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6)
2023(8922)
2022(7602)
2021(6824)
2020(5639)
2019(13001)
2018(12644)
2017(22985)
2016(12710)
2015(14241)
2014(14265)
2013(14235)
2012(14008)
2011(12939)
2010(13425)
2009(12632)
2008(12818)
2007(11969)
2006(11001)
2005(10486)
作者
(42815)
(35921)
(35606)
(33575)
(22908)
(17576)
(16011)
(14037)
(13869)
(13133)
(12391)
(12119)
(11877)
(11804)
(11488)
(11007)
(10661)
(10629)
(10507)
(10460)
(9263)
(9137)
(9113)
(8323)
(8177)
(8103)
(8036)
(8018)
(7599)
(7300)
学科
(59775)
经济(59716)
管理(30644)
(29998)
(23128)
企业(23128)
中国(19456)
地方(19224)
方法(18631)
(16172)
(16078)
数学(15024)
数学方法(14601)
业经(13692)
农业(10946)
地方经济(10793)
(10652)
贸易(10634)
(10535)
(10485)
金融(10484)
(10469)
(10362)
银行(10335)
(10186)
(10132)
(10091)
理论(9356)
(9107)
环境(8785)
机构
学院(190395)
大学(189548)
研究(78307)
(72082)
经济(70249)
管理(62790)
中国(59158)
科学(52575)
理学(51639)
理学院(50860)
管理学(49386)
管理学院(49050)
(44550)
(43868)
(43121)
研究所(39668)
中心(34204)
农业(33951)
(33339)
业大(32762)
(32449)
北京(29511)
(28658)
(28291)
(27766)
师范(27395)
(26576)
科学院(24992)
财经(24827)
技术(24081)
基金
项目(119651)
科学(90483)
研究(82258)
基金(81993)
(75036)
国家(74388)
科学基金(60273)
(48553)
社会(48547)
社会科(45875)
社会科学(45863)
基金项目(41543)
(41277)
自然(40121)
自然科(39195)
自然科学(39178)
自然科学基金(38397)
教育(36716)
资助(35524)
编号(32452)
(31871)
重点(28393)
成果(28094)
课题(25305)
发展(24438)
计划(24286)
(24065)
(24018)
(23639)
科技(23291)
期刊
(93439)
经济(93439)
研究(60584)
中国(49596)
(41662)
学报(40509)
科学(34279)
大学(29184)
农业(28659)
学学(27407)
管理(27270)
教育(26022)
(24766)
(19874)
金融(19874)
技术(17884)
(16396)
业经(15672)
经济研究(14657)
财经(12304)
问题(11625)
业大(11467)
(11122)
统计(10918)
(10744)
图书(10563)
科技(10157)
(10112)
技术经济(9787)
(9664)
共检索到320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敦煌  肖炳光  童治军  曾建敏  
【目的】了解土壤带菌量、预测土壤黑胫病发病潜力,可为病害的精准防控、田间病圃的高效选择、不同抗性品种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土壤稀释平板计数法、土壤假植病害调查2种方法预测土壤中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潜力,田间病害系统调查验证。【结果】土壤带菌量与病害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病原菌含量越高,发病越重、蔓延越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初始发病率高,最终病害发生越严重,最终发病率是初始发病率的1020倍;土壤带菌普遍存在,在所采集的土壤中均可分离获得,病原菌含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引发病害,1000个/g土壤带菌量为病害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宇  白涛  刘冬梅  韩小女  刘舜  王瑞宝  郭永升  陈小龙  王柄权  程凌寒  黄飞燕  余磊  蔡永占  刘佳妮  
【目的】为改善云南烟区植烟土壤微生态环境及从土壤生防菌筛选等角度防治烟草黑胫病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健康与患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健康烟株根际土壤(ZCTY)和患病烟株根际土壤(HJTY)真菌OTU数分别为1809个和1479个,同时ZCTY的OTU数、特有OTU数分别是HJTY的1.22、1.62倍,且HJTY中的真菌物种量、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ACE、Chao1和Shannon指数较ZCTY分别降低了31.87%、30.47%和0.68%;同时,优势种属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Fusarium)、Spiromastix和青霉属(Penicillium)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较ZCTY相比,HJTY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和青霉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177.06%、54.32%和144.27%,而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Spiromastix是HJTY的特有菌属;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油壶菌属与有机质、碱解氮均呈显著负相关,镰刀菌属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Soilcoccozyma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lectosphaerella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而青霉菌属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外瓶柄霉属(Exophiala)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烟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丰富度的降低及群落结构的改变是烟株患黑胫病后的重要指征之一,其中镰刀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青霉属等相关病原菌及腐生菌显著增加,毛壳菌属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受到土壤微生态环境中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应美  卢灿华  罗朝旺  苏家恩  吴德喜  夏振远  
