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1)
- 2023(5007)
- 2022(4287)
- 2021(3962)
- 2020(3402)
- 2019(7745)
- 2018(7431)
- 2017(13602)
- 2016(7123)
- 2015(7786)
- 2014(7067)
- 2013(6927)
- 2012(6254)
- 2011(5744)
- 2010(5824)
- 2009(5655)
- 2008(5548)
- 2007(5127)
- 2006(4544)
- 2005(4025)
- 学科
- 济(28540)
- 经济(28520)
- 管理(23563)
- 业(22086)
- 企(20495)
- 企业(20495)
- 技术(11247)
- 方法(10883)
- 数学(9046)
- 技术管理(8837)
- 数学方法(8831)
- 中国(7931)
- 学(7093)
- 业经(6587)
- 财(6252)
- 农(6009)
- 地方(5966)
- 理论(5348)
- 制(5167)
- 和(4756)
- 银(4580)
- 银行(4562)
- 行(4362)
- 划(4245)
- 融(4160)
- 金融(4158)
- 环境(4127)
- 贸(3994)
- 贸易(3989)
- 策(3969)
- 机构
- 大学(96537)
- 学院(94925)
- 济(37540)
- 管理(37174)
- 经济(36742)
- 研究(35579)
- 理学(31477)
- 理学院(31091)
- 管理学(30465)
- 管理学院(30266)
- 中国(26383)
- 科学(23184)
- 京(21335)
- 所(18380)
- 农(17142)
- 财(17096)
- 研究所(16798)
- 中心(15644)
- 江(15604)
- 业大(15276)
- 院(13823)
- 北京(13607)
- 农业(13237)
- 财经(13008)
- 范(12632)
- 师范(12506)
- 州(12147)
- 省(11979)
- 经(11696)
- 技术(11358)
- 基金
- 项目(66191)
- 科学(51718)
- 研究(47086)
- 基金(46370)
- 家(41759)
- 国家(41432)
- 科学基金(34917)
- 社会(29599)
- 社会科(28102)
- 社会科学(28088)
- 省(27491)
- 基金项目(24115)
- 划(22759)
- 自然(22374)
- 自然科(21916)
- 自然科学(21907)
- 自然科学基金(21467)
- 教育(20877)
- 资助(18451)
- 编号(17639)
- 创(16514)
- 创新(15707)
- 重点(15340)
- 发(14615)
- 成果(14437)
- 部(13620)
- 课题(13576)
- 计划(13147)
- 科研(12767)
- 科技(12441)
共检索到151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莉 郑建程
阐述期刊使用因子的提出背景、概念及内涵,指出它与影响因子在计算范围、研究对象和计算方式方面存在不同,可以作为影响因子评价的有力补充,为研究资助机构提供资助依据;介绍英国期刊工作组和美国MESUR项目等关于使用因子的研究情况;探索使用因子在图书馆的需求调查、资源评价、新资源订购和用户行为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指出期刊使用因子存在的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立平
[目的/意义]期刊评价指标是期刊某个视角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有必要必须不断深化和发展;提出一个新的期刊存量指标——历史影响因子,就是期刊总被引频次除以载文量再除以办刊年限。[方法/过程]以科技管理类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采用相关系数、聚类分析、岭回归进行了实证。[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历史影响因子兼有影响因子和h指数的优点,克服了传统期刊评价指标存量指标过少、不考虑期刊办刊时间、不考虑期刊载文数量等局限,是一个较好的期刊评价指标。历史影响因子没有考虑期刊自引问题,而且不同的引文数据库对历史影响因子的影响也比较大,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排除自引或选择其他引文数据库。
关键词:
历史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 评价指标 存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学梅
在期刊综合影响力指标(JⅢ)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新的评价期刊相对质量的新指标(JIII’),其定义是一种期刊5年内刊载论文平均被引量与总被引量之乘积除以相同时期内全部期刊刊载论文平均被引量的平均值和期刊总被引量的平均值之乘积所得之商的平方根。用SCI数据库2010年收录的6 644种期刊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证实该指标的实用性,并分析产生这些结果之原因。
关键词:
期刊评价 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力 评价指标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邹勇
影响因子存在40多年来在科学界备受争论,欧洲因子的提出,对于评价科研水平及期刊质量的标准与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介绍了欧洲期刊质量因子(EF)产生的背景与计算公式。
关键词:
欧洲因子 影响因子 期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俞立平
[目的/意义]在学术评价中,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相关导致信息重叠,会产生重复计算问题,进而扭曲评价结果,传统的基于删减指标和降维的方法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过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线性独立信息赋权评价法。基于多元回归测度评价指标独立信息的原理,重新调整权重进行评价,并以学术期刊评价为例,对中国知网农业经济期刊进行实证。[结果/结论]线性独立信息赋权评价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消除指标相关方法,突显了若干“独立信息”特征,但当样本量较低时不适合采用该方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晓晨 李梦豪 周良
