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8)
- 2023(12843)
- 2022(10895)
- 2021(10110)
- 2020(8494)
- 2019(19746)
- 2018(19602)
- 2017(37916)
- 2016(20714)
- 2015(23303)
- 2014(23388)
- 2013(23106)
- 2012(20934)
- 2011(18748)
- 2010(18579)
- 2009(17004)
- 2008(16568)
- 2007(14554)
- 2006(12836)
- 2005(11574)
- 学科
- 济(78876)
- 经济(78795)
- 管理(54560)
- 业(51944)
- 企(43285)
- 企业(43285)
- 方法(35373)
- 数学(30326)
- 数学方法(29948)
- 中国(22536)
- 农(21252)
- 制(21059)
- 银(20511)
- 银行(20364)
- 学(19475)
- 行(19000)
- 业经(18375)
- 财(17968)
- 地方(16862)
- 融(14634)
- 金融(14630)
- 农业(14156)
- 理论(14019)
- 贸(12988)
- 贸易(12976)
- 度(12753)
- 制度(12735)
- 易(12565)
- 和(12485)
- 技术(11969)
- 机构
- 大学(290790)
- 学院(286486)
- 管理(111722)
- 济(107893)
- 经济(105248)
- 研究(99168)
- 理学(96496)
- 理学院(95336)
- 管理学(93483)
- 管理学院(92992)
- 中国(76710)
- 科学(64554)
- 京(63407)
- 农(53709)
- 所(50923)
- 财(49165)
- 业大(46866)
- 研究所(46751)
- 中心(44854)
- 江(42799)
- 农业(42445)
- 北京(39788)
- 财经(39656)
- 范(38224)
- 师范(37785)
- 经(36102)
- 院(35816)
- 州(35377)
- 经济学(31966)
- 技术(31637)
- 基金
- 项目(200700)
- 科学(156203)
- 基金(144693)
- 研究(143150)
- 家(127299)
- 国家(126243)
- 科学基金(107558)
- 社会(87877)
- 社会科(83123)
- 社会科学(83101)
- 省(79159)
- 基金项目(77078)
- 自然(71938)
- 自然科(70265)
- 自然科学(70242)
- 自然科学基金(68927)
- 划(66696)
- 教育(65664)
- 资助(59512)
- 编号(58193)
- 成果(47430)
- 重点(45124)
- 部(43110)
- 发(42431)
- 创(41527)
- 课题(40572)
- 科研(38774)
- 创新(38723)
- 计划(37309)
- 大学(37117)
- 期刊
- 济(118291)
- 经济(118291)
- 研究(86312)
- 中国(57812)
- 学报(52747)
- 农(49476)
- 科学(46192)
- 管理(40839)
- 大学(39039)
- 学学(36610)
- 财(35906)
- 融(34708)
- 金融(34708)
- 教育(33909)
- 农业(33093)
- 技术(23888)
- 财经(19042)
- 业经(18662)
- 经济研究(18324)
- 业(16966)
- 图书(16330)
- 经(16055)
- 问题(15366)
- 理论(15165)
- 科技(14741)
- 版(14525)
- 业大(14364)
- 实践(14162)
- 践(14162)
- 技术经济(13014)
共检索到425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莉 陈晓红 董明盛
采用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5种溶剂分别提取银杏内生炭角菌YX-28的子座粉末,测定各提取物中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通过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模型评估其抗氧化活性,以期获得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抗氧化剂来源。结果表明: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与抗氧化活性存在正相关关系,甲醇提取物具有最高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4.51±1.05)mg.g-1(没食子酸当量)和(86.76±0.58)mg.g-1(芦丁当量)。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试验中,400μg.mL-1的YX-28甲醇粗提物具有72.90%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抗...
