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8)
- 2023(12847)
- 2022(10396)
- 2021(9602)
- 2020(8213)
- 2019(18582)
- 2018(18650)
- 2017(36059)
- 2016(18833)
- 2015(20861)
- 2014(20547)
- 2013(20257)
- 2012(18131)
- 2011(16140)
- 2010(16715)
- 2009(15952)
- 2008(15921)
- 2007(14763)
- 2006(13162)
- 2005(11961)
- 学科
- 业(92307)
- 济(84787)
- 经济(84695)
- 企(75196)
- 企业(75196)
- 管理(66724)
- 农(46145)
- 方法(36978)
- 农业(30780)
- 业经(30575)
- 数学(28828)
- 数学方法(28271)
- 财(23810)
- 技术(23256)
- 中国(20963)
- 务(17667)
- 财务(17618)
- 财务管理(17602)
- 制(17193)
- 企业财务(16611)
- 理论(16352)
- 策(16174)
- 技术管理(14364)
- 贸(14326)
- 贸易(14313)
- 划(14273)
- 易(13936)
- 地方(13916)
- 和(13846)
- 体(13609)
- 机构
- 学院(272945)
- 大学(263385)
- 济(117136)
- 经济(115009)
- 管理(114441)
- 理学(98665)
- 理学院(97846)
- 管理学(96172)
- 管理学院(95685)
- 研究(84001)
- 中国(68145)
- 农(57188)
- 京(54817)
- 财(51029)
- 科学(49727)
- 江(44280)
- 业大(44177)
- 农业(43413)
- 所(41527)
- 财经(40116)
- 中心(40033)
- 研究所(37237)
- 经(36327)
- 北京(34037)
- 州(33820)
- 经济学(33793)
- 经济管理(32840)
- 范(31034)
- 师范(30764)
- 商学(30642)
- 基金
- 项目(179045)
- 科学(143096)
- 研究(134177)
- 基金(130022)
- 家(112050)
- 国家(110965)
- 科学基金(97661)
- 社会(87364)
- 社会科(82699)
- 社会科学(82677)
- 省(73957)
- 基金项目(68600)
- 自然(61869)
- 自然科(60599)
- 自然科学(60588)
- 教育(60075)
- 自然科学基金(59577)
- 划(58624)
- 编号(54928)
- 资助(52186)
- 创(43355)
- 成果(42129)
- 业(40334)
- 发(39769)
- 创新(39558)
- 重点(39285)
- 部(39071)
- 课题(36844)
- 国家社会(36059)
- 制(35194)
- 期刊
- 济(138314)
- 经济(138314)
- 研究(76418)
- 农(60013)
- 中国(57941)
- 管理(47195)
- 财(41648)
- 农业(40549)
- 科学(38632)
- 学报(37389)
- 大学(30680)
- 技术(30287)
- 业经(29910)
- 学学(29268)
- 教育(26557)
- 融(25950)
- 金融(25950)
- 业(22016)
- 经济研究(20089)
- 财经(19813)
- 技术经济(18461)
- 问题(17829)
- 经(17184)
- 科技(15629)
- 农村(14398)
- 村(14398)
- 世界(14293)
- 策(14291)
- 统计(14032)
- 农业经济(13994)
共检索到414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四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立足于服务现代农业,加速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大学为依托,以大学专家领衔和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为骨干,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永久性试验示范站(基地),构建起从科技源头到"最后一公里"的快捷通道。在运行机制上,实行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大学专家与地方农技推广力量紧密结合,院校科技资源与政府行政资源和企业经济资源紧密结合,激活了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加速了最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区域主导产业升级和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探索形成国内独具特色的"西农模式"。
关键词:
西农模式 农技推广 体系建设 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朱希刚 陈良玉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在不同地区出现的各种具体的农技推广模式的特色与存在条件,借鉴国内外农业推广的理论和经验,分地区、分类型地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技推广的模式,并提出了由传统模式向优化模式转变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夏冰 肖长坤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紧密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这需要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链条的有机衔接,而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根据本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特点,围绕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与运行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并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国际上典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本文归纳为主要8种,在依托主体、运行机制和特点上各不相同,为了便于中国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关键时期,进行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提供借鉴,现对不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及其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近远期展望。
关键词:
国际 不同农业技术推广 模式比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朱希刚 陈良玉
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续)高启杰,朱希刚,陈良玉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技推广模式的优化选择我国未来的农技推广模式,应当立足我国的国情,针对我国农民、农业及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戴聪 佘宇平
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云南省应用较多的各种农业推广模式,借鉴国内外推广工作经验,分析探索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适合于云南省情的农业推广模式,针对当前采用农业推广模式的缺陷和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推广,模式,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辉 赵晓峰 张正新
农技推广体系如何与小农社会有效对接,这是克服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陕西P县猕猴桃技术推广实践中,组建了以"大学专家+政府农技推广员+乡土专家"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通过"示范点""乡土专家""村级组织"三个嵌入点向农村推广技术,形成农技推广的"嵌入性"发展模式。该模式充分尊重农户的主体性,注重发掘农村技术精英学习应用技术的能动性,逐步在乡土社会内部建立农技推广的小环境并与农推体制高效对接,形成技术与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刘战平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经济、体制、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和农户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对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方向和优化对策。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模式 分析 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雪 崔莹 葛立群
辽宁省是全国10个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省份之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为试点项目的承担单位,建立了"1→8→50→1"玉米新型农技服务基地推广模式。文章从新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加快推广新模式和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玉米 新型农技推广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雪 崔莹 葛立群
辽宁省是全国10个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省份之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为试点项目的承担单位,建立了"1→8→50→1"玉米新型农技服务基地推广模式。文章从新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加快推广新模式和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玉米 新型农技推广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芬 高游慧 郑泽慧 陈春虹 徐鹏举 胡跃高
工业文明历经400年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为主导的模式下,世界在积累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逐渐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之中。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机生态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及乡村建设的大方向。本研究从当前有机农业发展及技术推广、落地所面临的困境问题出发,以山西灵丘县域有机农业推广为典型案例,从技术体系、推广模式等方面来论述县域低成本高质量有机农业技术推广131模式。131模式将以农用酵素、酵素堆肥、水肥全循环为技术体系的有机农业技术下沉到农村一线,降本增效,构建基于土壤-微生物-植物-人的健康种养循环生态链,形成物质和能量高效循环的有机农业,为未来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落地提供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占锋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以行政性为主导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之间的不匹配逐渐彰显,而且两者之间的张力共同引发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的多元化发展。在当前农村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基于区域农业的特征,以农业大学为依托的"试验站"模式,开始显示其特有的优势,并且在与地方政府和农民直接的互动中,达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效果,尤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但由于这种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不乏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考察这种推广模式的运行实践以及制度环境对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机制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辛岭
中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系统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本文通过分析蒙古和林格尔县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小农户科技园模式,认为该模式借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平台,通过土地制度创新和政府政策支持,实现了农业技术与农民的真正对接,对促进现代农业的良性发展做出了创新性的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东伟 程国栋 朱润身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各主体的价值取向与农技推广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分析,提出了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小梅 柏振忠 王红玲
湖北省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已经形成三种运行模式,即委托服务制、定岗服务招聘制、县级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三种模式在提高推广服务质量、稳定推广服务人员队伍、强化竞争机制、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分别体现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为此,本文提出应从参与部门、提供方式、机构改革和投资力度等方面对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加以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公益性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改革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良玉
使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本文着重从6个方面论述了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