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4)
- 2023(3832)
- 2022(3131)
- 2021(2698)
- 2020(2286)
- 2019(5227)
- 2018(5094)
- 2017(8800)
- 2016(5024)
- 2015(5440)
- 2014(5251)
- 2013(5181)
- 2012(4911)
- 2011(4546)
- 2010(4603)
- 2009(4249)
- 2008(4241)
- 2007(3974)
- 2006(3554)
- 2005(3267)
- 学科
- 济(17215)
- 经济(17196)
- 管理(12630)
- 业(9750)
- 企(7997)
- 企业(7997)
- 学(6987)
- 中国(5817)
- 方法(5229)
- 环境(5154)
- 农(5098)
- 数学(4124)
- 理论(4015)
- 数学方法(4006)
- 划(3703)
- 地方(3681)
- 业经(3663)
- 财(3581)
- 银(3514)
- 融(3502)
- 金融(3500)
- 银行(3478)
- 行(3363)
- 关系(3312)
- 教育(3164)
- 制(3155)
- 和(3025)
- 发(3005)
- 农业(2957)
- 技术(2907)
- 机构
- 大学(69435)
- 学院(69168)
- 研究(29606)
- 济(23175)
- 经济(22554)
- 科学(21203)
- 管理(20909)
- 中国(20777)
- 农(20697)
- 理学(17296)
- 理学院(17038)
- 所(17021)
- 农业(16592)
- 管理学(16428)
- 京(16390)
- 管理学院(16316)
- 研究所(15648)
- 业大(15524)
- 中心(12797)
- 江(12126)
- 省(11371)
- 技术(11236)
- 财(11198)
- 院(11062)
- 农业大学(10738)
- 北京(10473)
- 室(9831)
- 州(9397)
- 科学院(9324)
- 业(9225)
- 基金
- 项目(48426)
- 科学(35691)
- 基金(32432)
- 研究(31665)
- 家(31034)
- 国家(30780)
- 科学基金(24265)
- 省(21097)
- 社会(17864)
- 划(17598)
- 社会科(16857)
- 社会科学(16851)
- 自然(16660)
- 基金项目(16408)
- 自然科(16282)
- 自然科学(16270)
- 自然科学基金(15963)
- 教育(14636)
- 资助(13419)
- 编号(11861)
- 重点(11694)
- 计划(11278)
- 科技(11100)
- 发(10818)
- 成果(10494)
- 课题(10284)
- 创(10195)
- 创新(9599)
- 科研(9560)
- 业(9408)
共检索到113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陈斌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于拴仓 徐家炳
为了获得紫色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的特异序列,鉴定该不育系所属的不育类型,应用设计的orf138上、下游引物PCR扩增6份材料:紫色大白菜CMS不育系,保持系07-721,杂交F1,3个回交BC1单株BC1-1、BC1-2和BC1-3。对获得的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在紫色大白菜CMS不育系、杂交F1、3个回交BC1单株上均扩增到309 bp的特异产物,而保持系07-721没有扩增产物。测序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紫色大白菜CMS的orf138与萝卜Ogura不育系的orf138、芸薹属作物与萝卜Ogu CMS体细胞杂种的orf138同源性均达到99%,E值为2e-155。证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张凤兰 王永健 余阳俊 赵岫云 徐家炳 方智远
为了获得3种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 CMS,Pol CMS,CMS96和保持系间的多态性以及定位大白菜CMS96不育系所属的不育类型,利用设计的atp6,orf222单一和混合引物PCR扩增3组11份同核异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mtDNA。结果表明,atp6引物在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扩增的200 bp片段为其特异带;orf222引物仅在大白菜Pol CMS和CMS96不育系有扩增产物,但二者有3点完全不同: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扩增产物为675bp,CMS96不育系扩增产物为669 bp,二者相差6个核苷酸,后者定名为大白菜CMS96-orf222。大白菜CMS9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王国臣 张凤兰 王永健 方智远 余阳俊 赵岫云 徐家炳
提取高质量线粒体DNA(mtDNA)是研究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分子特性的前提。以大白菜绿色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一种省时、简便、操作步骤少的方法,快速获得3组11份大白菜的mtDNA(包括保持系、Ogu CMS、Pol CMS和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试验中不需要加入DNase I酶消化核DNA,提取的mtDNA质量较好;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11份大白菜mtDNA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了与大白菜Ogu CMS和CMS96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10条,与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3条。初步证实:大白菜CMS96和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张凤兰 徐家炳