对于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价指标或方法,传统上有两种:文献计量指标和专家评议法。这两种指标或方法各有优势。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论文作者简介中披露信息的期刊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公认权威期刊论文作者为切入点,通过搜集其在这些期刊论文中所撰写的个人简介,其中披露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发表的主要期刊,通过对期刊排列顺序的信息进行归纳计算,得到各期刊的作者投票得分,以此得分对某个领域的期刊进行排序。进一步地,本文以国际信息系统领域重要期刊为实例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两种传统方法的优势,弥补了一定的不足,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期刊评价 投票得分 作者简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叶继元
以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为例,深入讨论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特点、影响因子的定性定量性质及其在学术期刊评价上的作用和应注意之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星
以我国期刊为主要样本,使用相关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实证研究了一种新型期刊评价指标Eigenfactor与各常用期刊指标的关系,并论述了其优点和不足。
关键词:
期刊评价 引文分析 信息计量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洪建
期刊评价中影响因子的引入李洪建Abstract:Theinterferencefactorbeingtheaveragecitedrateforpaperspublishedbyacertainperibdicalduringthetimeofsam...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新军
针对目前期刊网络传播力的评价相对薄弱的状况,提出基于下载量的期刊hd指数,并以CNKI为数据源,选取哲学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hd指数用于评价期刊网络传播力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探讨影响期刊hd指数的个性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宋丽萍 王建芳
本文选取F1000数据库中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论文近2000篇,通过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将对应260种期刊的影响因子、5年期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即时指数、SJR、SNIP、期刊h-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及分类,并对各项指标与同行评议结果即F1000因子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各项指标虽源于WoS和Scopus不同数据库,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为WoS与Scopus在科学评价中的可选择性与替代性提供依据。本文论述中结合期刊评价进化历程,并通过各项指标优缺点的剖析,指出期刊评价的发展趋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雪立 魏雅慧 盛丽娜 王燕 付中静 郑成铭 董建军 苗馨之
[目的/意义]基于论文被引频次8个区段百分位数排序(percentile rank 8,PR8)赋分,尝试构建新的跨学科期刊评价指标:期刊PR8指数(journal index for PR8,JIPR8),并检验JIPR8的跨学科期刊评价效果。[方法/过程]选择JCR中8个学科301种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每种期刊的JIPR8,并与其他几个跨学科期刊评价指标进行比较,检验JIPR8跨学科期刊评价的敏感度和稳定性,以及与其他跨学科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结论]在选择的所有指标中,8个学科301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立平 潘云涛 武夷山
针对部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分类的模糊问题,利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医学期刊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行期刊评价指标分类。指出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公认的分类方法,在期刊评价指标分类中并不适用。因子分析由于解释力较强,为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分类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指标分类中完全根据数据说话是不完善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整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鸿标
美国情报学家加菲尔德提出的期刊影响因子概念,是基于美国计量学家普赖斯论证的文献被引高峰期为文献出版后的两年的结论,但出版后的两年是否包括出版当年存在不同的理解。而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所表述的"两年"是指文章发表的两年,不是文章被引用的两年;分母也不是一年发表文章的总和,而是两年发表文章的总和,这与引文高峰期的"两年"是不同的概念,为什么是两年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通过对我国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发文与被引证关系的研究,将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修正为:现年影响因子=三年前发表的文章在三年内的被引总次数/三年前发表文章的总和。
关键词:
影响因子 引文高峰期 期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