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6)
2023(3571)
2022(3328)
2021(3012)
2020(2790)
2019(6526)
2018(6233)
2017(11213)
2016(6319)
2015(7044)
2014(6780)
2013(6853)
2012(6354)
2011(5712)
2010(5829)
2009(5483)
2008(5438)
2007(4896)
2006(4332)
2005(3972)
作者
(21785)
(18222)
(17979)
(17061)
(11802)
(9178)
(8208)
(7173)
(7127)
(6796)
(6397)
(6252)
(6035)
(5966)
(5957)
(5742)
(5600)
(5456)
(5389)
(5336)
(4727)
(4692)
(4629)
(4250)
(4160)
(4158)
(4155)
(4068)
(4002)
(3819)
学科
(24670)
经济(24650)
管理(15211)
(14383)
(13024)
企业(13024)
方法(12085)
数学(10240)
数学方法(9899)
(8089)
(5258)
中国(5229)
(5067)
理论(4952)
地方(4556)
业经(4429)
技术(4226)
(4113)
(3610)
关系(3471)
环境(3398)
(3389)
农业(3364)
(3347)
(3328)
财务(3299)
财务管理(3289)
企业财务(3092)
(3022)
贸易(3019)
机构
大学(91367)
学院(89434)
研究(36009)
管理(30898)
(30154)
经济(29369)
科学(27083)
理学(26555)
理学院(26134)
管理学(25171)
(25098)
管理学院(25034)
中国(24766)
(21058)
(21032)
农业(20361)
业大(20037)
研究所(19567)
中心(15506)
(14819)
(14080)
(13568)
农业大学(13433)
(13146)
北京(13097)
技术(12704)
(12318)
(11638)
科学院(11636)
师范(11432)
基金
项目(65440)
科学(49081)
基金(45492)
(43026)
国家(42736)
研究(40485)
科学基金(34636)
(27459)
自然(25320)
自然科(24790)
自然科学(24775)
自然科学基金(24295)
(23416)
基金项目(23327)
社会(22996)
社会科(21796)
社会科学(21784)
资助(20050)
教育(19179)
重点(15895)
计划(15664)
科技(15099)
编号(15030)
(13698)
(13375)
科研(13271)
(13262)
创新(12545)
成果(12373)
课题(12021)
期刊
(31137)
经济(31137)
学报(24890)
研究(23606)
(22493)
中国(21392)
科学(18915)
大学(17719)
学学(16834)
农业(16083)
管理(11914)
教育(11346)
(11024)
技术(9259)
(9080)
业大(8510)
农业大学(7388)
统计(7087)
(6525)
(6351)
决策(5789)
科技(5782)
林业(5276)
技术经济(5243)
经济研究(5175)
自然(4955)
财经(4919)
(4754)
金融(4754)
资源(4692)
共检索到136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淼  韦中  廖汉鹏  樊晓腾  郑海平  沈其荣  徐阳春  
[目的]探究一种评价稻秆降解菌分解能力的新方法。[方法]以10株秸秆降解细菌为材料,研究其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上的水解圈以及其在纯稻秆粉为碳源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活力与稻秆相对降解率(RDR)的关系。[结果]菌株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上的水解圈直径(D)、水解圈-菌落直径比(D/d)、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最大酶活力与RDR均未达到显著关系(P>0.05);液体发酵培养1周内每天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活力与RDR没有显著线性关系。而菌株在液体发酵培养1周内的累积纤维素酶活力、累积半纤维素酶活力与RDR成显著正相关(P<0.05);培养1周内累积纤维素半纤维素酶活力与RDR达到极显著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长莉  王小芬  郭鹏  李培陪  沈海龙  崔宗均  
【目的】对一组人工构建的常温(28℃)菌群的分解能力及分解性质进行研究,以获得常温下能够分解秸秆的微生物群及人工加速秸秆还田的分解技术。【方法】以多年堆积的稻草腐烂物为菌源,用改良的Mandels培养基经长期富集培养和定向驯化获得一组稳定的纤维素分解菌群。以标准的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方法对分解过程中酶的活性进行评定,利用气质联机测定分解后的挥发性产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监测分解过程中菌种动态变化。【结果】5d后稻秆总减重量达到39.6%,在培养基占总体积1/5、pH=6、培养第5天时纤维素内切酶(CMC)活性表现最高,达到14IU·ml-1;培养过程中发酵液中有10余种挥发性产物,且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琪   刘瑞   徐刚   曹颖   胡尚连   赵博  