为了筛选和利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大白菜的3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 系、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和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CMS)及其相应的保持系进行了主要植物 学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Ogu-CMS存在多代转育后植株长势退化、杂交优势差,Pol-CMS存在育性受环境 条件影响等缺点,而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则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另外,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早期的晚抽薹 性比保持系强、杂交种子的产量比保持系杂交种子产量高。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仅不育性稳定,多代回交不 退化,而且杂交优势强,繁种产量高,表现出了广阔的育种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大白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徐家炳 曹鸣庆 张凤兰
用 2 6份不同大白菜株系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96进行多代回交转育 ,成功地转育出 5份不同类型的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包括桔红心和黄心大白菜株系 )。鉴定结果表明 ,这些不育系材料不育性稳定 ,不育度 10 0 % ,不育率 10 0 % ,蜜腺正常 ,花药白色退化 ,植株整齐一致 ,生长旺盛 ,是新型的优良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用其配制的杂交组合 ,杂种优势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兰 冯忠梅 张德双 于贤昌
以大白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材料,对花蕾发育全过程中氨基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及同工酶谱带进行了动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其相应的保持系;其游离氨基酸总量和保持系无明显差异,但不育系的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其相应的保持系;不育系花药中MDH,AAT,EST,POD,COD和PPO同工酶谱带与保持系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认为不育系花药中结构物质、营养物质、能量物质的亏损,同工酶表达的差异与小孢子败育密切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李振兴 于拴仓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汪维红
RNA编辑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可导致基因功能缺陷或丧失,是造成不育的原因之一。以大白菜CMS96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研究了线粒体atp6和coxⅠ基因的RNA编辑现象。结果表明,在CMS96不育系中,atp6基因转录本保守区域内有14个位点发生了编辑,导致atp6基因的大多数氨基酸由疏水性变为亲水性,使线粒体atp6蛋白质的亲水性增强。不育系atp6基因中的第5位T→A和第11位G→U的编辑导致2个新的终止子密码子TAG和UGA的发生,产生了2个新的ORF;coxⅠ基因转录本保守区域内编辑位点有17个,导致coxⅠ基因的大多数氨基酸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使线粒体coxⅠ蛋白质的疏水性增强。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国芳 张鲁刚 李冬霞
【目的】明确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恢保关系及其多样性。【方法】采用遗传学方法和已报道的5个不育细胞质orf138、orf222、orf224、orf263和orf288的特异引物的分子鉴定方法,对8种大白菜雄性不育材料(CMS3411-7、CMS7311、00S54-m-1、00S54-m-2、12XC4、00S11-1、00S11-3和00S11-8)进行鉴定。【结果】恢保关系分析表明,Pol CMS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对于Ogu类型(12XC4)及Ogu和Nap综合类型(00S54-m-1、00S54-m-2、00S11-1、00S11-3和00S11-8)雄性不育(简称Ogu-Nap C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会芳 巩振辉 赵利民 柯桂兰
采用解剖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大白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C7及其保持系细胞学特征和蕾期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酯酶(EST)同工酶和淀粉酶(AMY)同工酶4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同工酶分析表明,RC7不育系的POD和AMY同工酶酶谱在小孢子发育的整个时期与保持系B7都存在明显差异,且CAT和EST同工酶酶谱在花粉粒成熟时期比保持系B7少了2条清晰的谱带,酶谱差异表达时期与细胞学上观察到的败育时期一致。结果表明,单核期RC7开始败育。
关键词:
大白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同工酶 解剖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慧 张淑江 武剑 李菲 章时蕃 王晓武 张新梅 孙日飞
