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6)
- 2023(5404)
- 2022(4208)
- 2021(3969)
- 2020(3388)
- 2019(7769)
- 2018(7453)
- 2017(14053)
- 2016(7662)
- 2015(8552)
- 2014(8460)
- 2013(8145)
- 2012(7946)
- 2011(7097)
- 2010(7335)
- 2009(6939)
- 2008(7151)
- 2007(7000)
- 2006(6349)
- 2005(5630)
- 学科
- 济(29691)
- 经济(29662)
- 管理(23143)
- 业(15714)
- 企(13791)
- 企业(13791)
- 中国(10258)
- 财(9596)
- 方法(8813)
- 地方(7966)
- 农(7863)
- 业经(7357)
- 学(7074)
- 数学(6712)
- 制(6577)
- 家(6552)
- 数学方法(6490)
- 国家(6338)
- 理论(6181)
- 工作(5633)
- 财政(5510)
- 教育(5453)
- 和(4860)
- 农业(4849)
- 银(4696)
- 银行(4688)
- 政(4686)
- 贸(4628)
- 贸易(4621)
- 策(4571)
- 机构
- 大学(104044)
- 学院(101448)
- 济(37759)
- 研究(37715)
- 经济(36719)
- 管理(35232)
- 中国(29430)
- 理学(28812)
- 理学院(28417)
- 管理学(27697)
- 管理学院(27468)
- 京(24037)
- 科学(22545)
- 财(21644)
- 所(19024)
- 中心(17707)
- 江(17686)
- 研究所(16673)
- 农(15841)
- 范(15680)
- 北京(15538)
- 师范(15526)
- 财经(15208)
- 州(14179)
- 院(14002)
- 经(13800)
- 业大(13163)
- 省(12659)
- 师范大学(12497)
- 技术(12332)
- 基金
- 项目(61775)
- 研究(48018)
- 科学(47720)
- 基金(42897)
- 家(37209)
- 国家(36868)
- 科学基金(30930)
- 社会(29202)
- 社会科(27451)
- 社会科学(27439)
- 省(23788)
- 教育(22784)
- 基金项目(21646)
- 编号(20366)
- 划(20070)
- 成果(18983)
- 自然(18535)
- 自然科(18115)
- 自然科学(18110)
- 自然科学基金(17757)
- 资助(17610)
- 课题(15175)
- 重点(14239)
- 部(13443)
- 发(13324)
- 项目编号(12740)
- 年(12634)
- 性(12321)
- 创(12319)
- 大学(12120)
共检索到177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伟军
政府的善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在学科建设中依然遵循一种简单主义的行政逻辑,表现为形式化的指标导向、离散式的要素投入和一刀切的目标定位,这显然不符合学科发展内在的逻辑。因此,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实现政府善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必须。
关键词:
一流学科 政府职能 善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文武 王建华
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一流学科建设中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在比例上严重失衡;此外,还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倾向。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一流学科建设应适当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数量,并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基于学科属性的差异,科学设定学科动态调整和成效评估周期。在"双一流"建设实践中一流学科建设应系统思考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整体布局并根据学科间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行动逻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褚照锋
通过系统比较24个地方政府"双一流"政策的颁布时间与机构、文本名称与结构、规划时间与目标发现:地区间差异较大,但规划目标数字化特征明显。其指导思想上凸显区域特色,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推进策略上主要体现分层分类支持、资源优化整合、前后政策衔接、巨额资金投入,保障策略上强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绩效动态考核。在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需注重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省域高校的科学分类、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政策设计的系统布局。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政府 政策文本 实施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琴 赵智岗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区承接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其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但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社区建设逐渐陷入了"两难困境"。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就必须重新定位,实现从管理向服务,从突出权力主体向突出义务主体转变。为此,需建立起一个符合社区实际的制度安排:改变政府管理的唯一主体地位,逐步实现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探索政府与社区合作治理的新机制;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引导社区发展资金来源多元化;建立健全社区的民主参与机制等,从而使政府的职能归位,社区发展进入一个良性运行轨道。
关键词:
政府职能 城市社区 重新定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柯柄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祥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内部和外部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处理好院系谋划与学校顶层设计的关系,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和学科生态的关系,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学科、人才与体制机制的关系,学科规划、实施与评价的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枭鹰 齐小鹍
一流学科是生成的整体,而且是在系统关联中整体生成的整体。知识是学科的本质,是一流学科的生成元。一流学科孕生于知识的生产、发展和创新之中,一流学科以一流的知识生产、知识发展和知识创新为标志。学科是一种生命体,自我复制、超循环运转、历史性积累和协同竞争是一流学科的生成机制。
关键词:
一流学科 整体生成性 生成元 生成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了日本和韩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政府角色问题。文章认为日本和韩国政府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立法来保障研究型大学在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通过高等教育改革来主导、促进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创新和学科发展,通过高度重视和财政的倾斜来确保研究型大学的迅速发展,通过赋予研究型大学的特殊使命来主宰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这种作用从整体来看是正面的,但也存在负面影响,这正是政府要努力规避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政府扮演主要角色在东亚国家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与东亚国家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从日本和韩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来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东亚地区 政府角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梅红 宋晓平
在"双一流"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文章对比了学科评估指标与双一流重点建设任务的契合情况,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依据两个导向创新学科评估体系;开发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立德树人,融入体现教育价值观、人才使命感与责任心的评价指标;探索体现"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具体评价指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殷朝晖 郑雅匀
学科是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集合体,学科建设的本质是促进知识的发展。知识发展的逻辑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知识可以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是知识创新的关键。而隐性知识由于具有高度个性化而难以格式化的特点,其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存在着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这将会影响隐性知识的转化效率,阻碍知识创新。美国哈佛大学在重视显性知识发展的同时,兼顾隐性知识的生产和转化,成功地抓住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机遇发展学科,为我国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因此,在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们应关注知识生产模式2和3对于学科建设的影响,从关注促进学科隐性知识的转化、加强学科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提高学科组织知识管理的能力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以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双一流"的建设步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娟 吴斌 蔡小军 刘永平 陆媛 吴武 叶茂林
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新一轮重点学科的评选和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指出地方政府应成为高等学校建设重点学科的坚强后盾,以促进各级重点学科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段春玉 石伟红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五项重大改革内容之一, 并呈现出现实的紧迫性。如何界定和处理政府、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责、权、利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定位取决于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和程度, 这个范围和程度又是由社会保障的层次性和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社会保障的程度又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进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温饱型的社会保障体系, 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主体地位, 从而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法人义务、部门职能、个人权利的责权利关系。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政府职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小强 聂翠云
在国家学科制度下,一流学科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蜕变为功利化行为,陷入了诸多误区:追逐排名的一流学科建设注重学术指标,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科水平;不同主体的价值追求各异,严重削弱了一流学科建设的效果;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注重资源投入的外在"利诱",却忽略了学科内生动力的激发;以一级学科为平台,违背了今天知识生产的特点和要求。走出一流学科建设的误区,就要加强一流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协调政府、高校和学者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科成员的内生动力,加强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
关键词:
学科制度 一流学科 功利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吉洪
"双一流"建设承载着国家理想,已成为中央与地方的集体行动。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府际关系是一个重要变量。府际网络治理对"双一流"建设具有较强的逻辑解释力与场景适用性。"双一流"建设中的府际网络治理主要有部省会商、部省共建、部省合作、联合发文等四种类型,具有中央意志的权威渗透、地方利益的理性表达、风险的预警与管控等价值。要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进一步增强中央与地方集体行动的定力与动力,共同建立健康和谐的生态秩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凌健
审视当前的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政府化"及虚拟组织形态的学科建设是阻碍学科持续发展的难题,大学学科建设"无边界、碎片化、难评价"。大学学科建设必须转向"组织化"建设的基本立场,形成基于学科组织的认知取向、行动取向和规范取向。面向世界一流的大学学科建设应明确其建设指向,择选"组织化"为基本路径实现学科组织发展。从学科组织建设的个体角度上,达成学科的自组织状态;从学科组织建设的整体角度,实现学校对学科组织建设和管理的高度有序化。
关键词:
组织化 一流学科 学科建设 自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