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2)
- 2023(6958)
- 2022(5853)
- 2021(5297)
- 2020(4604)
- 2019(9937)
- 2018(9765)
- 2017(18079)
- 2016(9456)
- 2015(10433)
- 2014(9865)
- 2013(9608)
- 2012(8893)
- 2011(8106)
- 2010(8278)
- 2009(7702)
- 2008(7462)
- 2007(6965)
- 2006(6086)
- 2005(5454)
- 学科
- 济(35478)
- 经济(35432)
- 管理(31004)
- 业(27983)
- 企(23880)
- 企业(23880)
- 方法(13227)
- 技术(11866)
- 中国(11165)
- 数学(10937)
- 数学方法(10779)
- 农(9882)
- 财(9388)
- 制(9360)
- 技术管理(9098)
- 学(9054)
- 业经(8306)
- 体(7671)
- 银(7648)
- 银行(7620)
- 行(7414)
- 理论(7334)
- 融(7214)
- 金融(7207)
- 地方(6458)
- 农业(6390)
- 贸(6281)
- 贸易(6276)
- 易(6017)
- 教育(5494)
- 机构
- 学院(129670)
- 大学(129298)
- 济(52605)
- 经济(51512)
- 管理(47662)
- 研究(47322)
- 理学(40423)
- 理学院(39965)
- 管理学(39143)
- 管理学院(38878)
- 中国(36072)
- 科学(28849)
- 京(27828)
- 财(25614)
- 所(24285)
- 农(23807)
- 研究所(21992)
- 中心(20962)
- 江(20814)
- 业大(19767)
- 财经(19503)
- 农业(18573)
- 院(17836)
- 经(17619)
- 北京(17616)
- 范(16963)
- 师范(16739)
- 州(16505)
- 经济学(15950)
- 技术(15650)
- 基金
- 项目(87225)
- 科学(68293)
- 研究(63369)
- 基金(61923)
- 家(55304)
- 国家(54806)
- 科学基金(46281)
- 社会(40536)
- 社会科(38398)
- 社会科学(38390)
- 省(35348)
- 基金项目(31656)
- 划(29130)
- 教育(28906)
- 自然(28893)
- 自然科(28318)
- 自然科学(28307)
- 自然科学基金(27772)
- 编号(24798)
- 资助(24748)
- 创(20981)
- 成果(20427)
- 创新(19838)
- 重点(19666)
- 发(18644)
- 课题(18518)
- 部(18438)
- 国家社会(17294)
- 科研(16484)
- 计划(16099)
共检索到206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冯玉芹
关注时尚的人们,可能会发现都市人的休闲方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北京绿色食品家园蔬菜基地,自实行会员制以来,已有100多户家庭来这里租种菜田。这些菜田平日有专门的工人负责浇水、施肥,每到休息日或收获季节,这些承租菜田的人家才来这里锄草、间苗或把丰收的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教学在文化之中,并传承和发展着文化。但是,关于究竟什么是教学文化,它的意义何在,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什么,应该如何重构课堂教学文化等问题,学者们却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本刊编发教学论领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期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刘美桃 刘文彬
针对微信息环境中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学科服务微创新模型。该模型以用户体验为核心,遵循有用性、可用性、可靠性、易寻性、可获取性和满意度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技术微创新、服务模式微创新、管理机制微创新、服务评价微创新等功能模块。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微创新模型的应用,可改变学科服务态度,提高学科服务质量,使图书馆为我国高校争创"双一流"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与支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权利霞
体验消费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消费者对物品和服务的"享用"关系。体验消费可分为积极和消极的体验消费形式,其价值可区分为自我实现(1)和自我实现(2)。体验消费凸显享用性,以其注重消费的内在化、精神化、生态化、创新化的特性而成为人们生活殷实的一个象征,并使体验者不断提升到更高的消费境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背景下,企业提供能诱发和唤醒人们体验的产品和服务,等于为消费者提供了享用价值,也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
享用 体验消费 全面小康社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闵宗陶 权利霞
经济学从对物的研究到对人、人的需求和欲望的研究,与其说是经济学回归人性,不如说是经济学对人类体验的关注和凸显。体验是有益于促发生命感动和经济效用的图景思维活动。凸显体验的经济使其生产、交换、消费等活动的生存与享用价值全面提升。在体验经济中,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呈现为体验与经济的互动,人性在个性化的意义上日趋丰满。体验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体验能提升“经济人”的境界,体验有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性提高,体验有益于经济创新。
关键词:
体验 经济学 经济人 经济效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晏国祥
