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1)
- 2023(4160)
- 2022(3684)
- 2021(3336)
- 2020(3052)
- 2019(7018)
- 2018(6769)
- 2017(12309)
- 2016(6725)
- 2015(7454)
- 2014(7074)
- 2013(7272)
- 2012(6947)
- 2011(6527)
- 2010(6575)
- 2009(6307)
- 2008(6288)
- 2007(5745)
- 2006(5237)
- 2005(4988)
- 学科
- 济(26663)
- 经济(26631)
- 学(14796)
- 管理(14009)
- 业(12532)
- 方法(10921)
- 企(10552)
- 企业(10552)
- 数学(8868)
- 数学方法(8574)
- 中国(6518)
- 农(5702)
- 理论(5643)
- 财(5336)
- 制(4330)
- 业经(4246)
- 贸(4230)
- 贸易(4225)
- 关系(4191)
- 和(4104)
- 易(4089)
- 教育(4051)
- 经济学(3937)
- 地方(3927)
- 融(3550)
- 金融(3549)
- 策(3535)
- 农业(3524)
- 及其(3355)
- 银(3288)
- 机构
- 大学(104096)
- 学院(98953)
- 研究(44984)
- 济(34641)
- 经济(33788)
- 科学(33313)
- 中国(31762)
- 农(29997)
- 管理(29840)
- 所(26638)
- 京(25042)
- 理学(24911)
- 研究所(24614)
- 农业(24488)
- 理学院(24476)
- 管理学(23512)
- 管理学院(23347)
- 业大(22112)
- 中心(18697)
- 江(16838)
- 省(16528)
- 院(16450)
- 北京(16114)
- 财(15739)
- 农业大学(15631)
- 室(15629)
- 科学院(14490)
- 实验(14065)
- 业(13880)
- 技术(13849)
- 基金
- 项目(67909)
- 科学(50249)
- 基金(48306)
- 家(47211)
- 国家(46908)
- 研究(40320)
- 科学基金(36657)
- 自然(27595)
- 自然科(26971)
- 自然科学(26956)
- 自然科学基金(26469)
- 省(26432)
- 划(24019)
- 基金项目(23852)
- 社会(22540)
- 资助(21932)
- 社会科(21154)
- 社会科学(21144)
- 教育(18657)
- 计划(16811)
- 重点(16711)
- 科技(16100)
- 发(14206)
- 编号(14182)
- 科研(14043)
- 部(13965)
- 创(13282)
- 专项(13057)
- 成果(12978)
- 创新(12591)
共检索到161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建和 陈永耀 魏刚才 王三虎 张彦明 谢庆阁
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核苷酸序列,筛选出C-株与其他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差异标记CTTTTTTCTTTT,并设计包含此标记序列的CSFV特异性PCR引物对及nested-PCR引物对。从待检猪脾脏或淋巴组织中提取总RNA,用AMV逆转录酶进行逆转录后,进行PCR和nested-PCR。将扩增片段纯化回收并克隆到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含有此标记序列的即为C-株,不含此标记序列的则为其他毒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永刚 李铁军 范明哲 印遇龙 黄瑞林
由于猪的粪便中含磷量很高,被用作肥料所带来的磷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降低猪粪中磷所带来的污染,众多研究人员都试图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减少猪粪便中磷的排出量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方法。本文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3个方面论述提高磷的利用率,即通过添加经分子生物学改造植酸酶来提高饲料磷的消化率;通过遗传方法改进大豆、玉米磷的水平来减少猪粪磷的含量;以及通过基因编码植酸酶来提高动物的代谢潜能(转植酸酶基因猪)。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猪 磷 利用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增福 范斌 佘林荣 唐磊 赵世林 吕利群 杨先乐
以水霉菌(Saprolegnia ferax)的生物防治为切入点,通过对本实验室保存的9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与水霉菌JL菌株进行对峙拮抗试验,筛选出具有明显抑制水霉菌JL菌株的芽孢杆菌BA1(P<0.05)。经进一步测定菌株BA1对不同来源水霉菌株试验,结果显示菌株BA1对水霉菌株6#、10#、S2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正国 周俊初 李阜棣 T.A.Lie
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标准菌株USDA205为对照,对自我国吉林省和湖北省土壤中分离的15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培养特性,碳氮源利用、生长速度、耐盐性、pH适应范围、天然抗药性、质粒图谱、G+C克分子%、血清学特性和共生固氮效率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选择2个随机引物经PCR扩增比较分析了供试菌株RAPDs扩增谱带的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金辉 尉婷媛 周占琴 武彦峰 武会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动物源性食品材质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猪、羊、牛动物组织mtDNA的COⅠ基因,对PCR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以HinfⅠ酶为内切酶,对3种样品的COⅠ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结果】对测序结果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发现,猪、羊、牛COⅠ基因的碱基差异为19.0%~25.9%,物种内的碱基差异仅为0.1%~1.6%。猪、羊、牛COⅠ基因PCR扩增片段经HinfⅠ酶切后的长度依次为40,411,449 bp;144,376,381 bp和46,377,479 bp,限制性片段长度具有物种特异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阮红梅 张奇亚
鱼类弹状病毒(Fishrhabdovirus)是一类引起鱼及其他水生动物致死性和流行性病害的重要病毒病原。对鱼类弹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是深入探讨这类病毒感染和致病机理、研制病毒疫苗及诊断试剂的理论基础。本文就鱼类弹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包括N基因、P基因、M基因、G基因、NV基因、L基因及编码的相应蛋白、3'前导区和5'拖尾区、基因连接区等的组成及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为抗病毒疫苗的研制及建立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鱼类弹状病毒 基因组 编码蛋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爱波 赵纯森 瞿波 廖玉才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麦赤霉菌主要致病菌种禾谷镰刀菌毒素的形成与致病力的关系、毒素生 物检测及免疫化学检测方法、脱毒技术及毒素代谢途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关键词:
