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0)
- 2023(4018)
- 2022(3423)
- 2021(3387)
- 2020(2957)
- 2019(7226)
- 2018(6906)
- 2017(13045)
- 2016(7094)
- 2015(7928)
- 2014(7756)
- 2013(8049)
- 2012(7427)
- 2011(6413)
- 2010(6726)
- 2009(6401)
- 2008(6586)
- 2007(6063)
- 2006(5613)
- 2005(5317)
- 学科
- 管理(28175)
- 济(26750)
- 经济(26728)
- 业(20147)
- 企(18261)
- 企业(18261)
- 财(16971)
- 财政(10400)
- 方法(8894)
- 政(8632)
- 土地(8076)
- 中国(7733)
- 地方(7629)
- 制(7520)
- 学(7476)
- 农(7362)
- 数学(6881)
- 数学方法(6772)
- 策(6577)
- 务(6413)
- 财务(6378)
- 财务管理(6354)
- 企业财务(6007)
- 业经(5286)
- 度(5016)
- 制度(5012)
- 体(4980)
- 理论(4971)
- 划(4925)
- 经济学(4407)
- 机构
- 大学(90097)
- 学院(88296)
- 管理(36434)
- 济(32912)
- 经济(31940)
- 研究(31047)
- 中国(28708)
- 理学(28524)
- 理学院(28125)
- 管理学(27625)
- 管理学院(27401)
- 财(23710)
- 京(22439)
- 科学(19277)
- 江(16758)
- 所(16034)
- 中心(15853)
- 农(14771)
- 北京(14657)
- 财经(14554)
- 研究所(13878)
- 省(13815)
- 经(13211)
- 州(13144)
- 业大(12832)
- 院(11916)
- 市(11754)
- 范(11711)
- 师范(11639)
- 农业(11183)
- 基金
- 项目(52858)
- 科学(40556)
- 研究(38586)
- 基金(37652)
- 家(32708)
- 国家(32422)
- 科学基金(27701)
- 社会(23162)
- 社会科(21848)
- 社会科学(21838)
- 基金项目(19803)
- 省(19547)
- 自然(18445)
- 自然科(17964)
- 自然科学(17958)
- 教育(17623)
- 自然科学基金(17622)
- 划(17102)
- 资助(15783)
- 编号(15764)
- 成果(13480)
- 重点(11775)
- 课题(11768)
- 部(11533)
- 发(10415)
- 创(10233)
- 科研(10153)
- 大学(10043)
- 性(10020)
- 教育部(9635)
共检索到164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祥菊
一身正气 勤政为民──记乌鲁木齐市土地管理局局长徐宗秀刘祥菊同事说:“老徐干起工作来玩命!”妻子说:“他呀,工作起来没有家!”部下说:“跟着老徐局长干活,痛快!”这些话不知藏着多少故事……他,今年55岁,中等身材,虽有些偏瘦,但身架庄重,步履整齐而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特 李莉 钟莲 红德孜·再努拉
以乌鲁木齐市社区菜店的统一配送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运输费用最小为目标,结合相关服务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考虑容量约束和服务时间的条件下,构建了单车场多车型联合运输车辆路径问题模型,并用改进扫描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进行求解,最终得到符合社区蔬菜直销店经营模式的蔬菜配送路径。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实际分析,验证了求解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宾建华 窦新英 宫恒瑞 曹兴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而对近35a冬小麦生长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为制订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趋利避害的冬小麦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77-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以及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产量资料,在对近35a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积分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段气候条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就近35a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利弊进行探讨。【结...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产量 乌鲁木齐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祥
乌鲁木齐城市居民宗教旅游需求强烈,对现有的宗教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满意度较低,宗教旅游偏好差异较大,宗教旅游纪念品开发严重不足;乌鲁木齐市宗教旅游资源开发存在景点管理不善、营销力度不够、神职人员匮乏、资源保护缺失等问题。加强法制法规建设、提升景点品牌效应、加强专业化管理、增强保护力度等措施,可促使乌鲁木齐市宗教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宗教旅游 资源开发 乌鲁木齐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樊高源 杨俊孝
[目的]在测算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发展与土地碳排放间的关联效应,为乌鲁木齐市低碳土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改进型灰色关联度模型、环境EKC模型。[结果](1)土地利用净碳排放总量递增趋势,净碳放量的持续上升显著地受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影响;(2)不同地类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效应呈现不同特点,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影响效应呈下降趋势,而耕地则在上升;(3)经济发展促进了碳排放增长,但在20142015年之间达到拐点,验证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存在。[结论](1)推动增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丽国 王宇欣 邱硕 王平智
为了解西北内陆干旱地区LUCC(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机制,以乌鲁木齐为例,选取2004、2008和2013年的土地利用及统计年鉴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幅度变化、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4方面探讨分析3个时期LUCC的转移变化情况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策法规因素3方面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3个时期中,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以牧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园地、林地和水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文娟 蒲春玲 陈前利 蒋玲 苏丽丽 穆飞翔 刘祥鑫
[目的]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关系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研究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实现区域内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低碳视角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1)20052014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的过程。(2)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经历了"不健康"到"亚健康"过程;系统效益经历了"病态"到"初级健康"的历程。[结论]为改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志有 徐馨怡 李慧 王生霞
