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5)
- 2023(4501)
- 2022(3805)
- 2021(3598)
- 2020(3209)
- 2019(7408)
- 2018(7242)
- 2017(13649)
- 2016(7515)
- 2015(8376)
- 2014(8289)
- 2013(8122)
- 2012(7789)
- 2011(7007)
- 2010(7308)
- 2009(7120)
- 2008(7504)
- 2007(6862)
- 2006(6124)
- 2005(5613)
- 学科
- 济(32161)
- 经济(32124)
- 管理(23513)
- 业(21350)
- 企(19708)
- 企业(19708)
- 方法(14026)
- 数学(11813)
- 数学方法(11494)
- 财(9262)
- 学(8298)
- 中国(7158)
- 农(6869)
- 务(6660)
- 财务(6636)
- 财务管理(6621)
- 业经(6554)
- 制(6302)
- 企业财务(6262)
- 理论(5804)
- 地方(5355)
- 策(5062)
- 和(4752)
- 体(4741)
- 法(4726)
- 划(4641)
- 贸(4530)
- 贸易(4525)
- 农业(4436)
- 易(4362)
- 机构
- 大学(110659)
- 学院(107693)
- 管理(39593)
- 济(38511)
- 研究(38041)
- 经济(37505)
- 理学(33318)
- 理学院(32912)
- 管理学(31987)
- 管理学院(31796)
- 中国(29561)
- 科学(25322)
- 京(24896)
- 所(20693)
- 农(20537)
- 财(19625)
- 研究所(18506)
- 江(17712)
- 业大(17686)
- 中心(17387)
- 北京(16110)
- 农业(16010)
- 财经(15034)
- 范(14777)
- 师范(14614)
- 院(14334)
- 州(13858)
- 经(13487)
- 省(13287)
- 技术(12301)
- 基金
- 项目(68868)
- 科学(52340)
- 基金(48311)
- 研究(47692)
- 家(43260)
- 国家(42891)
- 科学基金(35578)
- 社会(28822)
- 社会科(27221)
- 社会科学(27209)
- 省(27190)
- 基金项目(24888)
- 自然(23677)
- 自然科(23169)
- 自然科学(23160)
- 划(22833)
- 自然科学基金(22721)
- 教育(22145)
- 资助(21132)
- 编号(19004)
- 成果(16582)
- 重点(15619)
- 部(14689)
- 课题(13668)
- 发(13609)
- 科研(13409)
- 创(13351)
- 计划(13318)
- 大学(12607)
- 创新(12484)
共检索到173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媛 李冬红
讨论了使用一种简便的客观赋权方法确定各业绩评价指标权数的有关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运用主观赋权法对这些权数进行修正 ,从而得出排序结果。
关键词:
业绩评价 主观赋权法 客观赋权法 排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潘云涛 武夷山
首先建立了科技评价方法体系,然后分析了5种线性客观赋权评价方法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客观赋权科技评价方法——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并且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农业期刊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其原理是,首先计算出评价指标的离差系数,然后利用改进的复相关系数计算指标的独立信息率,将二者标准化后相乘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对线性客观赋权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熵权法和离散系数法在计算指标权重上有相似之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术锋
针对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数据差距赋权法是否具有有效性,文章专门设计一个验证用例,对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拉开档次法"和"均方差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这三种方法与主观赋权法相比在权重、总分和排名上都有偏差,故与主观赋权评价法相矛盾。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数据差异赋权。事实上,数据差异大小不能反映指标的重要程度的高低,因此,数据差异的客观赋权法缺乏理论根据,是一种存在瑕疵的、有效性不稳定的方法。
关键词:
综合评价 客观赋权法 有效性 权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奇芬 董洁 陈祖功
文章从科技成果转化入手,将主观判断和客观分析相结合,即将根据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得到的权重值结合起来,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薇华
传统单一维度的财务业绩指标由于其"短视"和"滞后"等缺陷,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较多的企业开始把非财务指标纳入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中,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单一维度的财务业绩评价体系。融合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的综合业绩评价方法无疑是当前最佳的业绩评价方法,在诸多的综合业绩评价方法中,平衡计分卡因其在战略实施上的巨大优势,成为影响最大的综合业绩评价方法。
关键词:
非财务指标 业绩评价 平衡计分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学庭 张群 余孝江
夏普指数、特雷诺指数和詹森指数目前被认为是评价投资基金综合业绩最常用的三种方法。风险调整业绩法则是针对夏普指数难以被一般投资者所理解和接受这一不足,提出的一种新的投资基金综合业绩评价方法。风险调整业绩法是基于基金总风险考虑的,对于很少持有其他资产的投资者来说,该方法是评价和选择投资基金的有效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彦蓉 张宝元
文章基于地区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以及复相关系数法分别为指标赋权。在相关实例下,发现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赋权结果相似,均有助于加强落后地区对表现最差的指标的关注,但易与实际中全面评价的目的背离,同时熵值法对指标信息量更加敏感,信息量大的指标对应权重更大;复相关系数法赋权与前两者差异较大,与实际要求更贴近,利于地区关注各个方面;当指标间相关性很强时,权重变化对评价结果影响不大,在地区现代化评价中三种赋权方法下的评价结果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关键词:
客观赋权法 地区现代化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淑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荣 刘思峰 刘斌
本文通过对现有离差最大化客观赋权法两种模型的分析,在证明其中一种模型无效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并充分利用属性的已知信息,提出了基于离差最大化原理的离差最大化、离差平方和最大化、方差最大化、标准差最大化客观赋权法的一般性算法。研究表明,该算法简单明了,且易于实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利华 缪家鼎 陈国钢 何晓薇 余敏杰 李红
针对目前科研评价体系中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客观同行评议"方法,即在考察被引频次数量的基础上,通过筛选高质量评论性引文,结合这些引文的具体评价内容,实现对学术论文影响力和学术价值的客观评估。通过具体案例的演示对方法进行论证和详细说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师萍,曾艳玲,张炳臣
本文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评价和剖析,利用改进的沃尔比重法对企业经营为绩进行评价,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测变,不仅能适应评价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也适应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
关键词:
经营业绩 沃尔比重法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陆德民 邓川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丽娟
以我国17家港口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四个维度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值法和最小化离差平方和思想构建“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财务绩效评价模型,进而得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港口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模型能充分运用多时段指标信息,可为港口企业财务绩效的动态综合评价问题提供一种系统参考思路。
关键词:
港口上市公司 客观赋权法 财务绩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松林 王坦 戚琳琳
文章基于就业状况、劳动报酬、就业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就业能力、就业环境共6个维度构建了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法、熵值法两种客观赋权方法线性组合权重进行赋权,对湖北省2015—2021年的就业质量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就业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湖北省就业质量发展领域逐步调整变更;就业状况、劳动关系和就业能力是影响湖北省就业质量的重要维度,而劳动关系领域仍存在突出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2021年湖北省劳动关系、就业状况和就业环境维度造成了明显影响。为推动湖北省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就业先行区,需要改善就业状况和劳动关系,提高就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