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6)
2023(10386)
2022(9042)
2021(8407)
2020(7493)
2019(17382)
2018(17347)
2017(33519)
2016(18168)
2015(20779)
2014(20436)
2013(20201)
2012(18606)
2011(16813)
2010(17461)
2009(16359)
2008(16380)
2007(15035)
2006(12970)
2005(11514)
作者
(53836)
(45172)
(45151)
(42823)
(28729)
(21753)
(20435)
(17723)
(16828)
(16319)
(15344)
(15299)
(14563)
(14514)
(14084)
(14005)
(13749)
(13465)
(13189)
(13060)
(11286)
(11262)
(11229)
(10231)
(10207)
(10144)
(10077)
(10072)
(9280)
(9145)
学科
(77572)
经济(77513)
管理(54044)
(53946)
(45380)
企业(45380)
方法(38574)
数学(34224)
数学方法(33593)
技术(20183)
(19820)
中国(19263)
(17264)
(16398)
业经(15362)
(14328)
贸易(14319)
地方(14256)
(13897)
理论(13729)
(13095)
农业(13050)
技术管理(12261)
(11384)
(11316)
银行(11276)
(10717)
(10640)
金融(10637)
(10541)
机构
学院(261143)
大学(260946)
(105612)
经济(103351)
管理(100945)
研究(87916)
理学(86864)
理学院(85913)
管理学(83987)
管理学院(83488)
中国(65670)
科学(56247)
(55914)
(46801)
(46416)
(45952)
研究所(41870)
业大(41606)
(40614)
中心(40529)
农业(36950)
财经(36794)
北京(35410)
(33494)
(33234)
师范(33147)
(32237)
经济学(32139)
(31717)
技术(31215)
基金
项目(173608)
科学(135366)
研究(124279)
基金(123394)
(109006)
国家(108158)
科学基金(91773)
社会(76529)
社会科(72560)
社会科学(72533)
(70196)
基金项目(64650)
自然(60501)
自然科(59207)
自然科学(59191)
(58801)
教育(58792)
自然科学基金(58084)
资助(51957)
编号(50579)
成果(40833)
重点(39697)
(38676)
(37801)
(37372)
创新(36304)
课题(35834)
科研(33557)
计划(32987)
大学(32015)
期刊
(112363)
经济(112363)
研究(73155)
中国(54128)
学报(43348)
(41627)
科学(39733)
管理(38106)
(37032)
大学(32490)
教育(31631)
学学(30418)
技术(28368)
农业(28014)
(21183)
金融(21183)
经济研究(18657)
业经(18291)
财经(17992)
(16742)
技术经济(16088)
(15495)
统计(15456)
科技(14794)
(14715)
问题(14572)
(13014)
图书(12894)
决策(12688)
(12176)
共检索到387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志晋  李斌  
一种新的技术进步分析模型许志晋,李斌技术进步分析模型种种,如技术进步率法、索洛余值法、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等等,各具特色,但也各有其局限性。基于静态投入产出理论建立的技术进步分析模型,是一种计算上简单易行、经济上意义明确的新的技术进步分析模型。投入产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宏  
在文献[1]中,提到一种技术进步分析模型。它是基于静态投入产出理论建立的模型,具有计算简单易行、经济意义明确的特点。它的基本思路是把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A的变化,认为是技术进步的结果,通过测算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的变化所引起的最终产品变化来衡量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影响。其具体做法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建民  吴敬业  
一、问题的提出国内近年来对技术进步评价问题的讨论颇为热烈。特别是对C—D生产函数的应用,引起了不同的看法。我们这里主要感兴趣的是,技术进步的评价因素及综合评价模型的问题。 C—D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A·K~α·L~β (1) 其中,Y为总产值,K为生产资金,L为劳动投入量,α和β为弹性系数,且α+β=1,A则表示为技术进步因子,对于(1)式移项、整理可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伟辉  
本文从技术进步路径"要素禀赋说"与"技术赶超说"争论出发,基于当前我国技术进步典型事实,构建包含技术模仿、自主创新两种技术演化路径和技术"模仿陷阱"、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自主创新"三种稳态的技术进步模型,探索技术进步路径由模仿向自主创新转换的理论机制。发现:发展中国家采用技术模仿实现产业升级时,在没有国家干预情况下,很难跳出技术"模仿陷阱";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健全市场制度、促进资本积累、加强产权保护、加大研发补贴等政策推动国家技术进步路径由技术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但这个转变要跨过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才能成功;我国应该采取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升级战略,积极采用功能性与选择性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国家干预措施,抓住技术变革机会,选取新兴产业作为"技术赶超"的重点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菊英  许冰  
本文利用非参数路径收敛设计,建立了测度政府投入驱动经济增长效率的方法。基于浙江省级公立医院2005~2008年的数据,本文发现经典的Malquist指数和线性回归估计方法无法识别政府投入对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和2008年7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政府投入显著促进了浙江省级公立医院技术进步,生产率大幅提升;然而,在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期间政府投入失败。这一结果不仅论证了本文测度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的可行性,同时也纠正了投入产出比导致的直观错误判断。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民春  韩青江  冯钟  