镰刀菌 毒素 致病力 分子生物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抗抗 邓力 井勇 张彦明 王晶钰 宁蓬勃
【目的】建立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36株猪瘟病毒(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可以从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中分别扩增出大小为187和492 bp的特异性片段,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猪源性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10份疑似猪瘟临床样品进行检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晓婷 宋福平 冯书亮 杜立新 宋健
简要描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cry基因鉴定方法。另外分析了目前转基因植物与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分子生物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程航 陈玲玲 夏方山 闫慧芳 毛培胜
种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老化将导致种子质量下降,最终失去生命力,给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种子老化机制对寻找应对种子老化的办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种子老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生化变化方面,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必将使从更深层次解释种子老化机制成为可能。本文对近年来种子老化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发现种子老化后其遗传完整性降低,与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刺激响应、衰老死亡以及糖酵解途径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一些与脂质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木清 刘辉 李邦佑 杨利国 周世同 胡修忠 吴世清 金尔光 杨翔 童勤 王春芳 韩艳云 张淑君
根据牛SRY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嵌套式引物作为公牛特异性引物,同时根据牛β珠蛋白基因(HBB)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作为内参照引物,建立了巢式PCR反应体系。对50头母牛和30头公牛DNA样品的检测表明,母牛只能扩增出558 bp的HBB基因片段,而公牛则可以扩增出558 bp的HBB基因片段和219 bp的SRY基因片段,其鉴定结果与实际性别一致。同时,以微量的卵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为模板对该反应体系的灵敏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可对10个细胞水平进行准确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宁 金保伟 胡景辉 孙丽敏
真菌分类研究从1729年米凯利首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真菌,提出真菌分类检索表而开启。现在真菌分类方法比较多,近年来真菌分类学中引入了多种新兴的科学和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真菌分类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真菌分类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符合客观实际的自然分类系统的建立[1]。用核酸和蛋白质等分子生物学性状来探索真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各级分类阶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的应用越来越多,弥补了传统分类学研究的不足,从而促使人们对真菌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的认识更接近客观实际,为真菌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道
关键词:
真菌 分子生物学 RAPD RFL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绩 李维琳
本文论述了用CCD图像传感器实现核酸电泳凝胶图像的实时检测及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检出核酸的分子量和核酸的浓度等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种仪器分析和计算才能得到的参数,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实验工作效率,使传统凝胶图像的记录与分析智能化。
关键词:
CCD 核酸电泳 图像处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旭锦 朱小甫 徐德乾 杨萍 程养善 文耀武 鲁万民 乔志博 熊忙利
【目的】分析目前陕西省猪瘟病毒(CSFV)流行毒株的E0、E2全基因分子特征,为猪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CSFV Shimen株及HCLV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4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采自陕西不同地区的猪瘟病料中扩增E0、E2全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从采集的病料中成功扩增了5株猪瘟流行毒株的E0、E2全基因,这5株流行毒株E0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4.4%~99.8%,与参考毒株ALD、Alfort187、Bres-cia、CAP、Glentorf、GPE、GXWZ02、HCLV、Paderborn、Rimes和Shimen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0.4%~96.3%,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童超 陈宁 廖迅 袁雪梅 李肖梁 方维焕
【目的】目前使用的基因Ⅰ型猪瘟兔化弱毒C株疫苗是公认的安全、有效疫苗,但近年来基因Ⅱ群的猪瘟流行毒株比例增高,因此对猪瘟(CSF)的有效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旨在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适应CSFV基因Ⅱ型的新型C株疫苗,为标记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在构建的C株感染性克隆基础上,拯救嵌合CSFV基因Ⅱ型HZ1-08毒株E2抗原区的重组C株病毒RecCHZE2,并分析其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结果】重组嵌合病毒RecCHZE2接种家兔后出现典型的定型热,兔脾脏肿大;重组嵌合病毒RecCHZE2接种猪只后没有发热和明显的白细胞减少,在接种后第12天检测到一过性的病毒血症;对接种猪血清检测结果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