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9)
- 2023(7514)
- 2022(6631)
- 2021(6173)
- 2020(5404)
- 2019(12369)
- 2018(12377)
- 2017(24988)
- 2016(13485)
- 2015(15235)
- 2014(15367)
- 2013(15654)
- 2012(14774)
- 2011(13418)
- 2010(14016)
- 2009(13650)
- 2008(13842)
- 2007(12668)
- 2006(11806)
- 2005(11398)
- 学科
- 济(53172)
- 经济(53072)
- 管理(44332)
- 业(39526)
- 企(32654)
- 企业(32654)
- 制(21455)
- 方法(20253)
- 财(19818)
- 中国(18127)
- 数学(17443)
- 数学方法(17172)
- 农(15473)
- 银(13370)
- 银行(13351)
- 行(12764)
- 体(12460)
- 业经(11907)
- 贸(11633)
- 贸易(11625)
- 度(11519)
- 制度(11516)
- 易(11389)
- 务(11071)
- 财务(11033)
- 财务管理(11001)
- 融(10856)
- 金融(10853)
- 体制(10467)
- 企业财务(10408)
- 机构
- 大学(202865)
- 学院(199759)
- 济(86244)
- 经济(84097)
- 管理(73115)
- 研究(71036)
- 理学(60522)
- 理学院(59862)
- 管理学(58876)
- 管理学院(58485)
- 中国(58092)
- 财(48485)
- 京(44375)
- 科学(39177)
- 所(37221)
- 财经(36079)
- 江(32971)
- 研究所(32412)
- 经(32373)
- 中心(32356)
- 农(31276)
- 北京(29419)
- 经济学(27094)
- 财经大学(26490)
- 州(26016)
- 业大(25815)
- 院(25339)
- 范(24757)
- 师范(24558)
- 经济学院(24244)
- 基金
- 项目(116361)
- 科学(90543)
- 研究(87913)
- 基金(83952)
- 家(72336)
- 国家(71749)
- 科学基金(60086)
- 社会(56071)
- 社会科(53073)
- 社会科学(53061)
- 省(44144)
- 基金项目(42980)
- 教育(40590)
- 划(37411)
- 自然(36618)
- 编号(35769)
- 资助(35756)
- 自然科(35722)
- 自然科学(35705)
- 自然科学基金(35080)
- 成果(32533)
- 制(27417)
- 部(27089)
- 重点(26292)
- 课题(26125)
- 发(24588)
- 性(24160)
- 创(23519)
- 教育部(23464)
- 国家社会(23093)
共检索到332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谈云飞 仲健心
本文试图剖析我国医疗行业中种种不正常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阐述现有的医疗服务收费方式——后付制,是滋生这一切的温床。因此,本文将引入一种新的医疗费用支付机制——预付制,分析这种机制对于瓦解医院与医生之间的利益联盟,促使医疗机构自觉采取措施降低医疗费用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医疗费用 后付制 预付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晨 臧文斌 赵绍阳
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是现阶段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使用中国某副省级城市2014—2019年住院患者的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2018年按病种付费改革对医院行为和医疗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此次预付制支付方式改革使得所覆盖的101种疾病的次均住院费用显著下降3.8%(约530元),自付费用显著下降14.4%(约230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但是,试点医疗机构在财务压力下存在调整患者结构的行为,并且对非试点医院产生了溢出效应。医疗机构的策略性行为还包括改变临床路径以达到继续进行按项目付费的目的,结果显示单病种定额付费实施之后,做手术概率下降4%,合并症诊断概率增加3%。因此,政府在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应该注重规范医疗机构的行为,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
医保预付制改革 医院行为 医疗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韦苏晴 李士雪 王若薇 孙经杰
目的:对2019年山东省中医医疗机构老年人群治疗费用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核算,为减轻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卫生服务核算体系2011方法和理念,从治疗费用总量、年龄分布、机构流向、疾病分布以及筹资来源分布方面,对山东省中医医疗机构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治疗费用进行核算。结果:2019年山东省中医医疗机构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治疗费用为1 017 063.10万元,占治疗总费用的36.05%;从ICD-10分类来看,居于前五位的疾病类型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某些其他后果以及肌肉骨骼肌和结缔组织疾病;治疗费用主要流向医院;公共筹资方案总额为686 295.87万元,是治疗费用的主要筹资来源,占比67.47%。结论:加强对老年人重点疾病及经济负担的关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合理引导就医流向;优化筹资结构,充分发挥中医诊疗优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黎瑛
一个嵌入医疗体系的完善审计机制,通过发挥其监督、治理和咨询职能,有助于在费用预测、服务绩效评价等环节进行动态预警和跟踪,提高体系的运行成效。此项内容当前尚未纳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者和理论研究者的视野。本文运用基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和组织治理理论,建立医疗机构费用遏制和服务绩效评价审计动态治理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相应的审计治理机制,以拓展医疗审计的理论研究范围与方法,并提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俏荔 王峰
通过对医疗市场中医患行为的博弈分析,得出声誉制约、严厉的惩罚机制等可实现博弈的纳什均衡并有效抑制过度医疗;此外,通过对中国医疗市场的现实分析,认为缺乏有效竞争导致患者丧失择医权和监管的激励不相容使得声誉和惩罚机制的实施受到限制;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医生 激励机制 博弈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月苹 牛亚冬 张亮 张翔
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是未来几年国内医疗机构运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通过对DIP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梳理,认为DIP主要从“分值”和“点值”两个路径对医疗机构收入产生影响。文章归纳了当前医疗机构应对DIP的主要做法,分别为提高病案质量、强化费用控制、调整绩效考核,并进一步从巩固自身定位、加强纵向合作、注重行业联合等3个方面提出了医疗机构的运营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邹俐爱 龙钊
目的:提出病种定价研究基本思路,为我国推行医疗服务按病种定价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演绎法对病种定价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立足于病种成本核算研究基础上,提出建立病种分组、基准病种和病种价格相对权重等关键定价环节,并且引入风险程度系数和技术难度系数,同时提出考虑线外病例的处理和病种价格定期调整制度。结论:研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
医疗服务 病种定价 定价模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柴培培 郭锋 文韬 张玉卓 翟铁民 万泉 张毓辉
