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8)
- 2023(6661)
- 2022(5681)
- 2021(5187)
- 2020(4445)
- 2019(10211)
- 2018(10038)
- 2017(19300)
- 2016(10156)
- 2015(11205)
- 2014(11031)
- 2013(10811)
- 2012(9869)
- 2011(8990)
- 2010(9213)
- 2009(8946)
- 2008(8845)
- 2007(8140)
- 2006(7501)
- 2005(6925)
- 学科
- 济(41012)
- 经济(40850)
- 管理(33924)
- 业(31160)
- 企(26492)
- 企业(26492)
- 方法(14872)
- 农(14015)
- 财(13585)
- 制(13330)
- 中国(12122)
- 业经(11451)
- 数学(10723)
- 数学方法(10537)
- 体(10122)
- 农业(8837)
- 理论(8457)
- 学(8207)
- 和(7754)
- 体制(7703)
- 务(7686)
- 财务(7657)
- 财务管理(7639)
- 企业财务(7280)
- 银(7037)
- 银行(7027)
- 行(6724)
- 融(6713)
- 金融(6709)
- 地方(6550)
- 机构
- 大学(144732)
- 学院(141813)
- 济(60393)
- 经济(59158)
- 管理(54101)
- 研究(49196)
- 理学(46084)
- 理学院(45561)
- 管理学(44772)
- 管理学院(44477)
- 中国(37805)
- 财(32570)
- 京(30385)
- 科学(26986)
- 财经(24451)
- 所(23994)
- 江(22792)
- 经(22086)
- 中心(22007)
- 农(21565)
- 研究所(21080)
- 北京(19139)
- 经济学(18899)
- 范(18759)
- 师范(18612)
- 业大(18599)
- 财经大学(18023)
- 院(17773)
- 州(17265)
- 经济学院(16703)
- 基金
- 项目(91633)
- 科学(73685)
- 研究(69900)
- 基金(68375)
- 家(58423)
- 国家(57934)
- 科学基金(50372)
- 社会(48343)
- 社会科(44646)
- 社会科学(44632)
- 基金项目(35548)
- 省(34640)
- 教育(32514)
- 自然(30295)
- 自然科(29613)
- 自然科学(29606)
- 划(29171)
- 自然科学基金(29099)
- 编号(27872)
- 资助(27004)
- 成果(24591)
- 制(23781)
- 部(21460)
- 重点(20765)
- 国家社会(20049)
- 课题(19746)
- 教育部(19097)
- 创(19073)
- 发(18888)
- 性(18756)
共检索到229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治
经君健教授所著《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一书,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印行。作者通过贱民等级研究,并联系当时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宗法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提出一系列看法,很值得重视。首先,在学术领域开辟了新途径。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等级制问题长期被忽略了,关于政治史、战争史、农业史、商业史、文化史以及土地制度等等,出版了不少专书,而等级制度这样重大问题,不仅未有专书,就是论文也很少见,只是在论述其它问题时偶一涉及。此书的写作和出版是一项重要工作,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欠。此书虽名为《贱民等级》,实际是一部完整的清代等级制度史。在这本书中,关于“凡人”以上等级,诸如皇帝宗室、官僚绅衿以及凡人等级都进行了论述,...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光彬
三农问题既有国民待遇(法权)落实问题又有产权明晰问题,既有改革战略造成的偏差问题又有公共服务不均等化问题,既有行政权障碍问题又有知情权、发展权障碍问题。三农问题的真正根源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积淀形成的社会等级制度及其指导思想在20世纪的延续,这一根源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决定三农命运的最大障碍,也是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最大障碍。因此,农民的社会等级地位不改善,国民待遇不落实,城乡二元制度不破除,国家政策不转变,行政机构与管理人员不大幅度压缩,改革路线不调整,公共服务不均等化,产权问题不解决,三农问题就不可能得到解决,并将使农民成为我国加入WTO后的最大受害者。
关键词:
社会等级制度 农村 农业 农民 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崔爱庆 王鸿勇 彭涛 王晓屏 王军
通过分析医疗保险信用等级制度对医院信誉认知的影响、医院员工对信用等级重要性认知和医院员工提高信用等级意愿等方面的内容,确定信用等级制度对医院社会声望方面的影响以及医疗保险机构对定点医院制约作用的变化。
关键词:
医疗保险 信用等级制度 医院 社会声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瑗瑗
从理论入手,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信用等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就纳税人信用档案、信用评价系统、信用激励与失信惩罚机制三个方面,运用图表的形式,提出纳税信用等级制度的设计方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万力维
大学各门学科地位差异的形成,源于不同主体建构的一整套评价标准。学者们按照专门化、规范化、理论化标准判定学科的学术地位;政府、大学和求学者等社会主体则根据各门学科对各自的功能意义对大学学科赋予不同的等级。在学科等级规范得到规定者和参与者的广泛认同后,等级标准遂演化为一种社会公意,控制着学科建设实践并将其制度化。
关键词:
大学学科 等级制度 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鸿勇 王黎勇 王军 王晓屏 彭涛 崔爱庆