【目的】筛选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RGMS)育性基因(Mf)的连锁标记,通过定位该基因,为克隆雄性不育基因打下基础。【方法】939A不育系与YQD56A杂交F1S4后代为试材,利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SA),应用SRAP和SRAP-AFLP标记技术筛选引物1256对。【结果】获得与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连锁的标记2个,PM8K4和Me2M49,与恢复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98cM和10.92cM。通过调查PM8K4标记在大白菜DH作图群体中的多态性,将该基因定位在A8连锁群,即大白菜第9染色体。【结论】标记PM8K4可以在苗期对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淑江 李菲 韩和平 章时蕃 钮心恪 孙日飞
【目的】筛选出大白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连锁标记,利用该标记对显性不育基因跟踪、鉴定,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转育周期,加快育种进程。【方法】以大白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分离群体B00160([938A×太NB]-2X3-1X2)的115个单株为试材,采用BSA方法和RAPD技术,对40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获得了一个与核基因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距离为1.74cM的RAPD标记M264300。将该多态性片段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设计了一对长20bp的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将RAPD标记转化成为SCAR标记SM264300。该标记与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连锁距离为2.61cM。利用该SCAR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鹤 张成合 刘海河 轩淑欣 李晓峰 申书兴
【目的】基因定位是遗传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大阳AB系’和大白菜系列初级三体为材料,对决定大白菜雄性不育性的核基因(ms)进行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筛选,旨在为其分子克隆和遗传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基因的染色体定位采用初级三体遗传分析和χ2测验法,分子标记采用AFLP分析方法。【结果】大白菜‘大阳AB系’的雄性不育系(msms)×大白菜系列初级三体(Tri-1、Tri-2、Tri-3、Tri-4、Tri-5、Tri-6、Tri-7、Tri-8、Tri-9)的9个杂交组合中,F1均为可育株;从F1选出三体植株进行自交和测交,其自交子代(F2)和测交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振兴 张德双 司龙亭 于拴仓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汪维红
介绍了一种快速、大量提取大白菜线粒体DNA的方法。以大白菜黄化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加入一定量的DNaseⅠ和RNase A酶,充分消除核基因组DNA和RNA的污染。通过加入蛋白酶K和SDS,并经2步变温处理,即先在50℃条件下温育1 h,接着在37℃条件下温育1 h,有效地提高了mtDNA产出率。经凝胶电泳和PCR等检测,结果表明:mtDNA电泳条带清晰,OD260与OD280比值为1.8左右,纯度较高;利用细胞核看家基因Actin设计引物,扩增mtDNA,没有获得扩增产物,表明mtDNA中没有核基因组污染;利用大白菜CMS96胞质不育系基因orf222设计引物,扩增不育系和保持系mtDNA,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顺琪 董振生
利用甘蓝型油菜(B.napus)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优良自交系进行种间杂交、轮回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育成了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800A、2818-2等。经观察,育性基本稳定。通过两年的测交,已找到7个不同来源的恢复源,初步实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异源胞质 雄性不育 轮回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祝丽英 陈景堂 黄亚群 赵永锋 宋占权
【目的】阐明新育成的雄性不育系农系928cms-Q1261的胞质类型、败育时期和遗传机制,为其育种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育系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鉴定育性表现,通过测交、姊妹交、反交对不育性的遗传进行分析,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胞质类型,通过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孢子发育过程。【结果】农系928cms-Q1261雄穗无花药外露,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表现稳定;质不育基因来自自交系Q1261,为S型;核不育基因来自农系928,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小孢子从单核晚期开始自溶,成熟期完全降解;自交系郑58能保持其不育性。【结论】农系928cms-Q1261属于S型不育胞质,是一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