【目的】筛选能高效降解水稻秸秆的细菌,为水稻秸秆降解提供菌种资源,进而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四川绵阳水稻田中的腐烂秸秆与土壤混合物以及羌王竹海中的腐烂竹节与土壤混合物为研究对象,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细菌,经刚果红和苯胺蓝染色法以及滤纸条崩解试验筛选水稻秸秆降解菌,并检测其酶活性,综合水稻秸秆降解率和降解产物表征分析对其降解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腐烂水稻秸秆与土壤混合物及腐烂竹节与土壤混合物中分离得到63株细菌,且有4株细菌出现刚果红和苯胺蓝脱色圈,其中菌株QZ67脱色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最大,且滤纸崩解最彻底。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QZ67为台中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在30℃、p H 8条件下发酵8 d,菌株QZ67的滤纸酶、木聚糖酶、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分别为4 455.87,2 742.53,1 239.60和10 824.18 U/L,漆酶活性在发酵第10天达到最高,为2 160.49U/L。菌株QZ67在30℃、p H 8、160 r/min条件下处理水稻秸秆30 d,相对降解率可达28.95%。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菌株QZ67作用下,水稻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降解。X光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接菌处理相比,菌株QZ67处理30 d后水稻秸秆的结晶度明显降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株QZ67处理30 d后,水稻秸秆受到严重破坏,原本成束的维管束组织破裂成蜂窝状,基本组织变得松散细碎,水稻秸秆表面的蜡质-硅化层基本脱落。【结论】筛选获得1株具有较强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能力的台中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QZ67,该菌株能有效降解水稻秸秆,有利于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江慧  张楠  沈其荣  沈标  
以常见的7株食用真菌菌株为材料,分别为平菇韩黑(Pleurotus ostreatus hanhei)和平菇8号(P.ostreatus 8)、秀珍菇(P.cornucopiae)、姬菇206(Hypsizygus marmoreus 206)、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金针菇天福(Flammulina velutipestianfu)和金针菇8802(F.velutipes 8802),筛选出在纤维素平板上生长较快的4株菌(姬菇206、平菇韩黑、平菇8号和秀珍菇),并进一步测定其产生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活力以及降解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欣  王秋玉  杨传平  
Four wood rot fungi were used to decay 300 mature trees of white birch in Liangshui experiment stations,and the mass loss of the samples was measured to study bio-degradability of the wood by the fungi. The decaying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opulations in 10 trees each with the highest and lowest 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琳琳   张朋振   杨小进   范收武   李旺  
【目的】筛选高效实用的玉米赤霉烯酮(ZEN)降解菌株,并初步探究其降解机制及降解效果。【方法】以ZEN为唯一碳源,从发霉饲料和土壤样品中筛选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 DNA测序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以培养时间为变量对菌株生长速率和ZEN降解率进行相关分析;通过测定菌株不同活性成分及失活处理后的ZEN降解率对降解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分析定位;对比探究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饱和度分别为30%,40%,50%,60%,70%和80%)和单宁-聚乙二醇法(单宁质量浓度分别为2,5,10,15和20 mg/m L;聚乙二醇质量浓度分别为6,8,10,12和14 mg/m L)对粗降解酶的提取效果;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目标活性蛋白的分子质量,最后以菌株和粗酶液调节霉变玉米粉的水分质量分数,测定ZEN的降解效果。【结果】筛选得到试验菌株XJ-140,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在培养24 h时可降解93.75%的ZEN(2μg/m L)。菌株XJ-140以胞外酶降解ZEN为主,同时辅以细胞壁吸附。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饱和度60%)和单宁-聚乙二醇法(最优单宁质量浓度为10mg/m L,最优聚乙二醇质量浓度为10 mg/m L)提取粗降解酶的ZEN降解率分别为37.14%和51.49%,单宁-聚乙二醇法提取效果更优。初步推断目标活性蛋白的分子质量在61 ku或28 ku。此外,菌株XJ-140的发酵液和粗酶液均能够降解霉变玉米粉中的ZEN。【结论】筛选的菌株XJ-140通过胞外酶降解ZEN,实际应用中对ZEN污染的玉米粉有一定清除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喜  张晓昱  胡佳华  邓元修  
