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3)
2023(6103)
2022(5347)
2021(5007)
2020(4400)
2019(10742)
2018(10667)
2017(21185)
2016(11280)
2015(12592)
2014(12498)
2013(12279)
2012(11096)
2011(9888)
2010(10294)
2009(9628)
2008(9332)
2007(8209)
2006(7279)
2005(6501)
作者
(32343)
(27167)
(27036)
(25798)
(17325)
(12971)
(12017)
(10581)
(10318)
(9819)
(9382)
(9172)
(8961)
(8742)
(8504)
(8458)
(8014)
(7874)
(7672)
(7599)
(6835)
(6822)
(6623)
(6224)
(6179)
(6100)
(6003)
(5949)
(5723)
(5385)
学科
(53853)
经济(53821)
(28900)
管理(28431)
方法(27446)
数学(25027)
数学方法(24482)
(22703)
企业(22703)
(12408)
中国(11865)
地方(10545)
(10258)
业经(9512)
(9407)
(9088)
贸易(9077)
(8821)
理论(8792)
农业(8495)
(6835)
(6560)
环境(6419)
技术(6323)
(6239)
地方经济(6218)
(6091)
(5839)
金融(5838)
(5797)
机构
学院(156203)
大学(155247)
(66572)
经济(65372)
管理(60293)
研究(54007)
理学(52260)
理学院(51723)
管理学(50334)
管理学院(50071)
中国(40156)
科学(34196)
(33509)
(28656)
(28248)
(28037)
研究所(25649)
业大(25393)
中心(23932)
(23823)
农业(22475)
财经(22426)
北京(21114)
经济学(20829)
(20387)
(19854)
(18960)
经济学院(18811)
师范(18741)
(18567)
基金
项目(107321)
科学(83844)
基金(77369)
研究(74958)
(69161)
国家(68680)
科学基金(58235)
社会(47103)
社会科(44839)
社会科学(44827)
(42993)
基金项目(39465)
自然(38863)
自然科(38076)
自然科学(38068)
自然科学基金(37358)
(35871)
教育(35617)
资助(34276)
编号(29301)
重点(24802)
(23301)
(23285)
成果(23079)
(22153)
课题(21414)
创新(20710)
科研(20602)
计划(20423)
国家社会(19789)
期刊
(68392)
经济(68392)
研究(44778)
中国(31845)
学报(26410)
(25020)
科学(24170)
管理(23972)
(21607)
大学(20208)
学学(19014)
教育(17849)
农业(17284)
技术(16825)
经济研究(12612)
统计(12364)
(11314)
金融(11314)
(10846)
财经(10802)
(10738)
业经(10593)
决策(10017)
(9440)
技术经济(9365)
问题(8922)
(7554)
(7418)
科技(7267)
业大(7206)
共检索到231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安丰东  Zhan De-kun  
本文在生产力增长的福利理论基础上,详细分析了William D.Nordhaus的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生产力水平测量模型和多部门总生产力增长的分解模型,并通过模型在美国的实际应用和比较,讨论了实践中应用理想的福利理论性测量指标的合适途径。同时,文章通过该模型对中国多部门生产力水平的测算,证明了测量生产力增长的方法所使用的连锁加权指标是一种较理想的指标,而基于连锁加权指标的生产力增长的分解模型及其测算方法也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光强  
将一国经济增长划分为两大体系即公共产业与非公共产业运作体系,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国的经济产出,相互作用的发展表现为一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文章构建了三种基本模式,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邓婧  唐文武  刘润润  郑新奇  
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发展模拟是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科学问题。传统研究往往基于单体或组合模型,不能为决策方案提供直接支持。本文介绍了国外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型FUTURES(FUTure Ur-ban-Regional Environment Simulation)。该模型不仅考虑了城市发展区动态适宜性梯度计算、人均土地消耗的趋势分析以及基于空间位置的斑块变化可视化模拟,而且注重模块间的动态交互反馈过程,形成了独有的深度耦合机制,模型结构紧密又不失灵活性。基于高性能计算环境支持,该模型已经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多个区域进行实验并取得成功。本文主要介绍该模型设计思想、模型组成、关键建模方法,并总结了模型的主要优势,以期为我国城市发展模拟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玲  
1995年,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对国民收入及生产账户(NIPA)做了第十次全面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固定加权实际产出及价格指数方法,选定连锁型逐年加权指数方法。它们采用这个方法对1959—1996年的GDP、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进行了重新测定,...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晓林  
AI正引发知识服务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革,迫切需要推动AI与图书馆服务深度融合,打造符合新的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本文提出,从第一性原则思维出发,面向复杂适应性系统,以问题驱动和场景驱动的创新和设计驱动的创新,不断演进发展AI赋能的图书馆服务的新质生产力。在回归原点分析“人们到图书馆干什么”的基础上,基于大语言模型+AI智能体提供的能力,提出Library-Inside作为AI赋能图书馆新质生产力的一种基础模型,并描述了三种可能的实现模式:Library-Inside 1.0作为用户知识应用的智能助手,Library-Inside 2.0作为用户知识生产的智慧座舱和Library-Inside 3.0(Library×)打造用户AI赋能知识生产力的生态养育站。本文指出,要以战略创新推动图书馆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注意克服战略创新中的内在的结构性缺失和系统性偏差。图6。参考文献36。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琪  张云飞  储新民  
保险业是重要的金融服务部门,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稳定器"和"推进剂"功能。文章对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阶段的17个国家1983—2017年经济增长和保险行业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一个含保险指标的经济增长模型(EGMII),显示出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发力点和可能存在的边界。结果表明应当完善我国保险业市场,并促使其与实体经济融合,增强研发支持,有效提升保险密度,合理控制保险深度,助力我国尽早平稳地跨越中等收入阶段。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毛太田  陈英武  
