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1)
- 2023(5503)
- 2022(4285)
- 2021(4068)
- 2020(3138)
- 2019(7152)
- 2018(6806)
- 2017(12028)
- 2016(6648)
- 2015(7689)
- 2014(7487)
- 2013(6801)
- 2012(6165)
- 2011(5655)
- 2010(5847)
- 2009(5254)
- 2008(5179)
- 2007(5020)
- 2006(4601)
- 2005(3874)
- 学科
- 济(22678)
- 经济(22663)
- 管理(15324)
- 业(10410)
- 中国(9782)
- 企(8179)
- 企业(8179)
- 农(7929)
- 地方(7868)
- 教育(7819)
- 业经(6238)
- 理论(5663)
- 农业(5237)
- 方法(5112)
- 教学(4985)
- 学(4705)
- 财(4507)
- 制(4498)
- 发(3941)
- 数学(3893)
- 数学方法(3746)
- 关系(3718)
- 工作(3691)
- 环境(3676)
- 和(3662)
- 政治(3485)
- 思想(3413)
- 银(3410)
- 银行(3401)
- 建设(3360)
- 机构
- 大学(84137)
- 学院(81119)
- 研究(30306)
- 济(27155)
- 经济(26264)
- 管理(26160)
- 中国(21712)
- 理学(21402)
- 理学院(21068)
- 管理学(20402)
- 管理学院(20233)
- 京(19143)
- 科学(18185)
- 范(15125)
- 师范(15009)
- 江(14463)
- 所(14297)
- 中心(14064)
- 财(13747)
- 研究所(12738)
- 教育(12690)
- 北京(12523)
- 农(12090)
- 师范大学(11924)
- 院(11916)
- 州(11689)
- 技术(11268)
- 业大(11061)
- 职业(9970)
- 财经(9849)
- 基金
- 项目(52931)
- 研究(44375)
- 科学(41003)
- 基金(34239)
- 家(29077)
- 国家(28750)
- 社会(26106)
- 社会科(24435)
- 社会科学(24428)
- 科学基金(24199)
- 教育(22671)
- 省(22381)
- 编号(20039)
- 划(18840)
- 成果(18366)
- 基金项目(17286)
- 课题(15992)
- 年(14143)
- 自然(13471)
- 自然科(13140)
- 自然科学(13137)
- 资助(13101)
- 自然科学基金(12847)
- 重点(12669)
- 发(12385)
- 大学(12332)
- 项目编号(12155)
- 规划(11574)
- 创(11381)
- 性(11244)
共检索到143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山俊 何振海
哈佛大学是美国较早开展智库建设的大学之一。以积极延伸社会科学的服务职能为契机,哈佛大学敏锐捕捉公共政策需求、有效拓展经费来源、准确定位服务领域,在短短的20余年间建成了令世人瞩目的一流大学"智库群"。以哈佛大学"智库群"的崛起历程和建设路径为参照,我国在发展中国新型高校智库的过程中,应明确高校与高校智库的科学定位,敏锐捕捉公共政策需求,积极开展体现自身学术优势的研究活动。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智库群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振海
作为哈佛大学最晚成立的一个学院,肯尼迪学院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已培育出众多高水平智库。肯尼迪学院成长为"一流大学智库的孵化器",得益于智库明确的角色与职能定位、灵活的用人机制、多元的影响力实现渠道以及智库与学院发展的协调统一。结合肯尼迪学院的智库建设经验,我国高校在智库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科学的角色和职能定位构建起智库建设的动力机制,通过扩大用人自主权提升智库的政策研究能力,围绕多元话语方式的探索扩大智库的影响力,借助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智库与高校母体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
肯尼迪学院 大学智库 孵化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铁军
美国是世界上智库最发达的国家。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基金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兰德公司、对外关系理事会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我认为美国智库发达的根基还是在大学,是大学中扎实的基础研究和鼓励创新的研究体制,源源不断地为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一流大学必有一流的本科教学。一流大学本科教学具有精英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性质,表现出造就一流人才、高选择性招生、一流的教学、一流的学习能力、一流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流的课程教学、一流的教学设施条件、一流的教学质量保障和一流的教学文化等特征。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整体观,应当在现有的本科教学体系中植入一流的基因和元素,树立全面的英才教学理念,制定并实施英才教学体系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完善英才教学治理体系,以及培育全面的英才教学文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越
引入市场机制是发达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选择。以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为基础,基于教育、研究和资金的"三维市场"分析,发现教育市场的无序竞争导致院校"学术漂移",研究市场的不均衡淡化大学责任与大学精神,资金市场的完全竞争有损大学学术氛围。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维路径:以分化发展遏制"学术漂移",为一流大学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平衡市场逻辑与学术逻辑,重建一流大学精神与引领社会责任;促进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交互作用,确保一流大学建设资金渠道的多元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哈佛大学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它根据社会发展环境的变迁而锐意改革和创新,从而确保它在美国乃至世界大学中的领袖地位。但在创新的同时,哈佛大学固守着正确的大学理念和成功的经验,实施稳妥的创新策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与稳定和谐统一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哈佛大学 创新 保守 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娄枝
