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0)
- 2023(6959)
- 2022(6106)
- 2021(5784)
- 2020(5126)
- 2019(12220)
- 2018(12001)
- 2017(23008)
- 2016(12249)
- 2015(13956)
- 2014(13576)
- 2013(13306)
- 2012(12170)
- 2011(11154)
- 2010(11702)
- 2009(10665)
- 2008(10339)
- 2007(8983)
- 2006(7989)
- 2005(7311)
- 学科
- 济(51069)
- 经济(51020)
- 管理(31366)
- 业(29114)
- 方法(26058)
- 企(24866)
- 企业(24866)
- 数学(23364)
- 数学方法(22771)
- 中国(12927)
- 学(12252)
- 农(11340)
- 财(10540)
- 理论(9831)
- 业经(9333)
- 贸(9242)
- 贸易(9234)
- 易(8941)
- 地方(8816)
- 制(8227)
- 农业(7308)
- 融(6950)
- 金融(6950)
- 和(6881)
- 银(6828)
- 银行(6799)
- 行(6509)
- 技术(6499)
- 策(6320)
- 务(6116)
- 机构
- 大学(173261)
- 学院(171114)
- 济(65907)
- 经济(64489)
- 研究(62632)
- 管理(62502)
- 理学(53918)
- 理学院(53256)
- 管理学(51537)
- 管理学院(51236)
- 中国(46438)
- 科学(41356)
- 京(38277)
- 农(34083)
- 所(33607)
- 研究所(30700)
- 财(29367)
- 业大(28932)
- 中心(27714)
- 农业(27281)
- 江(26595)
- 北京(24325)
- 院(23085)
- 财经(23076)
- 范(22497)
- 师范(22142)
- 经(21043)
- 州(20819)
- 技术(20623)
- 经济学(19802)
- 基金
- 项目(117822)
- 科学(91462)
- 基金(85160)
- 研究(79274)
- 家(77513)
- 国家(76963)
- 科学基金(64454)
- 社会(48002)
- 省(46343)
- 社会科(45528)
- 社会科学(45512)
- 自然(45352)
- 自然科(44410)
- 自然科学(44396)
- 自然科学基金(43564)
- 基金项目(43319)
- 划(40327)
- 教育(38661)
- 资助(37971)
- 编号(30877)
- 重点(27599)
- 部(25513)
- 成果(25209)
- 发(24487)
- 创(24344)
- 计划(24140)
- 科研(23364)
- 课题(23034)
- 创新(22745)
- 大学(21783)
共检索到261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敬勇
部分和分解形成的非对称性机制表明了经济变量的正向变化不同于负向变化,文章利用部分和分解构造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不仅可以处理时间序列的内生性与误差的序列相关问题,还可以通过边界检验方法,分析非对称机制与非平稳性的联合问题。中美两国利率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型应用的灵活性与可行性,并得到了美国利率传导的短期动态非对称性的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湘滇
本文基于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超效率DEA模型进行全国及分地区的商贸流通效率测算,并结合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电商消费影响商贸流通效率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商贸流通效率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总体上自东向西呈现阶梯递减现象;电商消费对商贸流通效率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系数上,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存在明显的改善效果,西部地区受市场资本存量、配套交通设施等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内的改善效果有限;东北地区良好的居民储蓄和消费结构在电商经济的刺激下得到了有效释放,短期的改善效果最优。最后,本文从加强区域间的商贸流通交流和加大对电商经济的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电商消费改善商贸流通效率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常婧 龙少波 陈立泰
文章主要借鉴Shin等(2014)的研究,构建了汇率对进出口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模型,并基于2005年8月至2018年2月的月度数据,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价格的非对称性传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均具有显著的非对称传递现象,且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汇率传递程度正在逐步降低。非对称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外国出口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的较强定价权,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足;但是随着中国技术进步的加快,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龙少波 厉克奥博 常婧
本文构建了开放条件下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因素模型,并着重区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非对称效应。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GMM模型估计各因素对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NARDL模型考察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大宗价格的非对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投机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紧缩性货币政策相比宽松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幅度更大。本文拓展了开放条件下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模型,区分了国内外紧缩性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非对称影响程度。这一研究为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胀(通缩)的非对称、精准的货币政策调控提供参考,并试图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提供相应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新平 梁林 常燕 童绍玉
