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3)
2023(6174)
2022(5392)
2021(4820)
2020(4402)
2019(10624)
2018(10457)
2017(20717)
2016(11181)
2015(13329)
2014(13709)
2013(13969)
2012(12619)
2011(11278)
2010(11638)
2009(10850)
2008(11174)
2007(10411)
2006(8926)
2005(8046)
作者
(34029)
(28526)
(28485)
(27402)
(18016)
(13757)
(13202)
(11220)
(10553)
(10178)
(9534)
(9408)
(9109)
(9002)
(8998)
(8947)
(8798)
(8447)
(8245)
(8237)
(7147)
(7047)
(7015)
(6522)
(6446)
(6431)
(6420)
(6268)
(5813)
(5766)
学科
(52161)
经济(52117)
管理(31021)
(29390)
方法(25197)
(23724)
企业(23724)
数学(22529)
数学方法(22282)
中国(14394)
(14047)
(12699)
地方(10623)
(10447)
贸易(10445)
(10372)
业经(10202)
(10125)
农业(8711)
(8711)
(7789)
财务(7727)
财务管理(7703)
(7586)
理论(7471)
(7196)
银行(7174)
企业财务(6901)
(6875)
金融(6871)
机构
学院(167573)
大学(167329)
(69351)
经济(67855)
管理(63351)
研究(55684)
理学(54061)
理学院(53449)
管理学(52421)
管理学院(52100)
中国(42196)
(35791)
科学(34531)
(31622)
(30322)
(29159)
(26427)
研究所(26395)
中心(26113)
业大(25607)
财经(24974)
农业(24002)
北京(22906)
(22469)
(21809)
师范(21609)
经济学(21323)
(20853)
(19460)
经济学院(19373)
基金
项目(106030)
科学(81926)
研究(76970)
基金(75200)
(65034)
国家(64506)
科学基金(54466)
社会(47486)
社会科(44978)
社会科学(44957)
(42159)
基金项目(39662)
教育(36142)
(35398)
自然(35020)
自然科(34171)
自然科学(34157)
自然科学基金(33499)
编号(31766)
资助(31672)
成果(26270)
重点(24056)
(23561)
(23190)
课题(22361)
(21541)
科研(20784)
创新(20132)
大学(20076)
教育部(19960)
期刊
(76923)
经济(76923)
研究(48093)
中国(32368)
(27066)
学报(27017)
(25836)
科学(23694)
管理(21525)
大学(20120)
技术(19612)
学学(18679)
农业(17768)
教育(17678)
(14251)
金融(14251)
业经(12787)
经济研究(12732)
财经(12399)
(10630)
问题(10384)
(10196)
技术经济(9592)
(9193)
(8913)
统计(8850)
商业(8829)
图书(8363)
理论(8245)
(7786)
共检索到251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富建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在汽车行业迅速崛起的同时,汽车物流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如汽车整车或零部件配送不及时、配送成本过高等。据调查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的汽车制造业,其物流成本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仅为8%左右,日本汽车企业该项指标仅为5%,而我国在汽车生产制造中所消耗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基本维持在15%左右。由此可知,我国汽车产业降低成本的空间还很大,汽车物流成本的节约成为影响各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就目前我国汽车物流企业为客户所提供的各项功能而言,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所占比重较大,而更深层次的零部件及时配送,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雅莉  
当前,汽车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价格竞争空间逐渐缩小以及人们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要求提高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开始将竞争焦点转移到了售后服务领域,尤其是作为售后服务重要支撑的售后备件管理领域。售后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利润率和客户对于汽车品牌的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兴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私家车逐渐融入到普通家庭中,成为大众消费产品。在汽车不断普及的过程中,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汽车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基于顾客满意度视角,并以一汽-大众奥迪汽车营销经验为例,对汽车营销策略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最后总结了奥迪汽车营销策略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牛晓霞  刘佩丽  
自2015年9月18日大众柴油车尾气作假事件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CarB)正式曝光以来,大众处境可以说是内外"风雪交加":内部上至德国总部到各国市场高管频频调动,全球市场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外部还将面临各国政府的"讨伐"。而大众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驰骋30几年,在消费者心中曾被誉为"神车",但从今年开始尤其是最近的"排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青武  
