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6)
- 2023(8121)
- 2022(6827)
- 2021(6149)
- 2020(4888)
- 2019(11287)
- 2018(10989)
- 2017(20479)
- 2016(10837)
- 2015(11772)
- 2014(11688)
- 2013(11845)
- 2012(11467)
- 2011(10767)
- 2010(11094)
- 2009(10074)
- 2008(10042)
- 2007(9054)
- 2006(8361)
- 2005(8226)
- 学科
- 济(53747)
- 经济(53697)
- 管理(26355)
- 业(26213)
- 中国(19539)
- 企(19504)
- 企业(19504)
- 地方(18772)
- 农(14737)
- 方法(13891)
- 业经(12730)
- 数学(11004)
- 数学方法(10837)
- 地方经济(10592)
- 融(10501)
- 金融(10501)
- 学(10330)
- 农业(10293)
- 发(10176)
- 银(10047)
- 银行(10032)
- 财(9950)
- 贸(9895)
- 贸易(9881)
- 行(9848)
- 易(9464)
- 制(9237)
- 理论(8107)
- 环境(7969)
- 发展(7695)
- 机构
- 大学(153798)
- 学院(153002)
- 济(66087)
- 经济(64672)
- 研究(61084)
- 管理(53835)
- 中国(47448)
- 理学(44428)
- 理学院(43790)
- 管理学(43031)
- 管理学院(42706)
- 京(35277)
- 科学(35200)
- 所(31578)
- 财(31362)
- 研究所(28053)
- 中心(26755)
- 江(25236)
- 农(24810)
- 范(23872)
- 师范(23670)
- 北京(23516)
- 财经(23111)
- 院(21890)
- 经(20912)
- 州(20608)
- 经济学(20219)
- 业大(19492)
- 师范大学(19163)
- 农业(18790)
- 基金
- 项目(92000)
- 科学(72379)
- 研究(70788)
- 基金(64829)
- 家(55983)
- 国家(55457)
- 科学基金(46802)
- 社会(45033)
- 社会科(42673)
- 社会科学(42665)
- 省(36062)
- 基金项目(33370)
- 教育(31960)
- 划(30390)
- 编号(29039)
- 自然(27773)
- 自然科(27144)
- 自然科学(27138)
- 自然科学基金(26630)
- 发(26405)
- 资助(26280)
- 成果(25189)
- 发展(21685)
- 展(21316)
- 课题(21268)
- 重点(21197)
- 部(20136)
- 创(19112)
- 国家社会(18441)
- 创新(17830)
共检索到266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非帕累托改进阶段,就业、入学、就医、土地纠纷和下岗等问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福利。需要在理论上重新反思发展的人本本质,在实践上制定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这就要求重唤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精神。朱成全教授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自由发展观视阈中的人类发展指数扩展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文霞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价值取向。文章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问题、主体认定、发展内涵、实现条件、路径选择等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归类与梳理,展现了已有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期为今后更全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价值取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文霞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价值取向。文章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问题、主体认定、发展内涵、实现条件、路径选择等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归类与梳理,展现了已有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期为今后更全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价值取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踔
"世界交往"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而且只有世界性普遍交往才能创造形成这一条件。"世界交往"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世界交往 人的自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虎
作为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与个人劳动能力局限性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工造就了人的"类的全面性",又导致了"个人的片面性"。从分工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分工的"自然—自发—自觉"的不同历史阶段凸显了人的发展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站在人类解放的高度上对分工进行历史、辩证地考察,在人类社会历史结构的嬗变中探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反过来否定和革新旧的分工形态,分工自我扬弃的过程勘定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葛浩阳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考察现实中束缚人的发展的各种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作为劳动者的"人"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诞生以来,劳动者在实现其劳动力价值之前,首先要面对的是"劳动力市场"。正是"劳动力"的市场化,使人普遍具有了"商品"的属性,并且导致"异化""物化""相对贫困化"等各种制约人发展的困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要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问题,就必须对造成这一切弊病的制度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这一思路对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磊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消灭分工",不是消灭世间的一切分工,而是消灭旧式分工、实现新式分工,消灭自发分工、实现自觉分工,消灭劳动者分工、发展劳动分工的社会演进过程。分工的消灭既依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表征为异化劳动的消除和私有制的消灭。"消灭分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消灭分工"的理论目的和归宿。
关键词:
消灭分工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私有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东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日益为理论界所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不是一个乌托邦的梦想,也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它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所有制演进而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 自由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马克思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理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以及改革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客观条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刁志波
本文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哲学视角,解读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现状。自觉的旅游活动缘于旅游者追求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组织的旅游活动是对旧式分工和异化劳动的校正。旅游需求产生的外部条件——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可以用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来代替。旅游动机、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活动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异化,旅游是个人前往异地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短暂经历,本地的休闲和异地的旅游活动将共同完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宁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实质和价值目标,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中,必须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着手,并以此为根本路径,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主流经济学很少考虑到人的发展问题,而是将其抽象化、同质化,早期的发展经济学也仅仅关注到人的物质需求,所以度量人的发展状况只是单一维度。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角度提出人的发展四个维度:人的劳动性、需求性、社会性和个性及可持续性,结合已有的关于人类发展的统计方法筛选出度量人的发展的指标。
关键词:
人的发展 维度 人类发展指数(HDI)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淑英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由"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整体思想可以深入领会习近平完整的新战略思想,具体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如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战略、生态扶贫战略和民生导向战略等,既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思想来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也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基础——多学科视角探索具体经济活动乃至改革过程。基于此,2016年5月11日,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大连哲学研究基地和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铮 陈颖
人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经济增长,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同,又反过来影响与制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损害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