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3)
- 2023(14639)
- 2022(13102)
- 2021(12346)
- 2020(10678)
- 2019(25160)
- 2018(25177)
- 2017(48925)
- 2016(26711)
- 2015(30560)
- 2014(30950)
- 2013(30761)
- 2012(28735)
- 2011(25904)
- 2010(26209)
- 2009(24191)
- 2008(24285)
- 2007(21704)
- 2006(18788)
- 2005(16580)
- 学科
- 济(110542)
- 经济(110430)
- 管理(74100)
- 业(69866)
- 企(57877)
- 企业(57877)
- 方法(53979)
- 数学(46614)
- 数学方法(45980)
- 农(28633)
- 中国(26871)
- 财(26792)
- 贸(26608)
- 贸易(26593)
- 易(25745)
- 学(25471)
- 地方(23499)
- 业经(22260)
- 理论(19090)
- 制(18778)
- 农业(18716)
- 和(17163)
- 务(16871)
- 财务(16790)
- 财务管理(16750)
- 环境(15910)
- 企业财务(15690)
- 银(15452)
- 技术(15423)
- 银行(15393)
- 机构
- 大学(389173)
- 学院(386131)
- 济(152008)
- 管理(149908)
- 经济(148520)
- 研究(130263)
- 理学(129642)
- 理学院(128143)
- 管理学(125573)
- 管理学院(124885)
- 中国(95768)
- 京(83703)
- 科学(83703)
- 财(68076)
- 所(67427)
- 农(66551)
- 研究所(61523)
- 业大(60463)
- 中心(58912)
- 江(57003)
- 财经(54655)
- 北京(53102)
- 农业(52602)
- 范(51828)
- 师范(51337)
- 经(49410)
- 院(47130)
- 州(46519)
- 经济学(44925)
- 师范大学(41395)
- 基金
- 项目(259701)
- 科学(201020)
- 研究(187150)
- 基金(185771)
- 家(162353)
- 国家(161039)
- 科学基金(136263)
- 社会(114029)
- 社会科(107908)
- 社会科学(107875)
- 省(101759)
- 基金项目(98980)
- 自然(90399)
- 自然科(88200)
- 自然科学(88173)
- 自然科学基金(86503)
- 教育(86399)
- 划(85918)
- 资助(78205)
- 编号(77488)
- 成果(63575)
- 重点(58189)
- 部(56831)
- 发(55005)
- 课题(53307)
- 创(52738)
- 科研(50114)
- 创新(49257)
- 大学(48625)
- 教育部(48093)
- 期刊
- 济(165090)
- 经济(165090)
- 研究(111539)
- 中国(71710)
- 学报(65468)
- 农(59767)
- 科学(58275)
- 管理(52819)
- 财(52200)
- 大学(48543)
- 学学(45403)
- 教育(43596)
- 农业(41206)
- 技术(34089)
- 融(30076)
- 金融(30076)
- 业经(26705)
- 经济研究(26478)
- 财经(25961)
- 问题(22690)
- 业(22145)
- 经(22076)
- 图书(21709)
- 贸(21304)
- 技术经济(19552)
- 版(19004)
- 理论(18666)
- 科技(18163)
- 国际(17840)
- 商业(17546)
共检索到565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宏苓
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成员国产业结构相似,生产技术水平相当,国际分工不显著。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对区内贸易量的推动作用有其特殊性。文章尝试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论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给其成员带来“双优势贸易效应”,从而为我国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拓展地区市场,实现“多赢”的地区合作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森 杨军
本文以粮、棉、油作为敏感产品采取不同的关税削减方案,模拟中国与周边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对我国棉花生产、进出口和棉农就业的影响。研究认为,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将对我国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在自由贸易区谈判中要充分重视对棉花等涉及国民经济安全的大宗农产品的保护,加大国内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探索建立产业损害补偿和贸易结构调整援助制度。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GTAP 影响 棉花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昱 赖明勇
纺织品贸易谈判是正在进行的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重点之一,近期陷入僵局。文章利用CHINGEM模型,研究了澳大利亚在原有纺织品进口关税削减计划的基础上,分步增加对中国纺织品进口关税削减幅度对我国纺织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提出适当减少纺织品关税削减要求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自由贸易谈判进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军 董婉璐 胡继亮
中国与欧盟在世界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任何形式的贸易合作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推进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和强化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采用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虑全球投资分配和资本积累机制、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降低因素,从宏观和产业等层面系统地评估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欧盟自贸区可以显著促进中欧经济增长和经济福利提高;双边贸易及其依存度将得到提升,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促使中欧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此外,中国-欧盟自贸区将显著影响全球贸易流向和格局,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开放和经济一体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诗一 阴之春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中国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研究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经济的长短期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利用向量误差校正模型研究了建立自贸区对中国工业生产、贸易和投资部门的动态经济影响,分析显示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的总体经济影响是积极的,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地区率先建立的CEPA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运用局部均衡模型,从6分位产品层面模拟不同关税策略情形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的贸易效应以及本国经济效应,并分析各国最优的关税策略。研究表明,自贸区建立后中国受到严重冲击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工业用制成品、资本品以及能源类产品,日韩贸易转移效应显著的产品为工业品。综合考虑福利效应和贸易效应,日韩两国最优策略为直接采取零关税;对中国而言,在同期形成中日韩自贸区的情形下,直接实行零关税对于中国福利的改进是最为有利的;若在中韩或中日自贸区基础上逐步形成中日韩自贸区,中国的最优关税策略为逐步减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荣林 鲁晓东
