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0)
- 2023(8606)
- 2022(7720)
- 2021(7203)
- 2020(6482)
- 2019(15339)
- 2018(15308)
- 2017(29198)
- 2016(16427)
- 2015(18712)
- 2014(18918)
- 2013(18970)
- 2012(18131)
- 2011(16409)
- 2010(16546)
- 2009(15611)
- 2008(15895)
- 2007(14579)
- 2006(12633)
- 2005(11350)
- 学科
- 济(66896)
- 经济(66824)
- 管理(40811)
- 业(38394)
- 方法(31865)
- 企(30632)
- 企业(30632)
- 数学(27801)
- 数学方法(27300)
- 学(18564)
- 农(18459)
- 中国(15842)
- 财(15724)
- 地方(14687)
- 贸(12452)
- 贸易(12445)
- 业经(12212)
- 农业(12019)
- 易(12019)
- 制(11805)
- 理论(11104)
- 和(10436)
- 务(9535)
- 财务(9479)
- 财务管理(9444)
- 银(9024)
- 银行(8971)
- 融(8874)
- 金融(8870)
- 环境(8822)
- 机构
- 大学(240290)
- 学院(237118)
- 济(87875)
- 研究(85606)
- 经济(85595)
- 管理(83218)
- 理学(70850)
- 理学院(69892)
- 管理学(68040)
- 管理学院(67601)
- 中国(64212)
- 科学(58756)
- 京(53975)
- 农(51565)
- 所(46808)
- 研究所(42818)
- 业大(42790)
- 农业(40963)
- 财(40750)
- 中心(39558)
- 江(38297)
- 北京(34299)
- 范(32857)
- 师范(32473)
- 财经(31962)
- 院(31045)
- 州(30284)
- 省(29072)
- 经(28677)
- 技术(27891)
- 基金
- 项目(156560)
- 科学(118558)
- 基金(109671)
- 研究(107433)
- 家(99196)
- 国家(98392)
- 科学基金(80485)
- 社会(62801)
- 省(62363)
- 社会科(59166)
- 社会科学(59140)
- 基金项目(58120)
- 自然(55351)
- 自然科(54000)
- 自然科学(53978)
- 划(53551)
- 自然科学基金(52957)
- 教育(49941)
- 资助(46698)
- 编号(43814)
- 成果(36949)
- 重点(36191)
- 发(33513)
- 部(33393)
- 计划(31973)
- 课题(31420)
- 科研(31088)
- 创(30858)
- 科技(29192)
- 创新(29005)
共检索到359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承苗 王功帅 李园园 车金水 沈向 陈学森 毛志泉 吴树敬
【目的】建立一种以ASE-HPLC法为基础的快速、高效测定果园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新方法。【方法】以苹果特征酚酸类物质根皮苷为例,采用加速溶剂提取法(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ASE)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相结合的测定方法,对萃取溶剂、萃取温度、压力和循环数等参数进行优化,寻找ASE法提取酚酸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ASE法提取苹果园土壤酚酸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先以无水乙醇为萃取溶剂,再以甲醇为萃取溶剂,提取温度为120℃,压强为10.3 MPa,循环2次,每次静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端生
分析了腐殖质层厚度法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法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以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厚度为基础 ,以各类土壤中等肥力水平的有机质厚度为标准厚度来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厚度指数的方法——厚度指数法 ,用该方法计算的厚度指数能更好地反映植被好坏程度和土壤肥力的高低
关键词:
土壤 有机质 厚度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承苗 胡艳丽 王功帅 张先富 周慧 沈向 陈学森 毛志泉
【目的】研究砂培条件下土壤实测浓度的酚酸及其混合物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以及根系相关指标的影响,为研究苹果连作障碍的缓解措施及指导老果园的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包括对照(CK)、根皮素(T1)、酚酸混合物(T2)、香草醛(T3)、根皮苷(T4)、水杨酸(T5)、苯甲酸(T6)共7个处理,测定5种酚酸及其混合物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根系线粒体相关指标、根系活力、根系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三羧酸循环(TCA)相关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5种酚酸及其混合物均降低了平邑甜茶幼苗的根、茎鲜重,以混合酚酸(T2)处理降低最明显,根鲜重、茎鲜重分别为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婕 魏亮 王献革 李学营 索相敏 鄢新民 冯建忠
为探明幼龄和成龄国红苹果园不同土层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苹果标本实验园内,分别采集了幼龄和成龄国红苹果园0~20,20~40,40~6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通过VISTA-MPX等离子光谱仪对国红苹果土壤中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周期内幼龄和成龄国红苹果园土壤硼元素含量均呈波动性起伏变化的动态规律,而铁、锌元素则无明显变化。典型性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层锰元素之间、锌元素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0~40 cm土层锌元素之间、硼元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40~60 cm土层幼龄和成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柳莹 王延平 韩明玉 张林森 穆艳
