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7)
- 2023(11781)
- 2022(9664)
- 2021(8788)
- 2020(7508)
- 2019(16534)
- 2018(16013)
- 2017(30099)
- 2016(16015)
- 2015(17770)
- 2014(17080)
- 2013(16359)
- 2012(15017)
- 2011(13484)
- 2010(14092)
- 2009(13855)
- 2008(12947)
- 2007(12000)
- 2006(10666)
- 2005(10033)
- 学科
- 济(56883)
- 经济(56785)
- 管理(54330)
- 业(49417)
- 企(44129)
- 企业(44129)
- 融(27421)
- 金融(27414)
- 银(25436)
- 银行(25405)
- 行(24623)
- 中国(24020)
- 财(21056)
- 制(20660)
- 方法(18934)
- 业经(15438)
- 数学(15419)
- 数学方法(15207)
- 农(15120)
- 技术(14585)
- 体(14432)
- 务(13530)
- 财务(13488)
- 财务管理(13460)
- 学(13064)
- 企业财务(12856)
- 地方(12345)
- 理论(11999)
- 中国金融(11290)
- 体制(11231)
- 机构
- 大学(216072)
- 学院(215686)
- 济(89540)
- 经济(87502)
- 管理(78381)
- 研究(75695)
- 理学(65789)
- 理学院(65096)
- 中国(65035)
- 管理学(63975)
- 管理学院(63561)
- 财(48081)
- 京(45954)
- 科学(42764)
- 所(37473)
- 中心(36364)
- 财经(36356)
- 江(34937)
- 农(34229)
- 研究所(33400)
- 经(32836)
- 业大(29461)
- 北京(29078)
- 经济学(28881)
- 院(28231)
- 州(27797)
- 财经大学(27026)
- 范(26516)
- 农业(26387)
- 师范(26194)
- 基金
- 项目(140144)
- 科学(110459)
- 研究(105516)
- 基金(100952)
- 家(87764)
- 国家(87000)
- 科学基金(74511)
- 社会(68191)
- 社会科(64675)
- 社会科学(64663)
- 省(55830)
- 基金项目(52122)
- 教育(48292)
- 划(46007)
- 自然(45424)
- 自然科(44433)
- 自然科学(44419)
- 自然科学基金(43635)
- 编号(41796)
- 资助(40489)
- 成果(35828)
- 创(32377)
- 重点(32093)
- 制(31863)
- 部(30821)
- 课题(30747)
- 创新(30522)
- 发(30125)
- 国家社会(28918)
- 性(27988)
共检索到351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白钦先 宋陆军
体制金融观将国别金融及人类金融一般抽象概括为九大金融相关要素的有机整体,即金融体制。在九大金融相关要素中运行环境是为核心要素,以此为架构形成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本文提出了多层次、多角度、综合性、纵横交错、动静态结合,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全方位比较研究方法;揭示由传统向现代金融的巨大变迁,修正、补充与扩展了戈氏金融结构观,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量的比例"即为金融结构,明确提出金融功能客观性、稳定性、稀缺性和层次性的四大本质性特征;强调学习研究别人的东西,"切忌只有因袭而无创造,只见别人而无自己",传承金融学的哲学人文关怀与关爱,通过理论创新服务改革开放大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童士清
金融体制改革既包括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结构的变化, 也必然包括金融观念及金融背后文化基础的转换, 但后一方面因其不易 “实证”而从研究者的视野里消失了, 这显然是一件憾事。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憾, 探讨了金融意识与金融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首先对金融意识作了界定, 并对金融意识水平进行了简单的历史考察和描述, 着重讨论了当前中国落后的金融意识水平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巨大制约作用, 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喜梅
金融功能观为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未考虑农村金融的隐功能以及农村金融显结构与隐结构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功能观 机构观 农村金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肖欣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投资理论在重新理解和抽象真实世界的基础上,对主流估值模型、投资者行为和全球宏观对冲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总的来看,微观层面的进展,一是进一步认识到把投资者情绪引入传统基本面估值模型中的意义;二是利用动物精神理论发展了对投资者认知规律、决策过程和群体行为的研究。宏观层面的进展表现为提出了储蓄者和非储蓄者模型以及"新常态"和国际货币新体系的观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玉华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金融是指资本市场的运营、资产的供给与定价,其基本内容包括有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期权定价与公司金融。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活动一般以信用工具为载体,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在金融市场发挥作用来实现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连和
金融增长方式长期"转而不变"的根本原因是其"末端治理"的模式始终没有改变,金融粗放增长方式因无法彻底解决金融资源"浪费"与"不足"的矛盾而不应为继。循环金融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种新的金融增长方式,它以金融资源的再循环为核心,采取"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式全程治理模式,能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再造金融增长方式,有利于金融积极、和谐、可持续稳定发展。循环金融可以通过推行ERP和EPR管理、制定国家金融战略、编制实施金融规划等多条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
循环金融 金融增长方式 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彬彬 郭熙保
分工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将斯密的分工思想引入金融领域,从理论规范分析上提出一个以金融分工为核心的金融发展分析框架,以揭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金融的本质是资源,金融分工是金融发展的微观机制,金融交易效率改进促进金融分工进一步深化,而金融分工演进又推动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金融发展过程就是金融分工及其演进的过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建军
<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松
本文从分析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金融体系发展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出发,揭示了现阶段宏观金融管理体制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大部委制思维和金融综合经营的趋势,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宏观金融管理体制的设想。其基本观点是:中国人民银行内部体制再造,三个监管部门合并,中国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合署。
关键词:
宏观金融体制 改革再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天栋 尹於舜
美国自1991年进入战后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与以往不同,这次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低通涨、低失业和高增长。1994年以来,美国经济保持着4%左右的增长速度,失业率下降至4%(此数据低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稳步走低。1999年消费物价指数下降至34年以来的最低点,实际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了36%,创造了近3500万个就业机会。从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以来,已持续扩张了110多个月,成为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周期。对于这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和一部分政治家称之为“新经济”。 美国经济被冠之以“新经济”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基本层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知识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彬瑞 冯邦彦
本文以生态演化的理论视野重新看待金融业与金融绩效,提出金融业作为经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不仅以竞争为生存发展方式,更以与其他种群的共利性共同发展为生存发展方式;它不仅通过资金融通,也通过知识分享与信誉分享与其他行业共享经济机会甚至发现经济机会,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绩效改进。
关键词:
经济演化 生态系统 金融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磊 张伟科
利用2005~2015年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我国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呈一种U型关系;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负向影响,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科技金融会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还发现,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也存在门槛效应,呈U型;并且东部地区的门槛值高于中西部,但是边际效率明显小于中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