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8)
2023(10215)
2022(8679)
2021(7657)
2020(6414)
2019(14471)
2018(14462)
2017(26215)
2016(14616)
2015(16317)
2014(16491)
2013(16210)
2012(15682)
2011(14483)
2010(14990)
2009(13796)
2008(13747)
2007(12684)
2006(11687)
2005(11201)
作者
(45333)
(37530)
(37250)
(35538)
(24031)
(18063)
(16972)
(14610)
(14566)
(13815)
(12897)
(12652)
(12434)
(12303)
(12213)
(11694)
(11173)
(11060)
(10891)
(10830)
(9889)
(9482)
(9230)
(8752)
(8713)
(8556)
(8534)
(8274)
(7941)
(7788)
学科
(63883)
经济(63801)
管理(35702)
(34132)
(24356)
企业(24356)
中国(22837)
地方(20543)
(20450)
方法(18722)
(15913)
(15741)
数学(15335)
数学方法(14956)
业经(14838)
农业(14239)
(14039)
(13110)
银行(13081)
(12759)
(12721)
金融(12714)
(11245)
地方经济(11152)
理论(10750)
(10166)
(9948)
贸易(9931)
教育(9705)
(9479)
机构
学院(207115)
大学(206574)
研究(82630)
(82307)
经济(80218)
管理(70595)
中国(63773)
理学(57795)
理学院(57017)
管理学(55615)
管理学院(55230)
科学(51463)
(47744)
(44192)
(41375)
(40985)
研究所(39554)
中心(37192)
(36770)
农业(31962)
业大(31558)
北京(31399)
(31105)
师范(30741)
(30428)
财经(29954)
(29657)
(29081)
(26847)
技术(25786)
基金
项目(129205)
科学(99624)
研究(95485)
基金(89216)
(79029)
国家(78296)
科学基金(64891)
社会(58295)
社会科(55110)
社会科学(55099)
(52557)
基金项目(44774)
(44069)
教育(43759)
自然(40213)
自然科(39305)
自然科学(39291)
编号(39153)
自然科学基金(38523)
资助(37975)
成果(34522)
(33471)
课题(30073)
重点(29847)
(27092)
发展(26726)
(26286)
(25903)
创新(24324)
科研(24221)
期刊
(105938)
经济(105938)
研究(70725)
中国(56472)
(39943)
学报(36974)
教育(33287)
科学(32242)
(30958)
管理(29567)
大学(27723)
农业(26529)
学学(25504)
(24439)
金融(24439)
技术(20256)
业经(18259)
经济研究(16881)
财经(14768)
(13614)
问题(13478)
图书(13378)
(12844)
统计(11674)
(10875)
(10464)
论坛(10464)
(10464)
(10201)
技术经济(10105)
共检索到356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田雅娟  刘强  冯亮  
本文给出一种测度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的新方法。在测度中等收入群体平均富裕水平时,通过引入一个收入排序的递减函数对个体进行赋权,构建得到一个可分解、可图形展示的测度指标,并给出基于样本的估计方法。该测度指标可进一步分解为三个部分,分别反映了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的规模、强度和不平等程度,并且有着清晰的几何解释,可结合图形反映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的总况。该方法较之常用的人数比重指标更加全面地反映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总况。本文进一步使用该方法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阳  陈常青  
针对传统ELECTRE方法在多准则决策中进行方案选优和排序过分依赖主观阈值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可以避免设定主观阈值的决策分析方法,同时,该方法避免了传统ELECTRE方法在多方案排序过程中需建立强弱关系图的复杂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德宝  于辉  
文章利用区间数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给出了两个区间数之间比较的一个可能度。这个可能度具有一些良好的性质。并利用可能度矩阵,给出了多个区间数之间的一种新的序关系,新的序关系具有一些良好的运算性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德宝  于辉  
文章利用区间数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给出了两个区间数之间比较的一个可能度。这个可能度具有一些良好的性质。并利用可能度矩阵,给出了多个区间数之间的一种新的序关系,新的序关系具有一些良好的运算性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翁杰  王菁  
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科学测度是制定量化政策目标和进行有效规模监控的重要前提。文章提出,理想的测度方法至少需要满足测度标准具有经济合理性、能体现地区差异和能实现自动调整3个方面的要求。对现有测度方法的评价发现,与相对标准法和绝对标准法相比,混合标准法更具优势。依据混合标准法的原理,文章提出了一种新测度方法:中等收入群体被界定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处于当地城镇家庭食品人均消费支出3倍到家庭人均年收入中位数3倍之间的群体。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的应用研究发现,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该群体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文章对测度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利用新的方法得到的测度结果更为合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明  李梦凡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转型和增长。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背景下,社会两极分化愈益显化,其中阶层变动尤其是中等收入者群体逐渐萎缩问题不容忽视,目前社会阶层结构呈现的"M"形收入分布趋势,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基于非参数Kernel核密度估计的我国中等收入者群体发展中的判断标准与规模变动说明,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显现的两极分化程度和特征都存在着差异性。