目的:研究实施医疗保险信用等级制度对医院经营行为的规范及约束作用。方法:以定点医院经济和工作量为指标,建立ARMA模型,比较该制度实施前后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定点医院经济约束作用的变化。结果:A信用等级医院的经济收入和工作量指标均明显增长,B和C信用等级医院相关指标出现下降,C等级医院降幅最大。结论:实施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对医院经济收入和工作量均有显著影响,对医院有较强的经济约束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鸿勇 王黎勇 王晓屏 彭涛 王军
目的:评估实行信用等级制度后,医院向非医保患者转移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定点医院参保和非参保患者医疗费用为指标,分析医疗费用负担的变化。结果:实施信用等级制度后,A和B等级医院自费患者住院费用增幅明显加快,参保患者医疗费用增幅明显降低,自费患者增幅高于参保患者。C信用等级医院相关指标未有显著差别。结论:实施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后,较高信用等级医院存在住院费用的转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鸿勇 王黎勇 王晓屏 彭涛 王军 崔爱庆
由于原有的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费用支付方式不合理、管理机制单一及管理措施执行不力等因素,对医疗费用控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不能为患者提供制度性保护,不断提高的筹资率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通过研究,改革医疗保险管理机制,要从增强对供方的制约作用入手。文章提出了信用等级制度的理论框架,即在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定点医院的信用等级,向社会公布信用等级,以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实施信用等级制度,通过扩大影响范围、增加作用机制和拓展管理手段等,增强对定点医院的约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但也存在医院通过转移费用等方式来弥补损失。文章还对实施信用等级制度的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和财 姚顺波
本文介绍了国际葡萄酒质量等级制度的基本模式,探讨了建立中国葡萄酒质量等级制度的必要性。结合中国国情和国际等级模式,提出了将中国葡萄酒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质特级葡萄酒、产区优质葡萄酒、产区优良酒、佐餐酒四个质量等级的分级体系,创建了以产区管理为基础,商标管理为手段,以产区认定+质量检验+品尝为基本模式,并论述了构建中国葡萄酒质量等级制度的意义,以期为建立中国特色的葡萄酒质量等级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晓屏 曹源 王鸿勇 王军 彭涛
通过分析信用等级制度实施前后3年间信用等级不同的5所医院病种费用的变化情况,认为信用等级制度对不同等级医院具有不同的费用控制作用。
关键词:
医疗保险 信用等级制度 费用控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光彬
本文认为,社会等级关系和市场经济相互作用形成的分配关系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社会等级关系与市场经济本身有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而国家执行扶强扶优的政策,使国家宏观调控烫平城乡差距的政策发生错位与缺位,加快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发生机制与根本原因是社会等级秩序格局、失衡的财富与收入分配格局、资源的流动性障碍格局与市场等级化格局等一系列社会安排的相互作用,在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双重的游戏规则下,形成了一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自我强化机制”。收入分配的公平深深地依赖于政治和社会安排。因此,要实现政府主导的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警戒性扩大的根本性措施是:实...
关键词:
等级制度 市场经济 分配关系 收入差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柳
据德国教育与科研部2014年2月25日报道,德国将推行新学位证书等级制度,以进一步提升德国职业教育的地位。今后,德国职业教育和学术型教育的同等地位将进一步得以确认。在德国和欧洲资格证书框架中,职业教育的毕业证书将属于第六个等级,与学士学位证书相同。近日在多特蒙德(Dortmund)举行的手工业协会年度庆典上,教育与科研部部长约翰娜·万卡(Johanna Wanka)颁发了第一批与学士学位证书地位相同的职业证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一部深入探索财税调节收入分配机制与制度的力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财税机制与制度研究》评介
银行制度比较分析与趋势研究的一部力作——康书生教授新著《银行制度比较与趋势研究》评介
一部产权制度研究的创新之作——《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利用——四荒资源的产权运作及管理模式》评介
一部可以知古鉴今的好书——《辽宁经济统计史》评介
一部以《雅典宪章》为脉络写史的经典著作——《中国城市发展史》评介
一部金字塔式的中国经济史新著——《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评介
一部研究现代企业制度的力作——《现代企业制度概论》评介
清代中俄贸易研究的一部力作
一部研究和借鉴亚洲国家(地区)财税制度的新著──评介《亚洲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财政税收》
一部描绘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发展历史的画卷——《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