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3)
- 2023(4902)
- 2022(4090)
- 2021(3596)
- 2020(3072)
- 2019(7148)
- 2018(6826)
- 2017(12774)
- 2016(6291)
- 2015(6852)
- 2014(6367)
- 2013(6289)
- 2012(5668)
- 2011(5212)
- 2010(5110)
- 2009(4756)
- 2008(4717)
- 2007(4051)
- 2006(3637)
- 2005(3484)
- 学科
- 济(26583)
- 经济(26563)
- 管理(16626)
- 业(14938)
- 企(13316)
- 企业(13316)
- 方法(9221)
- 数学(7389)
- 数学方法(7232)
- 中国(7046)
- 学(6944)
- 地方(6504)
- 业经(6300)
- 农(5767)
- 贸(5500)
- 贸易(5497)
- 易(5306)
- 理论(5305)
- 财(4749)
- 和(4357)
- 关系(4298)
- 制(4201)
- 技术(3929)
- 税(3844)
- 农业(3781)
- 地方经济(3705)
- 融(3603)
- 金融(3602)
- 银(3524)
- 银行(3518)
- 机构
- 大学(90469)
- 学院(87023)
- 管理(34981)
- 济(34065)
- 经济(33335)
- 研究(31761)
- 理学(30301)
- 理学院(29922)
- 管理学(29280)
- 管理学院(29103)
- 中国(23319)
- 科学(20047)
- 京(19259)
- 财(15619)
- 所(15437)
- 中心(14505)
- 研究所(14209)
- 范(13549)
- 师范(13432)
- 江(13313)
- 财经(12423)
- 农(12393)
- 业大(12077)
- 北京(12023)
- 院(11966)
- 经(11357)
- 师范大学(11280)
- 州(10559)
- 经济学(10103)
- 农业(9622)
- 基金
- 项目(63479)
- 科学(52139)
- 基金(48586)
- 研究(45387)
- 家(43134)
- 国家(42878)
- 科学基金(37633)
- 社会(30113)
- 社会科(28628)
- 社会科学(28621)
- 基金项目(25772)
- 自然(24921)
- 自然科(24423)
- 自然科学(24419)
- 自然科学基金(23980)
- 省(23772)
- 划(20756)
- 教育(20676)
- 资助(18467)
- 编号(17704)
- 重点(14880)
- 成果(14705)
- 发(13832)
- 创(13694)
- 部(13646)
- 国家社会(13065)
- 创新(12792)
- 科研(12276)
- 课题(12097)
- 教育部(11880)
共检索到132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林 翁钢民
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明确一流学科内涵和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多个一流学科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一流学科的演进特征表现为:适应性战略引领学科发展、内部资源整合促进学科内生性成长、外部资源整合助力学科突破性成长三个方面,一流学科内外部知识网络在发展中协同演进,其演化趋势从点对点到点对面,再到网对网。
关键词:
一流学科 演进特征 网络协同 演化机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林 翁钢民
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明确一流学科内涵和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多个一流学科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一流学科的演进特征表现为:适应性战略引领学科发展、内部资源整合促进学科内生性成长、外部资源整合助力学科突破性成长三个方面,一流学科内外部知识网络在发展中协同演进,其演化趋势从点对点到点对面,再到网对网。
关键词:
一流学科 演进特征 网络协同 演化机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春林 刘丽丽
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一流学科的演进特征与生成机理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选取H大学C学科进行探索性研究,引入组织生命周期等理论探讨其发展演进历程,引入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等多种理论探究演进特征并将其总结为:依据外部环境变化采取适宜战略引领学科成长、构建知识网络整合内外部知识资源助力学科成长、优化机制有效治理知识网络保障学科成长,最后提出了基于"环境-战略-要素-结构-能力-绩效"的一流学科生成机理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林 丁云龙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知识网络特征、知识管理过程和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生成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国内9所实力雄厚的理工科高校的7个学科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学科外部知识网络各要素通过学科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传递而促进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的成长。外部知识网络中心度对知识生产、信任对知识应用、共同愿景对知识生产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创新型大学 一流学科 知识网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康杰 吴亚君
加快高铁网络建设,改善区域经济网络联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引力模型,分析中国省域中心城市高铁网络与经济网络时空演进特征,并对其协同互动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高铁网络的整体密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整体网络结构趋于复杂化,而城市经济网络随时间演进的特征不是十分明显;高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之间要素的流动,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QAP相关分析验证了高铁网络与城市经济网络正相关关系,表明二者之间能够起到相互推动的作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进一步表明高铁网络与经济网络存在着双向影响,经济网络对高铁网络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坤 吴金玉 胡斌
基于创新网络节点间共生关系分类以及知识协同过程的熵变理论,以Lotka-Volterra模型为基础,将序参量指标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创新网络节点间知识协同过程机制模型;采用赋值法和控制变量法,并借助MATLAB平台对模型进行计算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知识产出水平受到节点自然增长率、节点间协同意愿指数、节点间竞争指数、节点知识熵、节点结构熵等5个因素的影响;在节点处于不同共生关系时,即使同一影响因素,对最终知识创新产出水平的影响也不一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庞青山 薛天祥