关键词:
银杏 炭角菌 内生真菌 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莫晓燕 徐静 张安宁
分别采用卵黄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羟自由基体系、二苯代 苦味酰(DPPH)自由基体系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等检测指标,对银杏中种皮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微波提取、超声提取、 乙醇和水浸提)获得的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提取液均具有较 强的抗氧化活性,而不同提取工艺可影响银杏中种皮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理,其中乙醇浸提液对卵黄脂蛋 白过氧化体系的抑制率为50.69%,微波水提液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达213.96和411.26 U/L,乙醇超声提取液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89.8%和44.09...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丹钊 黄为一
葡糖杆菌属菌株JS1(Gluconobactersp.)所产胞外多糖(EPS)经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后得到精制多糖。该多糖呈现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0.2g·L-1的添加量就可显著抑制饱和脂质的氧化,至第9天抑制率可达93.7%,效果优于柠檬酸对照处理(87.7%);对·OH有良好的清除能力,效果与维生素C对照相当,1.0g·L-1的添加量对·OH的清除率可达87.12%。通过柱层析法对精制多糖进一步分离得到P1、P2两个单一组分,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其纯度。通过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确定,P1由阿拉伯糖、木糖和半乳糖组成,三者的含量比为1.8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颖 杨华 乐利 林芳芝 罗永亚 王俊霖 曹福亮
以银杏悬浮细胞为研究材料,通过向液体培养基中添加0~20.0 m M的H2O2,探讨H2O2处理下银杏细胞黄酮代谢、抗氧化酶及活性氧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有:1外源H2O2处理限制了悬浮细胞的生长,但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20 m M第6 d除外)和总黄酮的合成,最高达18.8 mg/g DW(10.0 m M处理)。2低浓度(0.5~1.0 m M或0.5~5.0 m M)的H2O2能够激活SOD和CAT酶,而高于5 m M以上抑制两酶活性,POD活性在10~20 m M较高。0.5~1.0 m M外源H2O2对细胞内源H2O2和MDA(第6 d的20m M除外)的积累影响不...
关键词:
银杏 悬浮细胞 过氧化氢 黄酮 抗氧化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敏 袁津玮 张声华
采用比色法测定脱氧核糖铁体系中银杏叶提取物(GBE)清除·OH的效果;化学发光法检测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体系中GBE清除O·-2的效果。结果表明,银杏叶粗提物清除·OH和O·-2的效果均强于银杏叶精提物。探讨了GBE的抗氧化机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啸 贺大方 倪学勤 张丹 丁艳东 辛金鸽 李利杰 曾东
【目的】研究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将体质量为(20±1.0)g/只的60只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干酪乳杆菌组、银杏叶提取物组及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混合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建立肥胖模型,试验期为30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浓度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的活性。【结果】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作用,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体质量、TC、TG和MDA,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小鼠...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银杏叶提取物 降血脂 抗氧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雨鹤 康大成 周光宏 张万刚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分离自金华火腿中发酵乳杆菌Y4和Y41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制备发酵乳杆菌的无细胞提取物、发酵上清液和菌悬液,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率和氧自由基清除活性来评价2株发酵乳杆菌Y4、Y41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并通过测定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探讨发酵乳杆菌的抗氧化机制。[结果]2株发酵乳杆菌的无细胞提取物具有较强的O
关键词:
发酵乳杆菌 抗氧化 自由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禧庆 康冀川 何劲 韩晓丽 黄庆华