欧共体部长理事会制定的《第一汽车责任保险指令》在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实施、欧盟各国国家保险人局的建立、绿色保单制度的修正和成员国之间的合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便捷了交通事故受害人的索赔,强化了受害人利益的保护,同时推动了建立统一的欧洲单一市场进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代方会  
为提供商品汽车物流全程高质量服务,阐述了中铁特货在两端、干线、仓储、信息系统等运营保障环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两端配送服务质量、提升干线运营能力、挖掘仓储服务能力、提升信息保障能力等措施以提升运营保障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璐  
首先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接着针对我国国有汽车集团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现状,对我国汽车集团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为了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和业务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海亮  
1引言根据汽车工业协会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至2011年年末,我国家用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0578万辆,随着这一数据的不断攀升,人们对于汽车产业链的关注也逐渐转移到了售后市场领域,汽车备件物流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调查显示,汽车4S店百分之五十七的利润来源于汽车备件。汽车备件的高利润直接决定了汽车备件物流服务的高附加值。相对而言,汽车产业三大物流板块中,汽车备件物流还未形成比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德荣  
受当前我国汽车行业迅速发展以及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如何有效回收利用报废汽车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分别从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两个角度出发,对我国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管理的战略价值做了详细分析,找出其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议,以有效指导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管理活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梓渝  王士君  陈肖飞  韩钟辉  
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生产组织的“全球—地方”跨域关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探究中国合资汽车生产网络在“全球—地方”互动情景下跨域网络特征及地理空间表征,论文基于“全球—地方”生产关联与多尺度融合视角,利用整车制造一级供应链数据,分析以一汽—大众为代表的中国合资汽车生产网络的跨域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全球—地方”多尺度融合为理解跨国公司构建全球生产网络的产业转移足迹提供了良好视角。德国大众公司通过构建全球生产网络嵌入中国汽车制造业体系,生产网络结构表现出典型的“全球—地方”关联特征。(2)一汽—大众整车生产本土一级供应商数量的空间分布与中国国土开发的“T”字形战略高度吻合。供应商资本类型/技术掌控呈现出同类型空间集聚的地域组织模式,集聚程度呈现独资≈合资>内资的差异性特征。(3)一汽—大众通过整车厂生产转移和跨区域供应链采购,生产组织形成了以整车厂所在城市为核心、受地理边界制约的跨区域集群网络结构。(4)地理时空约束、区位优势与集聚效应、模块化生产为代表的技术革新、跨国集团的企业战略与外资俱乐部策略,共同影响了一汽—大众汽车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结构。论文通过典型案例研究,为理解“全球—地方”多尺度下中国关键性产业生产网络的组织结构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铁民  陈小犇  
本文关注企业在进入海外新兴市场时如何取得先动者优势。基于对德国大众在华业务发展的回顾与分析,我们发现大众汽车在华获取先动者优势时所采用的主要举措,一是抢占有利的市场空间;二是利用信息不完全性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形成;三是寻求合适的当地合作伙伴、培育和发挥供应商和经销商等关联企业的网络效应;四是发掘有利的政治资源、参与或影响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最后,我们讨论上述发现对中国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特别是进入其他新兴市场的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贵富  
本文介绍了"一汽集团"的前身——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特点和经济效益;研究了一汽集团汽车产业链的组成、治理模式、发展战略;分析了一汽集团的经济效益;对一汽集团产业链的发展提出要实现车总成类零部件设计生产模块化、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品牌化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晓彤  王天新  杨潇  
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驱动下的动态商业环境,针对现行数据库营销模式在数据处理、系统支持、传播效果、营销收益等方面的劣势,结合现有研究中从开放式系统创新、价值共创视角探讨数据库营销模式创新的理论趋向,创新性地提出联动式数据库营销模式及其所发挥的数据整合功能和系统重构功能,架构了价值共创导向、联动式数据库营销模式、利益相容与价值共享之间相互影响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一汽大众公司的联动式数据库营销模式构建过程为例,从实践层面对本研究提出的理论命题加以检验,进一步得出联动式数据库营销在助推智能企业创建、提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存性价值以及打造商业生态系统方面的延伸意义,以期为国内企业数据库营销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