要缓解两极分化,关键在于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并针对农村和城镇的不同情况在居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上施以不同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洪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今后近二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宏伟蓝图,是我国民族振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步骤。从宏观上来说,是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分配制度的改善;从微观来说,是指居民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其实现程度和出现的问题实施监测、预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个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不同收入分布、人口环境、居住条件等内容,其中,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没有统一的定性和定量标准,而其又是衡量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在此,借助数理统...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皓  樊治平  刘洋  伊伟  
提出了考虑三种类型指标期望的产品设计方案选择的决策分析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通过计算每个实际指标值符合决策者期望的程度来建立符合期望程度决策矩阵;然后依据公理设计中的信息公理,建立信息量矩阵,并基于建立的信息量矩阵来计算每个方案的总体信息量;最后,依据每个方案的总体信息量对方案进行排序。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瑜  鄢仕林  何凡  
针对利用现有CCRM(Constrained Center-and-Range Method)方法在解决区间数回归问题中,在提高均方根误差精度的同时难以兼顾观测区间和预测区间重合度的缺陷,文章提出一种实现观测区间和预测区间具有最差重叠区的样本的重合度最大化,以及使得中点及半径误差平方和最小化的非线性回归模型;证明了该非线性回归模型是一个满足K-T条件的凸规划问题。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对所提出的优化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模型只考虑中点及半径误差平方和最小化时,优化模型退化为CCRM~+模型且结果优于CCRM模型;当优化模型只考虑观测区间和预测区间具有最差重叠区的样本的重合度最大化时,该模型优于CCRM~+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璐  李永海  樊治平  乐琦  
在知识管理中,通常需要知识服务方对知识需求方提供知识服务,因此研究如何选择适合的知识服务方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本文在构建知识服务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依据知识需求方的知识匹配要求和知识服务方的知识供给能力,运用二元语义运算算子对语言评价信息进行处理,构建了知识供需匹配矩阵,并进一步给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主客观赋权方法,进而通过计算知识供需匹配度,从而进行知识服务方的选择。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明林  邹凯  毛太田  
针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信息差异和评价专家决策态度犹豫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评价指标集有差异且权重未知的犹豫模糊软集评价方法。首先根据不同评价专家考虑不同的评价指标维度,通过引入犹豫模糊熵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寻找最优犹豫模糊软集和最劣犹豫模糊软集,求出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并进行方案排序。最后,通过一个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长存  
在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合理界定的基础上,基于非参数核密度的收入分布方法,提出基于样本数据的收入群体划分和测度方法。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对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状况进行测度,并依据收入分布将影响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分解为增长效应、分配效应和标准线变动三个方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茂茜  万亮  虞克明  
为研究最低工资是否可以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提出基于中位数与众数比值计算基尼系数的新算法。借助最低工资的截断效应和溢出效应理论,构建最低工资对工资收入分布的冲击作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最低工资对于混合基尼系数的微观影响过程。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可以通过减小单个分布基尼系数和众数差距降低混合基尼系数。代表最低工资执行力度的冲击系数越大,最低工资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效率越高。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樊治平  刘洋  孙永洪  
针对指派问题中考虑多目标且具有序区间排序信息的情形,定义了指派的最理想排序位置(理想点),通过计算序区间排序信息与理想点的距离,得到各目标下某人完成某任务的"机会成本",采用简单加权法则将各目标下的成本矩阵综合为总成本矩阵,基于总成本矩阵构建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匈牙利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实例分析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等特点,对于具有序区间指派信息的多目标指派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韩伟一  
本文对文[1]中提出的基于虚拟决策单元的排序方法进行了完善和扩展。首先,根据CCR模型,给出了两类特殊的DEA模型,分别是仅有投入数据的DEA模型和仅有产出数据的DEA模型;其次,基于这两个模型,应用上述方法实现了对仅有投入(或产出)数据的决策单元的排序;第三,给出了排序方法中参数a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修正排序模型,有效提高了排序方法的计算精度。改进后的排序方法避免了两个决策单元因为相对效率值过小而不能排序的情形,其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