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2)
2023(12852)
2022(10788)
2021(9738)
2020(7930)
2019(17946)
2018(17237)
2017(32285)
2016(17656)
2015(18809)
2014(18520)
2013(18356)
2012(17267)
2011(15728)
2010(15882)
2009(14492)
2008(14276)
2007(12821)
2006(11270)
2005(10470)
作者
(54543)
(45651)
(45131)
(42757)
(29069)
(22148)
(20105)
(17701)
(17518)
(16360)
(15846)
(15055)
(15046)
(14546)
(14497)
(14012)
(13731)
(13406)
(13209)
(13181)
(11681)
(11346)
(11272)
(10508)
(10344)
(10297)
(10085)
(9994)
(9411)
(9092)
学科
(75269)
经济(75192)
(45614)
管理(44957)
(34178)
企业(34178)
方法(26190)
中国(23897)
数学(22682)
数学方法(22418)
(22406)
地方(21356)
业经(17446)
(16633)
(16405)
农业(15550)
(14708)
贸易(14695)
(14201)
(13750)
(13522)
银行(13469)
(13446)
金融(13445)
(13033)
技术(12138)
地方经济(11805)
环境(11789)
(11786)
理论(9877)
机构
学院(247233)
大学(246293)
(100995)
经济(98948)
研究(95895)
管理(88039)
理学(75179)
理学院(74208)
管理学(72719)
管理学院(72284)
中国(70745)
科学(61605)
(56267)
(53731)
(51473)
研究所(47031)
(45851)
农业(44735)
业大(43581)
中心(42257)
(38943)
财经(35700)
(34566)
北京(33932)
(33239)
(32746)
师范(32715)
(32551)
(31086)
经济学(30790)
基金
项目(168737)
科学(131101)
基金(121210)
研究(115921)
(110568)
国家(109601)
科学基金(90901)
社会(74119)
社会科(70339)
社会科学(70318)
(67617)
基金项目(63817)
自然(60249)
自然科(58911)
自然科学(58889)
自然科学基金(57849)
(57650)
教育(52125)
资助(48891)
编号(44106)
(41939)
重点(39320)
(35943)
(35392)
成果(35120)
计划(33904)
创新(33168)
科研(32788)
课题(32666)
发展(32238)
期刊
(115890)
经济(115890)
研究(73900)
中国(56810)
(52466)
学报(50343)
科学(42976)
大学(36576)
农业(36093)
学学(34833)
(34112)
管理(33327)
教育(27797)
(25754)
金融(25754)
业经(20211)
技术(19872)
(19718)
经济研究(19507)
财经(17606)
(15194)
问题(15155)
业大(14200)
(13589)
科技(12853)
(12586)
农业大学(12166)
商业(11821)
技术经济(11737)
国际(11477)
共检索到384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祥臣  乔利  唐元才  刘春增  卢兆成  李本银  丰大清  赵海英  
【目的】探索一次性不同施N量对地膜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优质水稻"两优6326"为材料,在水稻覆膜前,分别一次性施用0(CK),75,150,225,300kg/hm2 N肥,插秧后每周调查1次分蘖数,在始穗期前1周、齐穗期前1周和收获期前1周测定水稻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并于收获期统计水稻产量,通过经济效益曲线拟合,分析最佳施N量。【结果】施N量的增大,可以增加地膜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地膜水稻分蘖,水稻产量也相应增加。除了净光合速率外,施用N肥对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等光合参数总体上均无显著影响。当施N量为300kg/hm2时,叶片叶绿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韩锦锋  刘华山  李巨  
研究了液体地膜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地膜能加快棉花前期生长速度、适度抑制后期旺长、调控和优化棉花株型,使棉花早发、早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文杰  罗嘉润  刘伟  张大弘  李燕丽  卢碧林  
为探索机插水稻一次性侧深基施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以水稻品种“全两优鄂丰丝苗”为材料,设置不施肥(N0)、控释肥一次性侧深基施(N1)、控释肥减氮10%一次性侧深基施(N2)、控释肥减氮20%一次性侧深基施(N3)和传统施肥(CK)处理,测定水稻分蘖动态、主要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齐穗期根系指标、氮素利用效率与产量,研究控释肥一次性侧深施对水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处理N1、N2显著增产12.99%~14.85%和5.47%~6.09%,处理N3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对施肥量和产量拟合后分析,在减氮18.72%时与CK产量持平。与CK相比,控释肥一次性侧深施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成穗率、提高了生育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并扩大了根系的分布范围,处理N1、N2和N3与处理CK相比,分别提高氮素表观利用率1.21%~46.57%、氮素农学利用率18.85%~61.73%、氮素生理利用率8.90%~17.71%和偏生产力12.99%~23.61%。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一次性侧深施促进了根系生长,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且大幅较少施肥次数,在减氮18.72%的范围内,可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魏虹  李凤民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 ,对旱地春小麦进行短期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可明显提高春小麦生长前期的土壤温度 ,有效防止春季低温对作物的伤害 ,促进分蘖成穗 ,并显著提高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 ,从而达到增产目的。播种后 1— 30 d左右为旱地春小麦最佳覆膜时间。覆膜时间增长 ,增温效果减弱 ,产量有下降的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艳松  李晓燕  戴兴武  李圣元  钟权  
