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4)
- 2023(9517)
- 2022(7593)
- 2021(7515)
- 2020(6024)
- 2019(13661)
- 2018(13553)
- 2017(22464)
- 2016(13822)
- 2015(15829)
- 2014(16063)
- 2013(14231)
- 2012(13018)
- 2011(12121)
- 2010(12473)
- 2009(11042)
- 2008(10803)
- 2007(10487)
- 2006(9416)
- 2005(8203)
- 学科
- 济(33073)
- 经济(33025)
- 管理(28188)
- 教育(24805)
- 业(20367)
- 中国(20181)
- 企(15228)
- 企业(15228)
- 农(14059)
- 理论(13507)
- 教学(12258)
- 学(11499)
- 地方(9515)
- 农业(9225)
- 业经(9103)
- 财(9092)
- 制(9002)
- 方法(8296)
- 发(7755)
- 学校(7494)
- 体(7361)
- 工作(7325)
- 研究(6863)
- 学法(6571)
- 教学法(6571)
- 银(6570)
- 银行(6550)
- 发展(6476)
- 和(6428)
- 融(6427)
- 机构
- 大学(173433)
- 学院(166131)
- 研究(63981)
- 管理(48619)
- 济(48150)
- 经济(46307)
- 教育(40664)
- 中国(40283)
- 京(40226)
- 理学(39977)
- 理学院(39269)
- 范(39017)
- 科学(38983)
- 师范(38739)
- 管理学(37899)
- 管理学院(37545)
- 所(31749)
- 师范大学(31092)
- 江(29966)
- 研究所(28664)
- 中心(27916)
- 农(26947)
- 技术(26874)
- 北京(26812)
- 财(26294)
- 院(24148)
- 职业(24076)
- 州(23984)
- 业大(23355)
- 农业(20664)
- 基金
- 项目(105159)
- 研究(91334)
- 科学(81723)
- 基金(65673)
- 家(55869)
- 国家(55088)
- 教育(52948)
- 社会(50473)
- 社会科(47030)
- 社会科学(47017)
- 省(45945)
- 科学基金(44937)
- 编号(43155)
- 成果(41717)
- 划(40427)
- 课题(35965)
- 基金项目(32831)
- 年(31323)
- 项目编号(26064)
- 重点(25895)
- 资助(25716)
- 规划(25364)
- 发(24753)
- 自然(24685)
- 性(24270)
- 自然科(24055)
- 自然科学(24043)
- 部(23738)
- 自然科学基金(23544)
- 研究成果(22766)
- 期刊
- 教育(75831)
- 研究(65496)
- 济(62676)
- 经济(62676)
- 中国(57641)
- 学报(27727)
- 农(26526)
- 大学(23479)
- 科学(21798)
- 财(21151)
- 技术(19914)
- 职业(18878)
- 管理(18628)
- 学学(18106)
- 农业(18007)
- 图书(16203)
- 融(12675)
- 金融(12675)
- 书馆(12289)
- 图书馆(12289)
- 高等(11844)
- 坛(11543)
- 论坛(11543)
- 业经(11488)
- 技术教育(11426)
- 职业技术(11426)
- 职业技术教育(11426)
- 高等教育(10110)
- 发(10029)
- 经济研究(9393)
共检索到288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黄蓝紫
“双一流”建设方案基于大学、学院、学科三重逻辑对构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了宏观统筹,教师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当前,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着三重困境:大学层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举办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院层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设立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数量薄弱;学科层面,教师教育的一流学科支撑力度不够。究其原因,大学原生职能中教师教育的空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对教师教育的束缚,以及优势学科评估对教师教育的冲击均对上述困境的产生造成影响。前瞻未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需要在制度层面确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师教育体系的机构和学科制度保障;在机构层面建设一轨多级的教师教育专业学院体系,探索教师教育多元模式;在学科层面,加强一流文理学科、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学科的耦合共生,共同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元元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新时代一流大学教育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先进教育思想指引,面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要求,需要构建以使命观、质量观、教学观、文化观、卓越观和特色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体系;把教育思想转化为行动自觉,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教师成长有效机制,抓好教学重点环节,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金晨 胡耀宗
我国一流大学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师教育,既遵循一流大学办学的社会需求逻辑,也顺应了教师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目前一流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困境表现为非师范类院校教育学科力量薄弱,师范类院校的教师教育资源优势被削弱,大学内部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脱节。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国家重点大学发展战略缺失教师教育布局、精英化的资源配置模式使得教师教育在一流大学中处于弱势。我国应依据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教师职业的社会需求以及教育学科规律,积极推动一流大学发展教师教育。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教师教育 主体身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超
教师参与学科治理是现代大学治理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其参与学科治理在推动学科治理能力现代化、平衡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多元整合价值。但在学科治理实践中,教师参与学科治理面临着学科发展自主性与学科管理行政化、学科治理民主性与教师权责边界模糊、学科治理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等多重矛盾的现实困境。而解决这些困境,应确立教师参与学科治理的民主参与、利益公共性和权力共享原则和范畴,构建教师参与学科治理的"情—利—权—责"一体化激励机制以及完善和创新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等学科组织结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崔育宝 李金龙 裴旭 万明
