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6)
2023(15628)
2022(12866)
2021(12344)
2020(10084)
2019(22897)
2018(22272)
2017(42001)
2016(22190)
2015(25070)
2014(24502)
2013(23790)
2012(21344)
2011(18347)
2010(18261)
2009(16396)
2008(16023)
2007(13967)
2006(11802)
2005(10194)
作者
(58351)
(48880)
(48278)
(46183)
(30749)
(22842)
(22046)
(19053)
(18556)
(17250)
(16355)
(16342)
(15239)
(15166)
(15038)
(15024)
(14554)
(14319)
(13953)
(13883)
(11872)
(11798)
(11741)
(11220)
(11023)
(10660)
(10647)
(10608)
(9739)
(9627)
学科
(83220)
经济(83125)
管理(75705)
(66457)
(57979)
企业(57979)
方法(36779)
(35233)
数学(31298)
数学方法(30836)
(23818)
中国(23675)
业经(20963)
(19628)
财务(19560)
财务管理(19499)
(19145)
企业财务(18528)
地方(17925)
理论(16213)
(15441)
农业(15058)
(14478)
(14262)
银行(14239)
财政(14031)
技术(13775)
(13635)
(13365)
(13208)
机构
学院(290876)
大学(287679)
管理(117229)
(116516)
经济(114070)
理学(100014)
理学院(99060)
管理学(97414)
管理学院(96838)
研究(90767)
中国(71361)
(62780)
(59393)
科学(53678)
财经(45913)
(44834)
中心(43991)
(42860)
(42241)
(41733)
业大(40311)
研究所(38413)
(36728)
北京(36411)
师范(36293)
经济学(35430)
(35304)
(34402)
财经大学(34028)
技术(32770)
基金
项目(200368)
科学(158933)
研究(151719)
基金(144575)
(124568)
国家(123480)
科学基金(107836)
社会(96485)
社会科(91577)
社会科学(91556)
(80063)
基金项目(75668)
教育(70983)
自然(67584)
(66059)
自然科(66054)
自然科学(66033)
自然科学基金(64835)
编号(62175)
资助(57700)
成果(49885)
重点(45007)
(43955)
(43580)
课题(43250)
(43118)
国家社会(40294)
创新(40138)
项目编号(38953)
教育部(38567)
期刊
(128354)
经济(128354)
研究(85112)
中国(62643)
(55479)
管理(47341)
学报(41660)
科学(38473)
(38122)
教育(36362)
大学(33570)
学学(31378)
技术(29877)
农业(25832)
(25824)
金融(25824)
财经(22902)
业经(22472)
经济研究(20983)
(19837)
问题(16126)
财会(15282)
会计(14924)
(14817)
(14436)
技术经济(13698)
图书(13617)
商业(13076)
科技(13060)
现代(12933)
共检索到439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理达  
传统财务管理忽视了产业链上各链环之间的交互作用与贯通效应,遮蔽了隐匿其中的潜在价值空间,难以实现对产业链大循环的支撑。鉴于此,本文结合“对标行动”,研究新发展格局下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生成逻辑、基本架构及其助力畅通产业链大循环的实践路径,认为央企与国有重点企业可通过构建“理念—技术—管理”三元协同的框架体系重塑财务管理边界,依托智能财务转型增强财务数据的价值赋能作用,通过管理会计工具创新提升产业协同创新水平,通过引入“关系契约”治理模式优化风险控制效率,并通过财务资源优化配置增强财务管理对产业链大循环的战略引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秋东  
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步伐,这也是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决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产权和资本运作管理、核算报告管理、司库管理、数智和财务共享体系建设、风险管控等,打造一流财务的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配置资源、管控风险“六大核心能力”,构建与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相匹配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公司更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志成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不仅仅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政策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必由之路。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设包括“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等方面,其中财务世界一流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集团化企业是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针对集团化企业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文章提出了“一体、两翼、三保障”的集团化企业建议性未来财务框架。一体是“以战略规划制定与落地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两翼是“以合作与监督守住风险管理的底线、以服务和赋能追求价值创造的目标”,三保障是“以效率为导向的智慧转型、面向未来的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导向的管理评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磊  刘欣  杜莉  
高校财务治理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治理结构科学化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结构及其运行对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剖析了高校"双一流"建设所面临的财务治理问题,着重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外部成因和内部成因,提出了解决路径建议,即政府应变过程管理为绩效管理、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回归总会计师制度、健全社会参与监督机制。高校应理顺校内财务治理关系、完善校内财务治理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兆学  
人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本原,作为提供价值创造劳动力的人,应然就是价值创造的根本,因此以促进价值增值为本质属性的财务管理有必要从现行的物本财务管理向人本财务管理转变。通过梳理学者的观点和分析实务界的做法发现,存在“非劳动创造价值”“人力资本不能量化”“谁出资、谁所有、谁控制、谁受益”等认识盲区。基于此,在明确人本财务管理的含义及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对人本财务管理促进价值增长逻辑进行分析,建议构建一条“明确人力资本价值能够量化认知→推进人力资本产权确认及参与收益分享认同→寻找志愿企业开展人本财务管理实验检验”的实践路径,以使人本财务管理能够通过实践检验得以推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超  
财务共享是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通过高标的管理模式、高效的流程应用以及高速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数字集中和信息统一的优势,源源不断释放系统、平台、数据新动能,成为财务数智体系搭建的驱动力。中国石化财务共享开始建于2013年,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个核心技术的推动下,开展数字化转型,利用智能化技术将业务与财务等经济活动有机融合,在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世界一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庆龙   黄恩璇  
