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2)
2023(2254)
2022(2022)
2021(1938)
2020(1810)
2019(4214)
2018(3751)
2017(6957)
2016(3954)
2015(4753)
2014(4929)
2013(4426)
2012(4086)
2011(3485)
2010(3615)
2009(2887)
2008(2747)
2007(2442)
2006(2092)
2005(2021)
作者
(9205)
(7423)
(7265)
(7085)
(4784)
(3580)
(3505)
(2941)
(2940)
(2746)
(2511)
(2509)
(2430)
(2382)
(2376)
(2328)
(2223)
(2210)
(2166)
(2129)
(2064)
(1929)
(1878)
(1774)
(1761)
(1745)
(1725)
(1660)
(1577)
(1457)
学科
(11978)
经济(11969)
管理(7042)
理论(6121)
(5470)
企业(5470)
(5013)
中国(4916)
教学(4646)
教育(4379)
方法(4333)
文化(3711)
学校(3688)
学法(3386)
教学法(3386)
关系(3194)
业经(3091)
学理(3001)
学理论(3001)
地方(2931)
技术(2773)
(2531)
经济关系(2491)
对外(2485)
数学(2461)
(2423)
政治(2378)
高等(2377)
(2373)
思想(2365)
机构
学院(50661)
大学(41769)
职业(15354)
研究(15214)
(14102)
经济(13654)
技术(13330)
管理(13170)
职业技术(11321)
技术学院(11055)
理学(10752)
理学院(10565)
中国(10181)
管理学(10172)
管理学院(10069)
(9861)
(8837)
科学(8800)
(8413)
师范(8364)
(7578)
(7471)
(7409)
教育(7117)
研究所(6560)
师范大学(6495)
中心(6413)
北京(6323)
(5572)
财经(5512)
基金
项目(29467)
研究(27037)
科学(23049)
基金(17759)
教育(16367)
(14625)
国家(14422)
编号(14319)
(14264)
社会(14120)
社会科(13200)
社会科学(13197)
科学基金(12184)
成果(11757)
课题(11603)
(11417)
(10873)
基金项目(8924)
规划(8010)
项目编号(7859)
重点(7672)
资助(7499)
(7431)
(7243)
(7020)
自然(6817)
(6742)
自然科(6678)
自然科学(6676)
研究成果(6637)
期刊
教育(19910)
(17662)
经济(17662)
中国(15485)
研究(14736)
职业(10623)
技术(9243)
技术教育(6901)
职业技术(6901)
职业技术教育(6901)
学报(6391)
管理(6116)
(6033)
科学(5521)
大学(5481)
(5290)
论坛(5290)
(4735)
学学(4673)
图书(3778)
职教(3738)
书馆(3154)
图书馆(3154)
农业(3135)
财经(3014)
经济研究(2958)
(2927)
金融(2927)
(2699)
(2589)
共检索到79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陆益  
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是我国国力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以至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无不蕴含着以"文"化人的思想与实践,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流高职院校的独特魅力和品牌形象。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有着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化"教育的文化特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之要,重在强化其文化特征,涵养其文化底蕴;高职院校只有具备明确的文化使命、不凡的文化魅力、强劲的文化实力、充沛的文化活力等文化特征,才能真正成为一流的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荃  李萌仕  
以"双一流"视角审视我国高职院校建设,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对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双一流"的目标和理念建设高职院校,有助于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社会信任感、经济支撑度和国际影响力。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加强院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双师"素质,全面推进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和高职院校的一流专业建设,以期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产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绪军  苏霄飞  
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引领带动已成为职业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新时期高职院校阶段性发展的自我需求三个层面分析了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性。对此,一流高职院校要务实创新,以产出标志性成果为目标;要服务地方,突出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叶华  
从高职教育发展进程梳理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发展路径:办学特色发展;开放教育发展;人才的全面发展;专业群协同发展;多渠道师资发展;塑造文化底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樊明成  
高职院校有着与传统大学不同的评价标准,也可以依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等因素确立建设地方一流、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目标,并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水平、人们认识和研究高职教育的水平等把"一流"的目标定位于著名的院校、排名前列的院校或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买琳燕  
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既是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策略,其可提高院校建设的基础,推动院校建设与国际标准接轨,激发院校办学的新活力等。而在国际化进程中推进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更是一个价值导向优先于技术实施的过程,需要借助国际化的整合力量在价值目标、价值尺度及价值取向上进行灵活的理性规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一些高职院校提出了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思考和建议,以此回应关于"示范验收后高职院校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困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并以工程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加以大力推进,以此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彰显高等教育强国和职业教育大国的实力和水准,推进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实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祥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内部和外部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处理好院系谋划与学校顶层设计的关系,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和学科生态的关系,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学科、人才与体制机制的关系,学科规划、实施与评价的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学斌  
在当前我国"职教强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过程中,亟需加快一流卫生高职院校建设步伐。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凸现发展优势,以一流为目标、以特色为抓手、以服务为基础、以合作为动力、以品牌为杠杆,不断提高卫生高职教育供给侧的质量效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洪渠  彭振宇  张一婵  
世界一流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性目标,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一流高职院校是指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卓越的教学水平、世界一流社会声誉的优质高职院校。这一命题可以从政府、学校、市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市场的视角来看,世界一流高职院校具有九大共同特征。要创建世界一流高职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伟  
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对增强高等教育吸引力以及加快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办学定位是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在一流高职院校创建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引领性作用。实施一流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就应在把握一流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科学意蕴的基础上,全新审视当前一流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模糊不清、千遍一律、角色错位等三类问题,提出一流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确定的基本遵循,即包含法治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实践依据在内的四大确立依据,以及职业性和教育性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立生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高职教育领域激烈竞争,高职院校必须把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院校作为"十三五"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全面素质教育推动行动、社会服务功能拓展行动、创新师资团队引育行动、文化魅力校园升级行动、融会国际开放办学行动、民主治校提质增效行动,提高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打造高职教育一线"品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管晨智  管友桥  
"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并以此为基础来实现一流的社会服务。教学与科研建设的主力军就是教师,教师只有同时具备良好的教学、科研的态度与较高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才可真正实现具有实质内涵的"双一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洪渠  
在工业技术经济的推动下,一批定向于实际工作、体现职业特殊性的适用性技术型的世界一流的5B类短线高等教育的大学应运而生,与之对应的中国高职院校,一直在经济建设、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未来中国"精品制造"、"人力资本"强国进程中,特别需要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职院校。本文基于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逻辑,运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归纳提炼世界一流高职院校的十大要素:一流的结构功能设计、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一流的专业、一流的教学资源库、一流的校企合作、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大学文化,并对其内涵标准一一分析,以供同类研究参考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添妙  朱厚望  
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校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扩展与延伸,是职业教育适应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举。高职院校一流专业建设有其政策逻辑,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延续与创新;有其现实逻辑,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打破高职院校身份固化的利器,职业教育发展的牵引;有其理性逻辑,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运行机制上具有典型特征。为促进一流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可在专业协同发展、完善高水平培养体系、构建本土建设模式以及打造一流专业文化体系等方面着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