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0)
2023(10646)
2022(8380)
2021(8190)
2020(6775)
2019(15771)
2018(15915)
2017(28808)
2016(16806)
2015(19689)
2014(19820)
2013(18271)
2012(16639)
2011(14940)
2010(15706)
2009(14255)
2008(14342)
2007(13350)
2006(12240)
2005(11056)
作者
(45244)
(37275)
(37209)
(35799)
(23820)
(17867)
(17151)
(14532)
(14464)
(13778)
(12881)
(12608)
(12002)
(12000)
(11661)
(11568)
(11205)
(11088)
(10865)
(10838)
(9686)
(9407)
(9181)
(8667)
(8666)
(8473)
(8447)
(8318)
(7672)
(7366)
学科
(60163)
经济(60107)
管理(40087)
(35075)
(28914)
企业(28914)
中国(25015)
方法(24975)
教育(23648)
数学(21490)
数学方法(20837)
(17743)
理论(16220)
(14346)
业经(14113)
(12614)
教学(12582)
地方(12427)
农业(11246)
(11147)
(10856)
(9462)
贸易(9450)
技术(9326)
(9179)
(9154)
发展(9076)
(8952)
(8867)
银行(8854)
机构
大学(229290)
学院(221654)
研究(78590)
(77494)
管理(76170)
经济(75346)
理学(64429)
理学院(63571)
管理学(61523)
管理学院(61114)
中国(54270)
(52056)
科学(47753)
(41490)
师范(41192)
(39064)
教育(38460)
(37209)
(36924)
研究所(35169)
中心(35116)
北京(34078)
(33464)
师范大学(33394)
业大(30774)
技术(29787)
(29393)
(28783)
财经(28507)
(25816)
基金
项目(139591)
科学(110155)
研究(109890)
基金(95376)
(82071)
国家(81249)
科学基金(68962)
社会(65146)
社会科(61192)
社会科学(61174)
教育(60583)
(56818)
(49414)
编号(48511)
基金项目(48027)
成果(43786)
自然(42925)
自然科(42013)
自然科学(42006)
自然科学基金(41196)
资助(40281)
课题(37982)
重点(33277)
(31862)
(31646)
(30600)
项目编号(29252)
大学(28911)
规划(28667)
(28604)
期刊
(91322)
经济(91322)
研究(78611)
教育(69143)
中国(62001)
学报(34296)
(31985)
管理(30802)
科学(30546)
(29287)
大学(28890)
技术(26500)
学学(24097)
农业(21827)
(18086)
金融(18086)
职业(17624)
图书(15829)
业经(14800)
财经(14561)
经济研究(14356)
(12744)
(12143)
论坛(12143)
(12080)
书馆(11685)
图书馆(11685)
统计(11589)
问题(11487)
技术教育(11076)
共检索到361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嫣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等。为改革个性化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发展,一流大学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比较性的群体概念,大家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不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发展起来的,而是经历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历程,它们探索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实现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剑平  李功强  张德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是世界大学管理的大趋势。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注重发挥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是我国大学实现管理现代化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覃川  蒋耘中  
本文分析了大学新闻宣传工作的地位和特点,论述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义和对新闻宣传的要求,指出新闻宣传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并从强化组织目标、提高运作效率、夯实思想基础、丰富文化环境、树立社会形象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新闻宣传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翟亚军  
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实证分析,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是一个由主体学科、主干学科、特色学科和支撑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其中主体学科是大学的基础,主干学科是大学的品牌,特色学科是大学的优势,支撑学科则预示了大学发展的潜力。学科之间互相联系,互为支撑,有机地统一于一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翟亚军  王战军  
大学学科建设理念指引着大学学科建设模式。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遵循着大学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和创新过程的共同理念,秉承着坚守与创新兼顾、和谐与一流同步、优异与广博并存、坚持操守与经世济纶相结合的共同原则。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水平之所以一流,还源于其共同理念下衍生的特色理念以及由此生成的不同的学科建设模式。理念的高远,模式的恰切,成就了一所所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项昌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是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要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到“高教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之问中,认清战略定位、把牢前进方向,增强战略自信、把握历史机遇,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战略跃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尚立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高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数字化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了日本和韩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政府角色问题。文章认为日本和韩国政府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立法来保障研究型大学在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通过高等教育改革来主导、促进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创新和学科发展,通过高度重视和财政的倾斜来确保研究型大学的迅速发展,通过赋予研究型大学的特殊使命来主宰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这种作用从整体来看是正面的,但也存在负面影响,这正是政府要努力规避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政府扮演主要角色在东亚国家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与东亚国家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从日本和韩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来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斗  
谈谈一流大学的建设张光斗对“211工程”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建立“211工程”,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力争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为我国在科技上争得...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贵  
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形成模式中 ,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是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支撑 ,学校教育实力的目标定位是本国或本地区的一流水平 ,学校建设的逻辑步骤是根据一流办学目标 ,建设一流教师队伍、进行一流教学和科研、构建一流的学科体系。我国在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中 ,当前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加大教育投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凤莲  安洪溪  江丕权  
早在1977年夏天,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在邓小平同志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国内一些高校提出了“为把××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的口号。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同志在中共清华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1988年)上提出了“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建设一流大学”的奋斗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曲铭峰  
一流大学是坚持单一的高学术标准严格控制办学规模继续走精英高等教育的路子还是采取多样化的学术标准积极扩招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办学思想和战略选择中国的一流大学应根据各自的具体实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办学理念以求得学校的最佳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文辉  刘敏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斌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结合起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获得感、认同感。肩负责任使命,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