西部干旱绿洲区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风险反映区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揭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环境演变关系,有利于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绿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整理分析2006—2015年土地、社会经济数据,从四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绿洲土地生态风险变化规律,揭示2016—2025年土地生态风险警情;研究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土地生态风险预警随之提升;最后提出相应土地生态风险管控机制:(1)统筹城乡发展,合理确定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俊孝 刘霄 张飞云
研究基于POI等城市多源数据,采用空间区位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及关联规则挖掘法,探究中心城区土地多功能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差异,得出土地多功能利用类型的空间关联规则。结果表明:(1)中心城区土地多功能利用空间分布特征中,单一功能广泛散布在城区外围,由市区中部呈现出“混合功能—双功能—单一功能”占位发展与圈层扩张模式。(2)在中心城区土地多功能利用空间差异分析中,生活、生产—生活、混合功能区功能为低水平区位熵值,生态、生产功能为中等水平区位熵值,生产—生态、生活—生态功能为高水平区位熵值。以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为主导的生产、生活、生产—生活、生活—生态及混合功能为正相关类型,以生态功能为主导的生态功能和生产—生态功能为负相关类型,且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3)根据关联规则分析,生产、生活、混合及生产—生活功能之间具有高强度的相互关联性,生活—生态功能和生产—生态功能与其关联性为中等强度,而生态功能与其他六种功能的关联强度是最薄弱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萍 范文涛 李园园
该文利用乌鲁木齐市2002年Quick Bird遥感数据,采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提取城市绿地信息,应用景观斑块谱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的数量构成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绿地斑块面积3 612 hm2,斑块数量47 280块.②在城市绿地构成中,新市区绿地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水磨沟区绿地斑块面积相对最小、斑块数量最少.③在绿化覆盖率上,新市区接近建成区平均水平,水磨沟区和天山区超过建成区平均水平,沙依巴克区低于建成区平均水平,各城区距国家园林城市35%的标准都有一定差距.④在各种绿地类型中,附属绿地占绝对优势,其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石天戈 张小雷 杜宏茹 张文彪 时卉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从微观机制探讨城市空间结构、居民出行行为和碳排放的关系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2011年乌鲁木齐居民出行日志调查数据,在分析居民基本出行特征和通勤空间特征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不同城市空间的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乌鲁木齐市居民出行以通勤类出行为主,居民出行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内城中心区和郊区卫星城人均出行次数高于其他区域。城市南、北发展不平衡对郊区居民出行产生影响。②乌鲁木齐市居民通勤的实际平均出行距离为4.9 km,相比于东部大城市具有通勤距离短而通勤时间长的特征。通勤距离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由内向外递增趋势。③2011年乌鲁木齐市居民日常出行人均直接碳排放量为682.95 g,居民日常出行碳排放表现为中心区和卫星城的低碳化、近郊区居民中碳化和远郊区居民的高碳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本文首先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当前发展条件面临的城市发展目标、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环境和节能减排等四大变化,指出本次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修订需要考虑的一系列国内外背景变化趋势。最后,本文着重阐述了乌鲁木齐市规划编制应解答的城市中心优化等重大问题,以及新区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乌鲁木齐 总体规划 修订 新区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育冬 茹克娅·阿不都热木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当前乌鲁木齐市老龄化问题并不严重,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促进人口老龄化,而且随着当前社会完全进入老年型人口发展阶段,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作为关乎每个人退休后切身利益的问题受到热切关注。为了保持和促进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双轨问题的研究和应对措施的提出很有必要。因此,我们要提高意识,提前做好老龄化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老龄化 社会保障 养老金双轨制 待遇差距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瓦哈提 王珂 哈布拉哈提 沙拉木 冯丽晔 陈亮 葛怡成 买买提
基于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10个气象站1961-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以日平均气温稳定≥5℃的初、终日分别作为天然草地青草期初、终日指标,使用线性趋势分析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近56年乌鲁木齐市青草期初、终日、青草期日数、平均气温、≥5℃积温、降水量和干湿指数等水热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天然草地青草期初日的空间分布具有"平原荒漠类草地早、山地草原和草甸类草地晚"的特点;青草期终日与初日相反,呈现"平原荒漠类草地晚、山地草原和草甸类草地早"的特点;青草期日数、平均气温、≥5℃积温均为"平原荒漠类草地多(高)、山地草原和草甸类草地少(低)",青草期降水量表现为"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多、高寒草甸和平原荒漠类草地少",青草期干湿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1961-2016年,乌鲁木齐市青草期初日以每10年-0.424d的倾向率呈不显著(P>0.05)的提早趋势,青草期终日以1.455d·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P<0.01)的推迟趋势,青草期日数、平均气温、≥5℃积温、降水量以及干湿指数分别以每10年1.879d、0.16℃、61.14℃·d、6.93mm和0.015的倾向率呈显著(P<0.05)的增多或上升趋势,但上述变化具有区域性差异。近26年(1991-2016年)较前30年(1961-1990年),除青草期初日提早幅度的空间差异不明显外,青草期终日的推迟幅度以及青草期日数、平均气温、≥5℃积温等要素的增多幅度表现出"平原荒漠类草地多、山地草原和草甸类草地少"的特点,青草期降水量和干湿指数增大幅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平原荒漠类草地少、山地草原和草甸类草地多"的特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万年 蒲春玲 刘金芝 田恬
【目的】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近15年影响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的因素,更细致地描述生态安全等级。【方法】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3组18项),运用熵权理论对各指标进行赋值,再通过物元模型对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进行量化分析。【结果】2005-2020年,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有所提升。物元分析单项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制约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依次为人均耕地面积、耕地与农用地比例、耕地与建设用地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根据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的预测,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所重视程度加强,安全等级上升明显。【结论】2005、2010、2015、2020年乌鲁木齐市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情况分别为安全、安全、安全和较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