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9)
- 2023(14138)
- 2022(11995)
- 2021(11196)
- 2020(9757)
- 2019(22925)
- 2018(22982)
- 2017(43342)
- 2016(23683)
- 2015(26982)
- 2014(27190)
- 2013(26162)
- 2012(23905)
- 2011(21559)
- 2010(21583)
- 2009(19868)
- 2008(19953)
- 2007(17796)
- 2006(15307)
- 2005(13273)
- 学科
- 济(96871)
- 经济(96763)
- 管理(66493)
- 业(60249)
- 企(50905)
- 企业(50905)
- 方法(48070)
- 数学(42907)
- 数学方法(42328)
- 财(26214)
- 中国(25885)
- 农(24588)
- 业经(20120)
- 制(19398)
- 地方(19130)
- 学(17424)
- 理论(16953)
- 贸(16732)
- 贸易(16726)
- 易(16216)
- 务(16029)
- 农业(15967)
- 财务(15959)
- 财务管理(15915)
- 企业财务(15141)
- 融(14557)
- 金融(14554)
- 银(14437)
- 银行(14410)
- 和(14276)
- 机构
- 大学(326966)
- 学院(323748)
- 济(130843)
- 经济(128055)
- 管理(125427)
- 理学(108060)
- 理学院(106941)
- 管理学(104823)
- 研究(104603)
- 管理学院(104212)
- 中国(79012)
- 京(68401)
- 财(63029)
- 科学(62257)
- 所(51302)
- 农(50447)
- 中心(49945)
- 江(49807)
- 财经(49120)
- 业大(46565)
- 研究所(46183)
- 范(44791)
- 经(44711)
- 师范(44363)
- 北京(42980)
- 经济学(40380)
- 州(39365)
- 农业(39324)
- 院(38011)
- 财经大学(36559)
- 基金
- 项目(215257)
- 科学(169619)
- 研究(160675)
- 基金(154544)
- 家(133018)
- 国家(131896)
- 科学基金(114561)
- 社会(100051)
- 社会科(94776)
- 社会科学(94746)
- 省(85642)
- 基金项目(81479)
- 教育(78774)
- 自然(73882)
- 自然科(72198)
- 自然科学(72178)
- 划(71685)
- 自然科学基金(70884)
- 编号(66743)
- 资助(64166)
- 成果(55354)
- 重点(48904)
- 部(48533)
- 课题(47239)
- 发(45521)
- 创(45142)
- 大学(42461)
- 教育部(42438)
- 创新(42056)
- 科研(41626)
共检索到486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兴 李梅
本文以134所"双一流"高校的7089个本科专业的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本科课程综合改革的现状和效果。结果显示:实施本科课程综合改革的专业仅占全体的5%多,整体规模较小,但方式多样,采取大类培养的专业数量最多,其次是实验班和基地班;改革规模和方式呈现明显的专业门类、高校类型和所在地区的差异,与传统课程相比,综合改革后的本科课程的教学效果确实较好;不同类型的课程综合改革的教学效果略有差异,但不具统计显著性。这要求高校既要尽快扩大课程综合改革的规模,又要重视效果分析;以实际效果为准绳,选择最优改革方式;结合多种因素考虑教学效果,大类培养方式显然最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顶兵
本科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选取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所中美公立大学为案例,对两校本科课程的总体要求、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势、特色,进而对我国高校深化本科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本科教育 课程 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佳妮 牟童瑶 程乐
高校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高校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行动策略。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涵分析框架与核心关键词来识别和分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对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通识课程内容简介进行剖析与归纳,以此了解“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识课程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现状,为我国高校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更好实施提供借鉴。我国高校应进一步在通识课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动变革课程结构应对未来挑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毅 林鸿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高校应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直面新挑战、抓住新机遇,探寻出一条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综合改革 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青根 沈红
一流大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及其增值高于非一流大学。一流大学的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入门时"与"出门时"的双重优势。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产生增值的影响更大且一流大学A类比B类的影响要大。推进和实施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应着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流大学有条件有能力在培养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上发挥主体作用,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成效应列入一流大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本科生 批判性思维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峰 姜意莎 郭江江
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016—2020年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分析近5年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出境深造规模、目的地的变化趋势及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出境深造趋势,研究发现:本科生出境深造规模和比例受疫情影响明显下降,出境深造有转为境内深造的趋势,境内深造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的深造首选;本科生出境深造呈现出美英两国双聚集、留学目的地多元化及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就近留学的趋势;疫情对工科专业本科生出境深造的影响大于理科专业,对经济管理类和社科类专业的影响大于人文类专业。"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出境深造的新动态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开始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留学经历结构,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将成为未来人才成长和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乐毅
亚洲一流大学都十分注重本科课程设置的顶层整体设计及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课程为载体,大力推行以基本素养和全人教育为目标的通识教育。设置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强化课程管理与教学质量监督是亚洲一流大学保障其课程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方式,而重视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进,强化学分制管理,倡导教学方式变革,是其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的共同经验。我国大陆研究型大学在实施本科教育改革时,可研究借鉴亚洲其他国家一流大学以及我国港台名校的课程设置模式与管理经验,以加快内涵发展与改革创建步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超 杨梦丽
对我国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呈现以下特点:建设目标表述模糊性与精准性并存;总体规划注重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评估榜单前列学科为主,应用学科多于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多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一流交叉学科群建设以榜单前列学科与未进入榜单前列学科间的交叉、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及自然科学内部的交叉为主;具体措施强调多方面措施的协调配合,但尤其注重科研建设。
关键词:
一流学科建设 “双一流”建设高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杰 洪晓楠
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本支撑,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目的,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是互依共生、互促共进的生态共同体。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之间的应然关系,在实然层面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理解、尊重与实践。实际上,在推进与开展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过程中,二者疏离的现象依然存在。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耦合整生,是实现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理想目标的基础。为此,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深刻把握学科、课程、专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核心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
关键词:
学科建设 本科教育 学科 课程 专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玉程
"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改革发展的前沿地位。"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使本科教育成为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让本科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撑。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华 王艺蒙 刘进
【目的/意义】世界一流大学的统筹推进需要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状况进行比较。【设计/方法】以中美两国研究型高校本科学生学习投入状况为例,通过构建学业挑战、同伴学习、教学经验、校园环境四个维度和十个指标观测发现,二者在多元交流和学习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等。【结论/发现】因此,构建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模式、搭建以合作互动为目标的沟通交流平台和建立以学术提升为支撑的学习服务系统,则构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学习投入视角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
“双一流”高校 本科生学习投入 国际比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鲁芳
在分析"双一流"大学建设内在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会计本科教育发展的适应性,并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知识体系整合和教师素养方面提出了具体设想。
关键词:
双一流 会计本科教育 培养模式 课程模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鲁芳
在分析"双一流"大学建设内在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会计本科教育发展的适应性,并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知识体系整合和教师素养方面提出了具体设想。
关键词:
双一流 会计本科教育 培养模式 课程模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拥有优秀学生、学术精英、高端成果、国际声誉和一流服务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纵观国外一流大学,不论是学科专业特色突出的学院,还是综合实力突出的大学;不论是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学,还是国际有影响的公立大学;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无一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放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本科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齐恬雨
近年来,国外一流大学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在本科教学理念方面,树立全面性、创新型、国际化的人才观;开放性教学思想;树立教师发展理念,建立教师发展体系。在本科教学模式方面,探索跨学科专业和多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在本科教学管理方面,注重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些改革举措和要求都极富时代感和针对性,对我国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本科教学 本科教育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