【目的】获得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根际土壤中病原菌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微生物诱集法分离植烟土壤中的微生物,结合平板拮抗和温室盆栽试验筛选烟草黑胫病生防菌,利用16S rDNA 序列分析法鉴定,通过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借助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烟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从20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土壤细菌120株,获得了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2株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其抑菌率分别为76% 和72%,防效分别为64%和76%;施入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后,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分别为3.02×10~(4)个/g和8.13×10~(3)个/g,均比对照降低了2个数量级;芽孢杆菌79-14和05-1506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等,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子囊菌门、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等,子囊菌门、罗兹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结论】筛选到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芽孢杆菌79-14 和05-1506,它们降低了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量,改变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优势种群比例,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革  郑小波  陆家云  李天飞  
将分离自云南省不同地区的21株黑胫病菌(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deHaan)接种烟草品种K326、G28和红大,测定其对不同烟草品种的致病力。经统计分析,发现其对烟草的致病力有差异。采用菌丝块创伤和不创伤两种接种方法测定致病力的结果不同。对不同地区的黑胫病菌间的致病力以及由烟草和非烟草寄主上获得的烟草疫霉菌株的致病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云南省黑胫病菌的致病力较强,由烟草上获得的烟草疫霉菌株对烟草的致病力强于非烟草菌株。实验结果还发现,供试的3个烟草品种,以K326对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的抗病性最强,红大品种较感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涛  雷帮星  何劲  文晓鹏  
【目的】为筛选出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及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烟草黑胫病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细菌菌株,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利用菌饼法对该菌株的培养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筛选出的菌株D1为革兰氏阳性菌、短杆状、产孢,且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极高的相似性(97%),因此确认菌株D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筛选的最优培养基为PD液体培养基,最优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蛋白胨、无机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芳  陈海如  方敦煌  赵兴能  
烟草青枯病、黑胫病和猝倒病是烟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常发生复合侵染。以3种重要烟草病原菌基因组DNA作为目的基因,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引物和模板浓度,摸索扩增参数,建立了能同时检测3种病害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体系。结果表明,多重PCR能分别扩增出长度为461,364,265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能同时检测3种病原菌DNA的最低检出限为1.01 ng/μL,该多重PCR检测体系反应准确、快速、高效,为同时检测以上3种烟草病害提供了新的方法,对烟草复合侵染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孟媛  王越洋  唐培培  周权  吴俊林  王小东  孙会忠  
从毒鹅膏菌(Amanita phalloides)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拮抗菌株,通过盆栽试验考察拮抗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从毒鹅膏菌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的DE4–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达78.22%;DE4–5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依据DE4–5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初步判断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结合16S rDNA保守序列及辅助gyr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确定DE4–5为亚麻假单胞菌,定名为Pseudomonas lini DE4–5;生物活性测定显示,菌株DE4–5具有解磷和解钾能力,产IAA、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E4–5预防组与治疗组的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分别为24.79%和39.24%,病情指数分别为26.31%和29.37%,防效分别达到69.14%和63.9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革  冉瑞华  
调查研究表明万县地区白肋烟黑胫病的流行程度与6~7月的气象因素(降雨量、全年第一场大雨的早迟等)关系密切。田间病害的严重度与移栽期及烟草品种有关,制定了早播早栽、深沟高厢、轮作、田间卫生及选用抗病品种等栽培防病措施。在全年第一场大雨后2~3天,即田间始见病株时,用雷米尔(58%瑞毒霉锰锌)500~600倍液进行茎基部喷淋,能有效控制黑胫病的为害,防治效果在90%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5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坚  王振华  刘天波  李基光  陈武  肖云花  李迅  唐前君  