在分析一流大学学科结构形成史的基础上,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大都经历了单科性到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们并非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它们走向综合性大学的途径和综合化程度各不相同;各大学的主体学科与强势学科不同,强势学科多为主体学科和特色学科;同类学科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定位不同;各大学还建立了雄厚的文理基础学科,强大的有特色的应用学科,注重发展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建民 韩双淼
教育学科建设具有双重属性,打造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既是教育学科自身发展、追求卓越的需要,也是更好服务于我国学科建设和大学发展的需要。从国际经验看,世界一流高校基于不同的办学传统、社会文化和现实需求形成了多样化的学科建设模式,[1]不同的学科建设模式内隐着异中有同的学科建设特征。厘清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建设特征,有助于我国一流教育学科建设靶向发力,完善学科建制,提升学科水平。一、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特征学科建设通常涉及五个核心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宇露 李元旭
借鉴社会网络理论和协同演化理论,探讨了国际合资企业不稳定研究的网络、社会、协同范式,基于这一范式,深入剖析了国际合资企业不稳定的演化机理和演化过程,并结合中外合资企业实际,提出了防范中外合资企业不稳定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风蕊 张紫薇
薪酬制度在大学教师的选拔、任用和激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世界一流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单一薪酬制和合同薪酬制两种薪酬制度模式。总体而言,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薪酬呈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性、多元因素分割、定期的增长及调整等特点。同时,其"非升即走"的人才筛选机制,"集体谈判"的外部调整机制,以及完善的福利保险计划成为教师薪酬制度的协同保障机制,为美国吸引和留住大批优秀教师起了关键性作用。在当前我国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提高教师的薪酬水平,增强学术职业的外部竞争力;优化薪酬结构,强化教师薪酬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杰 李岩峰 聂规划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从微观层面对新产品扩散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和博弈论,构建个体决策行为模型,并设计出一种智能学习方法实现消费者间的互动。在Anylogic上建立多Agent模型,考虑局部网络效应,设计网络演化规则,探究不同网络环境下网络结构和消费者决策共同演化规律,并分析产品效用参数、沟通交互强度、种子用户数量以及链接断开时间对共同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尽管初始网络结构不同,消费者关系结构均能够以更高的聚集性和稳定性重构,且在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下,共同演化、彼此促进,从而有助于产品扩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慧君 王文平
现有的研究表明,社会嵌入性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但在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社会网络当作一个静态的因素来考察其对集群的作用。本文以温州传统产业集群为例,从社会网络与集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出发,分析了该集群在集群形态从同质集群、分工集群向创新性集群变迁的过程中,社会网络随之而发生的由族群、企业家社会网络向非人格化社会网络变迁的这一集群与社会网络的协同演化过程。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社会网络 协同演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海瑞 孙国强
文章主要对网络组织流程协同效应的生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鉴于学术界对网络组织流程没有统一的认识,文章在文献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首先明确界定了网络组织流程的内涵,进而构建了网络组织流程协同效应的概念模型,最后应用多层次回归分析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网络组织流程协同效应的研究假设。结果表明,网络中结点企业间的关系强度正向影响流程协同效应,而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在关系强度与流程协同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跨组织信息系统起着部分调节作用。该结论对于网络组织的治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网络组织 组织流程 信息系统 网络管理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叶艳 代君
文章揭示了在跨学科研究的背景下跨学科协同信息行为的模式及特征,为图书馆开展跨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此研究以美国跨学科研究团队能量和癌症跨学科研究计划为对象,通过对其合作演进的移动性和阶段性特征以及项目网络和合著网络的演化分析其协同模式及特征。研究得出3种不同的协同模式,即人—系统式、主—从式、主—主式跨学科协同模式。选取3种模式下的代表性节点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的跨学科性和信息分散性影响研究者信息行为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
跨学科 信息行为 协同模式 信息分散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薛锋 王妗 陈崇双
对铁路技术站间货物列车进行协同配流,对于均衡各车站的能力、促成铁路网的全局优化、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技术站配流过程的分析,将相邻技术站看作一个整体,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商品网络流的技术站间货物列车协同配流方法。考虑折角车流优化,构建了协同配流模型;以本站出发列车车流量最大、相邻技术站的车辆在站停留时间和最小、折角车流数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相邻两站列车配流方案。本文算例结果表明,相邻两技术站车辆在站总停留时间节省了122.5h,双向编组站的折角车流减少了23辆,改善效果明显,站间协同配流作业有利于提高全局运输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本文模型建立条件较为理想,今后可以考虑本站货物作业车、到发线运用方案、调机运用方案等因素,找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高质量可行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