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
- 2023(1712)
- 2022(1436)
- 2021(1385)
- 2020(1242)
- 2019(3145)
- 2018(2953)
- 2017(5693)
- 2016(2705)
- 2015(2888)
- 2014(2674)
- 2013(2862)
- 2012(2590)
- 2011(2424)
- 2010(2478)
- 2009(2238)
- 2008(2370)
- 2007(2115)
- 2006(1917)
- 2005(1869)
- 学科
- 济(18509)
- 经济(18496)
- 管理(8560)
- 地产(5264)
- 房(5264)
- 房地(5264)
- 房地产(5264)
- 业(4642)
- 方法(4571)
- 企(4041)
- 企业(4041)
- 数学(3984)
- 数学方法(3902)
- 城市(3589)
- 城市经济(3428)
- 经济管理(3329)
- 中国(3107)
- 关系(3011)
- 经济关系(2473)
- 财(2426)
- 对外(2365)
- 农(2362)
- 外经(2245)
- 对外经济(2234)
- 学(2189)
- 地方(2185)
- 税(1966)
- 理论(1937)
- 贸(1896)
- 贸易(1894)
- 机构
- 大学(37362)
- 学院(35390)
- 济(16129)
- 经济(15844)
- 研究(13611)
- 管理(13506)
- 理学(11174)
- 理学院(11039)
- 中国(10855)
- 管理学(10768)
- 管理学院(10687)
- 财(8515)
- 京(8333)
- 科学(6952)
- 所(6600)
- 财经(6499)
- 中心(6246)
- 经(6004)
- 研究所(5820)
- 江(5620)
- 北京(5506)
- 经济学(5293)
- 院(5014)
- 财经大学(4930)
- 范(4749)
- 经济学院(4735)
- 师范(4713)
- 农(4554)
- 州(4295)
- 业大(4209)
共检索到61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2015年初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的分化走势,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价升量增,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压力有增无减。房地产走势的分化为我国十几年来第一次出现。过去一年多来,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量齐升,尤以深圳和上海最突出。上海的交易量创世界历史纪录,而深圳的房价年度涨幅创中国最快纪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晓博
4月17日傍晚6点半左右,央行突然宣布降准!其具体内容是: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在宣布这个大消息的同时,央行还搭配了一个"答记者问",
关键词:
中期借贷 MLF 一级资本充足率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亮 程硕 陈衎 肖争艳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维持一线城市房价平稳从而对保障全国房价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和SHAP值可解释性方法,对四大一线城市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2012年前后的动态变化进行测算并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预期因素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其影响在不断增强。第二,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也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不过其作用呈现出减弱态势。第三,货币政策等因素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影响相对偏弱,并且近年来其影响进一步下降。考虑到预期因素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对一线城市而言,稳房价的关键在于稳预期。进一步地,结合实证结果可知,需要让房价更多地由基本面因素来决定,并且通过稳定房地产调控政策来稳预期。一是从供给端发力,构建一线城市土地供给与房价以及土地供给与常住人口之间的联动机制。二是从需求端发力,缩小一线城市与其周边城市以及其他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从而减轻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住房需求增长。三是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通过稳定政策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预期。
关键词:
一线城市 房价 稳预期 机器学习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海宁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了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继续回升,部分城市房价环比略有上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房价均全线上涨。虽然中国楼市在3月份已经显示出回暖迹象,但主要是交易量回升。4月份数据则表明,不少城市的楼市已经从量涨走向价涨。尤其是,有楼市风向标之称的四个一线城市房价全部上涨,不但会引领其他城市楼市走向复苏,也会给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琴英 古丽慧 郭慧君
2011年1月以来,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统计分析显示,北京新建房同比房价与广州新建房环比房价周期波动幅度最大,广州二手房价格周期波动最小。另外,时差相关性分析和因果关系表明,新建房与二手房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的周期波动都具有较一致的协动性。最后,本文根据周期波动模型预测未来我国主要一线城市的房价均已进入下行波动周期,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线城市 房价 周期波动 预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詹玲
运用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近十年的房价序列进行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四大一线城市间存在两组长期协整关系。借助有向无环图、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具体的时间动态关系,发现深圳处于价格领导者地位,其房价波动主要受自身冲击的影响。因此,对一线城市的房价监测,应赋予深圳更高的权重。房价调控政策,加入城市间的动态影响因素,能有效避免调控过度或不足等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海珍 尹琪 李苏骁
本文在梳理、总结开放经济条件下住房价格变动机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住房供求、经济增长、股市收益率、房市调控政策、房价预期等因素,分别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2005年7月至2015年12月国内信贷和跨境热钱对以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为代表的全国住房价格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内信贷和跨境热钱对全国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一线城市房价变动则有显著影响;国内信贷对下一期房价具有正向影响,而跨境热钱净流入对下一期房价具有负向影响。因此,要强化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信贷调控,防范跨境热钱对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祥 王丽娅