提出了配送中心吸引力指数的概念,建立了以吸引力指数最大为目标函数的选址理论模型。考虑了模型解决具体问题的实用性,引入交通区位和地价2个权重因素对不同候选地址的吸引力指数进行加权,实现连锁经营企业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优化。通过具体算例表明算法能够获得更切合实际的目标解,且搜索时间短、效率较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明涛  
在证券投资理论中,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取决于风险计量指标;风险计量指标不同,建立的优化模型也不同,求出的最优资源配置方案及投资的效果也不同,风险计量指标越科学,求出的最优资源配置方案越优,投资的效果越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龙   张瑞生   赵峰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指标体系,利用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并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时间趋势来看,中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正保持快速增长,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和新型劳动对象等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展水平也呈稳步增长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由于经济基础、产业基础、要素基础等禀赋不同,不同地区之间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等作用机制可以促进经济的显著增长。从地区异质性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增长差距。进一步分析中,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新质生产力的空间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政策支持来看,需要不断提高创新要素的供给质量和配置效率,加快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区域增长极,发挥新质生产力的溢出效应;锻长板、补短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羡华  黄念诚  
一、引言 魏权龄等(1990,1991)首次利用DEA(Data Enve Lopment Ana Lysis)方法研究了技术进步测算问题,冯英浚等(1991)给出了一种单输出的技术进步增长速度的测算方法。这些方法比起生产函数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这方法也有不足之处。首先这些方法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测算S型生产技术进步问题;其次这些方法或只能处理单输出的情况,或虽然能处理多输出的情况,但计算结果往往偏低,而且有可能产生技术进步增长速度为零这个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水兴   刘勇  
人工智能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智能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人工智能作为时代主导性技术与社会生产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人类为了实现自我解放而不断深化对自然力运用的结果。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智能生产力具有以人工智能生产力要素化为引擎的先进性,以生产力要素智能化为依托的快速迭代性,满足多样发展需求的普惠性,使各领域联系日益紧密的通约性,推动人类持续发展的绿色性。智能生产力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新质态的生产力。解放和发展智能生产力,要深刻认识加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培养规模宏大的创造性劳动阶层为抓手,以突破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动力,以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为保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庞泓   刘穷志  
本文构建一种新的相对贫困变动测度指数(MeasurementIndexofRelativePoverty Change,简称RPC指数)来测度一段时期内相对贫困的变动。为分析收入增长对相对贫困的减贫效果,本文进一步构建RPC指数的分解模型,既可测度相对贫困群体及社会总体分项收入增长对相对贫困变动的影响和贡献,也可测度样本分组内部相对贫困变动及其对总体相对贫困变动的贡献。基于RPC指数及其分解模型,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至2020年4期家庭人均收入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对相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整体收入增长不具有自动消减相对贫困的作用;相较于中位数收入,以平均收入为基数制定相对贫困线能更敏锐地反映居民收入增长分布的合理性;城乡居民分项收入的增长对相对贫困变动的影响不尽相同,在治理相对贫困时需予以不同的考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磊  
索洛模型这一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有它无可比拟的优点,但对于考察中国问题来说,也有一些内在缺陷。本文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对索洛模型做出了一些修正,并据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进行了重新估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置效率 (AE)以及规模经济性 (SE)四大因素。主要结论 :(一 )TFP的行业加权年均增长率为 6. 8%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TFP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因前沿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1 4个百分点 ;(三 )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 ,已经严重阻碍了TFP增长 ,导致TFP平均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梅红  
在数据挖掘的分类问题中,经常出现数据集内类别不平衡现象。大部分分类方法对于不平衡数据集内的小类数据,分类精度并不理想。文章分析了多目标线性规划分类方法(简称MCLP)在不平衡数据集上的表现;然后从模型角度,提出了面向不平衡数据集的加权MCLP分类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加权MCLP分类模型的有效性,并从实证角度,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