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4)
2023(9698)
2022(8531)
2021(8523)
2020(7146)
2019(16887)
2018(16741)
2017(29368)
2016(17508)
2015(20196)
2014(20815)
2013(19847)
2012(18883)
2011(17755)
2010(18383)
2009(16889)
2008(16738)
2007(15240)
2006(13914)
2005(13068)
作者
(49671)
(40874)
(40835)
(39294)
(26127)
(19729)
(18877)
(15894)
(15893)
(15193)
(13889)
(13776)
(13595)
(13332)
(13066)
(12750)
(12321)
(12198)
(12115)
(12027)
(11001)
(10110)
(10005)
(9683)
(9563)
(9454)
(9336)
(9144)
(8608)
(8341)
学科
(58110)
经济(58030)
管理(42307)
(37067)
(29682)
企业(29682)
中国(26246)
教育(23110)
方法(22431)
数学(18164)
(17997)
数学方法(17831)
(17793)
理论(16765)
(15988)
(15968)
业经(12469)
教学(12252)
(12093)
(12059)
银行(12050)
贸易(12046)
(11810)
(11731)
(11703)
农业(11023)
(10873)
金融(10865)
地方(10815)
(10283)
机构
大学(247027)
学院(244440)
研究(91155)
(87780)
经济(85452)
管理(79729)
理学(66216)
中国(65290)
理学院(65253)
管理学(63857)
管理学院(63375)
(56305)
科学(54188)
(47765)
(47086)
(43966)
师范(43604)
研究所(42773)
(40851)
教育(39720)
中心(39203)
(38979)
北京(37201)
师范大学(35555)
财经(35334)
技术(35125)
(32788)
(32606)
业大(32168)
(31922)
基金
项目(144832)
研究(115495)
科学(112982)
基金(98127)
(85185)
国家(84256)
科学基金(69052)
社会(66981)
教育(62855)
社会科(62788)
社会科学(62770)
(58444)
编号(52153)
(51650)
基金项目(50287)
成果(47660)
自然(42100)
自然科(41092)
自然科学(41073)
课题(40811)
资助(40754)
自然科学基金(40286)
重点(34669)
(34152)
(33882)
(31650)
项目编号(31160)
(30721)
规划(29762)
教育部(29421)
期刊
(107732)
经济(107732)
研究(89040)
教育(69590)
中国(67755)
学报(40351)
(36816)
(35427)
科学(34723)
管理(32655)
大学(31337)
学学(27441)
技术(26739)
农业(23377)
(23009)
金融(23009)
职业(20509)
财经(19139)
经济研究(17295)
业经(16905)
(16715)
图书(15086)
(14430)
论坛(14430)
问题(14395)
(14051)
技术教育(13576)
职业技术(13576)
职业技术教育(13576)
(12448)
共检索到408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等菊  
事物发展常因果相随,其因可考、其果可循。2019-2021年实施的社会扩招专项是高职教育近20年来经历的一次重大改革,面对诸多挑战,其凭借制度的吸纳力、整合力和执行力,不仅助力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普及化阶段,而且形成了多主体纵横联动的运行机制和“学校—社会学区”教育联管模式。同时,从结构、认知和文化等维度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制度框架与实践基模,即引导建立了广泛参与的终身学习协同发展机制,树立了基于“适用性”的职业教育质量理念,激发了以生为本的“课程超市”设置思维,从多向度驱动学习者的本体实践能力,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终身学习体系的全面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革  华南  
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没有和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本科教育区别开来,没有形成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特色。构建以终身教育为体系的高职教育是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国外的职业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文章从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的相关职教经验出发,阐述了我国可以从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及评价机制几方面来促进高职教育向着终身教育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邢春冰  
农村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迁移到城镇地区的概率更高,选择性迁移在扩大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同时也激励农村居民进行教育投资,并可能提高未迁移人口的教育水平。大学扩招意味着农村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迁移概率增加。实证结果表明,扩招对农村居民教育投资有激励作用,使农村高中生比例上升;城镇地区大学生比例增加的幅度远高于农村地区,这主要是农村居民考取大学后迁往城镇地区的结果。选择性迁移和教育扩展导致城乡居民教育差距上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三年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近一倍;毛入学率提高到13.3%,满足了大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增加了高层次人才及紧缺学科、专业人才的供给量;带来全社会的高等教育总投入大幅度增长,高教投资、消费与经济联动发展;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升学率大幅度提高;为构建各类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提供了空间;促进了一批地市高校的组建,推动了高校布局重心的下移。●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增长与高等教育事业规模扩张的同步增长: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投入与招生规模的同步增长;高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与招生规模的同步增长;高校生均固定资产与教学仪器设备与招生规模的同步增长。