【目的】分析陕西洛川苹果园土壤的理化特征,为陕西乃至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土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洛川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区域的70个不同类型的果园,采用"X"形5点取样方法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树龄(>1~≤5年、>5~≤10年、>10~≤15年、>15~≤20年和>20~≤30年)、土层(0~20cm、20~40cm、40~60cm、60~100cm、100~200cm)、产量(>60t/hm2的高产园,≥30~≤60t/hm2的中产园,
关键词:
洛川 苹果园 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强 魏钦平 刘惠平 蒋瑞山 刘旭东 王小伟
【目的】探讨土壤营养成分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和果品优质的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优化方案,找出果园土壤营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果园土壤合理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对北京昌平苹果园的土壤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和线性规划等方法,筛选影响果实品质因子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求解富士苹果优质的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优化方案,指出调查果园土壤养分存在的问题。【结果】昌平苹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钾等营养成分含量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其它苹果产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有效磷、钾和微量元素间有正相关性,土壤碱解氮与有效硼的相关系数达0.826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年文 刘志 王宏 张秀美 里程辉
为弄清辽宁省义县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义县22个有代表性的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合相关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析义县苹果园土壤养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义县苹果园土壤p H平均为6.27,68.18%的果园p H小于6.5;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有效铁、交换钙、交换镁、有效锰和有效硼均值分别为1.78%、0.53 g·kg-1、8.48 mg·kg-1、98.18 mg·kg-1、6.36 mg·kg-1、29.55 mg·kg-1、2653.52 mg·kg-1、987.16 mg·kg-1、16.8 mg·kg-1和0.17 mg·kg-1...
关键词:
义县 苹果园 土壤养分 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汝亮 同延安 高义民 赵营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渭北旱塬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陕西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此基础上,通过连续3年(2004~2006)的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及其对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36.1%,41.7%,80.6%和77.8%,速效P、S和Fe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13.9%,11.1%和16.7%,表明该区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较低,属于亏缺元素,有效P、S和Fe较丰富,但存在亏缺的风险。...
关键词:
苹果 平衡施肥 土壤养分 渭北旱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顺峰 彭玲 任饴华 姜远茂
【目的】中国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氮肥施用量偏高。本研究为苹果生产上合理应用秸秆和生物质炭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和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以两年生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标记示踪技术,研究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对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植株生长及氮素转化(树体吸收、氨挥发、N2O排放和土壤残留)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对照(CK)、单施氮肥(N)、施用氮肥并添加生物质炭(N+B)和施用氮肥并添加秸秆(N+S)。【结果】不同处理的土壤容重在0—5 cm和5—10 cm两个土层中的变化趋势一致。CK与N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N+B和N+S处理;两个添加外源碳的处理间,N+B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毅 宋富海 李园园 沈向 陈学森 吴树敬 毛志泉
【目的】以25年苹果园连作土壤为对象,研究轮作不同作物对该土壤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适宜的轮作植物,为防控苹果连作障碍提供依据。【方法】取老龄苹果园土壤,混匀后填入试验沟,并在试验沟中分别种植一茬小麦(Triticum aestivum)、花生(Arachis hypogaea)、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小葱(Allium schoenopras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后,测定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有效铁、锰、铜、锌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变化,以及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取轮作不同作物后的土壤盆栽平邑甜茶幼...
