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5)
- 2023(11505)
- 2022(9630)
- 2021(9002)
- 2020(7168)
- 2019(17009)
- 2018(16590)
- 2017(31303)
- 2016(16361)
- 2015(18466)
- 2014(18002)
- 2013(18096)
- 2012(17268)
- 2011(16076)
- 2010(16006)
- 2009(14496)
- 2008(14169)
- 2007(12341)
- 2006(11318)
- 2005(10684)
- 学科
- 济(80024)
- 经济(79948)
- 管理(38479)
- 业(35764)
- 中国(29525)
- 企(25428)
- 企业(25428)
- 方法(25406)
- 地方(23956)
- 数学(22197)
- 数学方法(21999)
- 农(21507)
- 业经(16902)
- 贸(16668)
- 贸易(16651)
- 易(16117)
- 农业(14584)
- 学(13663)
- 发(13548)
- 制(13035)
- 环境(12714)
- 融(12634)
- 金融(12631)
- 财(12621)
- 银(12570)
- 银行(12558)
- 地方经济(12466)
- 行(12336)
- 和(10723)
- 技术(10278)
- 机构
- 大学(232484)
- 学院(230265)
- 济(103901)
- 经济(101844)
- 研究(90868)
- 管理(83527)
- 中国(70425)
- 理学(70183)
- 理学院(69193)
- 管理学(68159)
- 管理学院(67671)
- 京(53039)
- 科学(52352)
- 财(45226)
- 所(45220)
- 研究所(40781)
- 中心(40228)
- 农(35625)
- 财经(35194)
- 江(34899)
- 北京(34789)
- 范(34755)
- 师范(34508)
- 经济学(33007)
- 院(33007)
- 经(32083)
- 业大(29689)
- 经济学院(29535)
- 州(28373)
- 师范大学(28334)
- 基金
- 项目(149883)
- 科学(119725)
- 研究(113235)
- 基金(109886)
- 家(95391)
- 国家(94619)
- 科学基金(80945)
- 社会(74803)
- 社会科(70891)
- 社会科学(70877)
- 基金项目(57654)
- 省(55769)
- 教育(50448)
- 自然(49052)
- 划(48118)
- 自然科(47945)
- 自然科学(47936)
- 自然科学基金(47050)
- 编号(44778)
- 资助(44233)
- 发(38478)
- 成果(37146)
- 重点(34041)
- 部(33787)
- 课题(32120)
- 国家社会(32080)
- 发展(31693)
- 展(31193)
- 创(30838)
- 中国(29756)
共检索到374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光庭
介绍了《中国城市发展史》的章节及内容、傅崇兰教授提出的"5+2理论方法";阐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写作与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以《雅典宪章》为脉络撰写的关于城市发展历程的著作,是一部城市科学的经典巨著,是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顾晓敏
道生万物,万物遵道。何为审计之道?也许审计的外界环境和科学技术都在变,但审计的演化之道、构建之道、监督之道、问责之道,应该是唯一不变的。文硕专著《世界审计史》,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再版,契合时机且令人惊喜。作者通过展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在不同阶段的演进场景,从某种意义上回答了何为审计之道这个学术上的核心问题。一部优秀的审计史学专著应具有鲜明的主题,若没有这个中心思想去整
关键词:
审计史 《世界审计史》 民间审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柯
现在市面上流传的写史类的图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写史,一般采用编年体,如实记述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加上些许点评之类的话;另一类是纯议论,用作者的眼光对历史上的是非功过进行评价议论,这背后往往有作者的视角。然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推出的这本《新中国70年发展的财政逻辑》则既非纯写史,也非纯议论,而是一本"史论",即"史"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建鏋
钱穆先生(1895—1990)一生治史,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其史学著作流芳已久,但诚如林毅夫教授所言,《中国经济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这本专门从经济角度梳理中国历代王朝兴衰的讲义,却是靠着弟子的发掘整理才得以重见天日、嘉惠后世学人的。《中国经济史》严格说来并不是钱穆的亲笔著述,而是1954—1955年间他在香港桂林街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的笔记,后由当年听课的学生叶龙精心整理出版,以流畅易读的文笔再现了老师授课的思想精华。本书的出版,与20世纪80年代万绳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至今还能影响整个世界的古文明应属古希腊文明。最近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十所顶尖高校图书馆借阅排行榜的第一位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言必称希腊"并不过时。今年8月24-30日,国际图联(IFLA)WLIC会议正好在希腊首都雅典召开,会议主题为"图书馆:通过对话实现变革"。对话产生共识,而雅典城邦正是通过共识进行民主政治的起源地。由"训诂句读皆由口授"到莎草纸的使用,加之
关键词:
哈德良 科学院 图书馆 古希腊文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清源 蒋海勇 雷裕春
东盟宪章是东盟成立40多年来第一份对所有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它的生效会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东盟宪章评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东盟宪章生效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提出在东盟宪章生效后我国应采取强化政治互信、增强贸易互补性、实施投资东盟战略和主动推动CAFTA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东盟宪章 中国东盟 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晶晶
经济学经典著作的出版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经济学经典著作承载着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思考,蕴含着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实践活动的探索,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由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被经济学界公认为划时代的经典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版本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经济系统内部的循环及变化过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课题组
自古以来,中国因贱商、病商而轻视会计,直至现代社会这种思想病根犹存。2011年10月2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正式通知,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正式立项,这一重大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上的这种不良状况。重大立项所显示出来的意义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会计工作,特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文琴
当前,图书情报学院的书籍史课程亟需对该领域中"新书史"的研究趋向做出反应,而博雅教育则为这一类课程的改革诉求提供了契机。以中山大学的"中国图书文化"课程为例,博雅教育体系中课程的建设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扩展课程框架,重新定位专业与通识课程;系统梳理并整合多媒体资源,以发展性视角建设数字平台;将讨论与阅读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关注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加强外部资源的引入和结合,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阳 焦郑珊 孙显斌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由依靠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过渡的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对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梳理产业演化影响因素的经典研究,以汽车产业演化史为案例,根据产业演化路径及其运行机理,构建技术推动、需求拉动以及中介驱动三个层面的分析框架,从汽车产业演化动力机制转化的不同周期匹配中获得数据,通过交叉分析和比较分析,总结出影响产业演化的关键因素,探讨不同影响因素间的特点及其逻辑关系,最终形成产业演化的动力模型。产业演化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结构组成的生态动力系统。前端结构的动力源是创新人才,引发产业变革;后端结构的动力源是企业家,承担着科技转化和产业发展的使命及责任,挖掘新需求,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端结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产业发展战略和平台载体二者相辅相成,是产业平稳过渡和演化的关键中介力量。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胡鸿杰
学术著作对于学术研究至关重要,相对学术期刊而言,学术著作的评价亟待加强,但不应囿于"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的路径,有必要借鉴图书馆和出版界的经验,从包括内容、形态和效果等综合质量出发,建立学术著作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完整、准确地反映学术著作水平。而《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的出版,正好为档案学术著作的评价研究提供范例和可能。
关键词:
档案学 学术著作 学术评价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文革
本文在媒介技术史和教育史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框架,试图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寻找"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规律,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本文首先提出从符号、载体、复制方式和传播特征等四个方面来界定一种"媒介技术"。其次,利用这个四维度的"媒介技术"定义,分析了人类媒介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口传、手工抄写、印刷、电子传播和数字传播。第三,在教育史和媒介发展史提供的大量历史证据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框架。教育的"技术"发展史提示我们,一种"新媒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记录和表达"事实"的方式,并进而引起了学术探索和教育传播的变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宗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