从湖南烟区烟草黑胫病重发田块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共900份,经富集培养后筛选出195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效果的细菌菌群。菌群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为拮抗细菌菌群共有的优势属。挑选5个抑菌效果较好菌群施入烟田土壤,B44R菌群对烟草黑胫病防效达51.56%。将这5个细菌菌群进行拮抗菌株分离筛选,获得的拮抗菌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施入菌群后的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这些拮抗细菌菌群可在土壤中定殖,其中不动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元华  谢刚  石勇  朱宏建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重要毁灭性病害之一,生产上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随着烟草生产向无公害发展,生物防治取得较大进展.就其植物诱导抗性的利用、生防菌等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孟媛  王越洋  唐培培  周权  吴俊林  王小东  孙会忠  
从毒鹅膏菌(Amanita phalloides)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拮抗菌株,通过盆栽试验考察拮抗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从毒鹅膏菌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的DE4–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达78.22%;DE4–5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依据DE4–5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初步判断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结合16S rDNA保守序列及辅助gyr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确定DE4–5为亚麻假单胞菌,定名为Pseudomonas lini DE4–5;生物活性测定显示,菌株DE4–5具有解磷和解钾能力,产IAA、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E4–5预防组与治疗组的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分别为24.79%和39.24%,病情指数分别为26.31%和29.37%,防效分别达到69.14%和63.9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游堂贵  张磊  丁铭  赵声春  熊玲  尹梅  
连续2年对昭通市烟草脉斑病发病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在昭通的初发期为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期。初发期和盛发期均与蚜虫的迁飞高峰期密切相关,同时与气候、移栽期、施肥、蚜虫等因素相关。延迟第1次烟草PVY阳性率高点的时间,降低PVY阳性率是防治烟草脉斑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向世鹏  胡日生  周向平  谢扬军  周冀衡  李辉  
黑胫病是烟草大田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烟草种质资源抗病性的筛选、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利用黑胫病1号生理小种对49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并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4份材料表现为抗黑胫病,其中大叶永烟、G80、E9、MS212-8的抗性比较好;7份材料表现为中抗黑胫病;中感黑胫病和高感黑胫病材料共6份;12份材料表现为感黑胫病。49份烟草种质资源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6(1.31),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1.18(0.36)。23对SSR引物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6时将49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为抗病材料K326;第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革  郑小波  陆家云  李天飞  
将实验条件下制备、提取的黑胫病菌厚垣孢子、菌丝体悬浮液定量加入含水量分别为40%和70%的灭菌土壤中,分别于4℃、25℃和室温下保存,定期检测。结果表明:厚垣孢子在各处理土壤中至少可存活8个月,主要以细胞壁加厚、原生质浓缩的休眠状态存活,而菌丝体只能单独在土壤中存活2个月。在土壤中存活3个月内的厚垣孢子可用选择性培养基直接分离检测,3个月后需用诱捕的方法才能检测出来。温度对厚垣孢子、菌丝体的存活影响明显,低温有利两者的存活,不同含水量对两者的存活影响不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凌寒   张裕棠   方宇   刘玲玲   蔡永占   刘冬梅   韩小女   余磊   齐颖   刘佳妮  
【目的】揭示不同品种患病根际土壤真菌中的差异显著物种,探讨根际土壤真菌与不同品种烟草互作关系,为品种抗性机理研究以及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云南省8个主栽烟草品种的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结果】8个品种的患病根际土壤真菌OTU丰度值分布在822~1126之间,各品种间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与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K326、云105、云87和云99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门水平上,各品种患病根际土壤真菌主要以Ascomycota(子囊菌门)、Mortierellomycota(被孢霉门)和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各处理组主要以Microidium属、Fusarium(镰孢菌属)、Humicola(腐质霉属)、Mortierella(被孢霉属)和Alternaria(链格孢属)等为优势菌属。LEFSe显著差异分析表明:Humicola(腐质霉属)、Candida(假丝酵母属)、Plectosphaerella(小不整球壳属)、Alternaria(链格孢属)、Papulaspora(丝葚霉属)、Fusarium(镰孢菌属)、Boeremia属、Mortierella(被孢霉属)、Gibberella(赤霉菌属)是不同品种烟草患病根际土壤的重要差异显著物种。【结论】不同品种烟草的患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显著差异物种的分布与品种抗性存在一定联系。对黑胫病具有较高抗性的品种(云97、K326、云100和云87)中以有益菌为主,而在感病和中抗品种(红大、云105、云116和云99)中则聚集了部分病原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