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9)
2023(10986)
2022(9840)
2021(9251)
2020(7853)
2019(18352)
2018(18100)
2017(34468)
2016(18819)
2015(20994)
2014(20654)
2013(20512)
2012(18512)
2011(16667)
2010(16451)
2009(14850)
2008(14416)
2007(12323)
2006(10667)
2005(9253)
作者
(55671)
(45842)
(45578)
(43339)
(29289)
(22069)
(20739)
(18185)
(17518)
(16356)
(15773)
(15336)
(14630)
(14469)
(14174)
(14144)
(14099)
(13656)
(13069)
(13036)
(11567)
(11263)
(11219)
(10413)
(10351)
(10289)
(10211)
(10086)
(9396)
(9133)
学科
(70900)
经济(70824)
管理(50737)
(47661)
(40694)
企业(40694)
方法(33784)
数学(28964)
数学方法(28522)
(18299)
(17829)
中国(17682)
(16819)
业经(15925)
地方(14728)
理论(13247)
(12008)
贸易(12001)
农业(11944)
(11882)
(11680)
(11622)
(11023)
财务(10949)
财务管理(10933)
环境(10925)
技术(10883)
企业财务(10356)
教育(10129)
(9877)
机构
大学(260867)
学院(257897)
管理(102101)
(93936)
经济(91721)
理学(89369)
理学院(88284)
研究(87270)
管理学(86457)
管理学院(86005)
中国(61940)
科学(59209)
(56155)
(47054)
(44787)
业大(43593)
(42038)
研究所(41359)
中心(38890)
农业(37194)
(36580)
北京(35268)
(34424)
财经(34105)
师范(34008)
(32033)
(31082)
(30130)
技术(29745)
师范大学(27581)
基金
项目(186065)
科学(144436)
基金(133820)
研究(131610)
(118310)
国家(117354)
科学基金(99947)
社会(79320)
社会科(75040)
社会科学(75018)
(74277)
基金项目(71604)
自然(68168)
自然科(66578)
自然科学(66557)
自然科学基金(65310)
(62474)
教育(60435)
资助(55191)
编号(53375)
成果(43123)
重点(42021)
(39450)
(39157)
(38742)
课题(37209)
科研(36248)
创新(36096)
计划(35689)
大学(34319)
期刊
(99340)
经济(99340)
研究(72524)
学报(48940)
中国(47959)
科学(42537)
(42383)
管理(37526)
大学(36085)
学学(33954)
(30914)
教育(30449)
农业(29909)
技术(22515)
(17648)
金融(17648)
业经(16345)
经济研究(15758)
财经(15621)
(15577)
图书(15106)
科技(14090)
业大(13575)
(13401)
(13137)
理论(13000)
问题(12685)
实践(12236)
(12236)
技术经济(11968)
共检索到366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海红  李红艳  王巧  袁月祥  闫志英  
采用从高温堆肥和枯枝落叶等混合样中筛选出的一组高温混合菌处理玉米秸秆基质,研究混合菌对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的木质素酶活和纤维素酶活,以及不同纤维素碳源和pH对其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30 d的降解周期内,第15天木质素酶活和纤维素酶活达到最高,对应的漆酶酶活为10.2 U/g、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为5.7 U/g、滤纸酶活(FPA)为3.2 U/g;当pH为7、微晶纤维素为碳源时纤维素酶活最高,CMCase酶活和FPA酶活分别达到690和360 U/L。该混合菌既能分泌木质素酶,又能分泌纤维素酶,有较强的木质纤维降解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炘  裴宇航  周晓飞  解玉红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对其进行组合培养获得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混合菌群,为微生物混合培养降解纤维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平板培养基从土样中初步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再以内切酶(CMC)、纤维素全酶(FPA)、外切酶(C1)和β-葡萄糖苷酶(β-Gase)4种酶活性为指标进行复筛,对复筛获得的高效菌株进行组合培养,筛选高效组合菌群。对复筛后的菌株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筛选获得了y3、yi-71、ye-9、er-72和se-93等5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对其进行组合培养,得到1个较好组合ye-9/er-72/se-93,其CMC、FPA、C1和β-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杨兴明  徐阳春  沈其荣  黄启为  
以滤纸条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牛粪堆肥中分离出6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细菌,对其进行了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对各菌株进行了透明圈测定、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和滤纸条崩解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可以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上快速生长,透明圈形成速度达到8~10 mm.d-1。酶活性最高的菌株A-3在接种后16 h酶活性为1.21 mg.mL-1(30 min)。部分优良菌株能在3 d内将滤纸条完全降解。为确定菌株A-3的分类学地位,PCR扩增后测定其16S rD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并与一些相关细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圣进  韦仕岩  覃晓娟  王灿琴  陈振妮  
从木质纤维材料堆肥样品中驯化筛选出一组高温型纤维素分解菌群N6,对其纤维素分解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6培养体系的pH稳定在6.4~8.0之间,降解纤维的适宜温度为50~60℃,最高纤维素酶活(CMCase)为0.83 IU/mL;在50℃下,N6在4 d内可使滤纸降解90.0%以上,6 d内可使玉米秆粉或稻草粉分别降解75.0%和86.4%,9 d内可使玉米秆粉或稻草粉分别降解失重79.0%和90.4%,对木薯渣的降解率也在30.0%以上。可见,N6具有降解天然木质纤维的高活性,是可应用于木质纤维材料生物转化的优良菌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喜  张晓昱  胡佳华  邓元修  