对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使用第二代工业机器人一方面会产生就业破坏效应,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就业创造效应;使用智能机器人替代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将会在前两种就业效应的基础上再新增智能机器人的就业挤出效应,即这一替代过程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我国政府应在试点的基础上分阶段稳步推进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要做好被替代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制造业的人力资本。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沈可挺  刘煜辉  
汇率低估导致中国产业结构扭曲和内外部失衡是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政策争论中的一个常见观点。本文利用一个贸易品/非贸易品两部门模型讨论了技术进步条件下工资和汇率的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扭曲的主要症结在于工资抑制,而非人民币汇率低估。在工资外生的情况下,贸易品部门相对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会造成通货紧缩、贸易顺差和货币升值压力;提高工资在降低贸易顺差、缓解货币升值压力的同时,不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并且对实际产出影响甚微。因此解决中国经济失衡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重估汇率,而在于改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广华  
利用矢量代数原理导出了测算技术进步的一种新方法。这一方法的最大优势是把规模经济的效应从技术进步中分离出来。文章后一部分采用澳大利亚的数据证实了所提方法论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同时表明了Solow余值法带来的误差不可忽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多祚  王玮  
项目的经济评价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50年代以来,前苏联等国家采用了投资效果指标系和主要指标对比法,美国等国家则采用影子价格、机会成本等理论和费用效益分析法。这些方法我国曾引进和加以实施,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设项目评估暂行办法”等。尽管如此,工程项目及经济项目评价中开发和应用现代方法,始终是一个极需探索的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历男  赵亚男  
一、技术进步与规模报酬的测算模型与公式 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根据规模报酬的不同,C-D生产函数一般可分为两种数学模式进行测算。第一种是自由规模报酬的C-D生产函数,即当投入要素变动λ倍时,其产出量的变动大于、等于或小于λ倍,即: α+β1规模报酬递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源源  
利用中国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就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收缩效应";在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扩张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作用较小,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作用的程度逐渐减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宗宪  柯大钢  傅冬  
技术进步的作用,以生产函数形式体现,就是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生产力水平。我国目前对技术进步的计算大多是建立在产出增长型技术进步的Cobb-Douglas(简称C-D)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即假定技术进步是中性的,其特点是假定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不变,即劳动力的产出弹性β和资本的产出弹性α为常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凯   陈悦  
揭示技术演化脉络是把握技术发展规律的前提,基于专利信息的主题挖掘是基于技术发展微观机制呈现宏观规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技术超前布局和创新驱动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技术主题动态演化分析DPL-BMM (Dirichlet process biterm-based mixture model with labelling)是一种附有标签的基于双项狄利克雷过程的混合模型,其突破了传统主题模型在进行主题识别时需固定主题数目的局限,通过增加技术主题表示模块使识别到的技术主题内容更加明确。本文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技术主题及其演化脉络展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世光  
近年来,与贸易自由化同步出现的发展中国家内部的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加大问题不能被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解释。本文构建一个将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放在统一框架中考虑的模型,说明发展中国家机械设备类产品的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成本节约性的技术进步导致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并引入居民和政府,说明高技能工人的内生决定和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民春  韩青江  
机器人技术进步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冲击、资本要素替代冲击和投资转化率冲击三种形式。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通过综合引入机器人技术进步的三种冲击研究了机器人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三种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劳动者就业的短期影响波动较大,长期将导致就业减少,但对劳动者工资有持久的正向作用。征收资本所得税、扩大政府支出以及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对稳定就业有积极作用,但是长期内对稳定就业无效,只可作为稳定就业的短期宏观调控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