世界一流大学是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大学。以哈佛大学为例,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表征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乃至世界政治进步的助推器,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头羊,是人类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世界一流大学贡献经验在于,定位高远,追求真理,服务人类福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尊重人才,任人为"能",提升大学学术影响力;注重选拔,培养精英,发挥知名校友作用。借鉴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双一流"建设,厘清贡献理念并付出实际贡献行动。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哈佛大学 社会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婷婷 郭曼瑞
大学组织转型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且往往发生在大学所处环境与大学组织结构的不平衡时期。哈佛大学自建校起,经历了"美国大学""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三个阶段的转型发展,不断进行着组织模式和制度创新,对美国以及一些其他国家的大学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从组织转型视角研究哈佛大学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宵萌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承担着服务高校智库建设与发展的责任。文章调查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对本校智库开展的服务,归纳总结出其服务策略:共建信息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为本校智库开辟专属空间,打造特藏资源,赋予智库成员较高的使用权限;聘用兼具图书馆业务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人员服务高校智库;为高校智库发挥教育功能提供支持等。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智库建设的启示包括:促进网络平台共建与信息资源共享;向高校智库输送优质人力资源;重视服务策略的针对性与开放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振海 刘尚月
作为公认的一流大学智库,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在长期的智库治理实践中形成了以研究所为基础的智库架构、依托内外"旋转门"机制的多样化智库团队、协同化的智库研究模式、多元化的智库影响力实现渠道等建设策略。结合该学院的智库建设经验,我国高校的智库治理应以实体化研究所为基础,切实发挥其智库职能;扩大用人自主权,以灵活的聘任方式打造多元交叉的智库团队;积极实践协同化研究模式,产出高质量智库成果,并广泛拓展成果转化渠道,提高智库的政策影响力水平,打造智库品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李莞荷
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可分为技术、制度和哲学三个层次。技术层次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通常是模仿者、跟随者,以消费和验证知识,并以向更高层次研究型大学供给初级学位获得者为主;制度层次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是先进制度和模式的输出者,并生产原创知识,培养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毕业生;哲学层次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是大学思想、办学理念的输出者,也是人类、国家、社会和知识发展的卓越贡献者,具有哲学理念、全球领导力、现代化治理三个典型的"基因"。我国在建设更高层次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过程中,应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极大提升研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研究型大学 大学分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庆年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则是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当今世界发展的态势是,东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区域,因而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在东亚也就显得尤为激烈。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都先后出台了创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项仲平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开始了由"集结号"迈向"冲锋号"的全新历史阶段。"国际通行标准"建构了一流大学的"形","中国特色"则建构了一流大学的"神"。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着眼于最终建成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乘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尺度之一。世界主要国家均深谙一流大学的价值,自始至终将建设一流大学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进入新世纪,这一国家战略推陈出新,精彩纷呈,例如澳大利亚打造"G8联盟",整合国内优秀研究型大学,以保持澳大利亚大学的一流水准;韩国实施"BK21计划"("智慧韩国21世纪计划")积极尝试把一批大学建设成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斗
谈谈一流大学的建设张光斗对“211工程”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建立“211工程”,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力争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为我国在科技上争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