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4)
- 2023(12389)
- 2022(10573)
- 2021(10145)
- 2020(8532)
- 2019(20313)
- 2018(20283)
- 2017(39352)
- 2016(21268)
- 2015(24130)
- 2014(24211)
- 2013(23806)
- 2012(21533)
- 2011(19402)
- 2010(19538)
- 2009(17670)
- 2008(17204)
- 2007(15158)
- 2006(13189)
- 2005(11231)
- 学科
- 济(84218)
- 经济(84138)
- 管理(59027)
- 业(53958)
- 企(45866)
- 企业(45866)
- 方法(41249)
- 数学(35895)
- 数学方法(35179)
- 中国(21912)
- 农(21739)
- 学(19196)
- 财(18599)
- 业经(18383)
- 地方(17647)
- 理论(16395)
- 农业(14289)
- 和(14177)
- 贸(13821)
- 贸易(13811)
- 易(13377)
- 制(13312)
- 技术(12910)
- 环境(12447)
- 教育(12302)
- 务(11591)
- 财务(11504)
- 划(11494)
- 财务管理(11483)
- 银(11068)
- 机构
- 大学(294851)
- 学院(292714)
- 管理(118315)
- 济(109049)
- 经济(106450)
- 理学(102800)
- 理学院(101673)
- 管理学(99445)
- 管理学院(98928)
- 研究(95440)
- 中国(69899)
- 京(63959)
- 科学(61780)
- 财(49039)
- 所(47641)
- 农(46317)
- 业大(45420)
- 研究所(43583)
- 中心(43308)
- 江(42704)
- 北京(40655)
- 范(39807)
- 师范(39443)
- 财经(39323)
- 农业(36047)
- 经(35735)
- 院(35546)
- 州(35160)
- 技术(33427)
- 师范大学(31806)
- 基金
- 项目(204563)
- 科学(159419)
- 研究(149498)
- 基金(145911)
- 家(127280)
- 国家(126241)
- 科学基金(108294)
- 社会(90595)
- 社会科(85709)
- 社会科学(85682)
- 省(80869)
- 基金项目(77315)
- 自然(72075)
- 自然科(70429)
- 自然科学(70414)
- 教育(70159)
- 自然科学基金(69080)
- 划(67953)
- 编号(62375)
- 资助(61564)
- 成果(50663)
- 重点(45579)
- 部(44196)
- 课题(43343)
- 发(42603)
- 创(42181)
- 科研(39281)
- 创新(39247)
- 项目编号(38476)
- 大学(38305)
- 期刊
- 济(117716)
- 经济(117716)
- 研究(84640)
- 中国(57848)
- 学报(47820)
- 管理(43987)
- 科学(43419)
- 农(41786)
- 教育(40190)
- 大学(36460)
- 财(36080)
- 学学(33653)
- 农业(29467)
- 技术(28713)
- 融(21146)
- 金融(21146)
- 业经(19920)
- 图书(19682)
- 经济研究(18712)
- 财经(18106)
- 业(15353)
- 经(15319)
- 科技(14916)
- 问题(14802)
- 技术经济(14434)
- 理论(14430)
- 版(13571)
- 统计(13491)
- 实践(13486)
- 践(13486)
共检索到425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双林 钟润萍
在探索学科建设方面,以优化学科的资源配置,增强学科的综合适应能力,形成多学科综合优势特色和发挥其功能效益为目的,提出学科建设OIF模式。并以学科稳定的研究方向为研究主线,在研究中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给出建立学科建设OIF模式的方法,对探索学科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以本校学科为实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何其慧 罗勤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作者分析了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规划建设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立项建设这一新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对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内涵、特征、运行环境和运行过程作了详细阐述,并说明了这一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双淼 谢静
依托学科核心竞争力理论,从资源、能力和知识三个维度对25个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办学定位、师资队伍、研究领域、研究合作和学术发展力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可将教育学科建设划分为聚势共赢、专注深耕、借力突破和内生突围四种模式。聚势共赢模式强调资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专注深耕模式关注重点学科知识的突围,借力突破模式聚焦多学科资源整合能力,内生突围模式倚重组织结构调整和治理体系改革。上述四种模式为我国教育学科构建适切的学科建设模式,提升学科竞争力提供了经验启示。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科建设 学科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雷生 辛立翔
学科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是高校组织构架的基本要素。学科建设模式的正确选择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科技自主创新逐渐成为各项发展竞争制高点的大背景下,高校如何顺应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不断拓展和挖掘学科外延与学科内涵,赋予学科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或者一流大学迈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于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模式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高校学科建设模式选择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
高校 学科建设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殷朝晖 郑雅匀