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木质纤维素降解吴元喜张晓昱胡佳华邓元修(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武汉430074)SCREENOFLIGNOCELLULOLYTICSTRAINANDBIODEGRADATIONOFLIGNOCELLULOSEWuYuanxi...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志俊  刘永涛  徐春娟  丁浩  余琳雪  艾晓辉  
为建立有效地去除淡水养殖环境中溴氰菊酯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采集长期受菊酯类农药污染土壤样品,以溴氰菊酯为唯一碳源配制基础盐培养基对土样进行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出1株溴氰菊酯降解菌(SW),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通过改变温度、pH、接种量、药物初始浓度等外部条件研究菌株最适降解条件。结果显示:在pH为7的基础盐培养基中,30℃、180 r/min摇床培养120 h,SW对1.0 mg/L溴氰菊酯的降解率达76.4%。溴氰菊酯可作为该菌生长的唯一碳源。SW降解溴氰菊酯的最优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4%。在溴氰菊酯浓度为0.1、0.5和1.0 mg/L时,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降解半衰期(T_(1/2))分别为4.5、2.3和2.0 d。生物修复试验中SW对养殖淡水中0.5、5.0和50μg/L溴氰菊酯作用5 d后的降解率为21.6%,26.4%和53.8%。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毅  漆梦雯  羊桂英  周琪欢  余婷  李吴晗  莫建初  
【目的】挖掘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共生真菌在秸秆资源利用上的应用潜力,为实现秸秆生物降解产业化补充菌种资源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为分离培养基,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从黑翅土白蚁肠道中分离筛选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真菌,并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在液态发酵条件下,评估不同真菌以及真菌组合对水稻Oryza sativa秸秆的降解效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晶体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降解前后水稻秸秆的理化性质。【结果】从黑翅土白蚁肠道中共分离到4种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真菌,经鉴定分别为安拉阿巴德篮状菌Talaromyces allahabadensis、刺孢篮状菌T. aculeat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灰孔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tephropora。纤维素酶活结果显示:黑曲霉的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高,安拉阿巴德篮状菌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水稻秸秆降解试验表明:黑曲霉与灰孔多年卧孔菌双菌组合具有最强的秸秆降解能力,20 d内可降解秸秆中38.27%的干物质、62.59%的纤维素和51.75%的半纤维素。降解后水稻秸秆内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结晶度由22.44%上升至32.53%,秸秆表面崩解碎裂,结构蓬松化。【结论】从黑翅土白蚁肠道分离得到的黑曲霉和灰孔多年卧孔菌在组合降解水稻秸秆时表现出极强的降解能力,在秸秆生物降解产业化上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图6表2参3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玉秋  张强  陈天佑  辛明金  刘翠红  邬立岩  张本华  孔爱菊  崔红光  任文涛  
为了探索可降解种膜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在辽宁地区的可行性,在辽宁省辽阳、新宾等地,以普通直播和机械插秧为对照,研究可降解种膜直播对土壤不同土层温度、出苗时间、出苗率、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种膜直播与对照相比,对耕层地表和地表下5cm处温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地表下10cm处温度的影响显著(P<0.05);在水稻生长前期,对提高土壤温度作用较大,且主要体现在浅层,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对较深层土壤的温度影响加大。与普通直播相比,可降解种膜直播早6d出苗,出苗率高17.6%。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青格尔  高聚林  于晓芳  胡树平  王志刚  王振  闹干朝鲁  
