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0)
2023(15611)
2022(13468)
2021(12775)
2020(10807)
2019(25062)
2018(24554)
2017(47221)
2016(25667)
2015(29059)
2014(29293)
2013(28357)
2012(26275)
2011(23535)
2010(23942)
2009(21665)
2008(21787)
2007(19578)
2006(17012)
2005(15295)
作者
(70983)
(59264)
(59100)
(56633)
(37908)
(28508)
(27278)
(23080)
(22466)
(21788)
(20038)
(19924)
(18995)
(18680)
(18587)
(18521)
(18057)
(17509)
(17138)
(17077)
(14779)
(14580)
(14521)
(13730)
(13399)
(13338)
(13326)
(13244)
(11971)
(11770)
学科
(102184)
经济(102079)
管理(76472)
(73139)
(62165)
企业(62165)
方法(46849)
数学(40007)
数学方法(39395)
(29166)
(28672)
中国(27183)
业经(22865)
地方(20341)
理论(20327)
(20308)
(20041)
(19724)
贸易(19713)
(19144)
农业(18642)
(18577)
财务(18510)
财务管理(18462)
企业财务(17486)
技术(16922)
(16615)
(16290)
(16062)
银行(16032)
机构
学院(363235)
大学(356502)
(146400)
经济(143176)
管理(140030)
理学(120146)
理学院(118875)
管理学(116705)
管理学院(116009)
研究(115680)
中国(88262)
(74425)
(70775)
科学(68454)
(56954)
(56566)
财经(55518)
中心(54740)
(54364)
研究所(51100)
(50215)
业大(49499)
(47804)
师范(47358)
北京(46576)
(45229)
经济学(44336)
技术(42659)
农业(42350)
(42196)
基金
项目(234525)
科学(185439)
研究(177919)
基金(167825)
(144064)
国家(142792)
科学基金(123761)
社会(110346)
社会科(104493)
社会科学(104464)
(93828)
基金项目(87836)
教育(85577)
自然(78909)
(78151)
自然科(77072)
自然科学(77050)
编号(75761)
自然科学基金(75681)
资助(69042)
成果(62046)
重点(53388)
课题(52985)
(52474)
(50696)
(49596)
创新(46081)
项目编号(45693)
教育部(45689)
(45264)
期刊
(162333)
经济(162333)
研究(105530)
中国(72437)
(57326)
管理(52415)
学报(50290)
教育(49663)
(48617)
科学(47449)
大学(39366)
技术(36954)
学学(36581)
(32999)
金融(32999)
农业(32639)
财经(27328)
业经(27112)
经济研究(25903)
(23540)
问题(21192)
(18187)
图书(18107)
技术经济(17960)
(17636)
职业(17576)
统计(16968)
(16820)
(16695)
论坛(16695)
共检索到539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锋  
根据国家政策对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推动及对职业院校提升管理水平的现实要求,基于高职教育的跨界属性、高职院校的治理目标以及一流高职院校的内涵、特征与院校治理机能间的关系,从权变理论视角,构建了一流高职院校的治理策略模型,提出了包括建构长效化开放型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扁平化动态型的内部组织体系、培养灵活化高素质型的管理服务队伍以及形成以人为本的工作机制和校园文化等的治理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治理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翠兰  
建设一流专业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任务的核心基础,也是基于自身属性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推动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建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要从经验采集、目标设定、合作伙伴选择及举措设计与推进等方面综合考虑。据此,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六个策略,即凸显立德树人、坚持校企融合、重视团队建设、注重模式创新、实施课程延展、把握监控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嵘嵘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已成为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尽快扭转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劣势的局面,文章在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现状基础上,指出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其科研能力的构成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培养与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若干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文胜  何兴国  梁宁森  
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诉求,体现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对优质职教资源的需求,也源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从教育产出的角度来看,一流高职院校的内涵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一流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声誉和美誉度。为此,可以从强化产业贡献力、提升城市服务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同行辐射力等四个方面加强一流高职院校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振祥  储节旺  
[目的/意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给区域内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为高等院校的知识协同创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及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新的局面。[方法/过程]以长三角“双一流”高校为对象,构建了“双一流”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较为客观的熵权TOPSIS模型设置指标权重、测算各“双一流”高校2013-2017年的知识创新能力,并以长三角一体化为视角,分析提升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对策。[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一流高校相对于一流学科高校而言知识创新能力更强;各高校的知识创新投入、产出能力不相匹配;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最突出的特征是创新能力差距悬殊,并且呈现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最终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产生高校知识创新的“马太效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策略:在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提升“双一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协同一体化发展。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促进知识创新协同一体化的高校知识创新生态系统,并从转变知识创新观念、制定发展规划、建立高校知识创新联盟这个三个方面提出高校知识创新协同一体化发展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时彬  
在"十一五"后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扩大办学规模向提高办学质量转变,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快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培养和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大潮的推动下,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校建设和一流专业群建设也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发展的政策推动轨迹入手,厘清专业群发展脉络,分析一流专业群的四大显性特征及一流性缺失的成因,并从一流专业群生成机制、建设机制、管理机制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建设的推进策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林  于红  郑潇  
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而"双一流"建设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考察"双一流"建设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区域发展异质性。研究发现:(1)"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效果较明显,其中服务社会子系统贡献最大,但内涵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发展不充分现象犹存;(2)"双一流"建设并未有效缓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区域失衡问题,东部内部、东-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程度尤为突出,区域间不平衡是主要成因;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分布均存在东强中西弱的"撕裂现象"。鉴于此,应分类推进"双一流"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引导高教资源流向中西部;优化"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需求、争创世界一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爽  李洪伟  
在努力建设"双一流"图书馆的背景下,为保证图书馆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需要重视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能力的完善,不断创新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在图书馆服务的具体实践,对其进行几方面阐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忠海  饶亚娟  
由于高职院校领导者缺乏领导权变而导致当前高职院校行政领导方式在思想观念、决策、政策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滞后,要改变这种滞后的现状,需要领导者以领导权变理论做导航,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领导的政策水平,提高管理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跃  
依法治校不仅是高等教育加速发展、强化改革、推动制度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的核心要点,更是依法治国方针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只有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才能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文章结合《决定》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阐述了推进依法治校的意义,分析了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依法治校的推进及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提出了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胥郁   曾娅妮  
构建跨专业组织是高职院校回应社会现实问题重大关切,推进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结构化访谈和跨专业行为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跨专业研究仍处在创建和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跨专业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跨专业活动文化氛围和产学政研合作关系等特征要素对科研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特征水平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显著高于低特征水平院校。据此,高职院校应精准定位组织目标,科学布局跨专业组织发展;加快组织结构变革,构建高效的跨专业组织运行机制;营造支持性组织环境,激发跨专业组织创新活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道光  
阐述了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思想及方法,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由此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策略及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明星  
文章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五个基本组成要素分析得出,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表现为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设施设备功能单一、技术资源市场脱节、服务时间投入有限、服务对象参与不够。分析表明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策略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服务动力;沟通双边信息,挖掘服务潜力;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洪渠  彭振宇  张一婵  
世界一流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性目标,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一流高职院校是指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卓越的教学水平、世界一流社会声誉的优质高职院校。这一命题可以从政府、学校、市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市场的视角来看,世界一流高职院校具有九大共同特征。要创建世界一流高职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