学科是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集合体,学科建设的本质是促进知识的发展。知识发展的逻辑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知识可以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是知识创新的关键。而隐性知识由于具有高度个性化而难以格式化的特点,其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存在着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这将会影响隐性知识的转化效率,阻碍知识创新。美国哈佛大学在重视显性知识发展的同时,兼顾隐性知识的生产和转化,成功地抓住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机遇发展学科,为我国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因此,在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们应关注知识生产模式2和3对于学科建设的影响,从关注促进学科隐性知识的转化、加强学科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提高学科组织知识管理的能力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以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双一流"的建设步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翟亚军博士撰写的《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一书,近期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脱胎于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是积作者八年之功的一部心血之作。该书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于一体,从模式的视角,以理性客观的研究态度,通过历史回顾并运用比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翟亚军
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实证分析,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是一个由主体学科、主干学科、特色学科和支撑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其中主体学科是大学的基础,主干学科是大学的品牌,特色学科是大学的优势,支撑学科则预示了大学发展的潜力。学科之间互相联系,互为支撑,有机地统一于一体。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学科建设 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翟亚军 王战军
大学学科建设理念指引着大学学科建设模式。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遵循着大学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和创新过程的共同理念,秉承着坚守与创新兼顾、和谐与一流同步、优异与广博并存、坚持操守与经世济纶相结合的共同原则。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水平之所以一流,还源于其共同理念下衍生的特色理念以及由此生成的不同的学科建设模式。理念的高远,模式的恰切,成就了一所所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学科建设 理念 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媛 李娟
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与高校可持续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近年来,各级政府特别是省级财政向高校投入了大量的重点学科建设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笔者从专项资金管理角度出发,以北京市、广东省、辽宁省等情况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重点学科建设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与学科建设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理顺管理体制、将资源配置与学科规划相结合等建议,以期对提高重点学科建设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的资源配置水平和管理效率有所裨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裴劲松 张楠
介绍了基于项目的学习研究模式的内涵和特征,以一个具体案例说明如何通过构建并实现基于项目的学习研究模式来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坚梅 周世兴 陈永志 吕文静
文章先对职位评价在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就现存的一些职位方法进行比较,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职位评价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要素的权重,再采用多方位评分体系对各要素进行打分,最终得出职位的评价分值,文中以H公司D职位为例对此模式进行运用。此模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职位评价中的主观因素并能增加透明性和民主性,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职位评价 层次分析法 多方位评分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晓云 焦勇兵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与其相关的理论可谓是众说纷纭,但它们都是从单个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然而,当今全球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在企业所处的网络之间而非单个企业之间进行。因此,企业在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时,应该考虑自身与目标国市场所具有的网络的关系类型,并根据企业自身在该网络的关系类型中所处的位置来制定适合的进入战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俊 程鑫
作者介绍了丹麦阿尔堡大学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课题为组织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对其理论核心、实践意义以及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和缺陷,并指出了该模式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可供借鉴之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平
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共享中心)是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高校图书馆为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和研究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模式,其服务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初级阶段的IC服务模式、过渡阶段的IC服务模式和现阶段的IC服务模式。在我国研究型图书馆实施Information Commons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故应采取实用、有效的实施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