【目的】探索不同温度及p H条件对玉米秸秆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的玉米秸秆分解稳定性及菌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完善菌系培养方法,促进其应用开发利用。【方法】以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GF-20为研究对象,在10℃条件下连续继代培养45代、不同温度和p H条件下连续继代培养15代,分别获得多组不同代数(F)、不同温度(T)和p H(p)条件下的菌系。测定各复合菌系发酵液p H、玉米秸秆降解率及纤维素酶活,评价复合菌系的玉米秸秆分解稳定性;利用pCR-DGGE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菌群组成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在10℃条件下经连续继代培养40代和在温度4—30℃、p H 6.0—9.0条件下继代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蔚  陈晓  张鹏  郑斯旻  吴文  郭金贺  徐朗莱  芮琪  
目的]探明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一种降解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大亚基蛋白酶的生化特性。[方法]通过天然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切胶回收的方法获得Rubisco全酶。目的蛋白酶的分离采用离子交换层析、非完全变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切胶回收蛋白等方法,并采用含明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其生化特性(主要是最适pH、最适温度、热稳定性、蛋白酶类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1)切胶回收的Rubisco全酶样品中存在降解大亚基的蛋白酶。2)在mono-Q离子交换层析条件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琦  
以专利为载体,从技术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出发,提出了知识适应指数的概念。通过量化早期专利对当前专利的贡献度来评价知识的适应能力。从美国专利数据库中采集了5 073项1975—1999年授权的数据挖掘领域的相关专利,分析专利的年度分布情况。从专利数据集中查询得到专利引证关系,构建专利引证网络。通过知识适应指数实验,对知识适应能力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高国平  程瑞春  祁金玉  王月  魏振宏  赵利伟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常规重量分析法测定了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对20种沈阳地区常用园林绿化树木枝条的降解能力。测定不同园林树木枝条样品在白耙齿菌降解不同时间的重量损失率,对园林树木枝条降解过程进行回归分析,用标准划分法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白耙齿菌的降解能力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在降解90d时,稠李损失率最高,为58.54%;损失率y与降解时间x呈正相关,属于幂函数y=axb形式。白耙齿菌对稠李、锦带花、红瑞木和白桦降解能力强(Ⅰ级);对山桃、榆叶梅、水曲柳、丝棉木、黄檗和桑树降解能力较强(Ⅱ级);对山杏、紫丁香、连翘、水蜡、金银忍冬、栾树、山皂荚、元宝枫和梓树降解能力中等(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虎  
【目的】明确菌株Y-19的种属及其异菌脲降解特性,挖掘青藏高原地区异菌脲高效降解微生物资源,以期解决西藏地区大棚土壤环境中异菌脲的残留问题,确保该地区大棚种植土壤及蔬菜的质量安全。【方法】以异菌脲高效降解菌株Y-19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相分类方法开展该菌株的种属鉴定,采用GC-ECD法和GC-MS法分析该菌株的异菌脲降解途径及降解特征,分别以异菌脲初始质量浓度、温度、pH值、接种量和NaCl质量分数等为因子,探究该菌株的最佳降解环境条件,并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挖掘该菌株的异菌脲降解基因。【结果】多相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19为烟碱拟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nicotinovorans),其能够将异菌脲先降解为N-(3,5-二氯苯基)-2,4-二氧代咪唑烷和异丙基氨基甲酸,其次再将N-(3,5-二氯苯基)-2,4-二氧代咪唑烷降解为N-[[(3,5-二氯苯基)氨基]羰基]甘氨酸,最后将N-[[(3,5-二氯苯基)氨基]羰基]甘氨酸降解为3,5-二氯苯胺和氨基甲酸。菌株Y-19的最佳异菌脲降解环境条件为:温度25℃、pH 7.0,NaCl质量分数0.0%~1.0%、接种量5%和异菌脲初始质量浓度100mg/L。在最佳条件下菌株Y-19可在14 h完全降解100 mg/L异菌脲,异菌脲降解率为100%,最终生成48.8 mg/L3,5-二氯苯胺。菌株Y-19含有高度相似的异菌脲降解基因ipa H,dda H和dua H,上述基因编码的水解酶能够使异菌脲及其降解产物结构中的酰胺键(―CO―N=,包括肽键―CO―NH―)发生水解反应。【结论】烟碱拟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nicotinovorans)Y-19是降解异菌脲效率较快的菌株,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拟节杆菌属(Paenarthrobacter)可能是参与异菌脲降解为3,5-二氯苯胺的主要细菌种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