关键词:
轮作 苹果园 土壤环境 连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彬萌 王益权 石宗琳 李鹏 史红平 梁化学 王加旭
【目的】针对渭北苹果主产区出现的随植果年限增加,果树过早衰老,苹果的苦痘病、水心病、痘斑病等生理性病害频繁发生的问题,对该区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部位、退化趋势及退化程度等进行了研究,以期查明制约苹果品质和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果园土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渭北黄土塬区分别选取20 a 3个园龄的苹果园各4个,并以土壤条件相同的农田作对照,在树冠层投影范围内距树干2/3处逐层采集剖面0—100 cm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园龄果园土壤碳酸钙、交换性钙、水溶性钙含量及其贮量变化情况。【结果】3个不同园龄苹果园土壤碳酸钙在0—100 cm土层的总贮量随植果园龄的增加而降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翠香 张文会 夏燕飞 王荣 董彦 沈向
选择山东栖霞等地304省道公路旁3处苹果园,采用HPLC法,分析0~ 45 cm土层的ΣPAHs含量。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使公路两旁10~ 150 m内果园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表层土ΣPAHs含量最高,多在1 000ng·g-1左右,0~ 15,15~ 30和30~ 45 cm 3层土壤ΣPAHs平均含量比例为1.63∶1.35∶1;根据沉降情况将11种PAHs分为渐变型、远距型、波动型3种类型:渐变型在20 m后随距离增加沉降量降低,包含菲、荧蒽和蒽,最大沉降量分别为343.93,113.06和18.11 ng·g-1,远距型随距离增加沉降量增加,包括芘、苯并[b]荧蒽、苯并[a]芘和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茂盛 廖允成 李侠 黄金辉
【目的】揭示不同覆盖方式对渭北旱作苹果园土壤贮水的影响,为该区域改进果园土壤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观测,对比分析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及裸地处理果园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库容及土壤贮水量等性状。【结果】秸秆覆盖明显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库容及贮水量。覆盖3年后,各处理0—60cm土层平均土壤孔隙度大小为秸秆覆盖>生草覆盖>裸地>地膜覆盖,地膜覆盖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在0—60cm土层,秸秆覆盖处理土壤饱和贮水量、吸持贮水量及滞留贮水量分别较裸地及地膜覆盖高2.18、0.84、1.34mm及2.52、1.15、1.36mm,生草处理土壤饱和贮水量、吸持贮水量及滞...
关键词:
苹果园 土壤贮水 土壤孔隙度 覆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朋朋 胡雯 管增辉 王朝 马学海 邹养军
[目的]探究陕北榆林山地苹果园种植不同草种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筛选适宜榆林山地气候条件的草种,为山地苹果园生草及土壤有效管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2年生优系苹果为试材,在行间种植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以传统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草处理对苹果园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含水量,体积质量)、酶活性(β-1,4-葡萄糖苷酶(βG)、碱性磷酸酶(AKP)、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在0~20和20~40 cm土层,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处理降低了山地苹果园土壤pH和体积质量,其中紫花苜蓿处理土壤pH和体积质量降低幅度最大,其次是三叶草和黑麦草。在0~20和20~40 cm土层,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以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βG、AKP、CBH和NAG活性,其中紫花苜蓿处理的效果较佳。在0~20和20~40 cm土层,不同生草处理的OTUs数、香浓(Shannon)指数、辛普森(Simpson)指数、Chao1指数、PD指数均高于清耕处理,其中黑麦草处理各指标均较高,其次是紫花苜蓿。在0~40 cm土层,不同生草处理与清耕处理土壤细菌门和属水平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差异较大;与清耕处理相比,黑麦草处理土壤细菌部分属水平优势菌群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对细菌优势属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紫花苜蓿次之,三叶草作用效果较差。[结论]综合来看,陕北榆林山地苹果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的处理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灵芝 李景云 秦嗣军 葛鹏 吕德国
为研究氨氧化细菌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预警和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采集2011年5月、7月、9月和11月4个不同生育时期"寒富"苹果园根区土壤,应用富集培养结合硅胶平板方法分离土壤可培养氨氧化细菌;依据氨氧化活性检测,个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具有良好硝化能力的优势氨氧化细菌菌株进行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中共分离获得33株优势氨氧化细菌菌株,4个生育时期中,11月氨氧化细菌数量最多,7月最少,各时期分离菌株的氨氧化活性随生育时期而各异。从总体上看,11月分离菌株氨氧化活性较为明显。初筛与复筛结果表明:菌株S5-4和S11-10在不同p H值培养条件下均能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