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84)
- 2023(22000)
- 2022(18875)
- 2021(17701)
- 2020(15258)
- 2019(35022)
- 2018(34899)
- 2017(67018)
- 2016(36904)
- 2015(41940)
- 2014(41648)
- 2013(40674)
- 2012(37531)
- 2011(33820)
- 2010(34392)
- 2009(31867)
- 2008(31662)
- 2007(28622)
- 2006(24966)
- 2005(22171)
- 学科
- 济(142560)
- 经济(142370)
- 管理(109646)
- 业(102635)
- 企(87052)
- 企业(87052)
- 方法(66189)
- 数学(57234)
- 数学方法(56316)
- 财(40676)
- 中国(39203)
- 农(38480)
- 学(32380)
- 业经(31978)
- 制(31727)
- 地方(28064)
- 理论(26218)
- 务(25529)
- 财务(25421)
- 贸(25403)
- 贸易(25387)
- 财务管理(25359)
- 农业(25040)
- 技术(24719)
- 易(24597)
- 银(24175)
- 银行(24097)
- 企业财务(24011)
- 融(23149)
- 金融(23140)
- 机构
- 大学(521822)
- 学院(518232)
- 济(201801)
- 管理(198799)
- 经济(197179)
- 研究(172864)
- 理学(171195)
- 理学院(169228)
- 管理学(165650)
- 管理学院(164714)
- 中国(130698)
- 京(111869)
- 科学(108737)
- 财(97541)
- 所(88077)
- 农(87791)
- 研究所(79862)
- 中心(79391)
- 江(79332)
- 业大(79246)
- 财经(76575)
- 北京(70800)
- 范(69350)
- 经(69340)
- 农业(68844)
- 师范(68589)
- 州(63426)
- 院(63042)
- 经济学(60957)
- 技术(57210)
- 基金
- 项目(347076)
- 科学(271611)
- 研究(251529)
- 基金(249460)
- 家(218223)
- 国家(216404)
- 科学基金(185187)
- 社会(155773)
- 社会科(147442)
- 社会科学(147402)
- 省(137398)
- 基金项目(130971)
- 自然(121938)
- 自然科(119155)
- 自然科学(119122)
- 教育(118619)
- 自然科学基金(116972)
- 划(115402)
- 资助(104471)
- 编号(102917)
- 成果(85296)
- 重点(78165)
- 部(76077)
- 创(72925)
- 发(72901)
- 课题(72658)
- 创新(67817)
- 科研(66729)
- 大学(65320)
- 教育部(65033)
- 期刊
- 济(221358)
- 经济(221358)
- 研究(151889)
- 中国(108388)
- 学报(86801)
- 农(78815)
- 财(78116)
- 科学(76579)
- 管理(74936)
- 教育(66775)
- 大学(65895)
- 学学(61256)
- 农业(53240)
- 技术(47734)
- 融(46634)
- 金融(46634)
- 财经(37816)
- 业经(35921)
- 经济研究(35502)
- 经(32370)
- 业(28916)
- 问题(28453)
- 图书(28445)
- 统计(25853)
- 版(25834)
- 技术经济(25299)
- 科技(24852)
- 策(23849)
- 理论(23813)
- 商业(22268)
共检索到774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立超 姚昊
随着博士后引进规模扩大化、聘任类型多样化和管理实践差异化,促进博士后科研创新成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后展开问卷调查,剖析博士后科研创新支持体系的静态要素结构以及动态运作机理。结果发现,一流高校博士后科研创新支持体系的协同性功能不足,学术环境的支持水平明显低于管理制度、组织支持和科研效能感,留任难度大、经济支持力度弱、心理疏导匮乏是制约博士后科研创新的“短板”。在支持体系的运作机制方面,表现出“学术环境→管理制度→组织支持→科研效能感→科研创新”这一由外而内、从宏观到微观的“链式”传递效应,管理制度在学术环境影响组织支持时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支持在管理制度影响科研效能感时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建议从净化学术生态环境、疏通职业晋升通道、强化经济与心理支持、激发科研效能感等方面入手,完善博士后科研创新支持体系的实践运作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立超 姚昊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的实证调查数据,采用OLS回归、夏普里值分解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高校组织支持体系对博士后科研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导师指导与科研交流平台的供给相对丰富,但科研经费资助短缺、心理疏解机制欠缺、出站考核要求较高、留任晋升难度过大是组织支持要素的“短板”;组织支持有助于激发博士后科研创造力,其中成果奖励、导师指导对科研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导师指导、出站要求也能正向影响科研创造性人格;在组织支持要素中,导师指导对博士后科研创造性思维与人格差异的贡献度最高;科研投入在组织支持影响科研创造性思维、科研创造性人格的过程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完善博士后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动态调整课题资助比例;疏通博士后留任与晋升渠道,构建“牵线搭桥”职业保障机制;搭建学术指导系统,提升科研参与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小天 彭小宝 刘继安 赵文华
大科学时代来临,科技创新模式开始转向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有组织科研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研创新团队成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从师承效应、培养机制、科研目标设置、构成结构、考核晋升机制、学术流动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七个方面对当代物理学领域3个顶尖团队进行具体案例阐述,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一流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机制模型,形成可供其他团队借鉴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打造更多一流科研创新团队有所裨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胜连 黄立军 张丽颖 陈云良
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型产业绿色绩效评价体系的二阶理论模型,提出了18条假设条件;利用AMOS 7.0软件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剔除3个不显著指标后,获取了一套有效的评价指标及根据总体影响效果测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值。提出三点建议:1重利润的同时,要看外部不经济补救成本;2生态环境的发展是绿色财富;3社会环境的发展是人文财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霄 胡军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创新展开分析,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特征,在综合分析了国外有关企业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中小企业基于社会资本的创新理论,在传统创新理论解释变量集中加入了企业规模,并区分了社会资本构成的两大因素: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SEM),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结构测量和机理分析,认为:(1)中小企业的创新结构和知识管理水平受到结构性、认知性社会资本和企业人力资本的综合影响;(2)中小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既直接地、又通过影响企业的结构化社会资本间接地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示出社会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炳成 李洪伟
