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8)
2023(6340)
2022(5766)
2021(5270)
2020(4779)
2019(11217)
2018(11249)
2017(21975)
2016(11846)
2015(13519)
2014(13627)
2013(13835)
2012(12996)
2011(12051)
2010(12344)
2009(11722)
2008(11482)
2007(10444)
2006(9555)
2005(8791)
作者
(37589)
(31052)
(30895)
(29438)
(19559)
(15067)
(14315)
(12098)
(11836)
(11300)
(10575)
(10479)
(10023)
(9838)
(9646)
(9603)
(9445)
(9125)
(9116)
(9097)
(7995)
(7649)
(7577)
(7043)
(7015)
(6965)
(6941)
(6924)
(6539)
(6140)
学科
(52919)
经济(52866)
管理(29281)
(28006)
方法(25187)
数学(22682)
数学方法(22290)
(21285)
企业(21285)
中国(15493)
(13729)
(11780)
(10898)
(10462)
地方(9952)
(9848)
贸易(9838)
(9564)
业经(9297)
农业(8714)
(8618)
银行(8577)
(8287)
(8171)
环境(7390)
理论(7343)
(7313)
金融(7311)
(7169)
(6714)
机构
大学(181209)
学院(177349)
(72631)
经济(71041)
管理(66237)
研究(63995)
理学(56157)
理学院(55438)
管理学(54271)
管理学院(53934)
中国(49111)
科学(40359)
(40319)
(34746)
(33904)
(32698)
研究所(30690)
业大(28356)
中心(28234)
(27617)
财经(27061)
北京(26140)
农业(25849)
(24336)
(24078)
师范(23831)
(23225)
经济学(21898)
(21709)
财经大学(19821)
基金
项目(112832)
科学(86848)
研究(80194)
基金(80016)
(70965)
国家(70423)
科学基金(58257)
社会(49511)
社会科(47039)
社会科学(47020)
(43881)
基金项目(41730)
(37808)
自然(37635)
教育(37030)
自然科(36747)
自然科学(36731)
自然科学基金(36046)
资助(34579)
编号(32519)
成果(27745)
重点(25723)
(25176)
(24236)
课题(23209)
(22155)
科研(21804)
计划(21438)
创新(20859)
教育部(20851)
期刊
(80517)
经济(80517)
研究(54873)
中国(36538)
学报(31112)
(28031)
科学(26883)
(24837)
管理(24606)
大学(23233)
学学(21208)
教育(20171)
农业(19027)
(16521)
金融(16521)
技术(16394)
经济研究(13468)
财经(12981)
业经(12451)
统计(12094)
图书(12028)
问题(11242)
(11231)
(10462)
(10425)
(10081)
技术经济(9818)
决策(9717)
理论(9239)
书馆(8559)
共检索到276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春骐  徐伟宣  计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雪松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促进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强大动力,通常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具体分析这三大要素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深入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支出法统计的GDP的具体数据出发,就“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支出法GDP增长的贡献度”这一问题做简要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申海波  
支出法GDP由最终消费(消费需求)、资本形成总额(投资需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国外需求)三部分构成。三大需求各增量之和即为当年GDP总增量。三大需求的数量、结构、增长率及其相关性,决定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及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本文运用标准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采用可比较的相关数据,就三大需求对上海GDP的贡献度及投资与消费的相关性作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群峰  
文章对衡量通货膨胀对贫困影响的传统方法提出商榷,提出能够准确测度通货膨胀对贫困人口在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三个维度影响程度的新方法,并具备推广到更多贫困维度的特性。该方法以具有加法可分性的R贫困指数为基础,利用Sharply方法对贫困改善的通货膨胀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分解,根据2004~2010年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数据计算通货膨胀因素对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贡献度,较为精确地测度了通货膨胀对贫困群体的具体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石琴  梁梁  
一种评价技术产品的新方法石琴,梁梁(安徽工学院汽车工程系230069)(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1前言目前国内外在不同的领域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多目标决策方法、数据包络方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1].这些评价方法几乎都是从待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海玲  叶少波  
文章尝试从相对量的角度探讨绿色GDP的核算方法,以避免核算技术上的困难,即:在假设各种自然资源消耗量或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同GDP成正比和各种自然资源或环境污染物对GDP的影响程度与其在经济中的地位相对应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相对量的调整系数法——以各类自然资源耗减量或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实际值比上临界值,如果此比值小于1,则调整系数就等于此比值,否则等于1;通过赋权,探讨了自然资源或污染物综合调整系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绿色GDP的计算公式;借用金融学中的"利率年金"模型,确定了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物的临界值,并提出了加强我国绿色GDP核算制度建设的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冰  
本文提出一种可选择的计量方法,将“物”和“人”的因素定向加权到人均GDP分布的核密度估计中。同时在对城市的实证中,将我国城市划分为5个不同的人均GDP分布区域分别进行估计,发现至1989年以来,贫穷区域在减少,但出现反弹,摆脱贫穷区域没有明显增长趋势,走向富裕区域年平均增长速度0·19%,比较富裕区域年平均增长6%,富裕区域年平均增长速度7·6%。按现有的速度增长估计,2010年富裕区域增加到10%,而走向富裕区域将增加到53·8%,庞大的走向富裕阶层形成社会的稳定区域,尽管城市区域基尼系数已达0·45进入警戒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家清  陈伟  张智敏  王仁祥  
文章基于三大需求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分别建立广义条件异方差双门限自回归模型(DTAR-GARCH),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模型参数,并考察了贡献率的非线性波动特征。结果显示:三大需求贡献率都存在两体制转变和大幅度非线性波动的特征,投资贡献率波动最大,净出口次之,消费最小。而且,三大需求贡献率都存在门限效应,反映了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控制条件。建议政府部门把握门限控制条件,以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家清  陈伟  张智敏  王仁祥  
文章基于三大需求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分别建立广义条件异方差双门限自回归模型(DTAR-GARCH),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模型参数,并考察了贡献率的非线性波动特征。结果显示:三大需求贡献率都存在两体制转变和大幅度非线性波动的特征,投资贡献率波动最大,净出口次之,消费最小。而且,三大需求贡献率都存在门限效应,反映了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控制条件。建议政府部门把握门限控制条件,以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非线性几乎理想需求系统的线性方法。该方法所给予的模型参数估算值等价于对应的极大似然估算值。另外,运用这种方法第一次使得模型中常数项的估算成为可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谷亚丽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是研究宏观经济的重要议题,影响三大需求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等问题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入手,得出影响三大需求贡献率的因素有速度因素、结构因素和价格因素。其中同比情况下速度因素是贡献率变化的主因,环比情况下结构因素和速度因素共同影响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景倜  顾雨佳  张译云  
大面积地震发生后,决策部门需要快速地获取各个应急点的震后灾害评价排名,以便及时分发和提供应急救援物资,这是应急决策支持与管理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地震中主震及其余震的详细记录,使用就近度、频繁度、能量度提出了RFE评价体系,完成对震后的灾害评价,并对RFE的扩展使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壮  刘培德  关忠良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人力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力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由于人力资源评价指标的模糊性,本文基于语言变量建立了语言评价矩阵和语言指标权重矩阵,然后将语言评价矩阵转化成三角模糊矩阵,利用三角模糊数的相关运算,构造加权三角模糊矩阵,再利用TOPSIS方法,计算人力资源评价各方案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以及每个方案的相对接近度,根据相对接近度的大小确定各方案的优劣排序,最后结合人力资源应用实例分析说明了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轶  姜德明  陈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