目的:核算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分析治疗费用筹资和配置的结构,为优化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筹资和防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分析其服务功能分布、人群分布和筹资来源等。结果:202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为955.86亿元,占各机构治疗费用的24.75%,其中超过70%用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75%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脑梗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近60%发生在门诊服务;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中的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21.50%。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能力,优化财政投入及医保支付制度,提升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及关键危险因素认知水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艳 王悦 满晓玮 赵丽颖 程薇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儿童治疗费用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北京市儿童健康管理政策提供建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医疗机构儿童治疗费用。结果:2017—2019年北京市15岁以下儿童治疗费用分别为92.29亿元、97.54亿元、105.7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67%,儿童治疗费用筹资结构以家庭卫生支出为主,占比均在65.00%左右;儿童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均以流向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为主;在治疗费用疾病别的构成中,呼吸系统疾病占比最高,达到了25.96%,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占比10.26%。结论:优化筹资结构,降低儿童患者家庭就医负担;加强基层儿科服务能力建设,合理引导青少年患者机构流向;加强对孕前、产前筛查等预防服务的财政投入,关注儿童安全教育,引导儿童商业意外伤害保险的实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淑杰,范敏
医疗保险费用按病种偿付方式是借鉴美国的DRGS(按疾病诊断交付)而建立的。它是根据某种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合理消耗资源数量归集而形成的。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诊治方法的多样性,给病种医疗保险费用标准的制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种付费方式在国内外研究和使用范围上仅局限于一定种类疾病和特殊人群。随着国内医疗保险业的发展,在诸多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中,这种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在强调疾病、治疗、个体差异、项目成本等方面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瑶 戴伟 傅卫 易春黎 姚岚
由于我国农村医疗机构分配制度改革尚未完善,单病种定额付费暂时没有出现医疗服务提供不足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为了防患于未然,全面并有效的监控措施必不可少,具体包括行业监管与非行业监管。
关键词:
农村医疗机构 单病种定额付费 质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林贵 朱莉莉 龚福玲 钱磊 杨丹琳 时媛媛
目的:研究总额预付制对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有效性,从而推动预付制的全面实行,保证医保资金收支平衡。方法:采用文献复习、定量数据收集方法,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银川市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实行总额预付前后平均住院次均费用变化不大,二级医院平均下降2.95%,三级医院平均增长1.75%;但二者透支很大,二级医院平均透支61.55%,三级医院平均透支49.33%。结论:实行总额预付伊始,医保中心和医院都没有足够的思想和比较成熟的测算方案来应对总额预付下结构控制的问题,因而出现基金提前预支、透支、拒收病人等现象,导致对控制医疗费用不敏感。建议:科学制定总额;积极探索总额预算下,按病种付费、按单元付费;建立以参保人满意度为核心、同行评议为补充的医疗服务行为评价体系;建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总额预付 医疗机构 银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尤华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缩小按项目收费数量,扩大按病种收费范围,是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仍以按项目收费作为主要的收费方式,单病种收费方式的推广进展缓慢。本文结合单病种收费在我国开展实施的现实情况,分析了这种收费方式的相对优势,总结了目前单病种收费推广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完善单病种收费机制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林
卫生改革14年来,医院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种技术经济责任制、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是医院改革的集中表现。然而,由于制约机制不够完善,有的医院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如通过大处方、购置高精尖医疗仪器设备,采用各项过量的诊断检查手段来增加收益,导致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毓辉 翟铁民 柴培培 黄云霞 万泉
目的:核算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规模,分析治疗费用的筹资和配置结构,预测未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发展趋势,为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筹资和防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分析其服务功能分布、机构流向和筹资来源;并基于组分模型预测2020—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结果:2012—2016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由3 106.22亿元增长到4 952.13亿元,年均增长11.18%。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费用占比近30%,70.89%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花费在住院服务,84.84%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发生在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28.14%。据预测,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占所有疾病总治疗费用的比重将达到32.98%。结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消耗大量卫生资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防控的重点;心脑血管疾病费用机构配置不合理,筹资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不采取措施,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给卫生筹资可持续性带来严峻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