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4)
- 2023(9601)
- 2022(8080)
- 2021(7506)
- 2020(5979)
- 2019(14191)
- 2018(13712)
- 2017(24864)
- 2016(13090)
- 2015(14907)
- 2014(14547)
- 2013(14860)
- 2012(14401)
- 2011(13610)
- 2010(13599)
- 2009(12507)
- 2008(12437)
- 2007(10741)
- 2006(9912)
- 2005(9594)
- 学科
- 济(68405)
- 经济(68340)
- 管理(29624)
- 业(29027)
- 中国(27160)
- 方法(21391)
- 企(19926)
- 企业(19926)
- 地方(19622)
- 数学(18882)
- 数学方法(18736)
- 农(18356)
- 贸(15001)
- 贸易(14985)
- 易(14547)
- 业经(13900)
- 农业(12427)
- 融(12244)
- 金融(12244)
- 发(12070)
- 银(11969)
- 银行(11956)
- 行(11810)
- 制(11649)
- 学(11477)
- 财(11309)
- 地方经济(11196)
- 环境(10258)
- 关系(9184)
- 发展(9165)
- 机构
- 大学(189984)
- 学院(187277)
- 济(91502)
- 经济(90016)
- 研究(80790)
- 管理(65424)
- 中国(63603)
- 理学(54349)
- 理学院(53584)
- 管理学(52832)
- 管理学院(52449)
- 科学(44405)
- 京(43681)
- 所(41506)
- 财(40244)
- 研究所(37215)
- 中心(34932)
- 财经(30699)
- 农(30254)
- 经济学(29777)
- 北京(29460)
- 院(28712)
- 经(28164)
- 江(28022)
- 范(27696)
- 师范(27487)
- 经济学院(26601)
- 科学院(24620)
- 农业(23186)
- 业大(22819)
- 基金
- 项目(117340)
- 科学(93497)
- 研究(89176)
- 基金(86262)
- 家(75329)
- 国家(74717)
- 科学基金(62705)
- 社会(59636)
- 社会科(56630)
- 社会科学(56621)
- 基金项目(43891)
- 省(42328)
- 教育(39714)
- 划(37132)
- 自然(36497)
- 资助(35763)
- 自然科(35665)
- 自然科学(35657)
- 自然科学基金(35041)
- 编号(34303)
- 发(32105)
- 成果(29385)
- 部(27427)
- 重点(27384)
- 发展(26823)
- 展(26385)
- 国家社会(26173)
- 中国(26014)
- 课题(25546)
- 创(23999)
共检索到322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忠观
20世纪下半叶,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是一个很重要也很特殊的时期。在这50年里,人口发展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又有着深刻的教训。如何总结这50年来的历史经验,反思其中有过的教训,是摆在中国人口科学工作者和历史工作者面前不可推卸的使命。由山东社会科学院路遇研究员主编,集中了全国二十几位知名人口学专家集体撰写的《新中国人口五十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就是一部以深邃的眼光来审视新中国成立后50年人口发展的信史。书中既有对中国人口发展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有对失误的反思,全面体现了“以史为鉴”的科学精神。笔者认为,该书有以下特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邬沧萍 李建民 王桂新 桂世勋
1st October 2009 i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Over the last 60 years,particular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 has completed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population reproduction,becoming demographically a developed country.In order to celebrate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demography,this issue of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um has invited some distinguished Chinese demographers to summarize and discuss the major changes and progress that have been made in population and demography in China over the 60 years.Professor Wu Cangping examines the irreplaceable position of demography as a discipline in China.Professor Li Jianmin highlights the unique pattern of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anging population policy.Professor Wang Guixin looks at changing patterns of migra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socio-economic changes in China.Professor Gui Shixun explores China's old-age security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aging in China.Finally Professor Yuan Xin calls for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the unprecedented demographic challenges in China now and future.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三大人口变动之一的人口迁移,也伴随国家的艰难探索走过了70年历程。回顾人口迁移的发展,大致可以1978年为界划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主要受经济体制及改革开放的影响,人口迁移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户籍制度自1958年出台,一直作为人口迁移的桎梏制约着人口迁移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在城市没有户口也可以生存的条件,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推动了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户籍制度仍制约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使其只能是"不完全"迁移及"半"城市化,并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农村"三留守"人口问题。彻底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口迁移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
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永远存在又较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课题,同时又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迫切现实问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文生博士,副教授靳光华硕士迎难而上,对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中国人口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便是作者经过长期努力而献给读者的一部优秀专著。我曾为该书写了序言。该书的特点是: 第一,资料翔实可靠。作者大量搜集了我国有关社会经济和人口的主要历史数据和截面资料,以及国外有关数据。书中的每一观点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数据资料之上,有理有据,具有很强说服力,不由读者不信。作者科学地加工整理出许多重要数据资料。专著中制表50多张,插图27幅,是一本含有大量信息的力作。 第二,方法新颖科学。作者不仅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在研究方法上,贯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兢新,李荣时
新中国的人口统计事业,同其它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走过了光辉的三十五年。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人口统计基本上是空白。从历史上看,我国是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统计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已经有了人口统计的萌芽,公元前3世纪建立了户籍制度,公元2年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人口数字记载。但是,由于阶级关系和社会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本文根据1949-2006年中国人口发展的实际,首次提出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并据此对未来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7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2133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5亿,2020年不超过13.913亿,2030年约为14.27亿,2040年约为14.52亿,到2050年约为14.69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千里
李中清(James Lee)先生是当今美国新人口史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现任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人文科学部教授,并兼《清史问题》(Late Imperial Chi-na)杂志主编、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理事等职。他早年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近年来则专力于中国人口史研究,有论著多种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曲海波
一、1949年9月至1957年7月—— 人口理论研究的兴起 1.解放初期我国人口快速增长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9月发表了《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批判了马尔萨斯人口论,提出用“革命加生产”的办法解决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人口问题,这篇战斗檄文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富强新中国的信心,为解决当时的人口问题指出了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翟振武
人口政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人口政策包括的范围既涉及婚姻、生育、死亡,也涉及迁移、劳动力分布、培训、就业等。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政策,专指国家调节、干预和指导人口再生产的“人口政策”,其主要部分是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人口学方法是注重量化研究的人口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30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的发展特点及相关问题,指出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催生了人口学方法的发展,但方法的系统性不够;人口数据资料的日益丰富推动了人口学方法的运用,但数据的开放性和准确性制约着方法的发展;在对国外人口学的借鉴学习中带动了中国人口学方法的本土化,但目前本土化方法仍显不足。
关键词:
人口学 方法 发展特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刘昌宇 唐代盛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2000年后社会转型特征明显。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口始终是我国追求发展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基本国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要素。人口科学的本质是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最基本的特征和趋势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完善包括人口学在内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社会形态变迁引致我国人口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对我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津生
最近的1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10年,也是中国人口控制面临巨大的挑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并在总体上取得了重要进展10年。如果说在这10年中,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的进展几乎都可以从有关数据指标时时序变化对比中直接观察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
《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刊登了关秀芳的《评七十年代以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文章首先回顾了国际国内人口学研究的历史及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认为国内形势及国际交往迫切需要人口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人口研究因此破土而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