校准方法作为一种确定数理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和参数的手段之一,在贸易政策的建模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局部均衡为基础,利用中日韩三国自1990~2003年共14年的贸易额及相关数据建立校准模型,并对拟议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做出比较静态分析①,从产业层面来模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可能带来的福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会增加彼此的国民福利水平,并会对未加入贸易协定的其他东亚国家产生影响。因此,在东亚形成更为广泛的自由贸易安排从区域合作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更佳的合作方式。
关键词:
中日韩 自由贸易区 校准 局部均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焰 蒋榕榕
本文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和贸易结合度的分析,认为两国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建立中智自由贸易区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文章同时分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智双方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智自由贸易区 可行性 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明太 郑玉歆
本文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PRCGEM) ,模拟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行业和地区经济的短期比较静态影响 ,分析和探讨了这些模拟结果的政策含义。分析表明 ,第一 ,中国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总的来讲利大于弊 ,但在现有条件下仍然要充分利用关税杠杆 ,帮助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第二 ,不同部门、不同地区 ,由于投入 -产出和贸易结构不同 ,受到的影响差异很大 ,应就贸易自由化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第三 ,中国在自主进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 ,应该积极参与和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经济影响 一般均衡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阁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十分必要。本文以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战略特点以及实施成果进行了简单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提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最后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对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
中国 自由贸易区 战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段梦 黄德林
本文包括两个政策模拟,模拟1是在美国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分析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铁产品遭受高额反倾销税。模拟2是在美国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待遇的假设条件下,仍对进口中国的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但其征收的反倾销税率明显降低,通过两个政策方案,研究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对两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社会福利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洋
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贸易谈判中,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贸易水平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服务贸易自由化方式逐渐成为谈判的核心内容之一。中日韩三国同处东亚地区,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国,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是三国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对自贸协定对服务贸易影响的理论进行探讨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日韩自贸区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日韩自贸区 中国服务贸易 GTAP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林 邹经韬
本文利用全国286个地级市2009—2015年间的数据,基于面板Logit模型,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越高、市场规模和市场消费潜力越大、基础设施越完善的城市越有可能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开放度、外资参与率、政府规模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明显作用。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比非沿线城市更有可能获批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经过多重检验后依然稳健。最后,本文对下一阶段"自由贸易港"的选址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惠惠 刘芳 王琛 郭江鹏
详细分析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新自贸区)关于乳制品的关税协定条款及2004年以来的乳制品进口数据发现,中新自贸区建立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的影响是显著的,但中新自贸区效应并未完全释放,特殊保障措施到期后将对中国乳制品进口产生二次冲击。类比中新自贸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澳自贸区)建立初期对中国乳制品进口冲击有限。中新、中澳自贸区给中国奶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倒逼国内奶业发生很大改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向阳 肖海峰
本文设计两种不同的政策方案,运用GTAP模型对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可能给中国羊毛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情境模拟。结果表明: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羊毛产业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羊毛产业将受到不利影响,而纺织业和服装业却将获益,并且纺织业和服装业的获益大于羊毛产业的受损;在对羊毛产业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时,羊毛产业、纺织业和服装业都会获益。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羊毛及相关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情况来看,在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时采取保护羊毛产业的政策略好于完全放开羊毛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