在坚持"房住不炒"原则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渐趋平稳。本文旨在发现我国新一线城市交通体系成熟便利度与城市房价的内在联系,为未来新一线城市的内外部交通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外部交通便利度对城市房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位于交通枢纽位置且外部交通发展成熟的城市的房价相对较高;城市内部交通中,常规公共交通中公共汽车数量的增加会对房价产生较小的抑制作用,而城市内部道路交通拥挤度的提高则会推高城市房价,且很难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为新一线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及城市房地产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冯明 钟春平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可能性前沿",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一线城市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如何、创新活力如何,从中长期看来将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两年来,一线城市房租价格快速攀升,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本文首先分析导致当前一线城市房租价格上涨的原因,对其未来走势进行展望和研判,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价格上涨 长租公寓 一线城市 租金回报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群英
国内棉价自2003年9月以来一路飚升,直接对棉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及时掌握了解棉花价格上涨对棉纺织企业的影响程度,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近期对山东、河北等九个产棉和纺织大省(市)的近200家棉纺织企业进行了快速调查。结果显示:棉价暴涨不仅对2003年纺织行业生产经营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制约了2004年纺织行业的生产经营和出口。同时也暴露出棉花市场秩序混乱的突出问题,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冲
自2015年以来我国又经历了新一轮的房价上涨,来自房价上涨的需求侧冲击会对当前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文构建了包括居民部门、房地产企业部门、非房地产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内的四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主要分析了居民对房地产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房价、居民消费行为以及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情况。通过模拟发现,居民对房地产需求的增加将会快速拉动房价上涨并显著降低居民对非房地产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使整个非房地产产品市场的需求大幅萎缩,非房地产企业部门的发展也将面临严重的需求不足。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非房地产企业部门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新一轮房价上涨将导致我国后期消费需求乏力,影响未来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浩 张杰
各地区"抢人"是否导致地区房价上涨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传统的静态面板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有效工具变量,研究地区"抢人"引发的高级劳动力要素集聚对地区房价的影响和机理。主要发现:高级劳动力要素集聚程度超过"阈值"后,其对地区房价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中部地区高级劳动力要素集聚对地区房价的"阈值"约为0.46,西部地区的"阈值"约为0.10;高级劳动力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构建"良性互促体"的集聚形态,有利于稳定地区房价。政府应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确保地区房价在合理区间浮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冲
自2015年以来我国又经历了新一轮的房价上涨,来自房价上涨的需求侧冲击会对当前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文构建了包括居民部门、房地产企业部门、非房地产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内的四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主要分析了居民对房地产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房价、居民消费行为以及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情况。通过模拟发现,居民对房地产需求的增加将会快速拉动房价上涨并显著降低居民对非房地产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使整个非房地产产品市场的需求大幅萎缩,非房地产企业部门的发展也将面临严重的需求不足。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非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永宏 穆金旗 赵婷婷
本文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增持或减持股票如何影响股价极端波动现象的发生。结果表明:大股东交易强度提升显著增加了股价暴涨暴跌风险,其影响主要来源于大股东减持而非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越低、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管理层权力越小,则大股东交易对股价极端波动风险的影响越显著;较高比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独立董事设置能够有效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削弱大股东交易对股价极端波动风险的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规范大股东交易行为、维护股票市场稳定运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完善规制大股东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防范内幕交易,避免大股东集中、大幅、无序减持股票对市场稳定带来冲击;第二,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透明度;第三,推动上市公司吸引机构投资者持股、提高独立董事比例,优化公司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机制,以实现对大股东行为的有效制衡和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