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2)
- 2023(10173)
- 2022(8651)
- 2021(8154)
- 2020(7138)
- 2019(16512)
- 2018(16166)
- 2017(31117)
- 2016(16456)
- 2015(18313)
- 2014(17785)
- 2013(17437)
- 2012(15611)
- 2011(13972)
- 2010(13551)
- 2009(12270)
- 2008(11681)
- 2007(9880)
- 2006(8438)
- 2005(7307)
- 学科
- 济(66595)
- 经济(66490)
- 管理(48409)
- 业(44841)
- 企(36715)
- 企业(36715)
- 方法(34268)
- 数学(30546)
- 数学方法(30045)
- 财(17774)
- 中国(17212)
- 农(17212)
- 学(13480)
- 业经(12692)
- 制(12104)
- 农业(11592)
- 务(11569)
- 财务(11516)
- 财务管理(11492)
- 地方(11067)
- 企业财务(11000)
- 贸(10680)
- 贸易(10673)
- 和(10661)
- 理论(10481)
- 易(10397)
- 技术(9506)
- 环境(9504)
- 融(8718)
- 金融(8716)
- 机构
- 大学(224753)
- 学院(221696)
- 济(91579)
- 经济(89878)
- 管理(89585)
- 理学(78439)
- 理学院(77650)
- 管理学(76064)
- 管理学院(75637)
- 研究(71302)
- 中国(53954)
- 京(46460)
- 科学(44022)
- 财(42032)
- 农(34704)
- 所(34506)
- 财经(34319)
- 中心(33866)
- 业大(33626)
- 江(31678)
- 研究所(31634)
- 经(31442)
- 经济学(29035)
- 北京(28502)
- 范(27858)
- 师范(27568)
- 农业(27118)
- 院(26827)
- 经济学院(26304)
- 财经大学(25890)
- 基金
- 项目(160762)
- 科学(127578)
- 基金(119613)
- 研究(114633)
- 家(105155)
- 国家(104371)
- 科学基金(90550)
- 社会(74524)
- 社会科(70781)
- 社会科学(70761)
- 基金项目(63213)
- 省(60966)
- 自然(59721)
- 自然科(58341)
- 自然科学(58323)
- 自然科学基金(57250)
- 教育(53136)
- 划(52031)
- 资助(49361)
- 编号(45080)
- 部(36335)
- 重点(36134)
- 成果(35250)
- 创(33399)
- 发(33278)
- 国家社会(31958)
- 科研(31621)
- 教育部(31438)
- 创新(31335)
- 人文(30435)
共检索到315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彬 王欣 徐春
基于劳动力市场系列指标,设计劳动力密度估计、数据块耦合、数据聚簇中心提取和分布式归集等过程,对新疆华凌贸易市场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密度聚类和链路预测。结果表明:(1)劳动力资源的高效链路改良率与劳动力资源冗余度呈正向促进关系。(2)劳动力链路数量较多,不能直接等同于现行劳动力资源冗余度高,但"链路改良率"数量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冗余大。(3)新型高效的劳动力仿真链路意味着产生新型劳动力市场的潜力。(4)通过仿真增加劳动力节点,可以检测劳动力资源的可改良链路情况和劳动力迁入趋势。因此,该劳动力密度聚类方法在链路预测的结论准确性、精准匹配度、效能仿真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能够扩大数字化集成的优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纪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枝 赵国杰
文章在梳理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具有不可观测成分的状态空间模型,估算了1981—2014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及剩余比例,与其他方法的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状态空间模型的优点,并提出通过完善变量以及考虑将非农业劳动力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引入模型来改进模型的精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红玲
估算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一种方法王红玲ABSTRACTBasedonanoptimalmodelofproductiveresourcealocationandprerequisiteofbalancedcapitalandlaboralocat...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先运
The paper discussed several current methods to measure rural residual labor forces,forwards a feasible shortcut way to measure,and conducts research and forecast by using the data of Shangdong Province.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测算 预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团虎 姚慧琴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吸收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对制度变量的讨论,建立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并用以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本文认为,政府的强制性制度障碍导致"S型的人力资本投资曲线"的产生,从而使城市居民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政策和人力资本优势;作为对福利制度缺失的替代,"隐形补贴"等诱致性制度创新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成本优势。这一模型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中的特殊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和我国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糜韩杰
对于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充足还是不足的两派不同的观点,文章通过修正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计算法,结合最优理论,从全社会农业生产支出成本最小的角度,推算出农村农业生产所需的合理劳动力,进而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以此揭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寡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0329.41万人,是充足的,但充足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时供应劳动力市场,因为目前的农业资本存量还远没有达到可以释放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建进
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刘建进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各专家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估算的数值也从4000多万[1]到2亿多[2],相差甚远。然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道文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 ,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国际一体化和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出路。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的一体化 ,而且表现为劳动力市场的国际一体化。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应该采取措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 ,让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到国际劳动力市场去寻找出路。劳务输出对中国来说 ,既是现实的需要 ,又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芳 雷海章
有限的农业资源制约着农业的劳动力容纳能力。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会增加西部地区发展的压力,同时会给生态环境及资源利用带来高破坏性的风险压力。本文试图从估计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入手,量化当前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以寻求相应对策,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仇道玉 李修东
一、亟待开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现有总劳动力4亿左右,其中剩余劳动力大约近2亿,而且,今后还将以每年10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2.5亿左右,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不仅造成了劳动力资源运行的巨大浪费,而且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沉重负担,给社会进步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合理配置和使用巨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建国
一、不受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人口规律 1798年,马尔萨斯匿名发表了《人口论》。《人口论》是其过剩人口学说的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他继承了斯密有关人口受生活资料制约的论点,并把葛德文的两性间的情欲作为人口学说的出发点。马尔萨斯的过剩人口学说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第一、人口过剩就是生活资料短缺。一国人口是否过剩乃取决于该国粮食供应能否跟得上人口增长引起的粮食需求;第二,人口过剩是周期性的。在马尔萨斯看来,人口是随着生活资料的增加而增加的。农业自然肥力的每一次增进,食物生产方式的每一次改良,都会引起新的一轮人口增长,并且很快就会赶上农产品的增加;第二,在生活资料生产没有突然增进的情况下,人口过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