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7)
- 2023(12198)
- 2022(10704)
- 2021(10314)
- 2020(8574)
- 2019(20339)
- 2018(19999)
- 2017(38552)
- 2016(20540)
- 2015(23287)
- 2014(22886)
- 2013(23006)
- 2012(21137)
- 2011(19167)
- 2010(18790)
- 2009(17109)
- 2008(16630)
- 2007(14091)
- 2006(12232)
- 2005(10924)
- 学科
- 济(84506)
- 经济(84416)
- 管理(56170)
- 业(52363)
- 企(43418)
- 企业(43418)
- 方法(39658)
- 数学(34794)
- 数学方法(34433)
- 中国(24634)
- 农(20663)
- 财(20198)
- 学(17587)
- 贸(17391)
- 贸易(17379)
- 业经(17025)
- 易(16961)
- 地方(15230)
- 制(14392)
- 农业(13545)
- 和(13252)
- 理论(13023)
- 环境(12725)
- 银(12669)
- 银行(12634)
- 务(12456)
- 财务(12388)
- 财务管理(12365)
- 融(12132)
- 金融(12130)
- 机构
- 大学(291292)
- 学院(284812)
- 济(120470)
- 经济(118176)
- 管理(114959)
- 研究(100512)
- 理学(99904)
- 理学院(98794)
- 管理学(97229)
- 管理学院(96699)
- 中国(76229)
- 京(63190)
- 科学(60316)
- 财(53294)
- 所(49830)
- 研究所(45635)
- 中心(44010)
- 财经(43123)
- 农(42209)
- 北京(40820)
- 业大(40450)
- 经(39586)
- 江(38292)
- 范(37988)
- 师范(37706)
- 经济学(36868)
- 院(36384)
- 经济学院(33258)
- 农业(33055)
- 财经大学(32442)
- 基金
- 项目(197909)
- 科学(156181)
- 研究(146215)
- 基金(145985)
- 家(126997)
- 国家(126008)
- 科学基金(108032)
- 社会(92975)
- 社会科(88212)
- 社会科学(88189)
- 基金项目(77275)
- 省(72999)
- 自然(69546)
- 自然科(67950)
- 自然科学(67935)
- 自然科学基金(66710)
- 教育(66238)
- 划(62822)
- 资助(60740)
- 编号(58604)
- 成果(48287)
- 部(45091)
- 重点(43915)
- 发(41606)
- 创(40692)
- 课题(39909)
- 教育部(39068)
- 国家社会(38819)
- 创新(37991)
- 大学(37772)
- 期刊
- 济(126189)
- 经济(126189)
- 研究(89021)
- 中国(53846)
- 学报(44220)
- 管理(42014)
- 科学(41697)
- 财(38743)
- 农(37951)
- 大学(33851)
- 教育(31979)
- 学学(31275)
- 农业(27137)
- 融(24307)
- 金融(24307)
- 技术(23561)
- 经济研究(21653)
- 财经(20926)
- 业经(18203)
- 经(17865)
- 图书(17605)
- 问题(16415)
- 业(14952)
- 贸(14897)
- 理论(14381)
- 技术经济(13873)
- 世界(13808)
- 科技(13432)
- 实践(12979)
- 践(12979)
共检索到418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学锋
公债是产生于古代、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财政范畴,是政府以信用形式向投资者取得收入而形成的一种债务,它反映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公债与一国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运用得当,公债可以平衡财政收支、有效动员和重新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增长。但如果运用不当,公债也可能对国家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学锋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皖川闽粤为中心的考察》(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是潘国旗教授研究近代地方公债的第二部专著。该书继承和发扬了作者研究近代中国公债史的一贯特色,即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等经济史研究所需的诸多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皖、川、闽、粤四省地方公债发行的规模、依存度、章程、还债机制,对其社会影响及地方公债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柳文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江浙沪为例》是潘国旗教授研究近代国内公债的第三部学术专著。在本书的研究中,作者选择了近代中国各省市的地方财政史和地方公债作为研究对象,是迄今国内同类题材研究中第一部系统的学术专著。我认为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向读者推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贺耀敏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近些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从研究课题还是从研究内容来看,都呈现出研究问题越来越深入具体、研究方法越来越科学规范、理论支撑越来越系统完整、优秀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文亮 刘培旺
2022年柯平教授的《中国目录学史》出版,该书著述了自春秋战国时期至民国时期的目录学发展流变,具有继承传统、史料突破、科学分析的特点,弥补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目录学史研究的一些不足,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目录学史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成为目录学史研究的新标杆。同时,该书也存在持续完善的空间,比如在历史人物、朝代方面拓展范围,加强目录学史与科技史、军事史、观念史的联系。总体而言,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目录学界鉴往知来和巩固学科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传承中华文化遗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现实价值。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目录学史 传统文化 书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峰
近代国内公债的增信方法,主要靠建立偿债基金,确定还款来源。偿债基金又称担保基金,其形式多样,具有多种特征。偿债基金提高了公德绩信,在公债发行中居于核心地位,而政府债信又主要取决于担保基金是否确实。建立偿债基金这种增信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重新确立后,可以尝试建立全国性的地方政府债券担保基金,当地方政府债券出现违约时,予以适当救助。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公债增信 偿债基金 借鉴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恂诚
