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0)
2023(4986)
2022(4389)
2021(4228)
2020(3883)
2019(9242)
2018(9258)
2017(17915)
2016(9704)
2015(10732)
2014(10438)
2013(10123)
2012(8982)
2011(8016)
2010(8336)
2009(7722)
2008(7503)
2007(6533)
2006(5699)
2005(5042)
作者
(28052)
(23560)
(23467)
(22194)
(15105)
(11350)
(10448)
(9135)
(9097)
(8578)
(8138)
(8022)
(7702)
(7683)
(7362)
(7332)
(7081)
(6889)
(6873)
(6766)
(6002)
(5905)
(5845)
(5376)
(5344)
(5293)
(5270)
(5185)
(4928)
(4736)
学科
(38642)
经济(38612)
管理(22812)
(21934)
方法(20593)
(18857)
企业(18857)
数学(18818)
数学方法(18276)
(9791)
(8727)
中国(8710)
理论(7769)
(6858)
业经(6543)
(6494)
贸易(6485)
(6309)
地方(5947)
(5285)
农业(5241)
技术(5155)
教学(5095)
(4837)
(4689)
金融(4688)
(4675)
银行(4656)
(4529)
(4453)
机构
学院(129241)
大学(128643)
(47602)
管理(47241)
经济(46569)
研究(44853)
理学(41006)
理学院(40534)
管理学(39103)
管理学院(38898)
中国(33356)
科学(31041)
(27926)
(26428)
(24278)
业大(23272)
研究所(22448)
(20932)
农业(20847)
中心(20000)
(19775)
北京(17774)
财经(16688)
(16571)
技术(16395)
(16119)
师范(15890)
(15493)
(15209)
(14581)
基金
项目(91277)
科学(70392)
基金(65244)
研究(60830)
(59690)
国家(59298)
科学基金(49545)
(36719)
社会(35896)
自然(35294)
自然科(34579)
自然科学(34566)
社会科(33993)
社会科学(33982)
自然科学基金(33909)
基金项目(33544)
(31611)
教育(29680)
资助(29000)
编号(24067)
重点(21619)
计划(19206)
成果(19124)
(19058)
(19034)
(18869)
科研(18071)
课题(17934)
创新(17661)
科技(17235)
期刊
(47926)
经济(47926)
研究(34348)
中国(26859)
学报(26700)
(23675)
科学(22583)
大学(19823)
学学(18768)
管理(18761)
教育(16652)
(16080)
农业(16053)
技术(13496)
(9841)
金融(9841)
(9786)
统计(9121)
经济研究(8728)
(8098)
财经(7907)
业大(7883)
业经(7736)
决策(7425)
(7151)
科技(6873)
林业(6825)
(6814)
技术经济(6482)
农业大学(6220)
共检索到188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显峰  赵杰鹏  刘羽  
利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地表土壤水分有着较好的物理基础,可实现大范围土壤水分状况的遥感监测。本文基于被动微波传感器AMSR-E的X波段数据,将土壤水分值分解成基准值和日变化量两个部分,并分别建立反演模型,同时引入降雨修正因子来进一步提高土壤水分的估算精度;利用IDL语言实现了我们所研发的模型,并集成为新疆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系统模块之一;利用WatchDog2400与传统铝盒采样获取的新疆地面土壤水分数据,提取适合的模型经验参数,并对模型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经改进的模型反演得到的新疆土壤水分结果比美国冰雪数据中心的土壤水分产品在精度上有显著提高:均方根误差由8.4%降低为4.25%;所研发的软件模块可为相关应用部门提供快速的大范围土壤水分监测产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承深  刘全明  王春娟  王福强  
【目的】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神经网络构建土壤水分反演模型,估测土壤含水率,更加快速地精准监测土壤水分分布,为灌区土壤墒情监测与节水农业提供基础信息指导。【方法】以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区,利用地面实测地表粗糙度与光谱数据,联合C波段微波雷达SAR四极化后向散射数据,通过多元逐步回归(MSR)、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选择水分特征波段,并构建经验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土壤墒情。【结果】将光谱反射率及其一阶与二阶导数、对数形式4种光谱数据与土壤水分做相关性分析,经数学变换的光谱反射率与土壤含水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发现光谱的一、二阶导数相关性更好,尤其是二阶导数变换的4个特征波段450~454 nm、1412~1416 nm、1421~1425 nm、2208~2212 nm相关性最高,分别为0.50、-0.49、0.55和-0.59;二阶导数变换的模型拟合度远高于一阶导数变换,MSR模拟土壤含水量的效果较好,其判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482和0.027,PCR次之,PLSR最差。在对比前述二阶倒数变换的PCR、MSR和PLSR三个土壤水分模型基础上,确定联合光谱特征波段中心反射率二阶导数与地表粗糙度、雷达后向散射特性的BP人工神经网络(BP ANN)模型是最佳预测模型,模型R~(2)为0.792,预测精度及稳定性都优于前述经验回归模型。【结论】采用地面光谱联合主动微波遥感能够精确快速地预测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盐渍化土壤水分,为微波遥感监测西北寒旱地区土壤墒情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小逊  张萍  徐精文  黄飞  宁黎  
以川中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2010年的AMSR-E数据和土壤水分观测数据,进行优选输入因子筛选,构建了一个4因子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MSR-E数据所构建的BP神经网络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的模拟值(r=0.4968**)较单独的AMSR-E土壤水分产品(r=-0.0115**)与实测值的相关性更高。反演结果验证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用其进行川中丘陵区的土壤水分反演是可行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媛媛  李召良  
被动微波遥感具有穿透云层(甚至雨区)获取地表辐射信息的能力,在处理云的问题上,明显优于可见光、红外遥感,可更好地服务于相关领域研究。由于微波信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被动微波反演地表温度的算法还不成熟。根据建模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从经验反演模型和物理反演模型两方面入手,系统回顾国内外被动微波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算法并加以评述,指出今后应加强尺度转换、物理机理以及多数据源结合方面的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宗梅  岳彩荣  刘琦  胡振华  柴凡一  
