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8)
2023(6514)
2022(5835)
2021(5196)
2020(4907)
2019(11654)
2018(11442)
2017(22384)
2016(12258)
2015(13962)
2014(14119)
2013(14296)
2012(13572)
2011(12326)
2010(12577)
2009(11846)
2008(12052)
2007(11182)
2006(9575)
2005(8659)
作者
(38412)
(32306)
(32264)
(30866)
(20602)
(15698)
(14896)
(12709)
(12139)
(11600)
(10964)
(10840)
(10327)
(10283)
(10229)
(10221)
(10215)
(9613)
(9451)
(9327)
(8166)
(8041)
(8010)
(7390)
(7321)
(7275)
(7273)
(7225)
(6728)
(6629)
学科
(55272)
经济(55221)
管理(30919)
(30528)
方法(28425)
数学(25261)
数学方法(24880)
(24061)
企业(24061)
(14083)
(13871)
(13426)
中国(12919)
地方(10592)
(10121)
贸易(10117)
(9782)
业经(9385)
农业(9049)
(8930)
(8213)
理论(8123)
(7748)
财务(7717)
财务管理(7691)
(7436)
银行(7402)
(7374)
金融(7371)
企业财务(7225)
机构
大学(185068)
学院(181937)
(74403)
经济(72771)
管理(67034)
研究(64619)
理学(57661)
理学院(56942)
管理学(55586)
管理学院(55230)
中国(48090)
科学(42426)
(40282)
(37175)
(34945)
(33628)
研究所(31954)
业大(31006)
农业(29615)
中心(29570)
(28409)
财经(26812)
北京(25541)
(24145)
(23736)
经济学(23478)
师范(23469)
(23136)
(22192)
经济学院(21358)
基金
项目(120248)
科学(92362)
基金(86126)
研究(83254)
(76725)
国家(76147)
科学基金(63385)
社会(50962)
社会科(48287)
社会科学(48265)
(47204)
基金项目(45153)
自然(42342)
自然科(41389)
自然科学(41372)
自然科学基金(40584)
(40143)
教育(38670)
资助(37163)
编号(33493)
成果(27907)
重点(27714)
(26650)
(25624)
(23968)
科研(23920)
计划(23625)
课题(23477)
创新(22508)
大学(22289)
期刊
(78705)
经济(78705)
研究(51492)
学报(34896)
中国(34878)
(32594)
科学(29648)
(26974)
大学(25494)
学学(24011)
管理(22998)
农业(21590)
教育(17993)
技术(16390)
(14293)
金融(14293)
财经(13277)
经济研究(13207)
(12232)
业经(12162)
统计(11680)
(11396)
问题(10890)
技术经济(10254)
(10246)
(10074)
决策(9394)
(9353)
图书(9216)
业大(8879)
共检索到269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岩威  李平  
指标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及其重要性差异导致了传统聚类分析方法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分类效果。本文在对传统聚类分析方法及其改进方法的局限性展开探讨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重构了分类定义中的距离概念,通过定义自适应赋权的主成分距离为分类统计量,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理论研究表明,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系统集成了已有聚类分析方法的优点,有充分的理论基础保证其科学合理性。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能够有效解决已有聚类分析方法在特定情形下的失真问题,所得分类效果更为理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岩威  楼贤骏  李平  
文章改进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分类,从可解释性与统计检验两个层面检验该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分类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与已有聚类分析方法相比,加权主成分距离聚类分析法的分类结果可解释性最强,F检验值最高,分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聚类分析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明月  任九泉  
针对传统主成分分析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的不足,文章阐述了应用核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的改进方法,并介绍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的加权聚类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改进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盾  胡培  蒋朝哲  
本文从粗集理论出发,针对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大多只能构造出所研究对象的信息表,而不能构造决策表的现象,深入讨论粗集决策和聚类分析的融合机理,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粗集决策方法,将信息表扩展成为决策表,并进行实证分析,为人们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金华  
聚类分析方法应用的一种新探索李金华[编者按]按照联合国统计局推荐的《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的要求,社会核算需要进行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的统计分析。本文根据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社会人口社会阶层的统计分类。一、问题的提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盾  胡培  蒋朝哲  
本文通过比较聚类分析的缺陷和粗集理论的优势,将粗集理论引入聚类,提出了基于粗集理论的聚类分析模型来解决聚类的冗余性和权重问题,并通过算例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这为人们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浩  覃正  
区间数是描述不确定性的一种数学方法,通常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基于一维区间数。文章借鉴向量之间距离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区间数加权距离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在介绍一维区间数和相关运算的基础上给出了多维区间数概念及其相关运算,着重分析了多维区间数之间的距离与加权距离;然后由多维区间数加权距离概念得到了多维区间数的范数,类似于向量范数,提出了基于范数的多维区间数大小比较的新测度,研究了基于多维区间数加权距离的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排序方法;最后给出算例说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洪亮  齐二石  
针对山东省各城市发展的不均衡性,提出了对城市投资环境进行评价的必要性。借助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研究,建立了城市投资分析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方法进行降维,降低评价过程中的复杂度和指标间的相关性,最后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本文针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中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的教学难点,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解释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并依据主成分得分对样品进行系统聚类。然后按照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将样本再排序,与传统的综合得分的排序进行比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黄恒君  高海燕  张梦瑶  
基于距离的函数型聚类分析包含曲线拟合和聚类两个独立步骤,最优曲线拟合未必有利于类别信息的提取和保留。根据曲线拟合与聚类分析的计算过程,重新梳理了函数型聚类算法;基于距离度量,提出了同时考虑拟合和聚类效果的函数型聚类一步法;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框架下推导并给出了迭代求解算法。模拟试验结果显示,该函数型聚类算法有助于提高聚类精度;针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二氧化氮(NO_2)污染物小时浓度数据的实例验证分析表明,该函数型聚类算法对不同类别空气质量监测点具有更好的区分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克胜  李淑梅  佟永昌  韩一凡  任建中  郑智礼  
以群众杨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F1代木材材性性状的杂种优势,用主成分遗传距离类平均法进行了无性系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抗性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1)杨树木材性状F1代普遍存在杂种优势。(2)18个无性系可聚为明显不同的5类,第一类速生、纤维性状中等;第二类生长中等,密度较小,纤维较好;第三类纤维性状优良且生长良好;第四类亲本P15A生长快,纤维较好;第五类木材密度大,生长中等,纤维较好。(3)根据聚类结果,结合抗性和生长表现选出4个优良无性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欣昱  
在全球气候危机下,发展旅游景区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方向。文章首先分析并构建了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接着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利用主成分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通过对主成分进行模糊聚类将待评价低碳旅游景区进行分类,并按照类间第一主成分均值来对类进行排序,对同一类内景区按照第一主成分大小排序实现类内排序,从而实现对整个低碳旅游景区的排序。最后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学良,乔家君  
本文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多元统计中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在人口区划中的运用。首先确立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筛选,接着用聚类分析得出人口区划方案,最后就八大人口区进行了概述,为中国有计划、有重点地分区制定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日  刘立业  李君利  
为了提高货物或人体放射性筛查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Mahalanobis距离的异常γ能谱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大量不含异常放射性的测量对象产生的正常γ能谱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其所有主成分,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前若干主成分构成子空间;将正常及待识别γ能谱在此子空间上投影,得到它们的Mahalanobis距离,通过比较这些距离的相对大小实现对异常γ能谱的识别。Monte Carlo模拟实验和实际测试实验表明,在子空间信息量占原始信息比例大于99%时该方法可靠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