近代中国政府公债的发行开辟了政府动员国民储蓄的新时代,也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事实上,公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当时的金融市场,成为银行券的发行准备、储蓄存款的保证、银行放款的抵押品、金融业的投资筹码以及维护经济稳定的筹码;公债的交易也推动了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然而,文章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利率对公债价格没有解释力。这说明政府公债还没有完全与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公债价格应该还受到很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或制约。1921年和1932年的公债整理对债信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公债收益率的下降则是理性的回归。而法币改革则使政府摆脱了公债的财政制约。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政府公债 利率 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杰
公债史研究是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史料整理与出版、研究主题不断突破、区域研究与时间段的延伸以及新的理论与方法的嵌入促使研究不断深入。在人物公债思想、地方公债、政府公债政策以及公债与金融业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总结已有研究,中国内债史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上,需要继续挖掘、梳理新史料、从不同层次拓宽主题、发掘新领域以及继续在理论与方法上恰当使用计量方法、进行跨学科的尝试以及全球史的视野下寻求创新。
关键词:
内债 内债史研究 计量分析 全球史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志英
同近代中国绝大多数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相比,上海的地方公债无论从债券用途、发行方式,还是上市交易等诸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更符合近代公债的规范运作,体现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公债性质。同时,它也为当今地方公债的发行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
近代 上海地方公债 特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杨灿明教授的新著《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出版)一书,通过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着重研究中国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状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实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中国古代是农本社会,传统农书可谓汗牛充栋,其内容涵盖农学、农业经济、社会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是传统经济及科学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邱志诚教授86万字新作《宋代农书研究》(凤凰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首次对有宋一代农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本书主要探讨了宋代农书激增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宋代各类农书分别加以研究,专章论述了宋代代表性农书即陈旉《农书》的重要贡献,探讨了宋代农书的时空分布、传播方式及其与宋代农业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宋代农书研究》 东亚文化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馨
近年来我国国内公债发生了若干显著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不仅直接关系到今后我国公债政策的制订问题,而且关系到财政和经济的发展与改革的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西
过去1/4个世纪,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成功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走开放式的发展道路,这也使中国成为通过对外开放获得发展成功的典范。全面理解开放与增长、结构升级和增强竞争力的关系,是解读中国发展模式和成就的重要线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司副司长、每年主持《世界投资报告》的詹小宁先生曾对我说,中国研究外资问题最有成果并最能说服大家的专家就是江小涓博士,对此我也深有同感。最近,江小涓等多位学者合作,又推出一本专著:《中国经济的开放与增长:1980~2005》(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对我国的开放历程做了全景式描述,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我们自身和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卢国正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启动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谈判),其目标是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更加开放自由的多边贸易体系。但是,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使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加上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崛起的猜忌及其自私自利的强硬态度,多哈回合谈判举步维艰,陷入僵局。与此同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发展理论的一部力作——评江春教授新书
独辟蹊径的拓荒性力作———读潘石教授主编的《中国农村私营经济研究》
一部中国农民工问题求解创新力作——简新华教授等人专著《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简评
指导我国现代会计理论建设的一部力作——评陈国辉教授的《会计理论研究》
一部难得的力作——评饶会林教授新作《城市经济学》
一部研究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力作——评陈继勇教授《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一书
苏区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书评
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一部力作——评丁任重教授《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研究》
一部富有开拓创新研究的精品力作——读《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有感
一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实践研究的力作——评张亚连教授新著《我国碳会计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