目前大部分关于绿色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探讨都是定性的,对于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产品创新的步伐。通过由20位制造企业的总经理与技术经理参加的焦点小组访谈,形成了绿色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初步问卷。然后对220家制造企业进行了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09份。用SPSS13.0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了7个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因子,分别是企业、国家法规、消费者意识、政府资助、消费者收入、市场和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7个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AMOS7.0检验了相关因子间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市场因子与国家法规因子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作用显著,消费者收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海燕 曹华伟
为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军民融合科研创新影响因素,在分析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资料,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现阶段高校军民融合科研创新发展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军民融合科研人才支撑、军民融合科研创新的激励政策、军民融合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对我国高校军民融合科研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彬 黄韬
二阶段理论:外商直接投资新的分析模型吴彬黄韬(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自FDI理论创始至今,占主流地位的理论几乎都是以发达国家的垄断性大企业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构筑理论体系。可以说,这些理论确实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的FDI,也为后人研究FDI奠定了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骅 谢科范
将科技保险实施效应引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之中,并将原有科技环境细分为培育性科技环境与自发性科技环境,以科技保险作为衔接宏微观科技环境的桥梁。运用我国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之一的武汉市科技保险实施中的相关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两类科技环境与科技保险实施效应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三者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联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超群 王立群
本文从供给侧视角的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和创新、管理制度五大要素入手,选取1978-2016年全国统计数据利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对粮食价格影响最大且具有直接的正效用,资本对粮食价格具有直接的负效用,劳动力、技术和创新、管理制度对粮食价格有间接效用。结合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背景,从转变粮食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科学管理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士荣
20多年来,博士后政策在我国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产生出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分析其制定过程有重要的意义。博士后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过程,是多种价值、利益和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运用理性分析、多源流分析和精英理论模型进行多层面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我国博士后政策制定的内涵和本质。
关键词:
博士后 博士后政策 政策制定 模型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张丽
通过建立科研实践影响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模型,研究发现,参与科研实践是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着力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的广度、深度、动机能直接正向影响其创新能力;导师科研指导、科研团队氛围会间接正向影响其创新能力。要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增强其科研实践参与的多样性、系统性和内生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杜婷 庞东
在中国当前的转轨经济体制中,投资的自发性波动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本文通过不同的趋势分解方法,采用谱分析方法、互相关系数和Granger指标等描述了中国投资波动的典型事实,并利用二阶加速模型对投资波动形成的内生机制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关键词:
投资 波动 典型事实 内生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毅 于洋 杨明 管延芳 赵双剑 王雪丽 张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否用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供的优质金融创新资源,是激发农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农产品价格市场化和推进乡村振兴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理论,利用有效问卷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了农村金融创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创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通过提高可用资本,间接降低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营成本,最终提高了其经营绩效。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在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质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的同时,还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加强物权融资机构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推进农村金融内涵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彦 陈悦 曹贤忠 付全胜
基于知识生产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2012—2016年上海17家高校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处于科研创新效率最优状态的高校数量较少。除上海大学之外,上海市属高校科研要素投入不足限制了其科研创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亦导致了市属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距。其次,影响因素Tobit模型回归表明,当前上海高校总体处于人力资本"稀缺"、物资资本"丰裕"的发展阶段,未来上海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提升需要将视角转向依靠人力资本积累上来;同时,物质资本对科研创新效率的倒"U"型影响已经显现,资本拥挤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