●引发了政府主导的三大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办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继安  陈志文  李马英夏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今年将扩招100万人,成为两会关于教育的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中央政府此举旨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根据政策设计,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将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一道,成为扩招的生源。从高职大扩招作为社会治理的政策工具的视角,对该项政策的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探讨此举对我国高职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体系的整合与发展的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高职院校扩招既是新时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实践中,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间既有目标相容性,也存在矛盾与冲突。改革与建设的关键问题是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频共振,深化多元利益主体合作教育,协同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丰  马联合  
百万扩招后,高职生源类型的多样化对原有教学秩序和教学类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文章通过对山西省4所高职院校扩招学生入学前的学生情况、学习背景、学习动机和入学后的学习投入、校内教育、实习实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山西高职扩招存在学生生源单一、学生学习动机不强、高校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为切实推进高职扩招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改变招生思路,加强扩招政策宣传;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丰富教学手段,适应扩招教学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祝成林  张宝臣  
面对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国家做出高职教育扩招的重大决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教育扩招受到政府逻辑、学校逻辑、企业逻辑和家庭逻辑四种制度逻辑的共同作用。在多重制度逻辑的博弈中,各个行为主体出于保护既得利益或获取更多利益的需求,容易出现高职教育扩招的"共谋行为",进而导致高职教育质量陷阱,加剧结构性失业的风险,理应规避。针对相互交织的制度逻辑关系网,实施高职教育扩招的建议包括主体观念变革、教育制度创新、增加经费投入、关注质量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文富  
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的战略举措,将推动高职教育进入大改革大发展的新时代,"大扩招"与"高质量"正在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基调。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亟待更好厘清"质量",树立"客体性状"与"主体需要"兼顾、立德树人与服务国家并重的综合质量保障理念,引导推动高职院校聚焦保障内容、保障主体、保障方式以及保障成效等,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新型质量保障体系,以实现高质量的大扩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钰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形成了注重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高职"本科+技师"与专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学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梳理出高职教育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现状及特点,进而对黄河水院"教·学·练·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特点进行探索,以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提供操作性的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小军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针对当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硬件不充足、体系构建不完备等主要问题,探索以人为本位,以技能维、技术维和素养维三个维度为取向,具有实训室、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四层结构,形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与岗位技能四层递进能级,构建具有高职教育职业性、生产性与实践性特色的、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宗礼  张科丽  
基于学习成果的高职教育学分制以学习者实际获得的学习成果为衡量依据,强调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该学分制由单元学习成果、职业资格描述、谅解备忘录和学习协议、确定学分四个要素构成,可以实现对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学习时间所获学习成果的认证、转换和积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宗礼  张科丽  
基于学习成果的高职教育学分制以学习者实际获得的学习成果为衡量依据,强调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该学分制由单元学习成果、职业资格描述、谅解备忘录和学习协议、确定学分四个要素构成,可以实现对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学习时间所获学习成果的认证、转换和积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刚  
构建新三年上海地方税体系的思考李刚1995年起,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将在1994年“分税”的基础上全面步入正轨,逐步走向规范,上海国民经济能否在较高基数上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也将在新三年得以充分检验。建设上海的地方税体系,既是上海对巩固、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