消费体验是继关系营销后又一新的研究内容。20世纪80年代,消费体验随着服务经济兴起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前沿。消费体验研究史经过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裂化期四大历史时期。消费体验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完整消费体验模型的构建、加强实证型的研究、从其他学科借鉴研究方法与探索企业消费体验管理经验。
关键词:
消费体验 发展史 体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公安
以互动对象为标准,将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体验分为一般体验与特殊体验,用情境认知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分析了一般体验影响特殊体验的机理,提出了研究假设。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一般信息搜索体验越满意,潜在消费者的特殊信息搜索体验越满意;一般信息搜索体验、一般网络购物体验越满意,实际消费者的特殊信息搜索体验和特殊网络购物体验也越满意。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消费者体验 一般体验 特殊体验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旭友
本文对消费资本化理论进行了分析,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为指导,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特征进行了剖析,指出:在消费资本化理论中,消费者的身份异化为资本家,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异化为资本家的消费心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异化为资本家的消费行为。因此,消费资本化理论是一种消费异化的理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孙佼佼 卫银栋
黑色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其开发实践和理论发展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尽管相关学术研究已开展20多年,但这一领域所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理论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许多理论观点尚未形成共识。文章针对黑色旅游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以动机和内驱力为出发点,试图系统地探讨黑色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厘定黑色旅游与死亡主题之间所具有的特殊而复杂的关系,并借助审美和审丑、悲剧和喜剧、优美和壮美等范畴,在美学框架下拓展了Stone的黑色旅游谱模型,从更广泛和深入的意义上论证了"黑色旅游是一种既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愉悦体验又属于具有独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辉基 杨振之
自体验概念引入,现象学方法在旅游分析中日渐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早期的尝试,研究引入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对一般体验的生成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意向行为-意向内容-意向对象"结构的引导下,研究解析了3个与体验相关的命题:1)体验领域的一个本质特性是意识的意向性;2)就意向性这个词来说,体验应被视为是特定意识对意向对象的一种经验;3)这种经验的层次性从根本上规定了体验现象与体验质量的层次性。借助于对颜色观念的阐释及雾霾环境对游客体验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分析提出并阐释了基于意向性理论的意识谱系的枝向量结构概念。且指出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现象学 意识 意向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丽华 罗霞
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的基本涵义,分析了传统营销与体验营销的区别,构建了体验营销的模型,提出了体验营销的定位决策和乡村旅游体验产品营销策略。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体验营销 模型 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晓旭 范秀荣
体验型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是体验经济时代的主导消费模式。与传统消费模式相比,体验型消费具有消费需求层次高、消费方式个性化、消费心理感性化和消费者与企业关系融合化的特征。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对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发展战略创新、竞争力创新、营销创新和文化创新,并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应对体验型消费的挑战。
关键词:
体验经济 体验消费 体验价值 经营创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伍麟 赵颖
流量时代信息的生产和存在方式把人的存在以及社会关系极大地加以激活。数字身体的频繁唤醒和使用,已经让个体非常习惯在物理身体和数字身体两重形态双向切换。数字身体已经将个体置于随时能够启动社会关系的准活跃状态,个体也能够持有意识同一性,以毫无陌生感的方式进入网络世界。虽然人们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行为表达与呈现会有差异,但数字身体所联结起的空间实践已经成为建构和维系个体社会认同的重要依靠。在身体消费和消费身体的两重化活动中,个体会不断制造出追棒热点、抬升社会关注热度。身体消费属于个体在劳动生产之外,消耗经济成本的偏娱乐消遣活动,这种身体实践是资本引领的次生品。消费身体则转化为在网络时代,个体希冀成为受人瞩目的网红而具有精神生产和利益交换的劳动行为,这种身体实践是偶像化和符号化地追逐经济收益与社会情感的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