研究了稻草不同覆盖量以及地膜覆盖对烟株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均能有效的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烤烟的经济性状;稻草覆盖栽培对烟株生长的促进作用虽不及地膜覆盖处理明显,但对提高烟叶均价及品质方面效果显著;在稻草覆盖量3000~7500 kg.hm-2范围内,其产量、品质和产值与其用量呈正相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福顺  熊泽海  罗会明  
以湖南桃源为试验观测点,对江汉—洞庭平原早稻和晚稻的主要当家品种与栽培环境中最重要的因子,即气象条件的关系作了多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气象因素中的温度、光照和降雨等因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並通过影响水稻生育期、株高、分蘖动态、出叶速度、叶面积系数,幼穗分化,干物质积累而最终影响产量的高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立刚  马巍  齐春艳  刘亮  孙洪娇  
以强耐冷水稻品种吉粳81和弱耐冷品种长白9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模拟低温胁迫,研究磷对低温胁迫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影响吉粳81和长白9秧苗的生长,导致最高分蘖时间延迟,分蘖数减少,新叶出叶速度减缓。低温下床土适当增施磷肥,两品种最高分蘖数分别提高19.7%和27.4%,新叶出叶速度分别提高8.55%和10.7%,最高分蘖发生时间分别缩短至2.7d和3.9d,成熟期秆长伸缩率缩短9.15%和10.40%;低温使吉粳81和长白9每穴穗数、每穗实粒数及千粒重下降,其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每穗实粒数>每穴穗数>千粒重;综合考虑各因素,强耐冷品种和弱耐冷品种床土最适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杰  周清明  周兴华  代光明  宋智勇  
为探索适应贵州省印江烟区生态条件的烟苗移栽方法,比较了地膜小苗井窖式移栽、地膜大苗井窖式移栽和常规膜上移栽的垄内土壤温度、井窖孔穴内温度和烟苗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较常规移栽更能维持垄内土壤温度的稳定;井窖式移栽的孔穴内温度在阴雨天保持稳定,有利于抵抗外界低温对烟苗的影响,晴天时孔穴口温度虽较高,但随着孔穴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井窖式移栽使井窖内形成独特的"微环境",有利于烟苗移栽后即进入快速生长,其中以小苗的表现优于大苗。井窖式移栽烟苗的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明显优于常规移栽,而常规移栽烟苗在栽后10 d才开始表现出较快的生长态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民  王玉平  于运华  罗诗铭  
研究结果表明,晚播冬小麦在越冬期覆膜一段时间,可明显提高覆膜期间的温度,促进冬小麦幼穗分化、加快其生育进程,从而延长冬小麦中后期的生育长度,并取得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的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  赵星海  叶祥盛  张丽梅  徐芳森  石磊  丁广大  
通过种子萌发及苗期水培试验分析可溶性浓缩糖蜜(condensed molasses soluble,CMS)对水稻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CMS质量浓度对水稻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但CMS质量浓度超过0.15 g/L时会抑制水稻生长。水稻苗期水培试验发现,正常营养的基础上施加过量的CMS使水稻的根系直径显著增加,根长、根体积显著降低,抑制磷在根系和地上部的累积,水稻根系POD、CA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盆栽试验表明,在1/2正常施化肥的基础上施加10 g/钵CMS时,水稻的单株产量相比不施化肥和1/2正常施化肥分别增加了143%和44%,而正常施化肥的基础上施加CMS对单株的产量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在养分缺乏的情况下施加一定量的CMS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但是在养分充足的情况下施加CMS却不能增加水稻的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桂萍  殷大伟  刘丽华  汪秀志  王伯伦  
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严格监测土壤水势,于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及补偿效应,并从生态学和农学两方面探讨了胁迫后的可补偿性及意义。结果表明,分蘖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使两个品种的叶龄进程变缓,复水后叶龄得到不同速度的补偿逐渐与对照接近;使两个品种的株高低于CK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复水后株高迅速补偿生长,最终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复水后茎数补偿较小,最终穗数仍低于CK,达极显著水平。长穗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对株高的影响复水后不能得到补偿,两品种各个处理的最终株高低于CK,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要是控水处理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植株第2~4节间的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驰  谢海宽  丁武汉  戴震  张婧  王立刚  李虎  
