(56523)
- 理学(54186)
- 理学院(53731)
- 管理学(52942)
- 管理学院(52638)
- 中国(47405)
- 农(45166)
- 财(41295)
- 农业(33818)
- 京(32137)
- 科学(31127)
- 所(28399)
- 业大(27853)
- 财经(27830)
- 江(27483)
- 中心(27440)
- 经(25164)
- 研究所(24730)
- 省(20988)
- 经济学(20845)
- 州(20647)
- 范(20333)
- 经济管理(20309)
- 农业大学(20292)
- 师范(20232)
- 基金
- 项目(100361)
- 研究(80548)
- 科学(79249)
- 基金(71977)
- 家(60573)
- 国家(59887)
- 科学基金(51679)
- 社会(51484)
- 社会科(48406)
- 社会科学(48395)
- 省(40480)
- 基金项目(37075)
- 编号(35596)
- 教育(35203)
- 划(31948)
- 自然(30212)
- 成果(29705)
- 自然科(29487)
- 自然科学(29481)
- 资助(29080)
- 自然科学基金(28934)
- 农(27176)
- 课题(23614)
- 发(23190)
- 部(23033)
- 性(22475)
- 重点(21905)
- 制(21166)
- 国家社会(20982)
- 创(20682)
共检索到270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对"三农"问题的认真研究和积极对待,作为财政工作的一项长久的重中之重的职责,是由一系列重要的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这是"三农"的社会属性和经济政治地位在政策上的集中体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家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明两年财政支农工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万春桥
近期,笔者深入湖北省通山县部分乡镇村组,实地调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与县财政局干部以及部分乡镇财政所主任和村干部进行座谈,了解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在调查走访和座谈中,农民群众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问卷调查表明,通山县八成以上农民对当前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推行以后,带动了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事务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村卫生室实现了标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万春桥
1.改革决策方式,确保政策设计的科学性。毋庸置疑,现行管理体制和审批格局不能适应新时期"三农"工作需要,有些制度甚至影响了强农惠农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目前,靠个别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低层次、小规模的资金整合显然难以奏效,因此,必须打破现有格局,从顶层和源头寻求突破。建议国务院成立强农惠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中央各部委的工作,对现有项目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万春桥
1.改革决策方式,确保政策设计的科学性。目前,靠单个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低层次、小规模的资金整合显然难以奏效,因此,必须打破现有格局,从顶层和源头寻求突破。建议在中央层面统筹中央各部委的工作,对现有项目和资金进行实质性整合。要注重系统思维和谋划,对现有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在深入调查、客观评估、部分试点的基础上,出台管长远、易操作、见实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如适度整合补贴项目,将类别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薄志广 方鸿安 赵武 高伟
近年来,随着各级财政实力的日益充盈,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原有的各项惠农政策相继提标扩面,新的财政支农政策不断出台,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现行惠农政策尤其是财政部门主导的补贴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效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政策设计的初衷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主要问题1.政策种类繁多,整体效应不甚明显。面对同一区域的同块土地,各种政策纷纷空降,林林总总,无论对一个县、一个乡还是一个村,几乎都涉及粮食直补、农资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敬辉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不断丰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扩大农村消费、深入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一、完善粮食补贴和保护性收购政策,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对农民直接补贴力度、落实主要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霞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延续了好的势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财政支农工作又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财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谢煊 朱美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巨大财力投入且十分艰巨的长期任务。新疆作为一个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建设落后、地方财政困难的现状,如何运用财政投入政策调动广大社会资源,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卫东 吴向鹏 张柏良
经济文化可以形成文化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一部分,也是投资的结果。虽然现代经济文化的投资收益高于贫困文化投资,但是,由于经济文化投资的互补性,贫困文化投资却成了农民的理性选择,从而在农村形成了贫困文化陷阱。我国现行的财政惠农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贫困文化,甚至还使农民更深地陷入到了贫困文化陷阱。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转变,才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贫困文化 经济文化投资 财政惠农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因此,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新万
国家实施的财政支农政策成为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财产差距,以及公共服务差距等仍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既有市场的,也有体制的。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城乡差距 财政支农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斌
长期以来,在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一直被作为政府干预农业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加以实施,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功能特征、内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依存关系等问题,并以此探讨提高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实效的具体途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晓达
在入世后的今天,我国财政支农政策需作相应调整。农民问题的主体不是粮食,而是经济收入。以下分析可以说明这一点。 1.受人多地少的国情制约,我国农民长期以来只能依靠精耕细作不断加大劳动与生产资料的投入而提高产量,致使谷物单产已与发达国家中的农业大国水平相近或更高,按照中国现有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可说已达到极限了。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再加大投入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国祥
选择合适的国内支持措施,对于应对入世后的挑战至关重要。中国成为世贸正式成员后,农业生产将受到重大影响,尤其是大宗田间作物的生产,明显处于劣势。粮棉油等农产品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典型农区的农民收入,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全面发展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国内支持,与市场准入、出口补贴一起、构成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中的三大核心内容。我们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外生性,难以调整和改变。出口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外在的出口补贴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