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木质纤维素降解吴元喜张晓昱胡佳华邓元修(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武汉430074)SCREENOFLIGNOCELLULOLYTICSTRAINANDBIODEGRADATIONOFLIGNOCELLULOSEWuYuanxi...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陈南  
用稀释平板法在羧甲基纤维素平板培养基和纤维素刚果红平板培养基上,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耐热细菌H-5,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经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5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温度为40℃,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7.14U和22.17U,最佳培养时间为3d,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6.38U和20.14U,最适初始pH值为6~6.5,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4.08U和21.96U,...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俊文   刘庆华   庞学勇  
【目的】木质素难降解是制约高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农林废弃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筛选木质素降解菌可为高效利用农林废弃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愈创木酚显色法和苯胺蓝褪色法从广泛收集的植物凋落物中分离菌株;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同时测定3种木质素降解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为进一步验证菌株的降解能力,选用常见的农林废弃物-葡萄枝条作为材料,分析其在葡萄枝条废弃物液态发酵中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的降解情况。【结果】从植物凋落物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分解木质素特性的菌株HUA。菌株HUA在愈创木酚-PDA培养基上呈现明显的红棕色显色圈,在苯胺蓝-PDA培养基上最终产生褪色反应。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该菌被鉴定为厚壁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 crassitunicata)。该菌株发酵液中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53.18、174.01、9.51 U/L。葡萄枝条废弃物液态发酵结果表明,该菌能够有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成分,经过发酵20 d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7.50%、36.55%和10.33%。【结论】本研究获得的菌株HUA促进了葡萄枝条木质纤维素成分的降解,为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提供了优质菌种资源,同时也为该菌株后续应用研究积累了相关数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海明  
为明确2株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混合对毒死蜱的降解效果,以混合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率和菌株的生长量为依据,考察了混合菌不同配比和不同环境因素对混合菌降解毒死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菌株的比例为1∶1(V/V)时,对80 mg/L毒死蜱的降解率最高。混合菌的最适接种量为8%(V/V),添加葡萄糖有助于菌株的生长,但是不利于毒死蜱的降解,偏碱性环境对菌株的生长和毒死蜱的降解都有利。混合菌对毒死蜱的降解动力学研究发现,毒死蜱的残留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毒死蜱初始浓度较高时,呈现"双峰"降解曲线。两菌株混合时能够耐受20~70 g/L的NaCl浓度,且对80 mg/L毒死蜱的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士强  顾春梅  赵海红  
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机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并且降解酶机制进行作用的报道很多,然而,木质纤维素天然结构复杂,其生物降解过程则是一个复杂的酶学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经过多年的研究,各国研究工作者提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方法,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们探索出了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方法和筛选培养基,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提供了捷径,加快了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工作的步伐。从生物降解机理和降解菌筛选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拓宽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波  黄慧艳  余洪波  张晓昱  
以杉木、垂柳和毛竹木质纤维素为对象,研究了木质纤维素种类对白腐菌Echinodontium sp.木质素降解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降解前期,Echinodontium sp.选择性降解三种基质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极低,但在培养后期,杉木纤维素降解率仍保持较低水平,但垂柳和毛竹基质纤维素降解显著增强,三种基质的木质素降解选择性出现很大差异。因此,不同基质上纤维素降解速度的差异是导致白腐菌木质素降解选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利沙  万凌云  韦树根  潘丽梅  霍娟  付金娥  蒋妮  