【目的】探究一次性施肥技术对油菜-水稻复种系统CH_4和N_2O排放及其特征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综合计算全球增温潜势,以期了解一次性施肥技术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大小,从而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油菜-水稻复种模式,在荆州太湖港农场(30.36N,112.08E)油菜-水稻复种试验田设置了5个处理:对照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优化施肥处理(OPT)、一次性尿素基施处理(UA)和一次性控释肥基施处理(CRF),重复3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整个油菜-水稻季的CH_4和N_2O排放通量进行监测,并测定土壤种植前后的理化性质与作物产量。【结果】(1)N_2O和CH_4的排放均具有明显的水稻季排放高、油菜季排放低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各处理N_2O排放通量在油菜季的变化范围为-4.08—35.51μg N·m~(-2)·h~(-1),水稻季则为-16.52—193.30μg N·m~(-2)·h~(-1),年平均排放通量3.66—23.70μg N·m~(-2)·h~(-1);各处理CH_4的通量变化在油菜季的排放量为-0.08—0.05 mg C·m~(-2)·h~(-1),水稻季则为-0.54—4.81 mg C·m~(-2)·h~(-1),年平均排放通量0.42—0.66 mg C·m~(-2)·h~(-1);(2)N_2O年排放总量从高到低依次是FP、CRF、OPT、UA、CK,分别为1.31、1.19、1.04、0.82、0.37 kg N·hm~(-2),排放系数介于0.14%—0.25%,均低于IPCC的推荐值1%。两个一次性施肥处理的UA和CRF相比同等施氮量的OPT处理,均能有效减少CH_4年排放量29.0%和29.9%, UA处理同时能减少21.2%的N_2O年排放总量,而CRF处理却增加了14.8%的N_2O年排放总量;(3)在同等施氮量的条件下,一次性施肥CRF比OPT显著增加油菜产量10.6%,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现油菜季低,而水稻季高的特征,油菜和水稻季中各处理差异均不显著,油菜季中CRF和UA的排放强度最低为0.038 kgCO_(2-eq)·kg~(-1),OPT最高为0.057kgCO_(2-eq)·kg~(-1),水稻季UA最小为0.07 kgCO_(2-eq)·kg~(-1),FP最高达到了0.13 kgCO_(2-eq)·kg~(-1);(4)综合两种气体的全球增温潜势(100 a),用GWP表示,在相同施氮量下,两个一次性施肥处理UA和CRF的GWP均较OPT处理减少了28.0%和18.2%(P<0.05),一次性基施尿素对降低温室效应更有效。【结论】对于长江中下游典型农田而言,一次性基施普通尿素或一次性基施控释尿素的措施,可以在保持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了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可作为水稻-油菜复种系统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施肥推荐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长星  徐亮  王月福  王铭伦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磷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动态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花生高产高效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花生主茎高度、侧枝长度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当施磷量高于225 kg/hm2时,再增加施磷量对主茎高度、侧枝长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增施磷肥增加了花生主茎和侧枝的节数,促进了花生分枝的发生,提高了花生叶面积系数。适当增施磷肥可以提高花生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荚果产量,但当磷肥施用量超过225 kg/hm2时,增产效果不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瑞萍  韦泽秀  卓玛  曲航  
为确定拉萨青稞田氮、磷肥的最佳施用量及最佳配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N)4个水平,分别为:(N1)0 kg·hm-2、(N2)75 kg·hm-2、(N3)150 kg·hm-2、(N4)225 kg·hm-2,磷肥(P2O5)5个水平,分别为:(P1)0 kg·hm-2、(P2)45 kg·hm-2、(P3)90 kg·hm-2、(P4)135 kg·hm-2、(P5)180 kg·hm-2,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20个处理,研究对青稞出苗数、相对叶绿素含量、株高、生物量积累、产量构成因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1、N2低氮水平有利于青稞出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在青稞各个生育期均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传凯  牛建行  
为了探索移栽期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优选适宜的移栽期和水稻品种,以扬两优6号、深两优5814、冈优1237、宜香优1577、Ⅱ优1259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四叶期和六叶期移栽,设置扬两优6号(4叶)、深两优5814(4叶)、冈优1237(4叶)、宜香优1577(4叶)、Ⅱ优1259(4叶)、扬两优6号(6叶)、深两优5814(6叶)、冈优1237(6叶)、宜香优1577(6叶)、Ⅱ优1259(6叶) 10个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各处理农艺性状、碳氮化合物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六叶期移栽的水稻营养生长期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较低,每平方米有效穗数和理论产量均低于四叶期移栽处理。在移栽后90 d和抽穗期,四叶期移栽的冈优1237、宜香优1577、Ⅱ优1259株高高于其他品种。四叶期移栽的冈优1237、宜香优1577在栽后75,90 d的LAI较高,进入抽穗期,下降最多,分别比栽后90 d下降40. 0%和32. 7%;栽后90 d,四叶期移栽的宜香优1577鲜质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个生长期,四叶期移栽的冈优1237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其次为宜香优1577;四叶期移栽的宜香优1577茎秆中氮含量、每平方米有效穗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均高于其他品种,其理论产量高于宜香优1577(6叶) 32. 2%,其次为冈优1237 (4叶)。栽后90 d和抽穗期的株高、干质量、可溶性糖与每平方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呈正相关,抽穗期LAI与各产量因素呈负相关,与理论产量相关系数为-0. 779,达到极显著水平。综上,栽后90 d和抽穗期,四叶期移栽的宜香优1577和冈优1237的株高、LAI、干鲜质量、碳氮化合物和产量指标表现较好,且抽穗期LAI下降幅度最大,有效地分配光合产物,增加水稻产量,因此,选择在四叶期移栽宜香优1577和冈优1237,更有利于实现高产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