从评价组织、评价标准、评价效用三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中面临的问题。借鉴德国、日本、韩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上的做法,建议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应委托专门机构,开展独立评价,重视国际专家在我国重点建设工程中的资政建言作用;发布战略领域,优化评价标准,引导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既相互平衡又统一于国家建设;践行阳光评价,力推动态调整,以严肃的评价效用增强入选大学危机意识和候补大学进取信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刘静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高等教育谋篇布局,绘制出"双一流"建设蓝图。随着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式转入推进实施阶段,各建设高校聚焦点也转向以建设为重。由于评价对建设的导向作用,"双一流"建设的评价问题成为大学关注热点。本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一个目标""两个策略""三个视角""四个结合""五个维度"的评价内涵,构建了创新理念的建设成效指数,引导各建设高校静下心来搞建设,聚焦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促进社会发展、引领文化方向、参与全球治理五个方面重点发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赋桂 马莹
世界一流大学是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一流大学的热潮中,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也浮出水面。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实施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政策,一些组织和学者开始研究、评价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各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竞相推出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玲玲 蔡三发
只有构建一流的制度支撑体系,才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章程结合高校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等,在内容上凸显特色。制度权威的真正确立不仅在于其完善程度,而且需要敬畏之心。2015年10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立健全高校章程落实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衡 眭依凡
内部治理结构对一流大学建设关系重大,结构调整需回应变革的理论基础、体系架构、变革思路。中国特色一流大学治理结构变革,需尊重大学规律、体现中国特色、服务有效治理、兼顾开放谐变;体系架构,需协调好校内纵横向权力关系,体现"多元共治",处理好组织权力和个体权利关系;变革路径,应体现规划逻辑和演化逻辑的统一。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治理结构 嵌入性 有效治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继明 马陆亭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尊重知识活动的生态规律,并遵循整体性原则,但由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而重点建设战略存在单一化问题,使得高等教育体系发生结构性失衡,包括非重点高校陷入资源短缺困局、高校依附性强而自主发展和服务能力弱、高校间过度竞争损害教育生态以及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同质化等问题,违背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是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须强化整体建设,由打造少数一流大学转向建设一流大学体系。高校集群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范式,引导高校在强化校际合作中实现协同创新和效能增值,是推进一流大学体系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为此,应通过高校集群治理为高校集群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奠定学科基础和加强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元真
在历史的变革中,教学与科研已成为高校的两大重要职能。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笔者剖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状态,分析了现阶段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并结合外部环境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青年教师面临的发展困境。针对此现状,在"自身"层面上,青年教师应合理定位自身角色,促使教学、科研平衡发展;在外部环境层面上,学校应在资源配置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全面助力青年教师发展。
关键词:
“双一流” 教学 科研 高校青年教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杰
21世纪,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创新人才最集中的高地和创新活力最富足的沃土。中国研究型大学能否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创新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持续激励创新的能力,并始终保持学术追求导向的制度环境,以及是否能建立可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磊 刘欣 杜莉
高校财务治理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治理结构科学化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结构及其运行对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剖析了高校"双一流"建设所面临的财务治理问题,着重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外部成因和内部成因,提出了解决路径建议,即政府应变过程管理为绩效管理、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回归总会计师制度、健全社会参与监督机制。高校应理顺校内财务治理关系、完善校内财务治理机制。
关键词:
大学治理 财务治理 高校财务 绩效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世斌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是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深化时期的重要任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对于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自身的治理现代化水平乃至实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科学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的格局下,民办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在超脱于行政化、企业化的模仿和商业化的风险规避之后,力求突破人治之困境,以科学的治理理念和大学精神为导向,以理性和法制为基础,以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突破口,赋予内部治理结构以科学的权力分配和稳定的行动逻辑,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努力实现内部治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使民办高校治理实践迈向法治、善治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内部治理结构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亚辉
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教育基金发展的中国路径"研讨会上,财政部科教司、教育部财务司、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和教育基金管理者,针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