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4)
2023(10130)
2022(9021)
2021(8523)
2020(7107)
2019(16705)
2018(16644)
2017(32515)
2016(17538)
2015(19667)
2014(19559)
2013(19306)
2012(17414)
2011(15638)
2010(15447)
2009(13966)
2008(13420)
2007(11466)
2006(9960)
2005(8565)
作者
(50076)
(41478)
(41095)
(39081)
(26546)
(20011)
(18692)
(16378)
(15900)
(14749)
(14230)
(13766)
(13096)
(12990)
(12811)
(12603)
(12438)
(12309)
(11800)
(11729)
(10352)
(10098)
(9953)
(9392)
(9250)
(9198)
(9173)
(9126)
(8435)
(8139)
学科
(67137)
经济(67068)
管理(47528)
(45010)
(37788)
企业(37788)
方法(31784)
数学(27305)
数学方法(26955)
(17790)
中国(17647)
(16012)
(15479)
业经(14914)
地方(13920)
理论(12232)
(11835)
贸易(11829)
农业(11640)
(11468)
(11136)
(10949)
技术(10508)
环境(10125)
(9927)
财务(9862)
财务管理(9845)
教育(9829)
(9445)
银行(9405)
机构
大学(242180)
学院(239361)
管理(97474)
(89881)
经济(87778)
理学(85239)
理学院(84302)
管理学(82709)
管理学院(82290)
研究(80043)
中国(56971)
科学(52196)
(51993)
(40333)
(39951)
(39616)
业大(38406)
研究所(37142)
中心(35611)
(33700)
北京(32986)
财经(32319)
(32250)
师范(31965)
农业(31150)
(29587)
(29423)
(27789)
技术(26028)
师范大学(25978)
基金
项目(171270)
科学(133186)
研究(124487)
基金(122897)
(107522)
国家(106641)
科学基金(90999)
社会(75812)
社会科(71712)
社会科学(71692)
(67558)
基金项目(66114)
自然(60539)
自然科(59118)
自然科学(59103)
自然科学基金(58005)
教育(56649)
(56625)
编号(51192)
资助(50807)
成果(41477)
重点(37926)
(37006)
(36030)
(35562)
课题(35070)
创新(33038)
科研(32903)
项目编号(31800)
大学(31789)
期刊
(95462)
经济(95462)
研究(69493)
中国(43457)
学报(41527)
科学(37228)
(36060)
管理(35159)
大学(31105)
教育(29075)
学学(29032)
(28472)
农业(25590)
技术(20784)
(16962)
金融(16962)
业经(15918)
经济研究(15043)
图书(14824)
财经(14809)
科技(13133)
(13010)
理论(12474)
(12450)
问题(12223)
实践(11754)
(11754)
(11543)
技术经济(11367)
业大(10990)
共检索到340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体渊  任禛  夏斐  陈泽斌  靳松  张彩仙  陈兴位  聂鑫  刘媛媛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岗  张艳梅  韩丽  李云锋  浦绍柳  
研究了浸提温度、茶水比和筛目数等对普洱茶膏提取得率、汤色、香气、滋味和溶解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洱茶膏最适宜的热回流提取法工艺为:浸提温度90℃,茶水比1∶10,浸提时间15 min,真空加热浓缩后真空干燥。该工艺生产普洱茶膏得率高,而且汤色红褐明亮,陈香显著,滋味醇厚,无冷后浑现象,保持了普洱茶原有的品质特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智  张冬英  黄业伟  张行  邵宛芳  
以普洱熟茶为材料,以水为溶剂,利用正交法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普洱熟茶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固液比1∶25,浸提时间45 min,提取温度80℃。此提取工艺具有高效省时、操作简便、提取结果稳定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普洱熟茶多酚提取方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学敏  沈培平  徐蕾  王玉海  李咏涛  郝春  赵辉  廖竞谦  安晓玥  
本文认为,我国普洱茶历史悠久,迄今仍是一种重要的特种茶饮品,其特殊性在于产地独特、功效独特、文化独特;普洱茶销售市场经历了从以出口为主到国内市场地位逐步上升的变化过程,传统市场升温,新兴市场扩展,品种内涵凸显,增长幅度可观。普洱茶生产和市场销售中也存在某些问题,一是标准滞后,品牌杂乱;二是生产分散,技术落后;三是市场销售行为不规范等。文章提出,要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确立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技术标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促进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业伟  邵宛芳  冷丽影  张冬英  
研究普洱茶生茶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为普洱茶保健功效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将8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5±4 g)随机分为4组(20只/组),即空白对照组和普洱茶生茶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0.9%生理盐水和2.0 g/kg.bw、1.0g/kg.bw、0.5 g/kg.bw的普洱茶生茶。按照小鼠体重给予不同体积的受试物,自由摄食与饮水,连续灌胃30 d,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采血、分离血清并取组织样,测定血乳酸(BLA)、血尿素氮(BUN)、血乳酸脱氢酶(LDH)及肝糖元(LG)、肌糖元(MG)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普洱茶生茶中、低剂量组显著延长了小鼠游泳时间(P<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程丹丹  
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澜沧江环抱着村村寨寨,傣家人在这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这里便是普洱茶老字号"同庆号"的发源地,"同庆"取普天同庆之意。清光绪年间,同庆号兴盛于云南茶界,民国初期,实力和规模均已属云南茶号之首。同庆号现在的主人,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西双版纳女企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跃鸿  刘学敏  
本文系统阐述了普洱茶功能论、普洱茶价值论、功能价值实现论,简称"三论"。功能论认为,中国普洱茶主要有保健养生功能、价值投资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等四大功能。价值论认为,普洱茶的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三个完整的部分;经济价值是开发茶资源和发展茶产业的初始促动力,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则为其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力。实现论认为,市场是实现普洱茶价值和功能的主要场所,市场价格是主要实现形式;但普洱茶的生态、文化价值与功能并不能完全在市场通过价格形式得到实现,还需要辅以其他非市场的实现形式和载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学敏  沈培平  安晓玥  王玉海  李咏涛  郝春  徐蕾  赵辉  廖竞谦  崔剑  杨博  