对石斛内生炭角菌进行鉴定及活性成分初步研究。从流苏石斛的茎和长苏石斛的叶片中分离出两株炭角菌,将其编号为lsjz和csyz。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两株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lsjz和csyz为Xylaria venosula。并测定了这两株菌的发酵终点、胞内及胞外多糖含量、胞内及胞外水溶性蛋白含量、抑菌活性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其春 郑新添 陈涛涛 杨小燕 李焰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头25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0.1%,0.2%和0.3%EGB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28d,分别于第14和28天采集血样,测定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0.2%,0.3%EGB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添加质量分数0.1%,0.2%EGB,总体上可显著提高断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增玉 李科友 赵忠 马希汉
对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杏种皮黑色素可以显著抑制β-胡萝卜素的氧化褪色,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具有量效性,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无显著差异而高于抗坏血酸(VC),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超过BHT和VC。山杏种皮黑色素既可以作为氢供体,清除DPPH自由基,但清除能力低于BHT和VC,也可作为电子供体,其还原能力高于BHT和VC。
关键词:
黑色素 山杏 抗氧化 还原力 自由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长根 曹成亮 秦盛 缪倩 孙勇 蒋继宏
银杏内生细菌XZNUM 033对杨树变色真菌—可可球二孢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通过对该菌株培养液一些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培养液在pH值为7.0时,其抗可可球二孢菌活性最强,培养液对温度、光照、紫外线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根据银杏内生细菌XZNUM 033的菌落、菌体形态、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把银杏内生细菌XZNUM 033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红 吴优 赵奕彭 康振宇 郭睿昕 李豆 廖林 康宗利
为了从软枣猕猴桃内生真菌中获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本研究以自主筛选的软枣猕猴桃内生真菌Z2为发酵菌株,大黄酸作为标准品,通过乙酸镁甲醇显色法来定量检测目标产物含量。选取发酵时间、萃取溶剂以及液料比3个影响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立了发酵提取蒽醌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时间为5d,萃取溶剂为正丁醇,料液比为1∶50,在此条件下蒽醌提取率为22.04mg·L(-1);通过测定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烷基等自由基能力以及还原Fe(3+)能力来研究蒽醌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蒽醌类物质浓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璐 纪明山 王勇 徐洪波 齐补坤
【目的】分离药用植物苦参内生真菌,明确其抑菌特性,确定内生真菌BS001发酵产生抗菌物质的种类及结构。【方法】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平板菌块法测定抑菌特性,捷克八层析试验确定其极性,柱层析及冷冻干燥的方法对其分离纯化,并利用TLC生物自显影进行跟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1H-NMR、13C-NMR以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苦参种子中分离出1株内生真菌菌株,编号为BS001。该菌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等病原菌具有抑制效果,其中对番茄炭疽病菌的抑菌直径达2.734 cm。其发酵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斌 萨茹丽 张月梅 达来宝力格 宋越 宋爱军 陈伟 卢岩 刘敏 杨英 赵世华
通过研究蓝刺头粗多糖及其洗脱纯化组分蓝刺头多糖A、B、C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菌作用,初步确定蓝刺头多糖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添加浓度相同时,蓝刺头粗多糖的总还原能力以及清除DPPH有机自由基能力最强,显著高于蓝刺头多糖A,极显著高于蓝刺头多糖B、C。当添加浓度为0.1~0.3 mg/m L时,蓝刺头粗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略高于蓝刺头多糖A,但差异不显著;当添加浓度为0.4 mg/m L时,蓝刺头粗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略高于蓝刺头多糖A,蓝刺头多糖A略高于蓝刺头多糖B,三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蓝刺头多糖C,当添加浓度为0.5 mg/m L时,蓝刺头粗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蓝刺...
关键词:
蓝刺头 多糖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翟熙伦 杨金广 申莉莉 钱玉梅 王盼 孙丽萍 王惠卿 赵洪东 王永 王凤龙
【目的】筛选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具有显著拮抗活性的菌株。【方法】从山东诸城等植烟区采集烟草病毒病高发区健康烟株中烟100(Nicotianatabacum var.Zhongyan 100)的根际土壤,分离抗TMV的活性菌株,通过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鉴定确定菌株。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该菌株对TMV和PVY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验证该菌株的抗病毒活性。田间试验进行3个处理,菌液与病毒混合,2 h后接种(I),喷菌液2 h后接种病毒汁液(II),接种病毒汁液2 h后喷施菌液(II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