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8)
- 2023(9466)
- 2022(8000)
- 2021(7723)
- 2020(6607)
- 2019(15203)
- 2018(14961)
- 2017(28147)
- 2016(15105)
- 2015(17370)
- 2014(16809)
- 2013(15786)
- 2012(14216)
- 2011(12586)
- 2010(12292)
- 2009(10623)
- 2008(10013)
- 2007(8450)
- 2006(7037)
- 2005(5481)
- 学科
- 济(57847)
- 经济(57795)
- 管理(39940)
- 业(35383)
- 企(30577)
- 企业(30577)
- 方法(28831)
- 数学(24481)
- 数学方法(24086)
- 中国(15953)
- 农(14832)
- 财(14484)
- 业经(13154)
- 地方(11763)
- 理论(11725)
- 和(9928)
- 农业(9828)
- 教育(9509)
- 贸(9346)
- 贸易(9337)
- 务(9145)
- 财务(9095)
- 易(9084)
- 财务管理(9078)
- 学(8668)
- 企业财务(8591)
- 技术(8412)
- 制(8236)
- 环境(8176)
- 教学(7299)
- 机构
- 大学(190553)
- 学院(186132)
- 管理(74035)
- 济(74002)
- 经济(72542)
- 理学(64798)
- 理学院(64113)
- 管理学(62693)
- 管理学院(62323)
- 研究(57714)
- 中国(41400)
- 京(38924)
- 财(34005)
- 科学(33199)
- 范(28710)
- 师范(28489)
- 中心(28236)
- 财经(27334)
- 江(27211)
- 业大(25783)
- 所(25695)
- 经(25250)
- 农(25198)
- 北京(23885)
- 研究所(23070)
- 师范大学(23007)
- 经济学(22670)
- 院(21903)
- 州(21347)
- 财经大学(20764)
- 基金
- 项目(133983)
- 科学(107438)
- 研究(103706)
- 基金(96808)
- 家(82433)
- 国家(81713)
- 科学基金(72208)
- 社会(65889)
- 社会科(62254)
- 社会科学(62239)
- 省(53240)
- 教育(51970)
- 基金项目(51507)
- 自然(45741)
- 划(44940)
- 自然科(44730)
- 自然科学(44720)
- 自然科学基金(43889)
- 编号(42872)
- 资助(38632)
- 成果(35069)
- 部(30828)
- 重点(30532)
- 课题(30344)
- 创(28929)
- 发(28555)
- 大学(28412)
- 教育部(27563)
- 国家社会(26852)
- 人文(26826)
共检索到276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王建慧
基于对四所美国大学(Harvard,MIT,Northwestern,UIUC)的实地考察发现,这几所世界一流大学,在新教师招聘的整个过程中,重视院系的"进人"意见、强调"小同行"评价、强调"新人"可产生"群聚效应"的可能性;在入职后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基层院系承担着提供财政支持、培训支持、适宜发展的规则支持的责任;在教师职称晋升和终身职确定上,基层院系落实着教师评价应有的科学性、差异性、多权制衡的责任。这种在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生命周期上的入职、职中、终身职的全程观照,在教师组织管理上的系、院、校协调,成就了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教师队伍 院系责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由由
卓越的教师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美国五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制度为案例,从人才定位、终身教授评审过程和评审要求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筛选机制。本文讨论了世界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严筛选"的特点,在筛选决策主体、筛选手段、筛选投入和筛选评估等方面对我国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
美国 世界一流大学 终身制 筛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裴兆宏 胡和平
教师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而一流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本文从大学理念出发,着重分析了影响学术环境的不利因素,从优化学术环境的角度,提出了有关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教师队伍 学术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认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学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宁凯 刘清伶 陈铸芬
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创办公立大学的目的是增加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些大学的教学、科研使命导向更实际、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因此,优秀公立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其大规模提供公众负担得起的教育机会。旗舰公立大学受到重视,应该不仅仅因为其学术品质卓越,还因为它们成倍地增加了获得卓越教育的机会。现在,如果我们优秀公立大学要坚持服务公共利益的使命,我们必须以新方式思考跨行业乃至跨国界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是全球挑战。如果我们将全面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无论是公共还是私营机构之间建设新型伙伴关系,并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世界...
关键词:
公立大学 世界一流 公共利益 合作关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斗
谈谈一流大学的建设张光斗对“211工程”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建立“211工程”,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力争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为我国在科技上争得...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必由之路。立足于推进中国的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强国为宗旨,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和使命,从而优选学科方向,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明智的方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和平 顾秉林
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百年清华的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予以充分肯定,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红中 刘志民
对中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资金使用与组织管理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相关计划启动早,项目规划系统,可操作性强,执行效率高,建设速度快,效果较明显;印度相关计划启动晚,项目规划构想多于实践,政策摇摆不定,执行效率低,进展不大。考虑到大学创新、合作办学等方面的优势,印度仍有发展潜力和迎头赶上的可能。中国若要在一流大学建设上继续领先、取得最后的成功,除发挥资源整合、效率执行等方面的优势外,还要积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高国际合作办学水平与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由由 闵维方 周慧珺
本文基于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排名数据和46所美国研究型高校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高校科研产出的影响因素以及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科研产出除了由外部经济环境、高校类型、人员规模、工资水平等因素决定外,还可能受高校教师队伍的岗位、合同、职称、性别/种族结构的影响。其中,全职教师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辅助人员的增加有利于高校科研产出数量与质量的提升,非终身教职体系教师的聘用并未如预期那样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产出,助理教授得利于能够在科研上集中精力而产出较高,传统弱势群体教师比例的变化并未系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伟 张茂聪
通过选取我国6所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省际政策文本,发现高校的一流大学建设呈现出典型的"工程化"建设、以学科建设思维为统领、改革与建设并驱等共性特征。此外,在建设投入力度、创新实施力度上高校间存有显著差异。基于建设文本的综合分析,高校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应着重在防范政策负效应,消融政策壁垒以及构建多元考评机制等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
关键词:
一流大学 建设方案 共性特征 文本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喻恺 田原 张蕾
对香港科技大学、浦项工业大学和韩国科学技术院三所后发新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队伍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三所后发新兴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一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它们的师资以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主,且绝大部分是从世界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近亲繁殖"的比例极低。相对于先发的世界一流大学,后发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值得我国高校特别关注和借鉴的。在短时期内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后发新兴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发现对我国目前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师资 学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俊芳 车旭
世纪交替之交,中韩两国作为后发现代性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相继出台了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总览两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实践,均是在国际间竞争日益加剧的总体背景下,以国家作为实施主体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加速优秀人才培养。当然,中韩两国也存在"重叠"与"兼容"、"单一"与"多样"、"单位制"与"项目制"等方面的差异,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韩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 比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学良
大学的理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演进阶段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能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大学理念完好地整合于一身。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 ,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研究型大学有严格的评价标准 ,包括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基金的数量、师生比例、办学的硬件设施、财源、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学校的学术声望等。“普遍主义”是世界一流大学必备的精神气质 ,其师资和学生来源、研究和教学内容必须是国际性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伍红林
认为尊重学术的传统,与时俱进的改革,吸引与培养一流人才,追求个性与卓越,先进办学理念与使命的导引,激烈的竞争,缜密的制度及优秀的校长等因素造就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辉煌。这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如必须尊重大学的学术逻辑与相对独立性,提倡"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构建公平竞争的大学生态环境及改革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