本文认为,普洱茶文化集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历史底蕴与现代精神于一体,深入挖掘普洱茶文化的内在价值,将其融入普洱茶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促进普洱茶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文章提出,要用文化的思路来加工、包装、营销普洱茶产品,以文化内涵拓展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将茶叶消费转向文化消费,延伸茶叶产业增值链,以普洱茶文化支撑茶产业的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茹芸  李亚莉  周红杰  
以不同储藏时期、不同级别的普洱茶为材料,对氨基酸总量及组分含量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加长,普洱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降低,其中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已基本消减,仅检出精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胱氨酸,其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性;从7个级别标准样中检出15种氨基酸,未检出苏氨酸、组氨酸、色氨酸,其中氨基酸含量最高的组分是精氨酸,其次是天冬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茶氨酸在普洱茶中的含量与其它茶类不同,其含量仅占普洱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0%左右。与其它茶类中氨基酸含量相比,普洱茶具有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红星  周慧  胡春梅  
为了研究不同存放时间普洱茶主要内含成分的变化,选取了自然存放条件下,相同存放地,不同存放时间的9个普洱茶茶样,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普洱茶随存放时间的延长,水分和水浸出物含量呈上升趋势;茶多酚、氨基酸呈减少趋势;普洱生茶咖啡碱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普洱熟茶呈增加趋势;灰分含量变化随普洱茶年份的增加无规律性变化。通过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结果显示存放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改善和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昌云  杨彬  彭远菊  闫刚  何普明  
【目的】比较普洱茶生、熟茶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抑肥降脂作用。【方法】造模营养性肥胖试验大鼠,通过喂饲普洱生、熟茶配方饲料,分析普洱生、熟茶摄取对肥胖型大鼠体重、脂肪、血清、肝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肥胖模型组比较,普洱生茶和熟茶均对肥胖大鼠体重增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鼠体重、脂肪湿重、脂肪系数、TG、TC、LDL-C等指标均低于肥胖模型组,而HDL-C则有明显提高。【结论】普洱茶生、熟茶均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有抑肥降脂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的各项肥胖指标,其综合作用效果顺序为7年普洱熟茶>7年普洱生茶>2年普洱生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红星  周春娥  李家华  
以普洱茶(生茶)为原料,分别采用无水乙醇、纯水、不同浓度含水乙醇为溶剂提取茶多酚,在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不同浓度含水乙醇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比较分析这4个因子对茶多酚提取的贡献率大小及差异性,并对醇提法和水提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以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为溶媒提取的茶多酚含量最高,为31.499%;以纯水为溶剂提取的茶多酚含量次之,为22.556%;而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提取的茶多酚含量最低,为11.520%;4个因子对茶多酚提取的影响和差异性因提取溶剂的不同而不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学敏  沈培平  李咏涛  王玉海  郝春  徐蕾  赵辉  廖竞谦  安晓玥  
本文认为,思茅市政府长期重视普洱茶产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主要体现在推进规模化种植、提升加工能力和整体推进产业化等各方面。文章提出,针对近年来思茅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政府应遵循“整合、转型、开放、创新、挖掘”的发展思路,在政策促进方面要有重点地抓好普洱茶产业化十大工程,即政策环境工程、组织建设工程、品牌塑造工程、市场开拓工程、原产地认证与标准化工程、开放促发展工程、科技与人才保障工程、产业链建设工程、产业投融资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黔生  李晶  龚映梅  常菁  
为遏制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市场上质量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的负面问题的发生,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是切实有效的。本文构建了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进行评价,探究普洱茶质量安全的各相关影响因素对普洱茶质量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普洱茶质量安全各相关影响因素对普洱茶质量安全影响的关联度大小的降序顺序为:道德诚信>技术能力>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保护茶叶地理标志>行业标准认知>可追溯重要性感知>规范化管理>政府政策和监管,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黔生  刘卓慧  宋全瑞  
地理标志农产品承载着独特的品质和特色的声誉,与一般农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以及良好市场信誉。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市场上的质量安全事故为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带来了损害,本文以普洱茶为例,应用8D理论,对普洱茶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探究。首先,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急需解决的质量问题为技术能力;其次,在运用8D理论对普洱茶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时,我们结合人、机、物、法、环法对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鱼骨图分析,并运用5WHY法最终确定了根本原因,实现了降低普洱茶质量安全风险的目的,为保障和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