【目的】筛选、分离、鉴定桑寄生种子高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内生真菌,为获取降解能力较强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及实现桑寄生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桑寄生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其内生真菌,以麦麸为木质纤维生物物质底物,采用ABTS法、藜芦醛法和苯酚红法及纤维素酶(CL)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其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筛选降解木质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并根据形态特征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从57株桑寄生种子内生真菌中筛选出4株高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菌株(15H3、2013、106和10y11)。其中,培养11 d时菌株15H3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菌株2013的锰过氧化物酶活性达高峰,分别为7.14和11.69 U/mL;培养9 d时菌株106的漆酶活性、菌株2013的纤维素酶活性和菌株10y11的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分别为57.98、0.32和8.56 U/mL。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15H3和2013分别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arceuthobii)和垫壳孢属(Coniella pseudogranati)菌株,106和10y11为镰孢属(Fusarium incarnatum)菌株。【结论】从桑寄生种子中能筛选鉴定出高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内生真菌P. arceuthobii、C. pseudogranati和F. incarnatum,可为桑寄生侵入寄主细胞壁降解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桑寄生的繁育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文芳  胡国全  徐彦胜  
从若尔盖草甸淤泥中获得一株低温厌氧纤维素菌CD-2,分离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直杆状,严格厌氧,菌体大小为0.3μm×2.8~3.1μm,生长温度范围5~40℃(最适温度20℃);pH范围6.5~8.0(最适pH7);NaCl浓度范围0.1%~0.4%(最适NaCl浓度0.2%)。分离菌株能利用滤纸、纤维素粉MN300、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木聚糖等。在菌株CD-2的纤维素酶系中,存在外切-β-1,4-葡聚糖酶(C1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3种组分,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和25℃。该菌株还存在木聚糖酶,最适温度为30℃。通过16S rDNA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子昂  胡跃高  杨苏声  
从腐烂朽木及附近的土壤采样,分离到25株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其中LY16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最高。采用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鉴定其为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通过碳氮源优化等试验进行产酶条件研究,得出该菌株最佳的产酶条件,培养基配方为(g/L):微晶纤维素10,麸皮40,蛋白胨4,尿素12,KH2PO42,MgSO4.7H2O 1,CaCl2.2H2O 1,FeSO40.01,MnSO40.004 5,CoCl20.003 6,ZnSO40.0035,培养温度30℃、装液量50mL,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为72 h。优化后在该条件下,CMC酶活为2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凌波  许欢欢  夏燕维  郭传旭  杨明珠  马磊  缪有志  刘东阳  张瑞福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油菜秸秆高效降解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分析,为油菜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刚果红透明圈试验以及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对菌株进行分离筛选;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分析在降解过程中降解菌对油菜秸秆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设置盆栽试验模拟秸秆还田以综合探究菌株对油菜秸秆的降解特性;通过纤维素酶酶谱分析及质谱检测技术获得纤维素酶基因(celI)的序列信息,克隆该基因,再利用pPICZαA质粒和毕赤酵母X33进行异源表达;经镍柱纯化后对CelI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从腐烂油菜秸秆田土样中共分离纯化出8株真菌,其中菌株A15的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比值最大,为3.0,且滤纸酶活性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分别为16.13和8.16 U·g~(-1),经鉴定其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接种菌株A15固体发酵28 d后,油菜秸秆失重率达29.17%,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至29.41%和17.18%,经过30 d的模拟秸秆还田盆栽试验,油菜秸秆失重率达57.50%;成功表达并纯化了菌株A15来源的GH7家族纤维素酶CelI,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2×10~3,具有内、外切葡聚糖酶的双重活性,CelI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且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CelI的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适pH值为4,且Co~(2+)、Mn~(2+)、Ca~(2+)对其具有促进作用,而CelI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适pH值为5,且Mn~(2+)对其具有显著激活作用,而Zn~(2+)、Fe~(3+)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从腐烂油菜秸秆田土样中筛选到1株油菜秸秆降解真菌绿色木霉A15,其能高效产胞外纤维素酶,在油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洪志  杨谦  张鲁进  
在环境破坏较少的野生森林土样中,通过刚果红平板、滤纸条液体培养等初筛,并在摇瓶发酵复筛的基础上得到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通过最适酶活、最适温度及其稳定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CMCase的最适pH为2.8,最适温度是50℃,在30~50℃温度范围内温度稳定性较强。FPase的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是60℃,30~40℃温度范围内稳定性较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