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9)
- 2023(7262)
- 2022(6069)
- 2021(5336)
- 2020(4236)
- 2019(9808)
- 2018(9500)
- 2017(18112)
- 2016(9580)
- 2015(10475)
- 2014(10394)
- 2013(10391)
- 2012(10110)
- 2011(9565)
- 2010(9923)
- 2009(9015)
- 2008(8876)
- 2007(8093)
- 2006(7605)
- 2005(7343)
- 学科
- 济(48039)
- 经济(47999)
- 管理(21981)
- 业(21473)
- 地方(18080)
- 中国(17089)
- 企(14740)
- 企业(14740)
- 农(14707)
- 业经(11459)
- 方法(10999)
- 发(10340)
- 地方经济(10222)
- 农业(9993)
- 学(9966)
- 数学(8948)
- 融(8844)
- 金融(8843)
- 数学方法(8824)
- 银(8456)
- 银行(8436)
- 行(8332)
- 制(8172)
- 环境(8097)
- 贸(7927)
- 贸易(7915)
- 发展(7566)
- 展(7544)
- 易(7538)
- 技术(6904)
- 机构
- 学院(137506)
- 大学(135764)
- 研究(58389)
- 济(57115)
- 经济(55767)
- 管理(46376)
- 中国(44195)
- 理学(37963)
- 理学院(37410)
- 管理学(36635)
- 管理学院(36376)
- 科学(36269)
- 京(32172)
- 所(31387)
- 研究所(28231)
- 农(28185)
- 财(25738)
- 中心(25223)
- 江(23590)
- 农业(21783)
- 院(21515)
- 北京(21446)
- 业大(21249)
- 范(21080)
- 师范(20854)
- 省(20003)
- 州(19232)
- 财经(18961)
- 科学院(18158)
- 经(17024)
- 基金
- 项目(86335)
- 科学(66635)
- 研究(63875)
- 基金(59139)
- 家(52754)
- 国家(52258)
- 科学基金(42872)
- 社会(39532)
- 社会科(37421)
- 社会科学(37411)
- 省(35630)
- 基金项目(30516)
- 划(29777)
- 教育(27947)
- 自然(26188)
- 编号(25986)
- 发(25956)
- 自然科(25563)
- 自然科学(25556)
- 自然科学基金(25043)
- 资助(24005)
- 成果(21692)
- 发展(20949)
- 展(20572)
- 重点(20197)
- 课题(20004)
- 部(17968)
- 创(17812)
- 创新(16722)
- 国家社会(16099)
共检索到237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丽君 胡范铸
语言资源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重要旅游资源。方言、古歌谣等语言类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同时,这类语言资源本身也有可能成为消费性旅游产品。应加大语言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权重,充分利用作为文化代码的语言资源来开发旅游产品。
关键词:
语言资源 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庚山 郭安红 安顺清 林日暖 任三学
我国北方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少雨,农业水资源紧缺,因此,由汛期降水形成的底墒,特别是土壤深层储藏的水分则成为小麦生长的重要水源之一。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大型人工控制农田水分试验场,进行了提高底墒和土壤深层水分利用率,以肥促根觅水的旱作冬小麦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深度在20~40cm范围内,能明显促进冬小麦中、下层根系的生长发育,扩大作物觅取水分和养分的土壤空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储藏在土壤深层的水分,从而能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调控作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水资源 冬小麦 土壤水库 根系 施肥深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徐红玉
依据高校图书馆传统工具书的收藏和利用状况调查分析,传统工具书资源面临如下困境:收藏量有相当规模,总体呈减少趋势;配套收藏、特色收藏不足;收藏方式单一,使用规则呆板;重视电子工具书推广、网络文献检索,忽视传统工具书检索利用教育。对此,提出认清传统工具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立有特色的传统工具书重点馆藏保障系统,改变常用传统工具书馆藏模式,改变传统的借阅方式等一系列强化传统工具书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陶建格 薛惠锋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约束矛盾的有效途径。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是指经利用消耗后可以不断得到补充、"再生"的能源。这类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潮汐能等,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科学地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本文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指出化石能源面临枯竭,不足以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事实;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得...
关键词:
能源约束 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 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增勇 李思经
开发可再生的、清洁的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质能源是美国最大的可再生生物能源,通过对美国生物质能源资源组成、能源消费和能源作物、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分析研究,从战略、技术和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对中国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
研究农村能源及其开发利用,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中国农村能源资源类型与特点,提出了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生态模式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利用措施和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锐
我国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张锐能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今天,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各国在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这六大高科技领域中,都将新能源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涛 聂锐 刘玥
产业联动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引起了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本文以西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产业联动为研究对象,首先给出了产业联动的概念,按照耦合、互动、共赢的逻辑框架,分析了产业联动的形成机理;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和产业关联分析,确定了能源开发利用的产业耦合结构,分析了西部能源开发利用中区域内和区域间联动发展的基本态势,结果表明西部能源开发中区域内产业联动的潜力较大,与东部、南部沿海等主要能源输入区的区域间联动程度较低;最后提出了推进西部能源开发利用中产业联动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能源开发 产业联动 联动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跃进 谢子远
开发利用新能源对于浙江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浙江省新能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与浙江省丰富的新能源储量相比,浙江省新能源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空间。浙江省应该认清新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浙江省 新能源 开发利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勇 郭建民
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要求中国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可持续能源发展理念的核心是节能减排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国的能源和环境状况决定了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阐明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在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对中国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发展目标和行动策略进行了探索,表明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开发利用模式 新能源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小平 孙璞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能源及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剧,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逐步调整能源战略,开发利用新能源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政府作用的发挥。日本政府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上的主导作用,突出表现在计划引领、财税支持及法律保障等方面,特色鲜明,为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明新 叶倩 王迪
为考察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本文在分析中国2009—2016年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年际变化、区域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回归树方法定量分析了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从2009年的119.63万t标准煤上升到2016年的508.51万t标准煤,以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为主,其中生物气化比重逐渐下降,固化成型比重迅速上升。全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均值从2009年的7.54 kg标准煤/hm2上升到2016年的30.51 kg标准煤/hm2。供给、需求和环境因素对其省际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7.10%、35.60%和22.30%。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上随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用电量和农村能源财政投入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人均耕地面积和机耕面积比例的上升而下降,随着饲草需求强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前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行政力量的推动。西北、东北和华中等地区应加强对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财政和科技支持力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华林 陈文颖 吴宗鑫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西部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型,综合研究了西部能源需求、西部能源开发、"西能东送"、污染物排放以及水资源需求等热点问题。文章讨论了几种能源开发利用情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决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西部能源 系统分析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