【目的】探讨综合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多源数据森林蓄积量反演方法。【方法】以L波段ALOS PALSAR全极化数据和Landsat TM为数据源,结合地面调查样地数据,通过ALOS PALSAR提取不同极化状态的后向散射系数和极化比值等极化特征因子,Landsat TM数据提取光学遥感因子,以多元线性回归构建森林蓄积量模型。【结果】光学遥感反演方法、微波遥感反演方法、综合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多源数据反演方法均可以实现森林蓄积量估测,其中,基于多源数据协同的反演模型为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为0.674,模型检验均方根误差RMSE为13.38 m~3/hm~2。【结论】要比使用一种数据源的反演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实现了森林蓄积量估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天杰  
土壤水分是陆—气交互作用的重要边界条件,在全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直接影响降水、径流、下渗与蒸散发等水文循环过程,并能反映洪涝和干旱的程度。随着第一颗采用被动微波干涉成像技术的SMOS(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卫星的发射成功,L波段被动微波遥感技术逐渐成为大尺度土壤水分监测的主要手段,促进了"射频干扰的检测与抑制"、"植被光学厚度反演与植被影响校正"以及"土壤粗糙度参数化方案"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本文梳理了"基于微波植被指数的L波段多角度数据反演土壤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浩  罗格平  王伟胜  PACHIKIN Konstantin  李耀明  郑宏伟  胡伟杰  
机器学习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水分含量(SMC)是目前SMC研究的热点,因较少考虑温度、蒸散等重要SMC影响因子,反演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利用Sentinel-1影像、MODIS产品和SRTM数据,提取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等32个SMC影响因子,经相关分析选择27个显著的SMC影响因子(P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胜天,刘昌明,王鹏新  
利用1982~1998年AVHRR的pathfinder遥感数据,以及相同时段黄河流域2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和263个气象台站降水、蒸发资料,建立基于遥感条件温度植被指数和气象观测数据基础上的黄河流域厚层土体(0~1m)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方法,计算出1982~1998年黄河全流域1m土体各层土壤水分。计算结果检验表明该方法适合进行大区域、连续时间段、厚层土体土壤水分估算,并为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水分数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戴晓爱  杨武年  杨鑫  
土壤水对于地球各层各种水分交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岷江上游地区地质地貌情况复杂,针对其特点,利用不同的植被指数与温度构造特征空间,比较分析后选用Ts-EVI空间建立的水分指数,反演适用于岷江上游典型地表的土壤含水量模型和地下土壤分层含水量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北成  林昌善  
本文通过对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动态的连续监测,得到了土壤含水率变化率的相关模型,其相关变量有: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叶面积指数和降雨量(包括浇水)。以土壤含水率16%为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阈值,将该模型耦合到麦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模型中,能较好地逐日模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土壤水分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文  高焕文  
在2年初步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山西寿阳县年雨量、气温与蒸散量的分析,建立了保护性耕作土壤水分模型及其相关子模型。用此模型能预测特定地区作物各生长阶段的土壤含水量、任意年的降水量、任一天的平均气温和年蒸散量与径流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种耕作处理下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健  吕一河  
土壤水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是水文循环的核心,控制着最基本的陆地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关键。土壤水分动态是研究水文过程和陆地生态系统过程相互作用及反馈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一系列水文、气候和生态过程非线性动态作用的结果。因此,土壤水分动态表现为脉动、无规律和随机的过程,对其研究需要随机方法。本文综述了基于土壤水分平衡的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的研究进展,主要关注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的分类比较和适用性。希望能为国内生态水文学的定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促进对水文循环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更好的理解,最终有助于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杜辉  陶雪娟  朱玉英  
土壤水分特性受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容重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了解施用生物有机肥培养的土壤水分特性,通过对室内培养的土壤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容重下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含水量、水分常数以及水分有效性的影响,并利用VG模型进行参数求解。结果表明:VG模型能较好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相同容重不同处理条件下,施加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有机肥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其次是施加土壤改良剂,最小的是不加任何试剂;在施加EM原液处理中,随着EM原液稀释浓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在相同处理不同容重条件下,随着容重的增大,土壤持水性和土壤水分有效性不断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理  李春友  李韵珠  
根据Moldrup等提出的运动平均斜率(movingmeanslope)模型,对重粘土、轻粘土、粉质粘土和壤土及前3种粘性土壤所构成的层状介质中的水分,在入渗条件下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模型对粘性土壤水分动态的预报较传统有限差分数值模型简捷、快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康宁  
应用森林水文学、土壤物理学和土壤水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以模拟林地土壤剖面水分变化、林地土壤的入渗、径流和水分再分布过程。模型是在IBM386上建成的。土壤水分特征参数的测定采用了双环入渗器配以多层张力计的野外实地土壤水分再分布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