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4)
- 2023(17844)
- 2022(14642)
- 2021(13378)
- 2020(10715)
- 2019(24285)
- 2018(23883)
- 2017(44755)
- 2016(24100)
- 2015(27081)
- 2014(27077)
- 2013(26685)
- 2012(25160)
- 2011(23112)
- 2010(23329)
- 2009(22042)
- 2008(21848)
- 2007(19896)
- 2006(18232)
- 2005(17218)
- 学科
- 济(118639)
- 经济(118499)
- 管理(69627)
- 业(61896)
- 企(49328)
- 企业(49328)
- 中国(38207)
- 方法(37160)
- 数学(31464)
- 数学方法(31160)
- 农(30952)
- 地方(30571)
- 业经(27351)
- 财(25884)
- 制(25762)
- 学(21855)
- 贸(20433)
- 贸易(20412)
- 农业(20298)
- 银(20256)
- 银行(20234)
- 融(19893)
- 金融(19891)
- 易(19762)
- 行(19656)
- 环境(18307)
- 体(18298)
- 发(17929)
- 地方经济(17032)
- 和(15789)
- 机构
- 大学(349374)
- 学院(347550)
- 济(156846)
- 经济(153762)
- 研究(132015)
- 管理(125462)
- 理学(104851)
- 理学院(103565)
- 中国(103090)
- 管理学(101962)
- 管理学院(101276)
- 京(76784)
- 财(75147)
- 科学(73625)
- 所(66130)
- 研究所(58842)
- 中心(58447)
- 财经(57210)
- 江(55256)
- 农(53146)
- 经(51889)
- 经济学(50170)
- 北京(50005)
- 范(48287)
- 师范(47875)
- 院(47663)
- 经济学院(44669)
- 业大(43924)
- 州(43414)
- 财经大学(42101)
- 基金
- 项目(216892)
- 科学(171974)
- 研究(164879)
- 基金(157564)
- 家(136283)
- 国家(135105)
- 科学基金(115148)
- 社会(109010)
- 社会科(103294)
- 社会科学(103270)
- 省(82300)
- 基金项目(81148)
- 教育(75165)
- 划(69407)
- 自然(68473)
- 自然科(66832)
- 自然科学(66817)
- 自然科学基金(65653)
- 编号(65330)
- 资助(63747)
- 成果(56110)
- 发(52037)
- 重点(50042)
- 部(49406)
- 课题(47857)
- 国家社会(46502)
- 创(44593)
- 制(44467)
- 教育部(43077)
- 发展(42943)
- 期刊
- 济(193460)
- 经济(193460)
- 研究(120026)
- 中国(84956)
- 财(57820)
- 管理(53310)
- 农(51994)
- 学报(49709)
- 科学(48323)
- 教育(44414)
- 融(40228)
- 金融(40228)
- 大学(39577)
- 学学(36486)
- 农业(34949)
- 经济研究(31643)
- 技术(31328)
- 财经(30367)
- 业经(28990)
- 经(26449)
- 问题(25045)
- 贸(21588)
- 世界(20071)
- 国际(19753)
- 业(19209)
- 技术经济(17870)
- 图书(17281)
- 现代(16113)
- 坛(15891)
- 论坛(15891)
共检索到574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新城
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历经艰苦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而且载入宪法。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还是"让民营经济主体化",是关系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原则问题。私营经济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绝不能成为主体;只能被鼓励、支持和引导,绝不能起主导作用。必须充分估计私有化的危害:从政治上说,私有化是会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从经济上说,私有化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历史倒退行为;从意识形态来说,私有化必然导致腐朽没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 私营经济 私有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新城
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历经艰苦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而且载入宪法。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还是"让民营经济主体化",是关系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原则问题。私营经济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绝不能成为主体;只能被鼓励、支持和引导,绝不能起主导作用。必须充分估计私有化的危害:从政治上说,私有化是会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从经济上说,私有化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历史倒退行为;从意识形态来说,私有化必然导致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思想泛滥。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 私营经济 私有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1998年6月4—12日,我对温州作了为期8天的考察。此前,在1994年我也考察过温州。时隔4年,温州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温州的城市在变,温州的农村在变,温州的工业在变,温州的城镇市场在变,温州的经济结构在变,温州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在变,真可谓是“旧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征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许经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同明
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发展中国的农村经济、特别是山区农村经济,必须不断变革不合时宜的落后的山区发展思想、落后的农村经济体制、落后的农村经营管理制度、落后的农村行政管理制度等,使山区农村生产力破除束缚和扫除发展的障碍。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山区农村经济 传统观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魁 徐怀礼
新中国60年辉煌发展历程表明: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为主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性经济条件是基本经济制度,始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规律是贯穿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两条主线,这两条主线共同的灵魂是人民利益,共同的着力点是发展。人民利益是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根本目的;人民利益是基本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内在动力。人民利益是新中国经济60年的主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立人
随着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演进,劳动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变化,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都创造价值。价值创造与财富分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涉及剩余价值的转换。资本收入有多种形式和性质,不宜再用"剥削"。与此相应,私营企业主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不同于传统概念的"资本家"。理论创新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了很好诠释,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强
国内学术界有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或产权)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生动鲜活的所有制(或产权)实践,突出表现为实践中始终坚持并积极推动"公私结合"(两个"毫不动摇"和混合所有制),而理论探讨上却总是强调"公私对立"。文章认为,只有运用"对立统一"、"不同而和"的辩证思维,坚持"公效合一"的新型公平观,才能彻底打破公私对立的传统所有制(及产权)理论思维,反"资本至上"而不反"资本",剥夺"资本特权"而非剥夺"资本",坚持资本类型的多样性,坚持公有经济存在的结构性而非唯一性,坚持公有经济功能的主导性而非从属性,构建起"公私合一"的新所有制分析框架和新产权话语体系,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相匹配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所有制 产权 公平 效率 公私合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会议秘书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劲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本文回顾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轨迹及与之对应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深化过程,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在战略性领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在竞争性领域要增强实现社会公平的经济基础。必须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