目前企业仍存在数据标准统一程度不足、数据资产入湖进展缓慢、数据平台建设水平不高、数据服务应用较为单薄、数据治理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对于全生命周期治理体系、激活数据价值的要求。对此,财务部门应在正确认知数据治理基本概念和框架的基础上,明确财务数据治理的定义、范围界定及职责定位,基于业财融合的闭环逻辑,从夯实财务标准体系管理、进行业财数据资产盘点、系统开展数据标准建设、推动业财数据资产入湖、搭建企业级别数据平台、完善数据治理保障机制五大方面入手,构建一套系统化的数据治理方法论,助力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泳泽   胡鹏  
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应对复杂外部环境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基础环节的堵点总结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现实约束,并在剖析新基建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解析新基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认为:第一,新基建不仅包含传统基建的基础性、公共性和通用属性,在技术特征上,新基建的前沿技术应用性更强、技术更迭更快。在功能特征上,新基建具有更强的带动功能和平台功能。在行业特征上,新基建更具协调性和包容性。第二,在畅通生产环节的循环中,新基建不仅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要素支撑,而且可以促进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在畅通分配环节的循环中,新基建不仅可以全方位优化要素流动,深度弥合数字鸿沟,而且可以为创业就业提供条件,缩小收入差距。在畅通流通环节的循环中,新基建可以促进劳动要素流动,打破市场分割,降低商品流通成本,为加快形成统一大市场提供要素支撑。在畅通消费环节的循环中,新基建不仅可以激活潜在需求,创造更多需求,而且可以强化公共服务,提高消费意愿。第三,新基建不仅打通了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堵点,而且可以发挥生产与分配的相互促进效用,消除要素与产品流通障碍促进生产,加强生产与消费环节精准匹配对接。新基建畅通国内大循环,应从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实践、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激发市场需求和多部门协同等方面着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汤谷良  
党的二十大提出,国有企业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通过详细解读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阐释了“中国式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命题在制度上具有大格局、大财务、大经营、大管理、大数据、大生态六大特征,并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主体、目标等11个维度,提出了中国式财务管理体系的理论主张。结合案例实践,提出中国企业应加快构建个性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体系,按照新发展格局要求再造财务组织架构与管理流程,设计出能够对接战略、监测经营并展现企业价值的财务模型,以及加快司库体系建设以优化集团资金配置效率并防范潜在风险,以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中国式财务管理体系的制度逻辑、理论主张和实操策略既是践行“四个自信”的有效助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企业财务管理学科上的解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冰莹  董维春  
回答何为学科成长、如何成长为一流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双一流"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理论前提。学科成长有其内在"生成"逻辑与外在"建成"逻辑。实然层面,中国大学学科成长以政府和大学为践行主体,体现"建成"逻辑的强制输入;应然层面,学科的知识建构和社会建制过程表明:大学学科成长有其内在"生成"逻辑。学科建设思维从分析重构向系统整合的转变,是"建成"逻辑向"生成"逻辑转变的重要渊源。在澄清两种逻辑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平衡是一流学科成长的基本思路。转变思维范式,尊崇成长规律,孕育独特性资源成为世界一流学科成长的必然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永妍  温素彬  
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央企业要建立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必须首先建设起一支具备优秀数字化能力的一流财务管理团队。针对这一问题,从团队梯度与异质性的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一流财务管理团队所应具备的数字化财务人才的类型,在明确人才培养层次、重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培养困境,提出“课题引领+跨类协同+校企共赢”的培养模式,并从体制机制、流程管理、导师建设、考核评价、产业学院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怡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剧,财务管理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文章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结合财务工程魔方与目标管理法提出了5S管理创新,并对徐工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5S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5S管理体系"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管理模式,能够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保障企业高速平稳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燕杰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需要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支撑。通过进行财务管理变革的SWOT分析,并尝试搭建创建科学合理财务管理体系的理论框架,从目标、原则出发,探索变革的总体思路与具体路径,并分析了万华化学的财务管理变革实践案例,以期为相关企业管理者提供变革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玲玲   赵光辉  
面临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中国经济循环重心由国际导向转向国内导向的二重变奏,新发展格局要求交通运输具有新发展新思维新举措,并赋予智慧交通新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任务。在“大流通”观下,智慧交通之于新发展格局不仅具有顶层设计层面的技术禀赋效应,由技术禀赋带来的高渗透性也推动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智慧交通既能够从提振内需的“运”效应、技术赋能的“流”效应、提质降本的“链”效应以及板链拉动的“环”效应等层面高效助推国内大循环,也能够借助技术优势以及交通运输的服务能力,完成某一个产业链或价值链的闭环,助力乡村“小微循环”。对此,应运用智慧交通技术,不断拓展和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融合创新;不忽视“小微循环”的畅通,借助国内制度优势,以智慧交通模式应用场景开发、拓展为方式,激发和形成更多“小微循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克智  王斌  
金融危机催生了人们对"西化"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反思与自省。西方经典财务管理内容体系以资本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有效"和"自组织管理系统"的存在为逻辑前提,并假定存在"市场—组织"间互动式的作用传递机制,而这些逻辑前提和假设在当下中国并不完全具备。因此,国内理论界的西化做法可能并不完全可取,建立中国的财务管理内容体系已提到议事日程并将努力达成共识。文章认为,中国式财务管理体系需要:完整理解财务管理的"管理属性";梳理并构建财务管理内核——概念框架;结合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与人文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