文章对近50年来我国总和生育率数据展开分析,并用1965~2004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该模型真实地刻画了我国总和生育率的趋势变化,但预测值偏低。为了使预测值能反映我国真实的生育水平,文章使用抽样及普查中漏报的人口出生数对模型进行了改进,运用改进的模型对总和生育率进行了重新计算。计算结果显示,1990年代后期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6~1.8之间,2000年后总和生育率在1.28~1.66之间。改进后的模型不但重构了我国近年来的总和生育率,而且为总和生育率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玉婷 傅德印
因子增广回归是利用高维数据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的重要方法。然而,均值回归框架下的因子模型和回归模型在面对异常值或厚尾分布时结果不够稳健。为此,文章在分位数回归框架下构建分位数因子增广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该模型通过构建分位数因子模型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提取不同分位点的公共因子;进一步,利用提取出的公共因子和响应变量的滞后项构建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数据出现异常值或厚尾分布的情境下,分位数因子分析估计的均值因子和非均值因子更稳健,分位数因子增广回归的预测性能优于因子增广回归的预测性能,且分位数因子增广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基准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和平
本研究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为基础,以人口年增长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口年增长量的滞后值、人口年出生率和人口年死亡率的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设计了两类4个模型,并以1952-2002年人口序列数据为基础,采用一般回归法、后退法和逐步回归法三种方法对所设计的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可作为人口预测的168个模型。然后,从中筛选出较优的包含人口年增长量滞后值的中国人口自回归分布滞后预测模型和不包含人口年增长量滞后值的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期武 张浩敏
对含滞后变量问题的建模,有效地消除变量间的高度相关是保证模型优良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利用主成分析把原始变量正交变换并作为新的自变量,消除多重共线性。然后利用逐步回归筛选出对因变量有影响的变量进行回归拟合。最后针对国内生产总值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碧琼 李越
本文运用ARDL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试图说明汇率是否对中国股票市场中以不同货币定价和交易的股票的价格产生不同影响。分析自 1 993年 1 2月 2 7日至 2 0 0 1年 4月 1 7日之间的每日数据 ,结果说明央行人民币市场汇率和深沪股市的两个A股综合指数 (SH A ,SZ A) ,香港恒生 (HS)指数之间分别存在协积关系或长期关系。二重向量自回归 (VARs)估计揭示了人民币兑港币的市场汇率和深沪两市的A股综合指数SH A ,SZ A和HS ,人民币兑美元市场汇率与两个A股指数SH A ,SZ A之间存在短期相互作用。纽约市场上美元兑日元的即期汇率对中国A股、H股、红筹股和HS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郁佳敏
通过建立财产险保费增长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1980—2010年我国产险保费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产险保费与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比经典回归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霞 洪永淼
现有基于参数模型构造的条件异方差检验往往存在模型设定偏误问题。为了避免模型误设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且捕获多种条件异方差现象,本文基于非参数回归构造了不依赖于特定模型形式的条件异方差检验统计量。该统计量可视作条件方差和无条件方差之间差异的加权平均,在原假设成立时渐近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统计量具有良好的有限样本性质,也说明条件均值模型误设会导致错误地拒绝条件同方差的原假设,凸显了本文引入非参数方法构造条件异方差检验的必要性。实证分析采用本文统计量探讨了国际主要股指收益率的条件异方差现象,得到了与Engle(1982)不同的检验结果,可能意味着股指收益率呈现出非线性动态特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素香 汪增群
对于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且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的大国而言,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的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两项计量工具,实证检验了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存在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产出的影响,还是对物价的影响,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都要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进峰
在扰动项分布未知的情况下,直接采用传统的空间模型检验方法是存在问题的。针对传统空间模型检验方法的不足,本文以Lee和Yu(2010)的研究为基础,采用Lee和Liu(2006)提出的最优矩条件,构造分布未知情况下空间滞后模型的稳健检验统计量。这种检验方法仅需参数的一致估计量,便于计算。蒙特卡罗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检验有良好的性质,且明显优于Saavedra(2003)提出的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荷观
讨论存在自相关情况下自回归模型中随机解释变量的内生性,指出目前的计量经济理论所存在的问题,证明了随机误差存在自相关情况下一阶自回归模型和高阶自回归模型的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都不相关,同时改进了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秀红
本文在达尼艾尔松(1994)定义的随机波动模型(SV)的基础上,借用迪拉克.德鲁塔函数的思想,提出检验指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EGARCH)模型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统计量。该检验统计量的提出预示着一定条件下EGARCH模型为SV模型的一种特例。最后通过蒙特卡罗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该检验统计量的检验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